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的性格特点和主要事迹(优秀4篇)

林冲的性格特点和主要事迹WORD 篇1

林冲的性格特点和主要事迹

姓名: 林冲 绰号: 豹子头 性格特点: 武艺高强、 勇而有谋, 但为人逆来顺受、 安分守己、 循规蹈矩、 被逼上梁山。 林冲疾恶如仇, 富有正义感, 武艺高强。 有勇有谋。

主要事迹:

第六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七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八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九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第十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一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第十八回 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

人物简介: 东京人。 生性耿直, 爱交好汉。 武艺高强, 惯使丈八蛇矛。 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 马军五虎将中第二员, 初充太尉府八十万禁军教头。 因他的妻子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 自己又被高俅陷害, 在发配沧州时, 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 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 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 林冲杀了 陆谦, 冒?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 为白衣秀士王伦不容。 晁盖、 吴用劫了生辰纲上山后, 王伦不容这些英雄, 林冲一气之下杀了 王伦, 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 林冲武艺高强, 打了许多胜仗。 在征讨江浙一带方腊率领的起义军胜利后, 林冲得了中风, 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养病, 由武松照顾, 半年后病故。

(他的性格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 从委曲求全, 妥协忍让到敢于反抗的发展过程。 先忍辱负重、 忍气吞声、 委曲求全。 后来坚决勇敢, 不卑不亢。 武节超群。忍无可忍才被逼上梁山, 是上层人物被迫造反的典型。)

1、 豹子头误闯白虎堂: 高俅为让其子高衙内达到霸占林冲妻子的目的(起因) ,

设计陷害林冲, 以看宝刀为借口, 骗林冲进入军机要地白虎堂, 并以林冲带刀私闯白虎堂治他的罪(经过) , 把林冲刺配沧州(结果) 。

2、 林冲棒打洪教头: 柴进庄里有一武师, 人称洪教头, 很瞧不起林冲, 想和林冲比试一番。 刚开始, 林冲几番谦让, 不想洪教头更是嚣张, 林冲只得与他比试起来。 只几个回合, 洪教头的脚步就乱了。 林冲把棒在地下一挑, 直扫洪教头, 只两下, 洪教头就扑的倒地了。 洪教头为此羞得满脸通红。

3、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冲由于被高俅陷害私自带刀入白虎堂, 被发配到沧州。

由于朋友柴进的关照在沧州他被安排去看守草料场。 高俅要对林冲斩尽杀绝, 派陆虞候到沧州谋害林冲。 陆虞候在多次谋害不成的情况下便想一 把火烧了草料场并把林冲烧死。 这天林冲出门打酒, 下着大雪, 当他回到草料场时见屋子被雪压塌了 一块没法住了, 想起离草料场不远有处山神庙, 便投向那里过夜。 在山神庙中林冲忽然听到外面有爆响, 一看是草 料场起火了 , 便要去救火, 刚要出门见得陆虞候等刚放了 火过来, 嘴里还说着要烧死林冲如何如何, 林冲见状明白了 原委, 将陆虞候杀死。 后林冲在众兄弟的劝解下, 无奈上了梁山。

4、 林冲雪夜上梁山: 冲在草料场被烧之后, 林冲冒雪出走。 他喝酒喝得醉倒在雪地上, 险些送了性命, 幸遇柴进。 林冲感叹天下之大, 竟无他容身之所。 柴进向他说: 有一处梁山泊, 方圆八百里, 是好汉的落脚处。 走投无路的林冲就依照柴进的指点, 在一个北风呼啸、 大雪纷飞的夜晚投奔了 梁山。

林冲这一人物形象, 他具有四个层次的性格特征。

其一:委曲求全的忍耐性格。 作为一个禁军教头, 他曾得到高俅的提携, 他对他的顶头上司毕恭毕敬。 即便是刺配沧州, 言及高俅, 仍称之为高太尉。 如课文中林冲对李小二这样说:“我因恶了高太尉, 生事陷害, 受了 一场官司, 刺配到这里„„” 这给人的感觉是林冲受罪乃因自己有过在前。 而反观林冲之前的表现, 无一不是逆来顺受。

其二:以牙还牙的报复心理。 就节选部分看, 课文先借李小二的话“林教头是一个性急的人, 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 , 侧面传达出林冲这一性格特征。 当他得知陆谦、 富安追至沧州欲加害于他时, 不禁大怒, 四处寻仇, 最后在山神庙手刃仇敌, 上了 梁山, 走上反抗的道路。

其三, 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 作为达官显宦, 林冲不同于谄上欺下的贪官污吏。 他对下层百姓具有恻隐之心, 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将官。 课文开头有关林冲救过李小二免送官司的插叙, 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其四:谨小慎微的细致个性。 最能体现此点的就是在林冲往市井买酒之前, 先将草屋里火炭盖了 ; 而当他回到草屋时, 发现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 此时课文这样描写: (林冲) 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 搬开破壁子, 探半身入去摸时, 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 这些细节, 固然对情节发展具有铺垫作用, 但也生动地凸现出林冲个性中精细的一面。

1、 棒打洪教头 : 林冲想到: “柴大官人心里只要我赢他。 ” 也横着棒, 使个门户, 吐个势, 唤作“拔草寻蛇势” 。 洪教头喝一声: “来、 来、 来! ” 便盖将下来。 林冲往后一退, 洪教头赶入一步, 提起棒又复一棒下来。 林冲看他脚步已乱, 便把棒从地下一跳, 洪教头措手不及, 就在那一跳里, 和身一转, 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 撇了 棒, 扑地倒了 。 这一段描写十分简洁明了, 形象地表现了林冲的武艺高强。

2、 火并王伦: 上山后, 寨主王伦嫉贤妒能, 多方刁难, 要林冲献投名状, 结果林冲与青面兽杨志打得难分高下。 当晁盖等上山入伙时, 又托词推拒, 林冲在吴用的智激之下,火并王伦, 将他杀了 。 推晁盖为大头领, 开拓了梁山的局面。 简而言之, 就是林冲疾恶如仇, 富有正义感, 武艺高强。 有勇有谋《水浒传》 中, 林冲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 能忍,忍辱负重、 忍气吞声、 不敢反抗。 一般的小说, 要充分地理想化的写一个正面人物, 往往一开始就要写他的优点。 但是《水浒传》 不一样, 林冲在《水浒传》 里边是个响当当的英雄, 了 不起, 作者是热烈地歌颂他的。 可是一出场就写他的弱点, 写他性格里边的弱点,不好的一面, 就是能忍, 忍辱负重、 忍气吞声。

“忍” 之一: 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 在光天化日之下, 妻子被人家调戏, 奇耻大辱,不能忍受的。 所以他非常气愤地去了 。 “当时林冲扳将过来, 扳着他的肩胛, 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 先自手软了 ” 。 “先自手软了” 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 这不是简单的、 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 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 所以小说写林冲怒气未消, 知道以后, 扳过来, 先自手软了。 但是“怒气未消, 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 。 但是敢怒而不敢言, 敢怒而不敢打, 他忍下了这口气。 小说在这里写得非常好, 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活动。 林冲与鲁智深此时的比较: 鲁智深就不买账, 鲁智深有一段话是响当当的, 跟林冲形成鲜明的对比。 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 洒家怕他甚” , “俺若撞见那撮鸟时, 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去了” 。 一个是忍辱怕事; 一个是疾恶如仇。 一个是自己受侮辱、 受压迫不敢反抗; 一个是看见自己的朋友受压迫, 就不能忍受, 这两个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忍” 之二: 接下来还是写林冲想苟安, 忍。 但想苟安也不能苟安, 想忍也忍不下去。所以小说接着写高衙内又收买了 陆谦, 让陆谦把林冲的妻子骗到他家里面楼上。 林冲得知后, “拿了 一把解腕尖刀” , “径直奔到樊楼, 前去找陆虞侯” 。 他拿起这个解腕尖刀不是去找高衙内, 而是去找陆谦。 也就说, 林冲已经开始反抗了, 但是他反抗的程度和范围有限。 应该找高衙内, 这里大概有两个意思。 第一, 还是怕高衙内,

