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阅读理解题答案优秀8篇

郑板桥是历史上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郑板桥阅读理解题答案优秀8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郑板桥》阅读题目 篇1

1、从短文中找出三个成语写下来。

2、联系上下文解词语。

妙趣横生

闻名于世

3、根据文章回答问题。

(1)郑板桥一生杰出的成就是

(2)郑板桥特别喜欢兰、竹、石的原因是什么?

(3)板桥体的特点是

4、简要概括郑板桥同情穷苦百姓的两件事。

第一件:

第二件:

5、文中用()给文章分成了四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郑板桥》阅读原文 篇2

郑板桥是清朝的一位书画家。小时候,他聪明好学,但家里很穷,夜里读书没钱买灯油,他经常到附近一个古庙里,借着佛灯读书。后来中了进士,当了县令。

郑板桥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他的诗大都来自现实,来自生活,言之有物,读起来妙趣横生。

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自成一家,这就是他的板桥体。如今还有不少人在模仿他的书法呢!

郑板桥的画也闻名于世。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

郑板桥在淮县当县令时,因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而被罢官。从此,他回到家乡以卖画为生。可他有个怪脾气,一些财主、官吏依仗财势叫他画,他却偏不画。

郑板桥卖字画所得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他身背一个长口袋,卖画的银子放在里面,一路散发给穷苦百姓,走到家银子也散发光了。

郑板桥活到七十三岁。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郑板桥阅读答案 篇3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谴:谴责,责备。②任:承担责任。

1、 下面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是( )。

清乾隆元年进士

A清乾隆/元年进士 B清乾隆元年/进士

C清/乾隆元年进士 D清乾隆元/年进士

2、解释加点词(4分)

1)。值岁荒,人相食 值:_______

2)。或阻之 或: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4、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三点及以上得2分。

参考答案:

1、B

2、1)遇到,正赶上 2)、有的人

3、(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

4、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

郑板桥阅读答案 篇4

郑板桥

郑板桥是清朝一位书画家。他一生最杰出的成就,是在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堪称“诗书画”三绝。

他的诗大都来自现实、来自生活,言之有物,读起来妙趣横生。

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一种特别的美感,自成一家,这就是他的“板桥体”,至今还有不少人模仿他的书法呢!

他的画也闻名于世。他特别喜欢画兰、竹、石。他认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节常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

郑板桥是在潍县当县令时,因那里闹灾荒,他私自开仓救济老百姓而被罢官。从此,他回家乡以卖画为生。

他卖画所得的钱,大多数给了穷人。听说,他身背一个长口袋,卖画的银子放在里面,一路散发给穷苦百姓,走到家,银子也发光了。

郑板桥活到73岁,他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永远值得我们怀念!

1、短文中的“______________”和“名闻天下”是一对近义词。短文中的`“独树一帜”和“______________”是一对近义词。

2、用“~”画出短文中的比喻句。

3、从“”这个词中可以看出郑板桥的诗有内容,不空洞。从“妙趣横生”这个词可以看出郑板桥的诗______________

4、郑板桥为什么觉得兰、竹、石值得歌颂呢?请将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句子抄下来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闻名于世自成一家

2、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

3、言之有物有情趣、生动而有智慧

4、第四自然段第3句。

郑板桥阅读答案 篇5

郑板桥开仓济民

郑板桥曾任范县令,案无留牍,爱民如子。迁①潍县,值岁荒,人相食。板桥开仓赈济,或阻之,板桥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②,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注释】①迁:指调动官职。 ②谴:责问、责备。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我任之 ( 承受、承担 ) (2)去任之日 (离开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郑板桥)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14.联系上下文,"或阻之"的理由是没有申报上级,自己决定开仓放粮,会被追究责任(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5.文中的郑板桥是一个(3分。仅写出其中一点得1分)爱民敬业(或关心百姓疾苦;或爱民如子)、敢于负责的人。(3分)

附译文:

郑板桥曾经在范县作县令,案件处理的很快,没有积压,爱护百姓就象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其实可以直接说爱民如子)。后来调任到潍县作官,恰逢荒年,百姓饥饿的吃人。郑燮开官仓放粮赈济灾民,有人阻止。郑燮说:"都到什么时候了,要是向上申报,辗转往复,百姓怎么活命?要是上边降罪,我一力承担。"于是开官仓赈济灾民,上万人得以活命。任命到期的时候,潍县的百姓沿路相送,百姓对其的爱戴可见如此

