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女同性恋的原因优秀9篇

造成女同性恋的原因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造成女同性恋的原因优秀9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女同性恋的综述 篇1

历史上女性性向的相关记载大多由男性撰成,而由于男性并无参与女同性恋关系,其鲜少承认女同性恋存在或正常表露性欲的可能性。早期的性学家因相信女同性恋者是女性拒绝接受“正常”性别角色的表征,而将之界定为精神疾病范畴。自此,以反抗性别角色为根据的次文化逐渐形成,许多女同性恋者视己为不道德、受排挤的一类。女同性恋关系亦出现在时尚史中,表现了他人及女同性恋者对其本身的看法。有些具有同性恋倾向的女性可能会彻底否认其女同性恋的身分,拒绝视己为女同性恋或双性恋。

女同性恋一词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第二波女权主义(本质主义)的产物,石墙运动的兴起引发同性恋们的进一步觉醒,当时不管男同女同都叫做Gay,且同性恋运动被男同操控,唯男同性恋主流化,女同性恋者一直被忽视、无视和排斥。女同性恋者感到非常愤怒,于是把当时用来骂人的词汇lesbo改成lesbian,作为独立的称谓,是谓分离,也取怀念古代希腊女同性恋诗人萨福(蕾丝波为其所住之岛名)之意。

之后,女同性恋女权活动家联合同样在同志运动中不可见性的双性恋和易性者(跨性别)来与占同志运动主流霸权地位,好处风光占尽的男同分庭抗礼,从而最终在1980s出现有LGBT的全称,是为lesbian、gay、bisexual、transgender的利益结合体,排名不分前后。

女同性恋者的称呼语汇 篇2

在中文中,引入了很多表示女同性恋者的称呼(主要是英文),也有当地社区自己创造或者历史上沿用的隐讳语。

中国大陆

在中国大陆,女同性恋最常被称为“拉拉”,主要是从台湾“拉子”影响而来,又或称为“蕾丝边”。在中国古代,女同性恋亦被称为“磨镜”、“对食”、“自梳”等。

“磨镜”,即磨治铜镜也。古用铜镜,须常磨光方能照影。据汉代著名文人刘向的《列仙传�负局先生》记载:“负局先生不知何许人,语似燕代间人,常负磨镜局,循吴市中,炫磨镜一钱。”《太平御览�海内士品》中也说:“徐孺子尝事江夏黄公,黄公薨,往会其葬,家贫无以自致,赍磨镜具自随,赁磨取资,然后得前。”唐朝诗人刘得仁《赠道人》一诗中曾写道:“长安城中无定业,卖丹磨镜两途贫。”

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神女》中也有“问其人,乃诸姓,市中磨镜者也”之说。而把女同性恋叫作“磨镜”的意思就是,由于双方有同样的身体结构,似乎在中间放置了一面镜子而在厮磨,故称“磨镜”。

中国古代

自有文明以来,书写权利为男性独有,因此中国历史上,男风不绝于书,而相对的“女风”则至为罕见。此等情形,不独中国为然,直到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主政之时,尚不信世间有女同性恋一事,以至于当时的大臣无法立法。

女同性恋

其实男性或者女性的同性恋现象,都各有其相当深刻的社会原因。清代的女同性恋情形可谓至为激烈,张心泰《粤游小志》说:“广州女子多以拜盟结姊妹,名金兰会,女出嫁后,归家恒不返夫家,若促之过甚,则众姊妹相约自尽……尽十余年风气又复一变,则竟以姊妹花为连理枝矣。且二女同居,必有一女俨若藁砧(丈夫)者。

”这些金兰会的姊妹又称自梳女。凡经“梳起”的女子,一切婚约均属无效,男家不得强娶。她们互相结盟,滴血为约,永不外嫁;她们结拜为姐妹,亲如夫妇,祸福与共,终生不渝。她们的住房称“姑婆屋”,她们死后埋在“姑婆山”,生死不落夫家。

另梁绍壬所著的《两般秋雨盦随笔》卷四《金兰会》中则有这样的记载:广东顺德村落女子,多以拜盟结姐妹,名金兰,女出嫁后归宁,恒不返夫家,至有未成夫妇礼,必俟同盟姊妹嫁毕,然后各返夫家,若促之过甚,则众姐妹相约自尽,此等弊习,虽贤有司弗禁也。李铁桥廉使令顺德时,素如此风,凡女子不返夫家者,以朱涂父兄,且鸣金号众,亲押女归以辱之,有自尽者,悉置不理,风稍戢矣。