不敢惹他。 前面说了 , 权且饶他这一次。 这是第二次了 , 他又忍让了; 第二, 这是写林冲重义。 就是说陆谦是林冲的结义兄弟, 背信弃义, 不讲义气的人林冲是最痛恨的。 讲义气是林冲性格当中非常美好的东西, 很宝贵的东西。 这是他以后能够转变, 而且转变以后革命性非常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还是能忍, 还是忍辱负重。 小说这里写得非常精彩, 他临走之前写了 一封休书。 这纸休书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写出林冲的善良, 他替妻子考虑得很周到; 另一方面也写出他能忍的性格, 也天真幼稚。 你以为写了一纸休书以后高衙内就不来了 ? 照样来。 所以这些地方, 一方面写出他的善良, 引起读者对他的同情, 另一方面, 引起读者对于罪恶势力的更加憎恨。 “忍” 之三:

“忍” 之四: 刺配沧州, 有一个情节: 押监他的两个差人董超、 薛霸, 一路上虐待他, 用烫水让他洗脚, 连读者都不能忍了, 他还是“忍” , 后来走到野猪林, 就是董超、薛霸受高俅、 高衙内之托付要杀害林冲的地方。 到这个时候了, 而林冲一点都没想到可能要杀他(武松到飞云浦就已想到差人要杀他) , 你要捆就捆吧。 换成另外的人, 像鲁智深也好、 李逵也好, 在这种情景下绝不会这样说。 鲁智深救下了他, 要杀两个公人, 林冲极力阻挡。 这时他还是忍, 不想反抗。

“忍” 之五: 到沧州牢营不久, 他从李小二口中得知来了几个“尴尬人” , 于是买了一把解腕尖刀, 街上寻了几日不着, “心下且自慢了 ” , 又“忍” 过去了; 沧州牢营安排他到草料场, 这是个阴谋, 林冲浑然不知, 还打算“待天晴到城中换个泥水匠修补” , “神明庇佑, 改日来烧纸钱” 。 还以为给他一个好的差事, 到那儿去过得比较安稳。 最后火烧草料场, 他在山神庙里面听见陆谦他们三个人说话, 要把他的骨头

这时林冲满腔怒火一下子爆发出来, 打开山神庙的门出去把几个人杀了 , 然后造反上山, 由此就实现了彻底地转变。

几个梁山人物“上山” 的比较: 林冲上山的过程就是从能忍到不能忍、 从懦弱到坚强、 从屈辱到反抗, 这么一个转变过程。 林冲上山是走了 一个非常艰苦的道路。 《水浒传》 写人物, 不同的英雄有不同的性格, 上山走的是不同的道路。 这个不同的道路是跟他性格有关系的, 这个性格又是跟他的家庭出身、 他的生活境遇有关系的。 李逵上山是最痛快的, 宋江是最曲折的, 鲁智深是最爽朗的, 爽朗跟痛快不完全一样; 一点都没有瞻前顾后, 凄凄惨惨切切, 军官当不成就当和尚, 和尚当不成就上山, 非常爽朗。

林冲的性格; 武艺高强、 有勇有谋、 安分守己、 循规蹈矩

于是, 一连串的厄运便降临到他的头上。 先是诱入白虎节堂, 刺配沧州, 野猪林险些被害; 到了牢城营, 还梦想着在此逃灾避难, 可是魔爪又向他伸来, 火烧草料场, 欲置之与死地, 林冲忍无可忍, 这才挺身而出, 手刃敌人, 反上梁山。 在这段复杂的经历里, 林冲最初始终忍气吞声, 想从妥协中找到“挣扎着回来”的机会, 但他毕竟不是可怜虫, 而是忍辱的英雄, 经过斗争考验的林冲, 最后把武艺与生命一起都交给了农民起义运动。 在血泊恨海里横刀而出的林冲, 不仅再斗争中表显得最坚决、 最勇敢, 后来在大事索取的招安局面里, 也是持反对态度的。 然而在无可避免的悲剧终局中, 他最后还是无声无息的死了。

鲁智深性格特点 篇2

为民除害

爱憎分明,刚爽豪迈,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疾恶如仇:他非常同情关心被当地恶霸镇关西欺侮的金家父女,在倾听完金氏父女的控诉后,主动向金氏父女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等到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后,他才来到镇关西肉铺前激怒郑屠,让其对自己动手,最终为民除害,这些表现了他扶危济困、济人济贫、疾恶如仇的优秀品质。

慷慨大方,重义疏财

慷慨大方,重义疏财:与金家父女没有任何关系,但当倾听完金家父女的控诉后,马上主动提出要给金家父女盘缠让他们回东京,当他掏出自己所有的银子觉得不够时,便向旁边的李忠求助银两,当李忠不爽利地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李忠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

到后来不慎失手打死郑屠,他也是随机应变,遇险不惊:“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这些都表现了鲁达的勇而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漫温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展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鲁智深的一生行状,不吃斋,不念佛,虽为出家人,却古道热肠,扶仗正义,嫉恶如仇,可亲可爱,令人神往。

鲁智深人物形象分析

关键词:鲁智深 人物 形象 粗卤 嫉恶如仇 心细 性急

正文:

每读完一遍《水浒传》,我都会掩卷沉思。这部名著不但使我了解了当时北宋晚期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真实史实,而且还塑造了许多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历历在目,栩栩如生。读他们的事迹,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好象自己已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而这众多的人物形象都具有各自的鲜明的个性特征:如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的花和尚鲁智深,有胆识有智勇的打虎英雄行者武松,心怀“忠义”的山东小吏人称急时雨的宋江,命途多舛的青面兽杨志,鲁莽纯真对不公平社会充满仇恨怒火的黑旋风李逵等众多具有鲜明性格的人物。

但是,在众多人物形象中,我尤其欣赏的人物不是武松、宋江,也不是杨志、李逵,而是疾恶如仇、扶助弱小、见义勇为、好打抱不平的花和尚鲁智深。

鲁智深,原名鲁达,在渭州经略府任提辖官,他本应过着悠闲自得、舒适安逸的生活,为因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帮助金翠莲父女,而三拳打死了“镇关西”,从此走上了流亡江湖之路。

从出场先后来看,继九纹龙史进之后,是花和尚鲁智深。以渭州经略府的提辖官到梁山泊头领,这便是鲁智深的性格发展逐渐完善的历史。鲁智深被逼上梁山,不是由于现实对他个人的迫害,而是恃强凌弱的统治集团横行霸道,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导致的结果。鲁智深虽是“粗卤”之人,可由于他有一身好武艺,统治者还需要他来帮护。他本来可以“逍遥自在”地做提辖官,然而,他却不能忍受他所生存的社会,对不合理的社会压迫他没有采取妥协的态度,而是采取了积极进攻的态度。他的正义感和责任心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在,也是有极为突出的典型性。

