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平凡英雄》原型事件你知道吗?电影《平凡英雄》改编自“救助救治新疆和田断臂男孩”真实事迹。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电影《平凡英雄》原型事件(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部电影由真实事件改编,李冰冰、冯绍峰、黄晓明等人主演,讲述“救助救治新疆和田断臂男孩”的故事。导演是曾经操刀指导《烈火英雄》《全城热恋》的香港导演陈国辉。演员团队,导演团队为这部电影的质量提供硬核实力。这部电影的表演和节奏都是极佳的商业片操作!
在故事上,有真实事件、真实情感作为基础,电影中的大部分角色都有原型可考,完全可以从他们的身上看到普通人面对危机事件时至真至纯的反应。导演直接将几位原型请到拍摄现场,一点一点的指导每一位演员的动作。
演员们表演的结果也让原型在观影时数次落泪,这是对电影真实感最好的肯定。
李冰冰也在拍戏和映后采访时数次哽咽,在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的明星任泉、霍思燕、杜江也是眼泪汪汪的看完了这部电影。
普通观众更是被这部电影多次戳到泪点,在电影院哭个不停。
原型、演员、观众为何都为这部电影流泪呢?是因为这部电影讲述了最普世的价值观:一个人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一个家庭缺一不可。影片中,断臂男孩发生意外后母亲的反应是真实可信的,充满了表演能量的演出:演员阿孜古丽·热西提的眼里有震惊不敢相信,也有无助和悲伤,这一段表演在电影上映前短视频平台上放出物料,就引得大家眼泪连连。
上映后,演妈妈的新疆演员也是圈粉一波。每一个新疆演员的表演都是充满代入感——孩子演出钻心刻骨的痛感、妈妈演出了无助与自责、哥哥演出了从男孩到男人的转变,作为观众我们都能从他们的角度看到救助救助过程中的紧迫与揪心。
演员出色的表演是因为自身专业能力,也有导演营造出的真实氛围让演员能够一秒入戏。《平凡英雄》在置景时1:1还原当时的情景,城市、马路、机场、机舱,都完全依照真实情况复刻,导演陈国辉在采访时也提到“几乎是用拍纪录片的方式在拍这部电影”。
这样的还原一方面是因为故事本身由真实事件改编需要尊重事实,一方面对于观众来说这样的还原更增添了一份沉浸感。
力求真实固然是这部影片的优势,但同时也会有另外一个问题需要面对:一个大家都已经知道结局,在新闻上看过画面的故事,到底好看在哪?
节奏张弛有度是这部电影让人看下去的主要原因,导演在男孩断臂到接上手臂的过程中设置了多个“小破折”,来捏住观众的心。每一个波折也巧妙做到点题,赞颂了每一个亲历者的“英雄”作为。比如在孩子到了机场后,哥哥推着孩子冲入机场说“能不能让飞机回来”,地勤初听到十分诧异,但是当他看到疼痛的孩子时,瞬间改变了态度,立马联系塔台让已经推出准备起飞的飞机二次返回了廊桥。
没有他的态度的变化,后面小孩接手臂的事情都成为了不可能。这件事中的每一位亲历者,参与者,如果当时有一点犹豫,有一点不配合,这个手臂都是不可能接成功的。
这里的每一个参与者,都是改变他人命运的主角,他们的故事都值得书写。
影片的故事是围绕着这个男孩断臂——接手臂展开的,但每个人物又是有孤光的。由张一山饰演的年轻医生,因为一次手术失败想要放弃医生身份。他和断臂男孩同乘一架航班,男孩因为气流颠簸和拖拉机的撞击出现了气胸,他果断利用手边现有的工具为男孩解除了危机。下飞机后,他给老师打电话,说自己想要回到医生岗位。
人可以恐惧,可以退缩,但是也会因为本能重拾勇气,从害怕到勇敢拿起站出来说“我是医生”。这位年轻医生完成了一次内心的旅程。
在电影中,可以看到很多在关键时刻做出关键抉择的平凡人,他们在那一刻的目的很明确:不能让这个孩子失去手臂。不管当下做的决定会不会影响自己未来的事业,此时此刻他们都是守护这个男孩的平凡英雄。
这样的故事,小人物的孤光在电影里还有很多,大家可以自己去电影院解锁更多的感动。
这部电影最可贵的地方,是肯定了普通人的价值观。我们善良,我们没有超能力,但我们却可以在危险的时候愿意为他人撑起一把伞,呵护一个需要帮助的生命。戏外,帮助男孩的人们受到了嘉奖;戏里,我们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去展现平凡人,普通人的一瞬间。
通俗一点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好人有好报”,是人民群众最喜闻乐见的结果。
为什么喜欢这片土地,因为在这里有为普通人返回的飞机,为孩子等待的医生,为生命开路的骑警,因为这些安全感,因为《平凡英雄》说的是一件真实发生的事情。
正在热映的电影《平凡英雄》,根据我们执飞的CZ6819/20航班二次打开舱门、救助断臂儿童的真实事件改编。
此事过去一年多了,当我坐在银幕前,听到影片中的广播响起:“女士们、先生们,请注意,有一位重病旅客需要去乌鲁木齐急救……”那一晚的场景,一幕幕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2021年4月30日,正是“五一”小长假的前一天。我和我的组员执飞CZ6819/20由乌鲁木齐至和田往返航班。去程航班于22:20分抵达和田机场,一切工作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23:13分,旅客全部登机后飞机关闭舱门。23:40分,飞机推出滑行。