两相印证,不难看出,女性为了赢得自己的自主之权,刚烈到用自己的生命去见证自己的“爱情”。以至于儒家知识分子大为震恐,动用政权和族权的力量来加以惩罚。

磨镜党

我们还可以从光绪年间的《永明县志》找到这样一条资料:“桃州……其母亦为女计消遣,访他家之女年貌相若者,使其女结为内交。桃州谓之行客。相处以切磋针凿其间,即无他虑,而有用之年华已消磨于不觉。”显然,最初“行客”之兴起,乃由家族主导,为了防止女子起“淫心”、犯“淫行”,因此安排女性结对,使之安稳闺中消磨岁月。

然而当女子之间有真正的“爱情”产生,转变成了纯粹的女同性恋之时,便会激发巨变。有些行客在全意阻止密友出嫁未遂的情况下,甚至闯进婚礼,持刃刺伤密友的新郎。

到了清末,商埠开放的上海华洋并处,五方杂居,成为十里洋场奢靡繁华之地。风气所开,居然出现所谓“磨镜党”的组织,顾名思义便可知晓这是一个纯粹的女同性恋者团体。《清稗类钞》第三十八卷《洪奶奶与妇女昵》记载甚为详备———

上海***中有一位号称洪奶奶的人,她住在公共租界之恩庆里,为上海八怪之一……她所喜欢的男子很少,基本上相处的都是女性,她们所组成的团体也就是民间俗称的“磨镜党”。洪奶奶是这个团体组织的魁首,在这个团体中,两个女人相爱较之异性恋更为激烈,往往因嫉妒而起纷争,这种事情常常发生,甚至到了性命相搏的地步。每当这个时候,就由洪奶奶出面调解。只要是“磨镜党”的成员,没有一个敢不听从的。

有一位叫做金赛玉的***,已经嫁人了,她也是一个同性恋者,因此拿了一大笔钱离开家庭,改姓为陈,就住在九江里,与洪奶奶对门相望,在洪奶奶的引诱之下,资财散尽,差点连自己的生活能力都失去。

洪奶奶的衣食无不以奢华为能事,可谓是挥金如土,她的资财虽然来自于所交好的女子,但是她也把这些钱用在“磨镜党”这一组织的成员上。

和洪奶奶相好的最初是青楼女子,久而久之,大家闺秀、巨富妾女也纷纷加入“磨镜党”,一进入这个组织,很快就把天下的男人看成是最可憎的厌物。

怜香伴

女同性恋

清代女同性恋的风气在当时文艺作品中也不无反映,这里不妨以李渔的《笠翁十种曲�怜香伴》为例。此戏剧又名《美人香》,写的是一夫二妻的俗套,不过情节不由男女之情入手,跳脱窠臼,不局限于传统才子佳人的恋爱模式,而由两位佳人之间彼此惺惺相惜的情感入手。

范生之夫人崔笺云到佛堂进香,忽闻风中传来女子奇香。崔循香觅见寄住庵中的少女曹语花,两人一见如故,诗文赓和,竟至于难舍难分,于是相约同事一夫,曹甘为侧室。崔归家之后告之丈夫,范生自然乐得享齐人之福,于是请崔之表兄前去曹家做媒。谁知同窗探知,心生嫉妒从中作梗,向曹父泄露了她们的密谋。曹父大怒,拒绝说媒之外更进言任职学正的朋友,革落了范生的头巾,随后携女上京。范生夫妇只好返乡改名换姓重新应举,上京后得知曹父正为高官,范生只好悲叹与曹女无缘。

曹语花为腻友思念成病。曹父认为女儿只是因为缺少闺友,只要自己收几个女徒弟来跟她谈诗论文就会好了,因此贴出招生榜。笺云借机报考,两女一见,语花之病不药而愈。曹父大喜之下,将笺云收为义女。

