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管理的经验分享最新5篇

班级是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基础单位,其教学水平、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幼儿能否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如何对幼儿园班级进行管理更是对教育工作者能否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的考验。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幼儿园管理的经验分享最新5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幼儿园管理心得经验 篇1

一、爱心、天职

幼儿园教师首先要有爱心,她们应给幼儿母亲般的爱抚,使孩子感受到老师是那么亲切可近,从而把老师当成可爱可敬的人,爱孩子是每一个教师最起码的道德,爱那些美丽聪颖一笑两酒窝的孩子容易,但爱那些不怎么讨人喜欢的孩子,甚至是爱那些有缺陷的孩子,那就需要有一颗真正的爱心,神圣的师爱是广博的,它应该是面向全体幼儿的“博爱”这是教师的天职。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不能自理,孩子由个体进入到群体中生活,开始会有一种陌生感、恐惧感。我耐心的抱着这个哄着那个,不怕脏,不怕累的和邵老师一起象慈母般的照顾着每一个孩子。

对于孩子来说老师的微笑就是爱的表示,而这微笑来自于老师对孩子心灵的呼唤,来自对工作强烈的责任感,每天我们都是微笑着迎接孩子,微笑着送走孩子,尽全力做到让每一个孩子开开心心的来,高高兴兴的回家。

二、童心、知心

幼儿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正处在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老师的活泼开朗会给孩子们生机勃勃的印象,能创建一个轻松活泼的`气氛,会使幼儿的心境始终保持愉快,逐渐形成健康开朗的性格。教师应变一个滔滔不绝的讲师为幼儿听众,这是老师的智慧和能力的表现,这就需要老师要有一颗童心,去和孩子们叫知心朋友。我处处以孩子为出发点,走进孩子世界,做到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把他们的每件事情都当作大事情来看,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使孩子真正生活在自由宽松的环境里,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一样吐露心声。

三、尽心尽职

人们常说:“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表”时代的进步要求老师不断提高素质水平,努力培养出跨世纪的接—班人。我自感自己是才疏学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担此重任。因此我非常注重自身的修养,我常常刻苦钻研教材,有空就阅读幼教书刊,遇到好文章、儿歌、教学经验等都记录下来,进行认真的学习,研究以便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工作中我积极探索、虚心接受领导及有经验老师意见。

幼儿园管理心得经验 篇2

(一)适当调整常规教学制度

针对近年课程实施存在问题,从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课程内容的结构、课程实施途径、幼儿发展评价等提出具体要求,并对各领域活动在一周活动所占比例做出明确规定,这学期在不增加幼儿学习负担的基础上,中、小班增加分享阅读学习内容,因此对领域活动在一周活动中的所占比例做适当调整,调整后各项教学活动更加充实有序,活动内容更加落实,老师们普遍反映良好,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全力以赴做好两项对外开放工作

为展示我园实施新课程风采,配合市、区教育局统一部署,我园以较高的质量和水平,多方位向全市幼教同行展示我园的课改成果,展示采用活动观摩、课改成果展示、互动研讨等形式,让教师有机会与幼教同仁交流,表达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提高教师的分析表达能力,受到领导、专家及来宾一致好评。

本学期末,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课程建设与管理专题研讨会”拟在我区召开,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对近几年课改路程做一次全面梳理,虽此次活动因天气原因取消,但在准备过程中老师们又一次重温、学习、检视、反思了我园科研和课改的有价值的东西及存在问题,对我们的工作产生了良好的推动力。

(三)稳步推进课题研究

重点引导教师从某一事件、某一活动或某一个案例为切入点,在真实、自然活动过程中,详细记录事件的发生、发展,清晰、准确地描述幼儿行为,对照幼儿行为特征进行评价,让教师在“问题——行动策略——行动实施——行动反思——行动评价……”的过程中展开自己的研究工作。学习用幼儿发展知识、学前教育原理等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揭示、和把握真实教育过程中各要素的价值,切实诊断问题和改进教育。通过经常性的问题讨论、案例讲述等研讨活动,为教师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空间,通过个体与他人一起学习、理解,在解决问题的合作中建构知识,让每个教师在平等、主动、合作的学习环境中展开多方位互动,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与不同的人就所学内容进行反复建构、重组认识,不断完善我们的学习方式与评价模式。

(四)探讨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幼小衔接工作

由于幼儿园和小学在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等方面相对地不是处在同一平台上,因此幼儿园和小学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法上也有差异,毫无疑问,幼儿园的课改成功与否对小学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交流沟通,如何在课改层面上搞好幼小教育衔接,我们听到了一些这方面的呼声和要求,同时也是我们近几年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问题。开学初我们就将此项工作再次纳入工作计划,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寻找幼小衔接的最佳途径。

