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口达到80亿的时候却有些地方的人们依然饥肠辘辘,那么联合国正式宣布全球人口达到80亿是真的吗?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联合国正式宣布全球人口达到80亿是真的吗【最新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据央视新闻报道,联合国宣布今天世界人口达到80亿。
今天下午4点就是见证这个历史的时刻,目前中国依然是人口第一,印度紧随其后,美国第三。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这是人类思考对地球负起共同责任的时刻。
全球人口增长归功于公共卫生、营养、个人卫生以及医药的改善使人类寿命逐渐延长,另外一些国家的高生育率也推动了人口快速增长。
联合国网站显示,全球人口从70亿增长到80亿花了约12年时间,而到2037年达到90亿将需要大约15年的时间,这表明全球人口的总体增长速度正在放缓。
联合国网站说,生育率高的国家往往是人均收入低的国家。随时间推移,全球人口增长越来越集中在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其中大多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
在这些国家中,持续的人口快速增长可能阻碍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而可持续发展目标仍然是世界迈向幸福和健康未来的重要途径。
网站指出,人均物质资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最高的国家往往是那些人均收入较高的国家,而不是那些人口增长迅速的国家。
难道是因为粮食不够吗?
很多人认为世界饥饿是因为根本没有足够的食物来养活每个人。然而,专门研究世界饥饿问题的科学家认为,全世界生产的粮食足以养活地球上的每一个人。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全球饥饿呢?
全世界饥饿的主要原因是贫困。
世界上有数百万人穷得买不起食物,他们也缺乏种植粮食的资源,没有可耕地,也没有收割、加工和储存粮食的工具。
造成贫困的原因有很多,它们加剧了世界饥饿问题。
世界各地的战争冲突,国与国的战争,国家内战,恐怖主义和其他暴力行为,都能让数百万人流离失所,让人们走向贫困和饥饿。
另一个因素是饥饿本身。
虽然把饥饿归咎于饥饿似乎有些奇怪,但它实际上反映了饥饿导致的恶性循环。当人们营养不良时,他们的身体往往是虚弱和不健康的。如果饥饿让人难以成长和学习,那么当这些人无法打破贫穷和饥饿的恶性循环。
既然全世界生产的粮食足以养活所有人,为什么世界上有近8亿人长期营养不良?
一切是因为食物的浪费。
联合国估计,全世界每年浪费大约2.9万亿磅的粮食,这些食物足够养活两倍数量的营养不良人口。
全球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粮食生产被浪费。
在美国,这个数字更加惊人。一些专家估计,美国生产的食品中有多达40%被浪费了。
浪费的问题源于食品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超过20%的水果和蔬菜从来没有离开过农场,因为每个经销商和零售商都有产品标准,有斑点或瑕疵的食品肯定会被扔掉。
杂货店的食物如果没有及时售出,往往也会被浪费掉。
而最大的责任应该是消费者,因为我们在就餐时总是会浪费食物。
在亚洲地区,食物浪费现象近年来愈加严重,据测算将从每年2.78亿吨增加到4.16亿吨,占全球人为浪费量的8-10%。
如果我们少浪费一点食物,也许就能救活一个忍受饥饿的人。
如果我们能找到减少粮食浪费和改善全球粮食分配的方法,世界饥饿终有一天会解决。
2021年,亚洲、欧洲生产了全球78%的小麦,北美洲、亚洲生产了全球超过60%的玉米,拉丁美洲和北美洲生产了全球87%的大豆。而更夸张的是,全球90%的大米都来自亚洲。
再拉近来看,在这几片大陆上,实际上是少数几个粮食出口大国,掌握着全球238个国家近79亿人的口粮。
小麦、玉米和大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三种粮食。根据美国农业部和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钛媒体统计了大米、小麦、玉米三种世界重要粮食的前五大进出口国家/地区,并根据各国粮食贸易的主要合作伙伴,绘制了国际粮食动线图。
从2021年出口量来看,俄罗斯、欧盟、澳大利亚是小麦出口大国,占全球出口量的约45%;美国、阿根廷、巴西是玉米出口大国,其中美国2021年的出口量超过6000万吨,占全球出口量比例超过三成;印度则是大米出口大国,2021年出口量超过2000万,占全球出口总量近四成。
能坐上“粮食出口大国”的交椅,首先离不开“老天爷赏饭吃”——自然条件决定了小麦、玉米和大米的主要产地。
小麦抗旱耐寒能力强,但对光照条件要求较高。世界范围内小麦种植多分布于北纬18度-50 度之间,亚、欧、美三大洲的播种面积合计约占全球总播种面积的9成。2021年,全球小麦总产量 7.79亿吨,欧盟、中国、印度、俄罗斯、美国五大小麦产地产量占比达65%。
大米由稻谷制成,稻谷喜欢高温、湿润、日照时间短的环境,全球超过一半的大米产自中国和印度,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越南也是大米生产大国。温暖、潮湿的环境适宜玉米生长,美国和中国是前两大玉米生产国,2021年合计占全球产量的54%,其次是巴西、欧盟和阿根廷。