那边范生已改名中举,正好在曹父门下,曹父赏识,便将女儿许配。语花先过门,次日笺云又假称自己是范生的原聘妻子,定要与妹妹同嫁,曹父一向古板拘谨,认为人伦攸关,不嫁不行,于是又隆重给笺云发嫁。婚毕两女才向曹父说明一切的欺骗情事,老人只好一笑接受。这个故事一切刻骨相思、为求相聚的苦心绸缪,都从笺云和语花身上发生,写的自然是最纯正不过的女同性恋。

曹父和范生都能接受两女的这种关系,是因为男人要管住一个妻妾成群的家庭,与其让女人彼此争风吃醋,倒不如让她们互相爱恋,达成所谓的“宵同梦,晓同妆,镜里花容并蒂芳。深闺步步相随唱,也是夫妻样”这般完整和长久的同性夫妻之道。

《怜香伴》被说成是开中国女同性恋描写之先河。这样的故事更进一步就有《聊斋志异�封三娘》,文中的范十一娘为了把封三娘留在身边,居然灌醉了她让丈夫奸污她。

中国台湾

在台湾,英文单词“Lesbian”的中文翻译以“拉子”或“女同志”最为常见(也翻译做“蕾丝边”)。“拉子”的最早使用与发明是在女同性恋作家邱妙津的《鳄鱼手记》一书中,后来普遍成为女同性恋社群内部用来指称自己的术语之一。

中国香港

在香港,女同性恋一般被称为“Les”,是英文“Lesbian”的简称。以前还有人以“磨豆腐”来形容女同性恋者,但因为含贬义现今少用。

其他称呼

此外,女同性恋还有其他的称呼,包括:

蕾丝边:来自英文单词“Lesbian”(女同性恋者)。这个辞源自希腊一个名为莱斯博斯的岛屿。西元四百年前,希腊语诗人莎芙在这个岛上举行女诗人同欢会,建立她的学园,莎芙的诗多是叙述两个女人间的爱情

欧蕾(O-Le):老蕾丝边的简称,指年过30的女同性恋者。

Spaghettilesbian:一般的意大利面,在刚买回来干燥的时候是很硬很直的(跟异女一样直),但是一旦放水(湿了)下去煮,就会变弯。用英文解释即是straightuntilwet一语双关,含义为有些异女在性欲被挑起的紧要关头会马上变弯。

百合(Yuri):御宅文化中对女同性恋的代称

GL:girl'slove(日本动漫术语,严格来说,gl只是用于同好间的术语,不能拿来称作女同志,两者不能混用)

女同性恋的历史 篇3

“蕾丝边”一词源自公元前六世纪女诗人萨福(古希腊文:Σαπφώ;拉丁化:Sappho,约前630或者612~约前592或者560)的故乡——古希腊莱斯博斯岛的岛屿名。透过各式古代文献,历史学家推测萨福曾在岛上指导、薰陶一群年轻女子。萨福所遗留下的作品不多,但多与女性的日常生活、感情关系及习惯等有关,尤其关注于女子的美貌,并明表她对女性的爱意。在十九世纪晚期之前,“莱斯博”一词被用指所有与莱斯博斯岛相关的事物,例如莱斯博酒。

发展

到了1890年,医学辞典开始使用该词语。据1870年文件记载,“蕾丝边”亦被用来描述女性间的情欲关系。约至二十世纪时,开始出现了“萨福主义”等可互通的词语。

女同性恋次文化日益蓬勃,因而促使亨利�哈维洛克�艾利斯(HenryHavelockEllis,1859年2月2日-1939年7月8日)等性学家以医学问题的方式着手于分类女同性恋关系。

随着医学知识的蓬勃发展,术语的意义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转变。十九世纪中期,医学作家开始尝试建立辨别男同性恋(其当时在多数西方社会系属重大社会问题)的方法。在德国性学家马格努斯�赫希菲尔德(MagnusHirschfeld,1868年5月14日–1935年5月14日)示明所谓“性欲倒错”所归纳的行为中,学者设下了男女正常之性相关行为的标准,甚至因此到了男女转变为“完美男性”及“完美女性”的程度。

沿革

在西方50年代-60年代末,同性恋运动不分男女,都叫做”gaymovement”,换句话说,男同性恋固然叫做”gay”,女同性恋也同样称为”gay”。

然而,由于同运(同性恋运动)中普遍存在的“男同性恋沙文主义”倾向,使得女同性恋者们越来越感到不满。“比利提斯的女儿”(DaughtersofBilitis,美国早期重要的女同性恋组织)的创始人之戴尔�马丁(DelMartin),在1970年撰文声明与同性恋运动分道扬,而拥抱与女权主义理论和运动的结盟。

