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做好引路人征文【优秀3篇】

教师做好引路人征文 篇1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飞过。

——泰戈尔

百度

百度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而老师就是学生最大的知识网站。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而师者必须学高:你要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十万个为什么;你要知道为什么杨绛是女的还要称呼为“先生”;你更得解释清楚树上的苹果为什么会掉到地上……教师就是要把学生从无知的这岸送到知识的那岸。

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师对教学的无比热爱、勤于钻研、执着追求的敬业精神以及饱满的教学激情,可激发起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教师以自己对事业的一丝不苟的态度感染和影响学生,可达到师生的情感共鸣。教师为人师表,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要使学生“亲其师”,教师首先要在学生中树立起崇高的威信,这种威信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热爱、高尚的思想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学问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呢?“老师您知识渊博”、“您普通话好”、“您讲得引人入胜”、“老师,您面带笑容”、“您很温柔”、“您很幽默”、“您和蔼可亲”、“您真漂亮”、“我喜欢您”……

众里寻他千百度,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完成了对知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温度

爱也是有温度的,如果我们老师用暖心去触碰学生,它就是暖的;如果我们老师用冷心去触碰学生,它就是冷的。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他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十几年的教学生活让我深切地明白,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热爱学生是我们的天职。在学校,每一位班主任老师的事迹都可以编撰成一部感人至深的巨著,他们的模范行为都能谱写成一首首动人心魄的爱心史诗!多少个晨曦,是班主任踏着第一缕朝阳走进教室;多少个中午,是班主任伴着学生的鼾声巡视教室;多少个静谧的夜晚,为了完成学校交给的紧急任务,熬红双眼直到东方已晓。所有这些,因为我们坚信:用一个爱的微笑,会有浅尝甘霖的欢欣;传一个爱的眼神,会有峰回路转的惊喜,说一句爱的鼓励,会拥有万千学生对你一生一世的信任和爱戴。

依稀记得,我所带的初四毕业的学生在高中开学之前,来到母校,为了能看一眼教过自己的老师,在校门口足足等了两个小时,见到老师走来,远远地学生们站成一排,深深地鞠躬,围着老师说你说我“想你了,晒黑了,长高了,好好学习……”引无数老师路人驻足艳羡。那氛围,那场景,那画面,就是老师们矢志不移追求的幸福呀!收获着学生的收获,幸福着学生的幸福!还有什么比这更让老师幸福的呢?

每个班里,都有几个特殊的座位,它们座落于讲桌的两侧,与上课的老师近在咫尺。不管你叫它“反思桌”,还是“关注椅”,它都在班级里存在着。然而他们坐在我的左边右边,我称呼他们是我的“左膀右臂”。因此,在我们班里,不存在因座位引发的纠结,尤其是靠近讲桌的这两个座位,大家都争着抢着坐,因为那是老师的左膀右臂,那里有一份特殊的爱。

这就是爱的温度,愿意与你同路,如果我的付出让你感到幸福,我又何必在意那一点苦楚。这是爱的温度,能冲破一切迷雾,如果我的付出让你得到了领悟,我愿意将爱心洒在你的旅途。

高度

所有的老师都是爱自己的学生的,可是该如何爱?怎样才是真爱、大爱?“爱自己的孩子是连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把孩子教育成人而不是哺育成人。这一点,就是好老师与普通老师的区别。而能把爱做到不留痕迹,乃是爱的最高境界。天空一望无垠,“无痕”正是鸟儿飞过天空的最高明的手段,这样鸟儿的飞翔才没有包袱和压力,会飞的更高、更远,飞向更广阔的自由空间。教师的引领更要有教育的高度。

哈佛家训里有一则故事

三位无聊的年轻人,闲来无事时经常以踹小区的垃圾桶为乐,居民们不堪其忧,多次劝阻,都无济于事,别人越说他们踹得越起劲。后来,小区搬来一位老人,想了一个办法让他们不再踹垃圾桶。有一天,当他们又来踹时,老人来到他们面前说,我喜欢听垃圾桶被踢时发出的声音,如果你们天天这样干,我每天给你们一美元报酬。几个年轻人很高兴,于是他们更使劲地去踢。过了几天,老人对他们说,我最近经济比较紧张,不能给你们那么多了,只能每天给你们50美分。三个年轻人不太满意,再踹时就不那么卖劲了。又有过了几天,老人又对他们说,我最近没收到养老金支票,只能每天给你们10美分了,请你们谅解。“10美分?你以为我们会为了这区区10美分浪费我们的时间?”一个年轻人大声说,另外两个也说“太少了,我们不去干了!”于是他们扬长而去,不再去踢垃圾桶。

这个故事乍一看起来觉得老头儿有些愚蠢,殊不知这正是他教育的高明之处。当乐趣变成一种责任时,刺激对乐趣产生逆反心理,这对乐趣大打折扣,就变成了自己的对立面,感到厌恶至极,当然就不愿意去做了。老人的做法就是在无批评无惩罚中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正是润物细无声。