具体做法有:

1、经常带幼儿参观小学,了解小学生的学习生活

人民小学与我园仅一墙之隔,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便利条件经常带幼儿看小学生早操、升旗、上课等活动,让幼儿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有比较详细的了解,消除幼儿可能的畏惧心理,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兴趣和向往。

2、幼儿园、小学互动开放课堂

为更直观地向家长介绍幼儿园课改后的课堂教学情况,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幼儿园提出每天向家长开放课堂,家长对幼儿园的教学改革十分认同,但小学的课堂状况如何家长们不无担忧,在家长的已有经验中,小学的课堂与幼儿园的课堂截然不同,在小学老师的眼里,幼儿园也不外乎玩玩蹦蹦跳跳之类的娃娃家游戏。针对这个主要问题,我们主动和小学领导取得联系,让幼儿园与小学课堂互动开放,幼儿园经常邀请小学一年级的老师观摩幼儿园大班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幼儿园大班的同学、家长及老师走进小学课堂,了解小学的课堂教学情况,并参与了一些日常教学活动。许多家长对幼儿园活动与小学课堂的互动开放表示赞赏,特别是在观摩小学课堂教学后,他们希望学校能提供更多类似的讨论、参观机会,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更好地配合。

幼儿园管理的经验分享 篇3

一、认真了解班上每一个幼儿的情况

新老师在上课前要对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可以请教熟悉这个班级情况的教师,要对班上有特殊情况的幼儿做到心中有数,如他们的性格、生活习惯、家庭、兴趣爱好等,这样就可以使班级管理更具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同时教师处理突发事件时也可以更加得心应手。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掌握每一个幼儿的情况呢?首先我们要建立班级幼儿档案,最好从幼儿入园时就开始记录幼儿的成长情况。

记录卡上应该包含幼儿的姓名、出生日期、家长的姓名、家庭住址以及电话号码等信息。同时卡片上还应该有幼儿每个学期在幼儿园的表现情况和幼儿的健康记录,这两项记录是教师了解幼儿的第一手资料,也可以便于后任教师了解班上的幼儿。其次,就是家访。家访是班主任教师了解幼儿情况的最重要的手段,虽然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但一定要对重点幼儿和特殊幼儿进行定期的家访。

现在有很多教师都习惯把家长叫到学校来了解幼儿的情况,并把幼儿在园的情况反映给家长,极少有教师愿意家访。虽然教师了解学生情况的途径有很多,但都不如家访的效果好。教师定期家访不仅可以充分了解幼儿生活的家庭环境和经济条件,同时还能使家长感觉到教师非常重视幼儿,从而拉近了教师、幼儿和家长的距离,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了解幼儿的基本情况对于一名班主任来说固然重要,但是了解幼儿的心理情况更加重要。教师只有真正地知道幼儿在想什么,对幼儿的思想有一个具体、全面的了解,才能教育好幼儿,才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想进入一个幼儿的内心,就必须坐下来和幼儿进行心灵上的交流,真正了解幼儿的心理情况,从而为我们的教学提供更多的依据。

二、在幼儿心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教师给幼儿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所以新教师在初次面对幼儿时一定要表现得严肃、潇洒、干练,让幼儿打心底里佩服教师。教师和幼儿见面的机会很多,交谈的机会也很多,所以教师的言行举止都将对幼儿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在幼儿面前树立一个可亲可近但又可敬的教师形象,要想做到这一点,我们就需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首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着装。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保持衣着整洁美观,男教师不得留长发、胡须,要时常保持微笑,在进行教室前要注意整理自身的形象。女教师不要刻意地打扮自己,不要穿奇装异服,要打扮得自然得体,从而给幼儿留下一个健康阳光的形象。只有幼儿喜欢教师,认可教师,课堂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其次,幼儿教师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身就要有一桶水。教师要熟悉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如果对幼儿的问题一时拿不准时,可以让幼儿先进行自主思考,在教师得到准确答案后再告诉幼儿。这样可以确立教师在幼儿心中的高大形象,让幼儿从心里佩服教师。而幼儿教师也要广泛涉猎本专业以外的知识,很多幼儿都会问一些课外的问题,如果教师对此一窍不通,就会影响教师在幼儿心中的形象。