于是,当金氏哭诉“镇关西”强骗的暴行时,史进和李忠都无动于衷,但却激起了鲁智深的强烈反应,他立刻就要去打死那“腌脏泼才”,虽然当时被史、李二人三番五次的劝住,还是不肯干休,终于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走上流亡江湖之路。

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在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但又两次酗酒大闹五台山,被智真长老遣往东京相国寺,在路上,遇到小霸王强娶刘太公的独生女,他又痛打了小霸王周通,大闹了桃花村;途经瓦罐寺,有两个道士为非作恶,他又拼杀了他们。

后来,到了东京,与林冲相识结为至交,当他听说林冲娘子受了高衙内的欺辱,林冲还“不怕官,只怕管”,鲁智深却“怕他甚鸟”(第七回),终于大闹野猪林,到二龙山落草去了。

鲁智深对封建朝庭的认识是明澈的深刻的:“只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蒙敝圣聪,就比俺的直裰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招安不济事,便拜辞了,明日一个个各去寻趁罢。”(第七十一回)因而他坚决反对招安,被迫招安后始终郁郁寡欢,当捉住方腊后宋江向他致辞贺时,还愤慨的说:“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第一百十九回)

在《水浒传》中,从第三回起到第九回前半部份都是连续描写鲁智深的事迹的。另外,第十七回、第五十八回、第七十一回,第八十二回,第九十回、第九十九回,第一百十九回等也多次刻画了鲁智深的形象。通过这些回目的真实生动的细腻描写,再现了鲁智深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形象和性格特征。

总起来说,鲁智深相貌粗恶,性格粗卤而心地善良;脾性急暴而用心精微,粗中有细,勇而有谋,性急如火,而又心细如发;嫉恶如仇,见义勇为,好打抱不平,具有“救人须救彻”的禀性;慷慨大方,重义轻财;力大艺高而处事谨慎,武功超群,建立了不少功劳,但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强烈不满,不求高官厚禄,淡泊名利,一身充满了正气,使他成为了一个具有多面性格特征的鲜明人物形象。

鲁智深具有丰富多面的性格特征,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是一个极为成功的艺术形象。

首先,鲁智深相貌粗恶,性格粗卤而心地善良。鲁智深身高八九尺,长得高大魁伟,象条好汉,满脸络腮胡子,却眼露寒光,目光射人。“这个人不似出家的模样,一双眼却恁凶险。”“却才这个要出家的人,形容丑恶,貌相凶顽,不可剃度他,„„。”(第四回)连五台山上的众僧都觉得他相貌粗恶,不愿他在此剃度为僧。他脊背上有花绣,更显得他象一个恶人,也正因为身上有花绣,才被称做花和尚。其“花”字还有另层意思,指他不守做和尚的清规戒律,好喝酒吃肉,打斗闹事,胡说八道,因而也叫花和尚。这些其实透露了他粗犷豪放的性格,是一个当时社会制度的彻底的叛逆者。

同时,他性格粗卤,这不仅表现在他的行动上,也表现在其语言上。他和史进为了请李忠喝酒,李忠叫他们等一会儿,他便道:“谁耐烦等你?去便同去。”(第三回)然后却将看李忠卖膏药的人,一推一交,把众人赶散,使李忠被迫与他们喝酒。这里从语言和行为上都显出了他的鲁莽,强请别人喝酒,怎不显得自己蛮横无礼呢?又如“鲁达焦躁,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鲁达道:‘坐甚么!你去便去,等甚么!’”(第三回)等也从行动上和语言上表现了他的粗鲁急躁。他自己也认为“洒家是一个粗卤的汉子„„”(第四回)。他时常骂人为“腌脏泼才”“直娘贼”“鸟人”“鸟寺”等粗俗不堪的语言,更显其粗卤。更有甚者,他本在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可是却在神佛像后屙屎屙尿,不但不守寺院的清规戒律,而且更显得自己没有修养,狂放不羁,完全跟市井小人一样,粗俗不堪,不讲卫生,再显其粗卤的性格。但这些描写更贴近生活,使人物有血有肉,鲁智深的这些毛病并不能掩盖他英雄性格的光辉。俗语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如果把人物写得完美无缺了,就会违反生活真实的。这样写使鲁智深更具有艺术感染力。

虽然他相貌粗恶,性格粗卤,但他却心地善良。鲁智深从没有恃强为恶,总是同情弱小,具有丰富的同情心。当他知道金氏父女的不幸遭遇后,他非常同情他们,用银子资助金氏父女逃脱牢笼,去寻找幸福;当他知道刘太公的独生女被小霸王强娶时,他感到愤怒,帮助刘太公打跑了周通,并彻底解决其后顾之忧;当他在瓦罐寺夺取一锅稀粥时,听到几个老和尚可怜的哀求声,他放下了夺到的粥;当他知道林冲被诬陷,刺配沧州时,他沿途细心保护。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他有一颗正直善良的心。

其次,鲁智深脾性急暴而用心精微,粗中有细,勇而有谋。他性急如火,当他听到金氏父女哭诉后,不能忍受,马上就要去打死郑屠,虽经史、李二人三番五次地劝住,仍愤恨不已。在酒楼上听到隔壁哭声,“便把碟儿盏儿都 丢在楼板上。”(第三回),在这里反映出他焦急、暴躁的缺点。在瓦罐寺由于他的性急粗暴,被两个恶道人所骗,没有及时将其杀死,而导致几个老和尚恐惧而自杀身死。当他知道史进失陷华州城时,他不听武松等人的劝阻,急躁地去救史进,并说:“都是你这般慢性的人,以此送了俺史家兄弟。你也休去梁山泊报知,看洒家去如何!”(第五十八回)结果史进没有救出,还把自己也搭进去了,这里也反映了他急躁冒进的性格特点。

但从他救助金氏父女脱身的安排来看,却又心细如发、体贴、周到。鲁智深在“问苦”之后,盛怒之余立即想出一套救人的方案。他给盘缠,让金氏父女离开这是非之地,他不仅倾囊相赠,还向史进、李忠二人借钱相助,第二天又亲来护送,人走了还不放心,怕店小二赶去拦截,足足在店里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走远了。方才起身。”(第三回)这“安良”的一系列表现,包括“解囊”“借钱”“护送”“坐守”等,非但黑旋风李逵想不出,做不到,就是智勇双全的林冲、杨志也有所不及。这表现了他粗中有细,心细如发的特点。

他勇而有谋,胆大心细。为了惩治郑屠,他采取戏耍郑屠的方法,激起郑屠的愤怒,导致郑屠与他发生冲突,然后再痛打郑屠,表现出他勇而有谋,胆大心细的特点。当他打死郑屠后,为了脱逃,“他寻思道:‘俺只望痛打这斯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并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第三回)通过这种细腻的笔法,刻画出鲁智深急中生智,胆大心细的性格。试想,他如果不这样说,就不能轻易的走脱,他就会当场被郑屠的伙家和街坊邻里扭送到衙门而吃定官司,可见,他不仅有勇有胆,而且有智有谋。这一点第七回中也有表现,一伙泼皮想教训刚到大相国寺菜园作住持的鲁智深,设计想把他攧入粪窖。他看见众泼皮拜在地上,不肯起来,心下起疑,“这伙人不三不四,又不肯近前来,莫不要攧洒家?”但他还是走向前,暗中戒备,并将张