作为育人者,“好老师”就应该润物细无声,自然无痕。严建莉书中一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强调不陪,才能培养好习惯。圆圆忘了写作业了,此时家长装作和她一样着急的神情,没有一句埋怨的话,——这是润色;孩子哭闹,解决不了问题,只能加班加点地补作业,而家长该休息就休息,更绝的是假装关灯睡觉了——这是润形;家长不忘给圆圆端杯水,送去温暖,鼓励他早写完作业早休息——这是润神。虽然,这中间也有许多着急与气愤,但这三润凝聚了家长教育中智慧的灵光。没打没骂,甚至连责怪都没有,而教育的结果却是惊人的!圆圆再也不会忘记写作业了,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就在润物细无声中养成了。这一过程家长是有心的,而教育的过程却是不留痕迹的,这是一种有高度的教育。

师者,以知识的百度,师爱的温度和教育的高度,做学生的引路人。

教师做好引路人征文 篇2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师德是一名教师最重要的素质,高尚的师德是教师人格力量的体现。所以说教育不仅仅是为学生传播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李振华老先生,用自己的仁爱之心、一身正气为我们树立了师德的楷模、为师的典范。

一、热爱教育事业,以教师职业为荣

9月16日,学校组织我们青年教师赴沂源参观了李振华事迹展厅,更是非常有幸聆听了李振华老先生亲自为我们讲解了他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故事,我被李振华老先生扎根偏远山区、一心扑在教育上的事迹感动着。从一个17岁的江南小生,到81岁的白发老人。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示范了一名好老师的典范。人一旦选择了教育事业,便要以自己的职业为荣,干一行,爱一行,专心工作,问心无愧,不辱“教师”这一称号。

2014年9月,我参加工作,投入到教师这个大家庭中。到今年已经整整三个年头。还记得刚参加工作、刚接触特教、接触特殊孩子时的情景。我被家长那满脸的泪水和愁容所刺痛,感觉当时他们整个人是那么的无助。我当时就想,为了孩子、为了一个个不堪重负的家庭一定要当好老师。2017年9月,当我看到班里的孩子在三年的时间里突飞猛进的进步、看到家长不再是满脸愁容取而代之的是满意的微笑,脸上每天都挂着对孩子未来的憧憬和希望。我觉得,我的工作是非常有价值的。

从小我就有一个老师梦,因为我从上学以来,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一个好老师,一个人生的引路人。这些老师,有的是小学的班主任、有的是中学的音乐老师、有的是高中的化学老师、英语老师,虽然所教的学科不一、教学内容不一,但是他们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教会了我如何做人,做一个好人。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在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长大后我也要当一名老师,一名好老师,做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可以说,现在我做到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我也成了一名老师,我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我愿意为之奋斗终生,我常常因为自己是一名老师而感到骄傲。

二、坚定理想信念,俯首甘为孺子牛

教师是一个平凡的职业。三尺讲台、一支粉笔、厚重的教案,是教师显著的职业特点。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因为她是一个民族精神与文化的传承者和开拓者。教师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教师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有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决心。我想李振华老先生做到了,他用自己的爱心融进了蒙山沂水,他善待每一个学生,生活上关心,物质上资助,学习上指导,做人上引导,精神上鼓励,让一批一批的贫困生在他的帮助和资助下顺利的考入大学,65年来他累计捐款115万,资助了2100多名贫困生,让他们都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我从参加工作以来就一直从事培智教育,我觉得对于培智教育而言,班级的每一个孩子都像孕育在土壤中等待发芽的花种,一旦感受到春天的温暖就会萌动、滋生。老师对他的尊重、赞赏和期待使他敏感地体察到一种友善的、诚挚的关爱,他则会本能地感觉到那是一片明媚的春光在召唤他们,那幼小的心灵就会无拘无束地成长,他的潜能和个性就会自由而充分地表现出来。因此作为老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俯下身去认真的聆听和观察孩子,帮助他们进步和成长,只有你充分的信任他、肯定他、帮助他,他才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三、注重言传身教,传播正气正能量

都说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你是什么样的,你的学生就会变成和你一样的人。你是积极乐观充满正能量的人,你的学生也会变的活泼开朗活力满满。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所以,师者,表率也。教师的优秀品格如阳光般能沐浴着学生终生。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所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为此,教师更需要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洁的仪表影响人,以和蔼的态度对待人,以丰富的学识引导人,以博大的胸怀爱护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教书育人的实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

四、淡泊世俗名利,潜心修业育学生

李振华老先生一生安于清贫、乐于奉献,洒向学生都是爱。一腔热血、心系老区、默默为老区的孩子们奉献自己的光和热,无怨无悔的牺牲与奉献。作为特教老师,我们更要有李老先生的奉献精神,淡泊世俗名利、潜心钻研、认真备课、上课,用自己学到的专业康复知识帮助学生更快的康复、更快的进步、更早的学会生活、融入社会,帮助更多的家庭减轻负担,走出阴霾。

让我们坚守平凡,做好每件简单的事,完成每件平凡的事;让我们以爱育人,用热心、耐心、责任心去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我们默默无闻的奉献,甘为人梯,像“春蚕”吐尽青丝,像“蜡烛”化成灰烬,把毕生献给事业,献给学生;让我们做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为每一个孩子的美好未来奋斗终生!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教师做好引路人征文 篇3