郑板桥阅读答案 篇6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咯,案无留牍。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小题1】

选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

A、值岁荒,人相食(遇,遇到)

B、燮开仓赈济,或阻之(或者)

C、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离开)

D、至有忘其为长吏者(他,指郑板桥)

【小题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

【小题3】

阅读本文和下列链接材料,探究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相关材料】

材料一:郑板桥辞官后,“一肩明月,两袖清风”,只带着一条黄狗和一盆兰花回乡隐居。

——摘自《百度百科网》

材料二: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答案

【小题1】

B

【小题2】

(郑燮)立即发放谷子给灾民,救活了一万多人。

【小题3】

清正廉明、爱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

郑板桥阅读答案 篇7

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文)。公之余辄与文士畅饮咏诗,至有忘其为长吏者。迁潍县,值岁荒,人相食。燮开仓赈济,或阻之,燮曰:“此何时若辗转申报民岂得活乎?上有谴,我任之。”即发谷与民,活万余人。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郑板桥开仓济民( ) ②曾任范县令( )

③值岁荒( ) ④上有谴 ( )

【小题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或阻之A.观之正浓B.故时有物外之趣C.是吾剑之所从坠D.至之市

【小题3】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划两处)。(2分)

此 何 时 若 辗 转 申 报 民 岂 得 活 乎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去任之日,父老沿途送之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

【小题5】从文中可以看出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案

【小题1】①救济②担任③年、年成④责怪

【小题2】A

【小题3】 此 何 时∕ 若 辗 转 申 报 ∕民 岂 得 活 乎

【小题4】(1)(郑板桥)离任的时候,当地百姓沿途送他。(2)像这样找剑,不是也很糊涂吗?

【小题5】郑板桥是一个有才、清廉、勤政、爱民的好官。

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1)“济”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意思。(2)“任”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意思。(3)岁,古义,年成;今义,年龄。(4)谴,谴责、责怪。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字词的理解的理解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考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在理解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2】

试题分析:A、代词,代二虫斗。B、结构助词,的。C、助词,无意义。D、动词,到----去。例句“之”的意思为“代词,代郑板桥。故,选A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能力。

点评:“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我们要根据这些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虚词题。同学们不妨通过卡片的形式,识记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小题3】

试题分析:“此 何 时 若 辗 转 申 报 民 岂 得 活 乎”这句话的意思为“现在是什么时候,如果辗转申报朝廷,老百姓哪里还能活啊?”根据意思句子的节奏为“此 何 时∕ 若 辗 转 申 报 ∕民 岂 得 活 乎”。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的节奏。

点评: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里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可以先将句子翻译出来确定地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意义单位”,“单位”与“单位”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宾语,再旁及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小题4】

试题分析:翻译(1)时,注意“去是离任的意思,之是的意思”,还要补充出省略的主语“郑板桥”。翻译(2)时,注意“若是像的意思,惑是迷惑、糊涂的意思”,还要注意“不亦----乎”这一句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点评: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初中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5】

试题分析:“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分析出郑板桥是“有才”的人;“室无贿赂,案无留牍(公文)”分析出郑板桥是“清廉、勤政”的人;“燮开仓赈济”分析出郑板桥是“爱民”的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点评:分析文章的人呢物形象,需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根据文章围绕这个人写的那几件事来分析这个人物的形象。分析人物形象,除了直接对该人物进行描写,还可以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这个人物形象,直接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这样的人物形象才会丰满。

《郑板桥》阅读答案 篇8

1、独树一帜妙趣横生万古不移

2、联系上下文解词语。

妙趣横生美妙的情趣,充分地表现出来。

闻名于世全世界都有名。

3、根据文章回答问题。

(1)郑板桥一生杰出的成就是诗书画方面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

(2)郑板桥特别喜欢兰、竹、石的原因是什么?

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年长青,石头万古不移,是值得歌颂的。

(3)板桥体的特点是:他写的字大大小小,歪歪斜斜,如乱石铺路,但是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自成一家。

4、简要地概括郑板桥同情穷苦百姓的两件事。

郑板桥当县令时,私自开仓济贫被罢官。

郑板桥把卖字画的钱发给老百姓。

5、用()给文章分成四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郑板桥是清朝书画家,从小聪明好学,中了进士,当了县令。

第二段:郑板桥的诗书画独树一帜,号称诗书画三绝。

第三段:郑板桥被罢官后,用卖字画的钱救济穷人。

第四段:郑板桥一生留下了许多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怀念。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