三、李四踢入粪窖,这又突出了他粗中有细,勇而有谋的特点。还有他保护林冲从东京到沧州的过程中,先是暗中细心保护,大闹野猪林后,又直接护送林冲到沧州地界,并用禅杖打断松树震慑押送公人,使他们不能加害林冲,也表现了他的细心、周到。总之,鲁智深的粗中带细,与李逵的粗而兼蛮,武松的粗而兼狠是不同的。

第三,鲁智深嫉恶如仇,见义勇为,好打抱不平。他在“除暴安良”中的表现,显示出他豪侠刚直、嫉恶如仇的品格,同时又体现出他的“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第九回)的禀性,他的行为不仅说明他是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莽汉,而且说明他是一位颇有心计的壮士。他了解了金氏父女的不幸遭遇后,不但竭尽所能地帮助金氏父女逃出了是非之地,而且打死了“镇关西”,表现出疾恶如仇、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本性。他途经桃花村,知道了小霸王周通要强娶刘太公之独生女儿时,他异常气愤,毅然帮助刘太公之女解除了这场不幸的婚姻,痛打小霸王,如果没有他的见义勇为,好打抱不平的性格,他能够帮助刘太公吗?后在东京获知林冲娘子被高衙内欺辱,林冲还“不怕官,只怕管”,而鲁智深则“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第七回)无论是恶霸地主,还是身居要职的高官,只要行凶作恶,欺辱善良百姓,鲁智深都会毫不客气的惩罚他们,他甚至想杀尽天下的所有恶人,还世间一个清平的世界。

同时,鲁智深还具有“救人须救彻”的禀性。如救金氏父女逃出是非之地,他不仅资助他们的盘缠,而且还亲来护送,足足在店里坐了两个时辰,估计郑屠派人也无法追上他们为止;救刘太公的独生女儿的不幸婚姻,不仅将周通打跑,而且还说服小霸王永不来强娶才放心;为了救林冲,他不仅沿途暗中细心保护,在野猪林救下林冲性命后,还亲自送林冲到沧州地界开阔之地后才罢休等,这一切都表现了他“救人须救彻”的禀性。

第四,鲁智深慷慨大方,重义轻财。他对钱财、名利、地位都看得很淡,但却十分重义气、重感情。如他救助金氏父女时,将身上的所有银两都拿了出来,并向史进、李忠借钱,但李忠只摸出二两银子给他,他看见李忠不爽快、吝啬,将二两银子还他。而在桃花山上,看见周通、李忠对他不真诚,明说送他盘缠,但又要等抢到后给他,他对他们的小气非常气愤,因而为了报复他们的不讲义气,他将他们的金银酒器踏扁后席卷一空而去。他视兄弟间的情分如生命,重视朋友间的义气,当他知道史进陷入华州城后,自己不顾生命危险,只身犯险而遭擒;他虽然仇视朝庭,不满当时的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不想与官场上的贪官污吏,奸臣贼子为伍,但碍于兄弟间的义气,而和梁山泊众英雄接受招安。在后来的战斗中,为了兄弟间的情谊,他出生入死,为救武松,而自己左臂受了重伤,他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第五,鲁智深力大艺高而处事谨慎,武功超群建立了赫赫军功,但对当时的社会现实强烈不满,不求高官厚禄,一身充满了正气。对形势有较为清醒的认识,深知走妥协投降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他身材高大魁梧,力大无穷,如他倒拔垂柳,至少也有千斤力;他的武功超群,位居梁山泊步军头领之首。他运用自己的武艺和智慧,立下了不少功劳,随军破辽、征田虎、打王庆、剿方腊,每次都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他拿住了神驹马灵,为打败田虎立下大功;生擒夏侯成,活捉方腊,为剿灭方腊立下赫赫战功。但这些都不能使他引以为荣,当他捉住方腊后,宋江向他庆贺,他却答道:“洒家心已成灰,不愿为官,只寻个净了去处,安身立命足矣!”“只得个囫囵尸首,便是强了。”(第一百十九回)这些都表现了他对当时黑暗的丑陋的官场和社会现实的强烈憎恨之情,显示其不求富贵、淡泊名利的性格特点,对妥协后的前途已心灰意冷,悲观绝望。

最后,鲁智深在圆寂时写下的颂子,代表了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对人生的领悟:“平生不修善果,只爱杀人放火。忽地顿开金绳,这里扯断玉锁。咦!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第一百十九回)从这颂子之中我们可以体会出他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对金钱、名利、地位的鄙视,他已看破了红尘,成为当时社会现实的叛逆,并且他还悟出了自己应该走自己的路的人生哲理。

总之,花和尚鲁智深,在《水浒传》的众多英雄中是一个有着鲜明特色的人物。他有超群的武艺和赫赫的军功,又在权位极重的经略府中任提辖。凭这些,他本可以和当时的社会和睦相处,“逍遥自在”地做个武官,但是,行伍出身的下层人的阶级地位和长期形成的可贵品格,决定了他偏偏向黑暗的现实挑战。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火烧瓦罐寺、大闹野猪林、二龙山落草、梁泊入伙,是他所走过的生活道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他复杂多面的性格特征,其中疾恶如仇、见义勇为,是他最突出的性格特征,不但在当时那个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在当今社会中也需要这种精神,如明明看见有人抢劫,而围观者众多,却无人伸出援助之手,明明看见有人将手伸入了别人的腰包,却甘心默不作声;明明有人落水求救,但岸上那些游泳好手们却无动于衷„„。因而,时代呼唤鲁智深的这种品质,时代需要鲁智深的这种精神,时代更需要有这种精神的鲁智深啊!

鲁智深人物形象分析

关键词: 忍辱负重 造反上山 率直粗犷 玩弄权术 敢作敢为

一、林冲形象分析

《水浒传》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有生活的依据,而且能够随着生活矛盾的发展,他的性格要产生变化。写林冲,借情节的波澜起伏,展示其性格的前后变化,曲折有致,摇曳生姿,最有韵味。他为什么要变化?什么时候变化?都是从生活出发,这是《水浒传》的现实主义。

《水浒传》中,林冲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写他的弱点,写他性格里边的弱点,不好的一面,就是能忍。

“忍”之一:

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在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奇耻大辱,不能忍受的。“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但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但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小说在这里写得非常好,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活动。鲁智深跟林冲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去了”。一个是忍辱怕事;一个是疾恶如仇。一个是自己受侮辱、受压迫不敢反抗;一个是看见自己的朋友受压迫,就不能忍受,这两个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

“忍”之二:

接下来还是写林冲想苟安,忍。但想苟安也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所以小说接着写高衙内又收买了陆谦,让陆谦把林冲的妻子骗到他家里面楼上。林冲得知后,“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直奔到樊楼,前去找陆虞侯”。他拿起这个解腕尖刀不是去找高衙内,而是去找陆谦。也就说,林冲已经开始反抗了,但是他反抗的程度和范围有限。应该找高衙内,这里大概有两个意思。第一,还是怕高衙内,不敢惹他。前面说了,权且饶他这一次。这是第二次了,他又忍让了;第二,这是写林冲重义。就是说陆谦是林冲的结义兄弟,背信弃义,不讲义气的人林冲是最痛恨的。讲义气是林冲性格当中非常美好的东西,很宝贵的东西。这是他以后能够转变,而且转变以后革命性非常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忍”之三:

林冲发配沧州以后,还是能忍,还是忍辱负重。小说这里写得非常精彩,他临走之前写了一封休书。这纸休书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写出林冲的善良,他替妻子考虑得很周到;另一方面也写出他能忍的性格,也天真幼稚。你以为写了一纸休书以后高衙内就不来了?照样来。所以这些地方,一方面写出他的善良,引起读者对他的同情,另一方面,引起读者对于罪恶势力的更加憎恨。

“忍”之四:

刺配沧州,有一个情节:押监他的两个差人董超、薛霸,一路上虐待他,用烫水让他洗脚,连读者都不能忍了,他还是“忍”,后来走到野猪林,就是董超、薛霸受高俅、高衙内之托付要杀害林冲的地方。到这个时候了,而林冲一点都没想到可能要杀他(武松到飞云浦就已想到差人要杀他),你要捆就捆吧。换成另外的人,像鲁智深也好、李逵也好,在这种情景下绝不会这样说。鲁智深救下了他,要杀两个公人,林冲极力阻挡。这时他还是忍,不想反抗。

“忍”之五:

到沧州牢营不久,他从李小二口中得知来了几个“尴尬人”,于是买了一把解腕尖刀,街上寻了几日不着,“心下且自慢了”,又“忍”过去了; 沧州牢营安排他到草料场,这是个阴谋,林冲浑然不知,还打算“待天晴到城中换个泥水匠修补”,“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还以为给他一个好的差事,到那儿去过得比较安稳。最后火烧草料场,他在山神庙里面听见陆谦他们三个人说话,要把他的骨头拣回去到高俅那儿去领赏。这时林冲满腔怒火一下子爆发出来,打开山神庙的门出去把几个人杀了,然后造反上山,由此就实现了彻底地转变。

林冲走了一个很漫长的、很艰苦的道路。写林冲的转变,有很多伏笔,譬如说他和陆谦是好朋友、结义兄弟,但是后来陆谦害他了,那么他就曾经跟陆谦讲:“贤弟不知,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也就说,就是他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之下,满腔不平之气。这个满腔不平之气,就是林冲能够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最后实现了思想转变,造反上山的基础。他虽然是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个中级军官,但是他一出场就是被压迫的。所以虽然是统治阶级里边的人物,但是他所处的地位和广大被压迫的人民群众有相通之处,这是他能够转变的一个基础。林冲能忍,宽容了压迫他、侮辱他的人,但是他的对手可没有放过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那个社会的黑暗势力、罪恶势力,不断地向他紧逼而来。

二、鲁智深形象分析

鲁智深,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为人性如烈火,好打抱不平。

一)爱憎分明,刚爽豪迈,见义勇为,粗中有细,扶危济困,疾恶如仇:他非常同情关心被当地恶霸镇关西欺侮的金家父女,在倾听完金氏父女的控诉后,主动向金氏父女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等到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后,他才来到镇关西肉铺前激怒郑屠,让其对自己动手,最终为民除害,这些表现了他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的优秀品质。

二)慷慨大方,重义疏财:与金家父女没有任何关系,但当倾听完金家父女的控诉后,马上主动提出要给金家父女盘缠让他们回东京,当他掏出自己所有的银子觉得不够时,便向旁边的李忠求助银两,当李忠不爽利地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李忠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

三)率直粗犷,勇而有谋,粗中有细:为了保证金氏父女能平安的离开,鲁达竟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拖住店小二追寻金氏父女的举动,“约摸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

在惩治恶霸镇关西的时候,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就动手,而是采取先激后打的策略,让郑屠手持剔骨尖刀先动手,将他引到街上,当众质问郑屠,让大家了解“拳打郑屠”是正义的行动,直到后来不慎失手打死郑屠,他也是随机应变,遇险不惊:“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这些都表现了鲁达的勇而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三、宋江形象分析

宋江世代务农,守一些田园过活。属于中小地主,自幼读一些儒家的书,受到传统的文化教养。他的职业就是在县衙里边当一个押司。他不属于官,而是一个小吏。所以刀笔精通,吏道纯熟。这样的家境出身,所受的文化教养和所从事的这样的职业,所以他对百姓的一些疾苦可能有一些体验,这都是他所谓的仗义疏财,有一定的正义感;因为他管的是文书档案,所以养成他的处事谨小慎微,随机应变,也培养了他喜欢玩弄权术的手段;他在衙门里边管案牍文书的,所以也培养了他遵守法度的习惯。所以宋江到了梁山以后,他处理一些事情想得比较周全,处理事情比较谨慎,大概和他所从事的职业有关系的。一个人在那样复杂的社会里边,没有一点权术,很难生存。在宋江身上表现得比较突出。他要把霹雳虎秦明招降过来,他就和花荣两个人设计就把秦明俘虏了。派人骑上秦明的马,穿上他的衣服,戴上他的头盔,假装是秦明,到秦明的上级那儿去杀人放火。《水浒传》里边写横七竖八,死的男女不计其数,最后他又把秦明放回去,结果秦明回去以后,慕容知府说,你早就投降了强盗,所以我把你的妻子和孩子也都杀了。秦明无奈,听从宋江的劝说上了梁山,这就是一种权术。

宋江法度的思想是比较明显的。比方说,他把晁盖放走了,于法度上却绕不得,犯了法的。把他刺配到江州的时候,半路上被梁山的好汉拦住,要把枷给他打开,他不同意。他说这是国家的法度,如何能够擅自动它。一个是喜欢玩弄权术,再一个就是他看问题的时候,往往从法度的角度出发,都和他所从事的职业有一定的关系业。

宋江的一生可以把他划成四段,上梁山之前,上梁山之后,接收招安之后,结局。

上梁山之前可以说他是个仗义的英雄。因为他上梁山之前,主要做了两件事,一个就是私放晁盖,第二个就是杀死了阎婆惜。为了自己梁山的朋友而把自己的外室给杀死,表现了他义的一面。

上梁山之后,给他定性的话,他是梁山起义军的首领。他凭什么可以当梁山的领袖?这是一个矛盾的地方。他文武的才能都有限,但是他能当梁山的领袖,可以从这三点来考虑。一个就是他仗义疏财的品格,使得他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对江湖的好汉有巨大的号召力。第二个就是他关怀兄弟,相信人。《水浒传》里边有几次比较大的战役,大多数他都是为了救自己的兄弟。他每打一个城市都是因为自己的弟兄,梁山的弟兄被捉,为了救这些弟兄而打仗。第三他有一定的组织才能和军事指挥才能。有一个战役影响比较深的就是三打祝家庄,其中两次宋江指挥得不太灵,损兵折将没有打下来,但他吸取教训,听吴用他们的意见,第三打典型地体现了他的组织才能。我们可以想像,如果要是作为一个义军的首领,他一点组织才能军事才能都没有的话,他是站不住脚的。梁山的武力发展到了最高峰,二败童贯,三败高俅,所以说他是梁山义军的首领。