“发现是眼睛,从发现开始能找到你需要的广阔世界。”我们每个教师的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孩子世界。如果我们用一成不变的目光去看待这个世界,我们将会收获着一天天的遗憾,如果我们用发现的目光去面对这个世界,那么这个世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小草破土萌发:叛逆是必走的路

回想我们每个人走过的人生路,特别是青涩的青春期,哪一个人没有出现过问题,哪一个人不是从未曾经历过的事情走成故事,哪一个人不是从迷茫迈向阳光。“学生”,字面义就是“晚辈”通过学习生疏的东西而逐步走向成熟的过程。当教育者发现学生身上发生问题的时候,正是他们成长必经的瓶颈,问题是显性的好说一点;如果问题还是隐性的,就更需要教育者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

我们发现学生从小学毕业后,到了初中和高中阶段,孩子们就有了自己的世界。他们好像和老师、家长之间有了距离感,他们再也不会是“小羔羊”“乖乖女”状态了,他们再也不会那么“懂事听话”。他们抬起了“不屈”的头颅,他们发出了怀疑的目光,他们开始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思考问题。他们开始逆反,他们开始倔强,他们像是春天里的小草,旺盛而蓬勃,眨眼间成了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大人”。

老师们从小学的“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到中学的“真拿他们没办法!”孩子们的头上被扣上了“顶撞”或“叛逆”的大帽子。

二、小草倔强成长,教育修剪产生距离

当学生之间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往往认为孩子说话的水分太多,不可信。于是,教育他们的责任感使教师滔滔不绝地面向孩子。我们当老师的好话说尽,好事做绝,但是过了一段时间,学生依然我行我素。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是老师说的多,孩子说得少,征求学生的意见少,孩子只能被动接受;教师一厢情愿的表达多,孩子能自如表达内心感受与想法的少。时间一长,学生就变得习惯性的压抑,他们不肯向老师和家长表达真实情感,讲真话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有的学生甚至感到老师不可理喻,想应付几句尽快离开老师。

一问一答的“交易式沟通”方式交谈,学生和老师都习惯了。学生心中与老师的篱笆慢慢长出来。篱笆若是竖立起来,往往只会带给学生寂寞。如果与学生之间只是事情的询问,学习的引导,彼此不去分享感受、交换意见,就不可能发展出互尊、互重、互谅的师生关系。隔阂渐生,沟通自然有隔阂。

三、小草渴望大地承认他确实存在的呼吸

“社会给我们衣服、食品、学习用品的捐助,其实我们并不感兴趣,如果老师和社会上的明眼人跟我们聊聊天,说说外面的世界,我们才感兴趣!”一个盲童如是说。

2011年1月2日《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的《父母为什么被孩子关在心门之外》中有一句话:“倾诉是人的本能,倾听则需准备好理解和接纳的心态。”倾诉和沟通、倾听和交流才是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通道。提到沟通,很多人都会认为是简单的,就是谈、说、讲,所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到老师对学生说:“来吧,让我们来沟通沟通。”之后,就是一番教导和陈述,通常情况下,是老师说学生听。其实,真正的沟通就是“倾听”,在沟通的过程中,有时候你不需要说什么,只要积极地倾听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假如有人对你说,你是一个很好的沟通对象,也许并不是因为你善于表达或健谈,而是你能很有耐心和技巧地倾听对方的言语。”倾听学生的话是表示尊重他,相信他所说的内容是有价值的,是值得注意的。能够让对方觉得有价值、受尊敬,自然,彼此的关系就在无形中建立并加深了。

四、倾听小草破土萌发的声音,让他们去亲吻世界的风雨

“病因植根于家庭,病象显现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所以,教育必须从家入手。教师是专门的教育工作者,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位教育家的话。

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者教育引导学生的基础。“爱其师信其道。”若没有这个基础,一切的管教策略和方法都是空谈。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使学生能够真诚的表明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不必担心被拒绝,不会担心被瞧不起。在心理学上,倾听更具有净化的作用,倾听能够沉淀和过滤孩子心中复杂而奔涌的情绪。

作为老师,应该有勇气有智慧地打破自己的束缚,善于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主动接近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试着换位思考揣摩孩子的感受,而不是要孩子永远听话,等待孩子亦步亦趋。我们教育工作者只能“陪”学生走过苦涩,却决不能替他解决问题。教师的信赖是激发学生潜能的催化剂。

人的情绪就像天上的云彩,是飘忽不定的,人的感觉也会改变,失望也可以被希望所取代。我们无需害怕学生说些情绪性的语言,例如:我觉得活着很没有意思,厌烦考试,我恨父母等等。当学生说出这话的时候,我们应该庆幸,他们倒出了堆积在内心的负面情绪之后,他的心灵便能获得安宁和祥和。只有真诚接纳孩子和你不同的想法,才能得到孩子发自内心的尊重。

“没有相信的心,就不会有明白的脑,更不可能有单纯的倾听和有效的反馈。”所以,我们发现隔阂的时候也是我们提高的时候,更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改变的时候,让我们聆听学生成长的声音吧。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