其次,教师要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幼儿,在行为上为幼儿做好表率。例如,在学校举行的各种公益活动中,教师要起到带头作用,从而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其中。在平时细微的小事上,教师也要重视自己的形象。比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等,从而让幼儿从小就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最后,幼儿教师要做到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幼儿,无论幼儿的家庭是否富裕,学习成绩是否良好,我们都要一视同仁,不能区别对待。否则就会给幼儿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同时也会使教师的形象大打折扣。

三、和幼儿成为朋友

教师能否处理好与和幼儿之间的关系,关键就在于教师能否把握好“严”和“爱”的平衡。幼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既要对幼儿严格要求,又要把爱体现在细微之处。对于幼儿的进步,哪怕是很小的进步,我们也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这样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而一贯地批评幼儿的缺点,容易使幼儿产生逆反心理,同时幼儿的自尊心也会受到很大的伤害。我们对待幼儿既不能一味地呵护,也不能百般地批评,而是要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幼儿成长的引路人和知心的朋友。

四、组建班委,建立班规

加强班级管理还需要建立一个有领导力的班委,班委的组建要由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民主选举,由幼儿自己选出他们心目中的班委成员,这样才更具有说服力。此外,我们还要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班规,由班委实施,教师负责监督,从而为班级管理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总之,班级管理是一门实用的技能,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个教学本领,幼儿才会听从我们的安排,教学工作也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幼儿园管理心得经验 篇4

1、对班级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

我觉得作为一名工作在第一线的教师,将班级常规带好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对本班幼儿能有全面的了解。因为幼儿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年龄和生理上的差异性,教师如果能对每个幼儿都能熟悉,了解幼儿的个性和习惯,并结合幼儿的这些特点才能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发展的常规管理方法。

2、常规教育要日常抓,抓日常。

俗话说得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幼儿良好的常规也是要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做起,即从细小处开始,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要求做起。这里提到的常规其实是很广泛的,它包括了生活常规、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隐含了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在园的生活习惯、集体规则意识的培养等等。教师都要根据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内容,有内容、有的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3、常规教育要抓重点、反复地抓 。

幼儿的年龄比较的小,自控能力比较的弱。要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教师首先要幼儿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进而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但是由于幼儿的可塑性比较的强,他们良好的常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还需要我们在教育中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要将常规教育晓之以理,要讲究培养的形式,要不怕反复的练习,并不断的改变形式,以此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意识。

4、利用榜样促进常规。

每个班的孩子都有不同的特点,只要教师能善于捕捉孩子的这些闪光点也就能进行现场的常规教育了。例如:每次在擦嘴巴或者是擦小手时,总会有一部分的幼儿不能按要求将毛巾自觉地整理好,用完之后总会随手一丢。但是有一次我们发现班级中总有一位小女孩自觉地将别的幼儿用乱的毛巾整齐的叠好,利用这位幼儿闪光点,我们马上表扬了这位幼儿,并请她来督促其他幼儿自觉的折叠毛巾,鼓励其他幼儿也向她学习。幼儿是都很喜欢模仿的,也特别的会受到鼓舞,所以慢慢地都想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了。

5、做个“勤”老师也能促常规 。

大班的幼儿虽然已有了初步的规则意识了但是毕竟自控能力比较的差,不能较好地遵守规则,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一些安全的隐患。为此,教师就要勤字当头了,善于观察幼儿的举动,当发现幼儿不能按要求来完成时,可以反复地练习、讲解,直至幼儿能遵守相应的规则为止。

幼儿园管理的经验分享 篇5

1 营造温馨的学园氛围

幼儿园的氛围创建是影响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因素。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和保育人员的共同努力与配合。班级教师管理者要能够与家长、保育员进行良好的沟通,提出一些注意要点,三方做好协调工作。在幼儿园营造一种轻松温暖的氛围能够给幼儿提供愉快的学习环境,这一点对于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有着重要作用。因为幼儿园是幼儿养成各种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幼儿由于年龄太过幼小,对家长的依赖性比较严重,这就需要幼儿园在管理过程中给幼儿营造出像家庭一样的温馨的环境,这有利于幼儿尽快适应学校生活,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班级管理制度的建立。例如幼儿园可以在开学之际及时召开班级会议,集思广益共同讨论如何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如何建立班级管理制度等问题,并在会后统一意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关爱幼儿,与幼儿做朋友,获得幼儿的好感。