马丁指责当时的同性恋平权运动由男性及男性的“兄弟情谊”(brotherhood)为主导,十五年来都在,忽视和排斥女性的诉求,而她们在同性恋运动社群中找不到的“接受、平等、爱与友谊”,正可以在女权主义运动中找到。(Martin1970)她的声明代表了一群在同性恋运动中发现自己被忽视和噤声的失望的女同性恋者,她们在女权主义中找到了同盟,因为女权主义恰恰强调女性在整个社会环境中的被忽视和噤声的地位;在女权主义阵营里,不同性取向的女性可以共同反对对于女性的压迫,寻求女性的独立自主与政治声音。

朱莉娅�佩内洛普(JuliaPenelope)写于1974年的文章——《女同性恋分离主义》(LesbianSeparatism)说:“退出男同性恋(Gay)组织是建立女同性恋身分的第一步,同时也是迈向建立女同性恋社群的一步。”〔见:柯采新(CheshireCalhoun)(张娟芬译)《女同出走》(女书文化),页312-313。〕女同性恋全-§ 面撤出(男)同性恋运动,建立了自己的独立身份,综上所述,女权主义是女同性恋之母。

在戴尔�马丁(DelMartin)和菲利斯。莱昂(PhyuisLyon)的领导下的早期著名女同性恋组织——“比利蒂斯的女儿”(DaughterofBilitis),名字来源于由古希腊著名女同性恋诗人萨福(古希腊文:Σαπφώ;拉丁化:Sappho,约前630或者612~约前592或者560)一首诗改写的色情诗。

于是从70年代开始,受到由女同性恋者为核心推动的第二波女性主义影响,Lesbian一词开始被广泛使用——Lesbian本意即为古希腊著名女同性恋诗人萨福居住的古希腊一个小岛的名称Lesbos,(德语:Lesbe,法语:lesbienne,英语:lesbian)即源于此。19世纪末,医学界开始使用lesbian来指称与萨福有同样性倾向的女性。

女同性恋的同运先驱 篇4

在世界同性恋权利运动及同性恋解放史上,女同性恋发挥了核心作用。女同性恋在同性恋去病化,去罪化进程中发挥了开天辟地、批郤导窾的作用。

芭芭拉�吉丁斯

芭芭拉�吉丁斯(BarbaraGittings,1932-2007)是美国同志运动的先驱,在同运历史上功勋卓著。除了促使美国精神病学会不再将同性恋视为精神失常以外,她还组建了美国第一个女同志组织“比利蒂斯女儿”(DaughtersofBilitis)的纽约分部,并且主编它的会刊《阶梯》(TheLadder),她成功说服美国图书馆协会让性少数相关文献进入公立图书馆,令大众看到准确的描述,听到公正的声音。

1950年,上大学一年级的芭芭拉�吉丁斯被心理医生诊断为同性恋,并提出要对她进行治疗。吉丁斯没有接受治疗,相反,她开始了艰苦的理论搜集、研究工作。1972年,吉丁斯受邀出席了一个名为“对话:精神病学,同志的朋友还是敌人”的研讨会。

1973年,美国精神病学会理事会将“同性恋”从精神错乱的名单上除去,当费城的报纸就此采访吉丁斯时,她挖苦地表示,自己当天看到了报上“一个精彩的头条”——“两千万同性恋者得到了及时治愈”。

文海茫茫少知音

1932年7月31日,吉丁斯出生在奥地利的维也纳,其父当时供职于美国驻奥外交使团。1940年全家迁回美国,定居东部的特拉华州。

同性恋的其他标识 篇5

随着同性恋权利运动及同志(LGBT)权益运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各种身份标识被创造出来。