接受招安以后,这个时候的宋江,应该是朝廷的忠臣。宋江挂在口头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为国家出力,保国安民。所以晁盖一死,他把梁山的聚义厅改成忠义堂。原来是聚义,现在是忠义。正式接受招安把旗号改了, “替天”改成“顺天”,“行道”改成“护国”,所以接受招安以后,就从原来义军的首领变成一个朝廷的忠臣,要顺天要护国,不是原来的替天行道。接受招安以后,主要干了四件大事。一个是平辽,辽国的,北方的。平田虎,平王庆。再一个就是征方腊。征方腊是《水浒传》里边写得最惨烈的一次,也是宋江既是朝廷的忠臣,也是众兄弟起义的刽子手,是不是可以这样说。看看他打方腊的时候,和他原来在梁山的时候不一样了。原来他一把朝廷的将领给俘虏以后,说小可宋江,被迫暂住水泊,等朝廷招安为国家出力。他征方腊的时候,把方腊的将领俘虏以后,不是说推出去斩首,就是挖取心肝祭奠阵亡的梁山兄弟。

他生活的最后一段是个悲剧的结局。108个好汉,征辽、平田虎、平王庆的时候,没有死一个。而到了征方腊完了以后往回走的时候,有的战死,有的阵亡,有的病故,有的离去,有的出家,最后剩了27个。宋江是被药酒害死,吴用、花荣和他的感情很好,在他的墓地上吊而亡。宋江他害怕李逵知道他被害死,怕他造反,所以他临死的时候,又把李逵招回来,骗李逵也喝下药酒,李逵最后也死了。所以他最后整个的结局是悲剧的下场。

四、武松形象分析

一)景阳冈打虎,武松完成了由一个市井平民到英雄人物的转变

景阳冈打虎,武松由一个混迹市井的“小民”而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英雄,立刻光彩照人起来,并因此谋了个差事,为人物性格的进一步展开奠定了基础。

二)爱憎分明、敢作敢为

西门庆与潘金莲私混,超越了当时社会所能容忍的行为规范,并且丧尽天良,毒杀了武大郎,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容忍的罪恶,武松公出回来后,对哥哥的死产生怀疑,展开调查,真相查明之后,在灵台前愤斩了潘金莲,于狮子楼怒杀了西门庆。武松替亡兄报了冤仇,消除了自己及读者淤积于胸的一口恶气,表现了武松爱憎分明的豪侠之气。其间通过桩桩事件将武松一些性格特征表现出来。

1)具有一身凛然正气,守礼法纲常,非好色之徒。武松与武大相比,无论外形与能力,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加之武大之妻美艳动人,若如西门庆之徒那里会兼顾是否自家兄弟,早会坏了纲常,行了乱伦之举。而武松对于嫂子潘金莲的诱惑却是义正词严,怒而斥责,愤而离去。守礼法纲常,给了淫妇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其直白的表达方式,却为武大后期的命运埋下了祸根。

2)明察秋毫,做事果决干练。武松公出归来,发现愚兄亡佚,顿生疑惑,这里便表明了武松非一介莽汉,而是智勇双全。接下来查案一节更体现了武松的精明干练,一桩复杂的谋杀案,被武松迅速查个水落石出,且查案的途径如此之简洁,效率如此之高,手段如此之果决,若换作常人,怕会是一桩永远也无从查起的冤案了。

3)爱憎分明,敢作敢为。武松查明案情之后,本意公决,但知县包庇西门庆,换作旁人怕也只能是忍气吞声,含恨终生了。而武松断了这条路之后,替兄报仇之念未息,亲自手刃了谋害哥哥的奸夫淫妇。报了深仇并主动到县衙投案自首。

三)看透世事黑暗,走上反抗之路。

武松由一打虎英雄而至发配之人,其间经历了许多侠义之事,替人报打不平,也正因此武松差一点送了性命。醉打蒋门神,武松替施恩出了一口恶气,自己却不曾想因此而遭人算计。被张督监以堂而皇之的借口接去之后,倍受礼遇,武松不知是计,张督监的一番甜言蜜语之后,武松就对其深信不疑,且心怀感激之情。不曾想,张督监受蒋门神贿赂欲致武松于死地,早已设好了圈套,。武松中计后,再次被发配,在飞云浦识破奸人诡计,灭了欲杀自己的几个恶人,幡然悔悟,至此武松开始认识到在“人间正道”上已无容身之地“,逐渐认识到了自己的隐忍只能进一步遭人陷害,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只有落草走上反抗的道路可行了,”人间正道皆沧桑”的道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终于投二龙山落草为寇,后又投奔梁山成为众多英雄中较为璀璨的一颗“明星”。

四)辩证看武松

1)性格暴躁,动辄伤人。

武松一出场就是以醉酒后斗殴现身的,做客柴进府上,却动手殴打庄客,书中多处描写武松喝酒的情节时,很少有规规矩矩,动辄恶语伤人,甚至以暴力威胁。在景阳冈一节中,武松在酒家喝酒,三碗之后,强行要酒,店家好言解释,武松却烦躁怒斥和威胁。英雄是从凡人堆里被凡人推出来的。武松是有个性的人,但别人也需要尊严,理应受到尊重才是,且酒家也多为下层劳苦之人,并非贪官恶人,无端遭此辱是不应该的。后期杀了张督监等人之后,武松一路行来,饮酒之后也是性格暴躁,动辄与人争执,因此引起许多事端。

2)一时兴起,滥杀无辜。

在鸳鸯楼怒杀张督监一家,武松未免有些嗜杀。想那张督监身为一任官吏,本该伸张正义,造福于民,不想却助纣为虐;而蒋门神仗势欺人,作恶一方。都是该杀之人,无可非议。然而张督监的家人,尤其那些丫环、使女,何罪之有呢?这些丫环、使女之所以身处下贱,都因贫苦而来,都是苦命人家的女儿,无端惨死在武松刀下,有几人能够感到如杀张督监、蒋门神般快意呢?

3)结交朋友,不分良莠。

十字坡下,武松险些成了张青、孙二娘夫妇二人的刀下之鬼,但在几句话之后,反倒成了结拜的弟兄,有失常礼。从中也体现了武松交友不分良莠:张青、孙二娘在十字坡下开了一家酒店,却专卖人肉包子,十足一家黑点,虽然文中也交待了张青、孙二娘专杀坏人,但杀武松从何解释呢?难道武松是坏人?或者解释为一时难辨真伪,宁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人?坏人脸上又没有贴着标签,那岂不是见人就杀,见利就取?或者说世道黑暗,但也全没杀人越货的理由。此中很难找到合理的解释,从而也就难以解释武松交此二友的正义目的。

4)反抗的目标不够远大,也仅能解释为解决个人的生存问题而已。

武松走上反抗道路的出发点是官逼民反,是走投无路。并不是为了解决广大劳苦大众的苦难。只是为了解决个人的生存问题。他对黑暗的封建统治报有幻想,所以即使他一身的神勇,在 “犯事”之后也任凭官府发落。甚至没有鲁智深那种行了仗义之事,误杀人命,一走了之的想法。即使落草为寇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得到招安。还是继续效命朝廷的想法。

鲁智深的性格特点和主要事迹 篇3

花和尚——鲁智深:

性格特点: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典型情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3)、鲁智深大闹五台山(4)、花和尚大闹桃花村(5)、鲁智深火烧瓦罐寺(6)、花和尚倒拔垂杨柳(7)、鲁智深大闹野猪林(8)、花和尚单打二龙山(17)、鲁智深浙江坐化(119)。