除了自然条件的先天优势外,技术和政策则决定了一个国家发展农业的能力和动力。以全球第一大粮食出口国美国为例,美国的农业以大型农场经营为主,农业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是世界上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政策推动农业生产的力量更加不容小觑。从1933年起,美国农业补贴不断攀升,从最初的不足50 亿美元,涨至2019年的超过450亿美元。美国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农业净收入中,约有三分之一来自政府的补贴和纳税人补贴的商品保险付款。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农场规模化趋势,也是随着农业补贴的施行开始加快的。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1935年左右,美国的农场总数持续下降,到1970年左右已经不到高峰时期的三分之一,而单个农场平均规模则从最初的200英亩攀升至600英亩以上。
这个过程中,农业补贴与农场规模化呈现出的较强关联性,可能与补贴的发放标准有关。美国的农业补贴并不是按人头发放的,而是按照土地面积给的——这令大农场主几乎躺着就能挣钱。
2021年,《福布斯》杂志报道比尔·盖茨拥有268984英亩(约合1089平方公里)的农田,成为美国第一大私人农田所有者。据媒体报道,按每年1600美元/英亩补贴计算,2021年仅农业补贴就能为比尔·盖茨带来43亿美元的收入。
虽然美国约有200多万个农场,但据测算,美国70%的补贴流入了10万个大农场主口袋中。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严重饥饿和营养不良是人们每日面对的挑战,且规模非常庞大。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UN's World Food Programme)指出,“每天晚上有多达8.28亿人在饥饿中入睡”,而且有“3.45亿人面临严重的粮食危机”。
英国广播公司(BBC)近期访问了四个正经历着严重饥荒的地方,了解那里的人们的生存状况。“我从小时候起就一直吃田鼠,也喂我两岁的孙女吃田鼠。我们都习惯了。”来自印度南部的拉妮(Rani)说。49岁的她生活在清奈附近,属于印度最边缘化的社群之一,在印度以种姓制度为基础的社会架构里,她的族群长年受到歧视。
而在索马里,4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已经令超过100万人流离失所。四十岁的沙里弗·哈桑·阿里(Sharifo Hassan Ali)是七个孩子的母亲,作为其中一个失去家园的人,她不得不离开她的村庄,迁徙200多公里前往首都摩加迪沙外沿的一个临时居住地。“在途中我们一天只吃一顿饭。没有太多食物的时候,我们就喂孩子吃,自己挨饿。”她说。
在前往首都的路上,哈桑·阿里亲眼看到了一些骇人的场面,“河流完全干涸了。已经有好些年没有多少水流进来,所以我们只能喝泥水,我在去摩加迪沙的路上看到过几百只死掉的动物。人们甚至在吃腐肉和动物的皮。”
过去两年,来自圣保罗的63岁的琳迪娜尔瓦·玛丽娅·达·席尔瓦·纳希门托(Lindinalva Maria da Silva Nascimento)一直在吃当地屠夫丢弃的动物骨头和皮。领退休金的她,每天只有4美元的餐标来负担她、丈夫、一个儿子和两个孙儿的伙食。她买不起肉食,于是就去不同的屠夫那里买死鸡和皮,然后把鸡皮放在锅上煎,煎出的油脂积起来存下。
琳迪娜尔瓦的儿子也没有工作。“我靠着我认识的一些人捐助的食物,还有当地天主教堂的一些援助过活的。”她说。据巴西粮食安全机构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在巴西有超过3300万人正生活在饥饿中。6月发表的新研究报告还发现,该国超过一半的人口面临粮食不稳定的问题。
“没有雨,就没有收成。我们没东西可卖,没有钱。我吃不起米饭。”费芬尼艾娜(Fefiniaina)是一名25岁的母亲,来自印度洋岛国马达加斯加。两年的少雨已经毁掉了那里的庄稼,牲口也大量减少。据联合国指出,这使得超过100万人面临饥荒。费芬尼艾娜生活在安布阿萨里(Amboasary),那里是受干旱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她和丈夫是靠卖水为生的。“我赚到钱的时候,我会买米或者木薯。没钱的时候我就只能吃红仙人掌果,或者饿着肚子上床睡觉。”她通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的一名翻译向BBC表示。
世界粮食计划署发布报告称,去年在马达加斯加南部,“人们用罗望子汁、仙人掌果叶、野根混白粘土吃,只为了缓解饥饿。”这或许能帮助费芬尼艾娜一家生存,但是它无法提供他们所需的维他命和矿物质。
世界粮食计划署称,全世界现在面临的饥饿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严重。它将这场“地震级的粮食危机”归咎于四个因素:战乱、气候急变、新冠疫情对经济影响以及成本上涨。
“世界粮食计划署现在的运营成本比2019年的平均数多7360万美元,涨幅是惊人的,达到44%。”该署2022年出具的报告中这样写道,“现在运营成本上的额外支出,足够负担过去400万人一个月的饮食费用。”但钱本身并不能终结这场危机,报告称,除非有政治意志来终结冲突,并且致力于控制全球暖化,否则“长此以往,饥饿的主要成因将会有增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