彩虹旗

作为代表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性少数,又称同志)骄傲和同志社会运动的彩虹旗,有时候又称为骄傲旗或同性恋骄傲旗,在20世纪70年代起开始使用。彩虹旗的多种颜色代表了同志社群的多元性,在同志权利运动中也被用于作为同志骄傲的标志。诞生于加利福尼亚的它在世界广为使用。它由旧金山的艺术家吉尔伯特�贝克(Gilbert Baker)在1978年纪设计。最初的版本因为要适合广泛可用的面料而几经颜色的增减。到2008年,最为普遍的版本有六个不同颜色的条纹——红,橙,黄,绿,蓝和紫。彩虹旗水平飞扬时一般是红色条纹在最顶端,就像自然的彩虹一样。

平权标识

平权标志(Equality Symbol),平等权益标志频繁出现在美国人的汽车、

服饰和窗花上,它由人权战线(Human Rights Campaign)组织提出,用以象征为性少数人群的平等权益而奋斗。

跨性别骄傲旗帜

跨性别骄傲旗帜(Transgender Pride Flag)于1999年首次出现,

由一位跨性别女性莫妮卡�赫姆丝(Monica Helms)设计。赫姆丝描述了旗帜的含义:“顶部和底部的条纹是男孩子的传统颜色——浅蓝色。紧邻浅蓝色条纹的是女孩子的传统颜色——粉色。中间的条纹是白色,代表了两性人、跨性别或者认为自己拥有中立或不明确性别的人。这个旗帜的特别之处在于,无论如何悬挂,图案都无顺序错乱之虞,这意味着,我们应该自信于自己人生中的正确性。”

同性恋的身份认同 篇6

在当代中国,同性恋不再是不可见、不可谈论的禁忌话题。但对于同性恋者本身,一方面,形成稳定且自信的同性恋自我认同相当困难;另一方面,已有较稳定自我认同的同性恋者要对外沟通、并公开承认其身份亦不容易。在《同性恋亚文化》一书中,李银河(2002)做的田野调查也反复表明同性恋者身份认同的困难,她认为造成此认同困境的原因有:同性恋情感与同性恋性行为本身不是问题,但对同性恋身份的认同却与中国人生活的社会环境、社会规范和家庭模式存在冲突,且中国文化中缺乏向父母、亲人、朋友主动沟通负面情感、寻求帮助的倾向,同性恋者只能独自面对强烈的内在冲突,孤立无援。《中国同性恋研究》一书中也写道,同性恋者公开曝露自己的同性恋身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相当不能被接受的事,加之很可能会令自己受到社会的指责、歧视,因此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刘达临、鲁龙光, 2004)。

文化背景

对同性恋者身份认同的研究意义重大:首先最重要的,由于我国大部分同性恋者身份认同缺失,最终压抑自己的生理与情感本性、顺从社会压力而走进异性恋婚姻,造成严重的“同妻”“同夫”现象,使许多家庭一并受难(赵万智, 2011)。其次,同性恋者身份认同研究是一种客观的、性取向平等的研究取向,对每个同性恋者所做的研究(Cass, 1979),通过这样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每个同性恋者内心的认同困境,发掘造成同性恋者认同困境的因素是什么,给政策制定者、社会公益组织提出具体建议,以促进社会消除对同性恋者的歧视,并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对同性恋议题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于对男同性恋者的研究,例如李银河(2002)以同性恋为主题的《同性恋亚文化》一书,赵万智(2011)与庾泳(2010)研究同性恋现象的学位论文中,都是以男同性恋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社会调查,女同性恋者完全被忽视。其次,根据女性主义的观点,中国社会中的女同性恋者不仅受到同性恋身份的困扰,她们同样受到来自父权社会的压力,其自我认同难度更大、情况更复杂,因而更具研究价值(李银河, 2005)。

双重边缘

边缘化不仅来自同性恋外部,即使在同性恋人群内部,女同性恋也常常处于被消声和代言的境地——性别和性取向的双重边缘化使女同志的发声更为困难,却也相应的更具反思性和抗争性。