人物简介:本名鲁达,因为他关西人,又有镇关西的外号,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汉,十步军头领第一名。因见郑屠欺侮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被官府追捕,逃到五台山削发为僧,改名鲁智深。鲁智深忍受不住佛门清规,醉打山门,毁坏金身,被长老派往东京相国寺,看守菜园,因将偷菜的泼皮踢进了粪池,倒拔垂杨柳,威名远播。鲁智深在野猪林救了林冲,高俅派人捉拿鲁智深鲁智深在二龙山落草。后投奔水泊梁山,做了步兵头领。宋江攻打方腊,鲁智深一杖打翻了方腊。后在杭州六合寺圆寂而死。

大闹五台山:鲁智深随赵员外上山落发为僧,在山中十分无礼。一日在半山亭见一人挑酒上山,截住喝了一桶,烂醉上山,闹了一回,长老止住,扶他睡了。几个月后,又下山,订做了一条62斤禅杖和一口戒刀,又在酒店中谎称是行脚僧,大喝一顿,揣了条狗腿上山,门子不让进,打坏两金刚,众人怕他烧了寺,才放进他。在床上逼要众僧吃肉,僧人不吃,就打起来,工人们拿了棍棒来打,他就折俩桌腿打起来,被长老叫住,写书荐往智清长老处。只好把他打发到大相国寺去了。

机密步军四头领之一。

拳打镇关西:鲁提辖为了替金氏父女报仇,就到肉铺上来激怒镇关西:先是要十斤纯瘦肉,,又要十斤纯肥肉,最后又要十斤寸金软骨,而且都要剁成碎末。镇关西真被激怒了。鲁提辖就跑到街上,镇关西提刀追来。鲁提辖瞅准时机,抬脚踢倒镇关西,跨步压在他身上,抡起拳头,只三拳就把镇关西打死了。

倒拔垂杨柳:鲁智深喝了酒,听到院里一棵绿杨树有许多老鸦在吵闹,觉得不清静。有人提议把树上的鸟巢拆了。鲁智深乘着酒兴,走到绿杨树旁,看了看那树,又用手推了推,然后脱下衣服,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把腰一趁,真把一棵碗口粗的绿杨树连根拔起了。

大闹野猪林:林冲被押开封府。当案孔目孙定与府尹将林冲刺配沧州。高俅派人买通公人,要他们在野猪林杀死林冲。薛霸、董超一路上百般折磨林冲。在野猪林,薛、董将林绑在树上,说明了高太尉陆虞候指使他俩陷害林冲的根由,两人要用水火棍打死林冲。鲁智深暗中保护,林冲才得以幸免。

人物性格

1、 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 ((鲁达这一性格是贯穿始终的。))

从他对待金家父女和郑屠的不同态度就可以充分看出。当他倾听了金家父女对郑屠的血泪控诉后,就非常同情关心他们,主动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而对郑屠则怒不可遏,当即就要去打死他。由于史进、李忠的竭力劝阻才暂时按下心头怒火。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后,鲁达来到郑屠肉铺,以买肉为名,当众戏弄郑屠,杀他的威风,激他与自己斗打。

在“拳打”时,对郑屠采取“应口”要打,“讨饶”也要打的不调和态度,三拳便将他打死,为民除了害。鲁达与金家父女素不相识,与郑屠也无个人恩怨,他的作为充分表现了他爱憎分明的立场,见义勇为的高贵品质和对受压迫者扶危济困,对压迫者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

2、 慷慨大方,仗义疏财。

了解了金家父女的不幸遭遇后,虽然自己与他们非亲非故,却马上主动提出要给金老盘缠让他们回东京。当李忠不爽利地只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李忠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

3、 率直粗犷,勇而有谋,胆大心细。

为了防止店小二去追赶,一向暴躁的鲁达,竟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约摸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

惩治郑屠,也不是一到就动手,而是采取先激后打的策略,造成口角斗殴的架势,让郑屠手持剔骨尖刀先动手,将他引到街上,当众质问郑屠,让大家了解“拳打郑屠”是正义的行动,鲁达本意是痛打惩治郑屠,不料失手打死,面对意外,他随机应变,遇险不惊,从容不退却。他假意道:“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鲁达这些行为,充分体现了他勇而有谋,胆大心细的性格。

仁人、智人、勇人、圣人、神人、菩萨、罗汉、佛。

• 性格粗卤而心地善良

• 他性格粗卤,这不仅表现在他的行动上,也表现在其语言上。他和史进为了请李忠喝酒,李忠叫 1

他们等一会儿,他便道:“谁耐烦等你?去便同去。”(第三回)然后却将看李忠卖膏药的人,一推一交,把众人赶散,使李忠被迫与他们喝酒。这里从语言和行为上都显示出了他的鲁莽,强请别人喝酒,怎么又显得自己蛮横无礼呢?又如“鲁达焦躁,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鲁达道:‘坐甚么!你去便去,等甚么!’”(第三回)

• 他时常骂人为“腌臜泼才”“直娘贼”“鸟人”“鸟寺”等粗俗不堪的语言,更显其粗卤。更有甚者,他本在五台山出家当了和尚,可是却在神佛像后屙屎屙尿,不但不守寺院的清规戒律,而且更显得自己没有修养,狂放不羁,完全跟市井小人一样,粗俗不堪,不讲卫生,再显其粗卤的性格。但这些描写更贴近生活,使人物有血有肉,鲁智深的这些毛病并不能掩盖他英雄性格的光辉。

• 心地善良

• 鲁智深从没有恃强为恶,总是同情弱小,具有丰富的同情心。当他知道金氏父女的不幸遭遇后,他非常同情他们,用银子资助金氏父女逃脱牢笼,去寻找幸福;当他知道刘太公的独生女被小霸王强娶时,他感到愤怒,帮助刘太公打跑了周通,并彻底解决其后顾之忧;当他在瓦罐寺夺取一锅稀粥时,听到几个老和尚可怜的哀求声,他放下了夺到的粥;当他知道林冲被诬陷,刺配沧州时,他沿途细心保护。

• 脾性急暴而用心精微,粗中有细,勇而有谋

• 他性急如火,当他听到金氏父女哭诉后,不能忍受,马上就要去打死郑屠,虽经史、李二人三番五次地劝住,仍愤恨不已。在酒楼上听到隔壁哭声,“便把碟儿盏儿都丢在楼板上。”(第三回),在这里反映出他焦急、暴躁的缺点。但从他救助金氏父女脱身的安排来看,却又心细如发、体贴、周到。鲁智深在“问苦”之后,盛怒之余立即想出一套救人的方案。他给盘缠,让金氏父女离开这是非之地,他不仅倾囊相赠,还向史进、李忠二人借钱相助,第二天又亲来护送,人走了还不放心,怕店小二赶去拦截,足足在店里坐了两个时辰,“约莫金公走远了。方才起身。”(第三回)

这“安良”的一系列表现,包括“解囊”“借钱”“护送”“坐守”等,非但“黑旋风”李逵想不出,做不到,就是智勇双全的林冲、杨志也有所不及。这表现了他粗中有细,心细如发的特点。此外,鲁智深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的性格特点还可以从妙计惩治郑屠、惩治大相国寺的地痞无赖以及保护林冲从东京平安到沧州等事情中很充分地显现出来。总之,鲁智深的粗中带细,与李逵的粗而兼蛮,武松的粗而兼狠是不同的。