乘务组在客舱进行起飞前的安全检查时,我突然接到机长通知,根据公司决策,飞机要返回停机位。在我近十年的飞行经历中,飞机滑出再滑回、二次打开舱门的现象极为少见。得知是一名重伤旅客需要赶往乌鲁木齐紧急救治后,我立即通知全组,按照航前协作预案进行工作分配和准备……
此时,客舱里101名旅客正在安静地等待航班起飞。当我们广播通知一名重伤旅客需前往乌鲁木齐救治、飞机即将滑回时,没有一位旅客提出质疑或反对。我们用最快的速度做好一切准备,迎接需要救治的患者。
23:54,再次打开舱门。很多地面工作人员、医护人员推着一个担架车从廊桥飞奔而来,刚到舱门口,一名年轻男子立即抱起一个孩子冲上飞机。我赶紧接过他手中的袋子,将孩子和亲属引导至提前腾出的空座位上,并向地面医生了解孩子的情况。得知这名年仅7岁的男孩因手臂被拖拉机绞断,需紧急前往乌鲁木齐进行接臂手术,手术需要在6到8个小时内完成,否则细胞坏死后将无法治疗,我的心揪紧了。
大家或许都留意到影片的一个细节。李冰冰老师饰演的乘务长接过一个黄色塑料袋,她眉头微蹙、透出疼惜和怜爱。看着那个熟悉的黄色塑料袋,我内心顿起波澜,那里边装的可是孩子的胳膊啊。我也是一个6岁孩子的母亲。当时捧着孩子的胳膊,看到没哭没闹、虚弱可怜的孩子,我强忍着泪水安排好了一切。因为我知道,此时孩子最需要的是我们的专业服务和帮助,以及带给他勇气与力量。
起飞前,地面医生嘱咐我,路上千万不要让孩子睡着了,同时要避免大出血。考虑到客舱密闭增压的特殊环境,我问医生:“如果大出血,我们该怎么办?”医生回复说:“加压包扎”。我立即明白,乘务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应急培训,就是为这种紧急情况准备的。作为当班乘务长,我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保持冷静。
电影恰如其分地还原了我当时的心情。在青岛的拍摄现场,让我特别有感触的是,在给小朋友包扎后,李冰冰回到服务间,她止不住地哭,其实当时我也哭了。还有一场,李冰冰接过那个熟悉的黄色塑料袋,说实话,我在实际情况下有两秒钟头脑是空白的,李冰冰的眼神把我当时百感交集的情绪表达出来了,这让我特别震撼。
记得在当晚的飞行途中,孩子的状态一直不太好,有点昏沉欲睡。为了让他保持清醒,我们用湿毛巾为他擦脸,播放视频、音乐。考虑到事发突然,由机长汤辉忠带头,我们全体机组凑了一些现金,交给家属留作应急。
凌晨1:36分,在机场、空管等部门的大力配合和公司的高效指挥下,我们最终提前17分钟抵达乌鲁木齐,为孩子的后续救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飞机停稳后,我通知旅客们稍作休息,留出一条绿色通道,让患儿家属一行先下飞机。等我返回客舱,101位旅客依然坐在座位上,安静等待下机通知。这份配合、默契、理解和温情,让我感动至今。
作为南航的一个空勤机组,我们有幸参与这场跨越1400公里的生命接力。在这期间,我们感受到机组凝心聚力的团队协作力量,以真情服务,践行“顾客至上”的服务理念;感受到民航各部门紧密配合的保障力量,以打破常规为生命保驾护航,践行“人民航空为人民”的服务宗旨;更感受到101名旅客的全力支持,以平凡人的责任担当,彰显“大爱无疆”的情怀。
在“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的驱动下,我们以职责、使命、担当圆满完成这场守护生命的爱心接力。正如影片再现的那样,得知男孩接臂手术成功后,每一个亲历者都十分欣慰,甚至热泪盈眶。每个人都竭尽所能,发出自己的微光,汇成希望之炬,成为这场生命接力中不可或缺的参与者。电影《平凡英雄》的演绎,更让我们感受到天山南北各族人民亲如一家的深情厚谊和团结同心的力量。
这场爱心救助,只是南航在疆承担机上急救任务、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缩影。面对癫痫病发作的婴儿、大面积烧伤的幼童、机上突然昏厥的老人、临盆待产的孕妇,南航机组一次次凭借着专业知识,在万米高空沉着应对、化解险情。作为驻疆央企,南航在疆开通126条涉疆航线、78个通航点,搭建起新疆与各地交流合作的桥梁。在争分夺秒的救治中,南航在和田密集的援疆航线,成为完成8小时接力的关键。南航新疆员工和影片中参与救治的人们一样,虽然来自不同职业、不同民族,但都深深爱着脚下这片热土,积极参与新疆经济建设、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努力建设长治久安、和谐稳定、民族团结的美好家园。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在救助断臂儿童的过程中,我们只是履行了应尽职责,却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荣誉表彰。我想,这份荣誉是给予救助者的,更是给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做出奉献的人们,给以美好心灵展现向善力量的普通人。
每一个职责都值得我们倾力守护,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全力以赴。我想,只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从而在建设大美新疆、讲好中国故事中留下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致敬每一位了不起的平凡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