2020中考政治知识点大总结(优秀8篇)

目的、目标7个考点 篇1

1、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2、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3、党的十六大确立21世纪头20年,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4、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即法治和德治)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5、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保证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篇2

1.国家:

(1)国家性质。

(2)国家职能。

(3)国家机构。

(4)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5)国家结构形式。

(6)国家机关组织和活动原则。

2.公民: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

(3)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统一的原则。

3.政党:

(1)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

(2)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作用。

(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

(4)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

(5)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6)我国的政党制度。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4.民族和宗教:

(1)民族原则。

(2)民族政策。

(3)宗教政策。

5.国际政治:

(1)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

(2)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3)国际法。

(4)国际组织的分类。

(5)联合国的性质、宗旨、原则、结构。

(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

(7)建立国际新秩序。

(8)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9)世界多极化趋势。

(10)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分析原因方面 篇3

4、改革开放以来取得成就的 主要原因:

①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②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④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⑤实行了中国特色的经济制度;

⑥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

⑦积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等战略;

⑧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国情的基本国策和决策。

原因归类:

经济上: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分配制度;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等。

政治上:坚持了党的正确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 民族区域自治; 全国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文化上:加快发展科学技术,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坚持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5、改革 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这些伟大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①说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

②说明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 本点"为核心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正确性。

③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实施的战略、国策及采取的各项重大举措是完全正确的。

7、制定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依据。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标志、标准7个考点 篇4

1、改革开放战略方针确立的标志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我国对外开放迈上新阶段的标志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3、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文字的出现。

4、中国进入近代史的标志是:1840年***战争的爆发。

5、中国革命进入崭新的历史阶段的标志: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6、标志着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的历史事件是: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的诞生。

7、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即WTO)。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篇5

1、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

(1)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①含义:

A.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②关系:

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分析方法。(两点论、两分法)。

2、矛盾的普遍性

(1)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2)方法论:

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②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反对片面看问题。

3、矛盾的特殊性

(1)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求: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重要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机关、机构7个考点 篇6

1、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人民检察院。

2、我国的法律审判机关是指:人民法院。

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称人民代表大会)。

4、我国的国家机关有: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

5、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在我国,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微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策、战略、理念3个考点 篇7

1、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2、治国战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

3、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低碳生活。

之最、最终、第一、一切、首要、主要、主体20个考点 篇8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的法律是:宪法(具体是:见初二教材P56大号字)。

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指:人身自由权。

8、公民行使监督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新闻监督。

9、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2、科学技术(简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4、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公民)。

15、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人口问题。

16、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宪法。

17、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汉字。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19、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0、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