• 嫉恶如仇,见义勇为,好打抱不平

• 他在“除暴安良”中的表现,显示出他豪侠刚直、嫉恶如仇的品格,同时又体现出他的“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第九回)的禀性,他的行为不仅说明他是一个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莽汉,而且说明他是一位颇有心计的壮士。他了解了金氏父女的不幸遭遇后,不但竭尽所能地帮助金氏父女逃出了是非之地,而且打死了“镇关西”,表现出疾恶如仇、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本性。

• 他途经桃花村,知道了小霸王周通要强娶刘太公之独生女儿时,他异常气愤,毅然帮助刘太公之女解除了这场不幸的婚姻,痛打小霸王,后在东京获知林冲娘子被高衙内欺辱,林冲还“不怕官,只怕管”,而鲁智深则“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第七回)

• 无论是恶霸地主,还是身居要职的高官,只要行凶作恶,欺辱善良百姓,鲁智深都会毫不客气的惩罚他们。他甚至想杀尽天下的所有恶人,还世间一个清平的世界

• 慷慨大方,重义轻财

• 他对钱财、名利、地位都看得很淡,但却十分重义气、重感情。如他救助金氏父女时,将身上的所有银两都拿了出来,并向史进、李忠借钱,但李忠只摸出二两银子给他,他看见李忠不爽快、吝啬,将二两银子还他。而在桃花山上,看见周通、李忠对他不真诚,明说送他盘缠,但又要等抢到后给他,他对他们的小气非常气愤,因而为了报复他们的不讲义气,他将他们的金银酒器踏扁后席卷一空而去。

• 他视兄弟间的情分如生命,重视朋友间的义气,当他知道史进陷入华州城后,自己不顾生命危险,只身犯险而遭擒;他虽然仇视朝庭,不满当时的黑暗腐朽的社会现实,不想与官场上的贪官污吏、奸臣贼子为伍,但碍于兄弟间的义气,和梁山泊众英雄接受招安。在后来的战斗中,为了兄弟间的情谊,他出生入死,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吴用的性格特点及主要事迹 篇4

吴用的性格特点:

智多星吴用在梁山好汉中是知识与智慧的化身,也因此才会成为义军的军师,为大家出谋划策。作为一个军师,自然要懂得如何去善用贤能之士,结交各路英雄好汉。在军事上面,吴用也算是一个神机妙算,能够运筹帷幄,即便人在千里之外也能做出一个完善的战略部署。即便如此,但是吴用还是不够坚定,因为受世俗的影响,性格上面有些懦弱。不过这也不影响他对朋友重情重义、对梁山的尽忠的本质。

智多星吴用在梁山好汉中是排名第三的,他的故乡是如今的山东省郓城县,因为他很有才华,满腹经纶,所以吴用常常就把自己比作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的道号则是加亮先生,另外还有一个别名是吴学究。从中也可以看出吴用也是一个比较自信的人,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

吴用在上梁山之前是在私塾里当老师的,还时不时地给当地的老百姓解答各种难题,慢慢地就获得了智多星的称号。后来因为设计获取了生辰纲,造反而上了梁山。在梁山上,他的身份从原先的私塾先生变成了军师。

但是对于智多星吴用的结局,只能说是比较凄凉的。吴用在知道宋江受奸人所害致死后,最后选择在宋江墓前自杀身亡,这也表现出了吴用也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

吴用的主要事迹:

施耐庵所写的《水浒传》是一部章回体小说,其主要内容是歌颂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里面共描写了一百零八个梁山泊好汉。而在《水浒传》中被称为智多星的吴用就是梁山泊一百零八将中的一个,以谋略而出名。

吴用之所以被称为智多星是因为他擅于使计,足智多谋,遇事沉着冷静。吴用从小便十分的聪慧,熟读四书五经。其父亲是当时是远近闻名的大才子,他一直想让自己的儿子吴用能够考取功名。有一年,吴用进京赶考,在途中碰到一老翁在那里晒谷。老翁看起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但其实他精通周易以及兵法,于是吴用就放弃科举考试,而是跟老翁学习周易和兵法。

三年后,吴用学成归家。因为吴用弃考的缘故,其父亲很是生气,于是吴用就做了东溪村的一名教书先生。那时,太师蔡京当权,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异常困苦。太师蔡京的女婿梁中书为了讨好蔡京,献上了十万生辰纲。这件事被晁盖听说后,决定联合其他英雄豪杰劫取生辰纲。吴用是晁盖的好友,当他听到晁盖等人要劫生辰纲时,主动加入他们,为他们出谋划策。有了吴用之后,晁盖等人劫生辰纲的把握也就越大了。最后,在吴用的精心谋划下,晁盖等人成功智取生辰纲。因为智取生辰纲这件事,吴用在民间的声望很高。

吴用在落草为寇后,又多次献计,为梁山泊招来众多英雄好汉。同时,他在宋江两次攻打祝家庄失败后,想出对策,成功帮助宋江打下祝家庄。

智多星其实是吴用的称号,根据吴用本人的性格特征,智多星这一称呼的意思就不难理解了。“智多”指的是足智多谋的意思,而“星”指的就是天上的神仙的意思,连起来就是指吴用就像天上的神仙一样足智多谋,擅长出谋划策,解决疑难问题。

智多星的由来:

吴用在进京赶考的途中,遇到了一个晒谷的老翁。当时的天气即将下雨,于是吴用就提醒老翁应该将谷子给收了,但老翁却一脸笃定的表示雨肯定下不到这里。吴用就站在一旁等着,果真雨没有下到这里,经过这件事吴用就认为老翁是一个深藏不露的人,于是就拜老翁为师。原来,老翁是一个隐士,他擅长周易以及兵法,三年之后吴用学成归家。

归家之后,吴用成为东溪村里的一名教书先生。有一日,吴用偶遇正在争执的刘唐和雷横,吴用出手帮了刘唐一把,两人遂成好友。当时刘唐和晁盖等人正在密谋劫取生辰纲,于是吴用就加入了他们。吴用足智多谋,善用用计,在吴用的策划下,晁盖等人成功智取生辰纲。在之后的日子里,吴用又结识了宋江等人,最后他被宋江所折服,成为他的左右手。吴用为人机智,神机妙算,遇事能够沉着冷静,难怪被称为智多星。

吴用截取生辰纲:

智多星吴用是因为设计截取了生辰纲才上了梁山的,所以今天就来细说一下吴用是如何智取这生辰纲的吧。

在北宋末年,杨志奉命押送生辰纲。因为当时的天气很热,吴用算准了他们会下黄泥岗的树下乘凉,于是就乔装成卖枣的人也在那里乘凉。然后再让白胜装成是卖酒的经过那里,因为天气热,于是大家都想买个酒喝。但杨志担心酒有问题,于是等到吴用他们喝完没事之后才买来喝。没想到还是中计了,因为先前的酒是没问题的,后来的酒才是被下过药的。所以杨志等人在喝了酒之后就都晕过去了。就这样生辰纲被吴用他们设计夺走了。

虽然说吴用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但是也有一些人对吴用的评价不是很好,认为他是利用了他们的心理,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会使用一些小人的行为,也因此有人说他是一个很奸诈的人。不论世人对智多星吴用的评价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都不能否认他聪明、足智多谋的特点。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