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诗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当于乐府职能的音乐管理机关搜集、保存而流传下来的诗歌。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什么是乐府诗【通用5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花开 一作:有花)
›››译文及注释
韵译
我劝你不要顾惜华贵的金缕衣,
我劝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时。
花开宜折的时候就要抓紧去折,
不要等到花谢时只折了个空枝。
「翻译」
不要爱惜荣华富贵,而应爱惜少年时光。就像那盛开的鲜花,要及时采摘。如果采摘不及时,等到春残花落之时,就只能折取花枝了。
李夫人歌
「原文」
“ 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诗歌赏析」
李夫人有沉鱼落雁之美,且精通音律,擅长歌舞,不幸沦落风尘。其兄李延年为内廷音律侍奉,一日为汉武帝歌唱新作: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武帝讶之,忙召见李妍,继而得宠,号为李夫人。
李夫人病逝后,武帝思念不已。忽一日武帝梦到李夫人后,想与李夫人再见一面,便找来方士李少翁设坛作法。武帝在帐帷里看到烛影摇晃,隐约见一身影翩然而至,却又徐徐离去,便凄然写下:
“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此即为《李夫人歌》。
「创作背景」
《史记》与《汉书》都详略不同地记载了方士李少翁为汉武帝招李夫人魂的事。据东晋王嘉《拾遗记》:招魂时是用色青质轻的“潜英之石”,将李夫人的画像设在纱帐里,在灯烛下投影于“帐帷”之上。这是后代皮影戏的由来。白居易诗《李夫人》云:“伤心不独汉武帝,自古及今皆若斯。君不见穆王三日哭,重璧台前伤盛姬。又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坡下念贵妃。纵令妍姿艳质化为土,此恨长在无销期。”但那种“遗世而独立”的凄清,千古之下只李夫人一人而已,远非杨贵妃的艳俗可比。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翻译」
大风劲吹啊浮云飞扬,
我统一了天下啊衣锦还乡,
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
「赏析」
《大风歌》是一首刘邦平定英布叛乱后凯旋而归故里,击筑而歌的歌词。
公元前196年(汉高祖十一年),淮南王英布【秦末汉初名将。六县(今安徽六安)人,因受秦律被黥,又称黥布】起兵反汉,刘邦抱病御驾亲征。公元前195年,刘邦凯旋而归,途经故乡沛县,乃置酒沛宫,邀家乡父老子弟欢宴,把酒话旧,感慨万千,酒酣兴起,击筑(按:一种古乐器)而歌。当时,刘邦且歌且舞,由120 名少年儿童伴唱,群情为之激昂,刘邦歌毕,流下行行热泪。【《史记·高祖本纪》:“(高祖)令儿皆和习之。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高祖驾崩之后,又令沛邑按四季在他的宗庙里歌唱舞蹈。惠帝、景帝、武帝三朝,都把它作为在乐府里经常练习的-§ 旧乐章。故汉朝人称之为《三侯之章》,后人题为《大风歌》(始于《艺文类聚》),并纪其盛,曰“歌风台”,后汉蔡邕以大篆书歌勒石,至今二千年。
子夜吴歌·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注释
「注释」
①子夜吴歌:六朝乐府吴声歌曲。《唐书·乐志》:“《子夜吴歌》者,晋曲也。晋有女子名子夜,造此声,声过哀苦。”《乐府解题》:“后人更为四时行乐之词,谓之《子夜四时歌》。”李白的《子夜吴歌》也是分咏四季,这是第三首《秋歌》。并由原来的五言四句扩展为五言六句。
②镜湖:一名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
③菡(hàn)萏(dàn):荷花的别称。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④若耶: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境内。溪旁旧有浣纱石古迹,相传西施浣纱于此,故又名“浣纱溪”。
⑤回舟不待月:指西施离去之速,就在回舟的时候,月亮尚未出来,就被带邀而去了。这是夸饰的修辞手法。
李延年歌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译文及注释
「翻译」
北方有位美丽姑娘,独立世俗之外,她对守城的将士瞧一眼,将士弃械,墙垣失守;
她对君临天下的皇帝瞧一眼,皇帝倾心,国家败亡!美丽的姑娘呀,常常带来“倾城、倾国”的灾难。
纵然如此,也不能失去获得佳人的好机会。美好姑娘世所难遇、不可再得!
「注释」
(1)倾城、倾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陶渊明《闲情赋》:“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
(2)宁不知:怎么不知道。
「赏析」
《诗集》归入《杂歌谣辞》。《汉书·外戚传上》记载:在一次宫廷宴会上,李延年献舞时唱了这首诗。汉武帝听后不禁感叹道:世间哪有这样的佳人呢?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就推荐了李延年的妹妹。汉武帝召来一见,果然妙丽善舞。从此,李延年之妹成了武帝的宠姬李夫人。李延年也更加得到宠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