2 培养幼儿之间的纯洁感情

幼儿教师都知道,孩子开始入园时都有个适应过程。等孩子结识自己的伙伴后,就会缩短这一过程。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心、爱护有时会比教师的照顾更能让幼儿接受。我们应该善于启发、引导幼儿的这种潜能,为幼儿创造积极交往的背景,从而有效地影响幼儿的交往态度和社会行为,建立一个充满友爱气氛的大家庭。为此,我们设计了《对不起[],真神奇》等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为幼儿创建一定的仿社会性交往的机会,让孩子们增进了解、加深沟通,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差,尤其是自身还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对他人的思想感情、需要等不善于察觉。缺乏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认知、了解,这就会导致帮助、合作、关心、抚慰、同情等亲社会行为的缺乏。教师通过引导幼儿向同伴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有利于同伴了解别人的各种需要,进而产生帮助、合作等行为。并且,也能使得到帮助行为的幼儿学会正确的反馈方法。为达到目的,教师在平时应让幼儿相互说说对某件事情的感受,学会观察他人喜怒哀乐的表情,了解他人的情绪情感状态等。

3 依靠“两个方面”的力量

依靠“两个方面”的力量,即要充分调动和运用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力量参与班级管理,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

3.1 依靠学校的力量。班级作为学校的一个单元,大部分的班级活动都围绕学园的计划开展工作,但班级又有其个性的地方,要突出班级的个性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如:本次学园艺术节活动,学园请总务老师为我班购买彩色卡纸、颜料和水粉笔等,节省我们购买这些物品所浪费的时间,让我们有更多的精力去指导幼儿运用各种色彩印画、滚画和刷画,使活动能够圆满成功。

3.2 依靠家庭的力量。本学期我班开展主题“我自己”,家长对我班的主题活动给予了很大的支持。除了积极做好活动前材料的收集、知识的丰富和调查表的回收等工作,我们还邀请家长走进我们教学课堂。如:主题单元活动“我长大了”,我们邀请学生的外婆来园介绍其外孙女成长的过程,在二十分钟的时间里,幼儿聚精会神、津津有味地倾听,不时发出开心的笑声,并从中了解自己成长的简单变化。如果没有家庭资源的配合、支持,我班的主题活动不会有如此丰富多彩。

4 加强“三位一体”的配合

在多年的幼儿教学工作中,使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班的班主任,即使你多么能干,离开配班、保育员的支持,一个班级就像一盘散沙。因此,我着重加强“三位一体”的配合,即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尤其是班级常规方面,我更注重三方面的作用。在班级常规管理过程中,我们班两位老师和保育员阿姨总是目标一致,相互配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今年所带的中班班级人数较多,两位老师前两个月开展教学活动时,主要是配班老师密切地配合,帮助带班教师维持课堂秩序,协助做好相关的配班工作。在活动中,教师和保育员都能对幼儿的不良行为给予一定的约束;在生活活动常规管理中,当幼儿进行盥洗时,我们老师和阿姨也是分工合作,合理、有序地组织幼儿进行盥洗和室内游戏,使各个活动开展地有条不紊。这一学期以来,我们加强了“三位一体”的配合,班级的常规基本建立,幼儿能有序地进行各种活动。

5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保障

5.1 随身携带《天天观察》记录本。为了如实记录幼儿成长中有趣的、有价值的事情或在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教训,我随身携带《天天观察》记录本,随时记下一些事情。如:在活动课中随时观察记录幼儿的反应和表现;记录幼儿对教师的引导做出的各种反应;记录他们在活动中的兴趣情绪如何;对幼儿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做出评价等。以此对教育活动的效果做出分析与判断。在记录幼儿活动的同时,我也记下自己的一些困惑和想法。如:指导方法是否适当,指导方向是否正确,是否与幼儿的发展状况相吻合等,以便寻求最佳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5.2 建立幼儿个人档案。为了促进班级每一位孩子全面、健康发展,我建立了班级幼儿个人档案,定时、有计划地进行观察记录。首先拟定了观察目标及评价标准,设计观察表格。其次,分阶段对每一个孩子的在园生活表现进行观察记录,及时总结,做出整体分析和个案分析。再次,根据分析制定不同的教育措施,做到观察评价与分析同步,分析与措施同步,加深对幼儿在园生活表现的全面了解,逐步建立起幼儿个体发展的综合性档案资料,真正做到因人施教。最后,将孩子每月拍摄的在园生活照片、获得的荣誉等资料收集整理,装在个人档案袋中。

综上所述,幼儿班级管理是一项烦琐但却意义重大的工作,作为幼儿教师,需要注意的方面有很多,需要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调整,探索幼儿班级管理的新思路,帮助幼儿更好地发展,促进幼儿园管理更上新台阶。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