这种的抗争性不仅关乎性少数人群的主体表达和权益诉求,它也关乎现代生活中每一个个体在面对集体文化挟持时可及的思考。

压迫根源

圣经旧约利未记中曾提到“不可与男人苟合,像与女人一样”。这点成为_反对同性恋的标志之一,又由于基督教在西方世界的地位,西方仍有很大一部分人排斥同志。

伊芙�科索夫斯基�塞吉维克(Eve Kosofsky Sedgwick)认为,父权(也称男权制,英文:Patriarchy)的婚姻体制要求“同性恋恐惧症”的存在,为了说明这一论点,她提出了“义务异性恋”(obligatory heterosexuality)的概念,即:在父权体制之下,男性这一社会性别身份被人为地建构为“异性恋”的,“同性恋”被人为地认为是不自然的、病态的、女气的、罪恶的,“同性恋”的男性被排挤出“正常”男性的行列,异性恋文化通过种种对“同性恋”的污名化,制造出“恐同”的心理,并通过这一人为制造 的“潜移默化”,异性恋的权力机制被建构到了父系文明主宰的亲缘关系系统中去,由此,塞吉维克认为,“恐同”心理是以异性恋婚姻为纽带的父权制度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人类学家盖尔�鲁宾(Gayle Rubin)写道,“对人类天性中同性恋成分的压制,以及,由此推导,对同性恋者的压迫是……用其规则和联系方式压迫了妇女的同一制度的产物。”也就是说,男性针对男性的恐同是厌女的(misogynistic),而且这种情况可能是跨历史的。(塞吉维克表示,“厌女”不单纯表示对女性的轻视,更可能意味着对男性中所谓的”女人气质“,意即对阴柔气质男性的压迫。)这正是最可能产生错误阐释的地方。由于“同性恋”和“恐同”这一对名词在其任何化身之下都是历史构建,由于它们很可能强烈相互关注,采取互联的或相互反映的形式,由于它们的斗争戏码很可能是心灵内部的、制度内部的乃至公共的。所以,有时我们会惊奇地发现,男性恐同者中的一些人,他们的恐同心理恰恰是压抑自身对同性渴望的结果。——20年前发生在澳大利亚的一起恐同仇杀案可作为这一论点的佐证:法官后来的调查发现,恐同的施害者中有一些人就存在潜藏的同性恋欲情结,有罪犯坦承说,他是为了向异性恋男性同伴证明自己的异性恋身份或男性气质进而将同性恋者作为攻击对象。

有些学者提出论点认为性别角色、性别认同与性倾向本身就是社会建构(见父权规范 heteronormativity)。对这些人来说,女性主义是达成人类解放的根本手段(意即,解放女人也解放男人,以及连带其他的社会问题——同性恋、双性恋、泛性恋、跨性别等一并解放)。

同性恋的身份标识 篇7

倒转的三角形是纳粹在大屠杀时期用于鉴别同性恋囚犯的标志。这个标志后来被同性恋自豪日和同性恋权利运动用作标志,它也是除彩虹旗以外最流行的同性恋标志。

历史

粉红三角形源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同性恋权利运动中,

活动者选择使用粉红三角形作为运动中的符号的目的在于要大家铬记这个人类互相残害的悲剧。二次大战之前,当时德国法律第一百七十五条中,禁止男男性行为的关系存在。阿道夫�希特勒当权之后,他并严加禁止男性之间有着亲嘴、拥抱、同性性幻想、及性行为发生等行为。而在希特勒当权中的1937自1939二年之中,就有大约二万五千人被希特勒军队控诉以犯了第一百七十五条罪而逮捕,并被关到监狱或是之后的集中营去。而这些的“犯罪者”则必须受到结扎或是死亡的下场。在1942年,希特勒更是将第一百七十五条罪的处罚加重至死刑。

沿革

同性恋解放组织在七十年代重新采用了粉红三角形为同性恋平权运动的标志,原因为其标志极为大家所认识,并且它唤起了民众对于打压弱势族群及不公平待遇的注意。 在八十年代,同性恋组织将倒三角形符号反转成为正三角形的标志,以象征其一个较积极反击回去的义意。

与粉红三角形的用途相似,黑色倒三角形也是由纳粹军队产生的。虽然在旧德国法律第一百七十五条文中并无规范女同性恋的行为,但许多文献显示黑色三角形是用来标示犯人有着“反社会行为”的人。而在纳粹主义中,女人生活重心是在子女,厨房,及信仰上。所以如有任何女人反对生育或是其它“反社会行为”则会被冠上黑色倒三角形。因此如同粉红三角形代表着男同性恋的历史悲剧,黑三角形则代表着女同性恋的,因此之后女同性恋或女性主义者使用其为活动标志。

同性恋形成的原因 篇8

1、生理因素

现在越来越多证据证明生理因素乃同性恋的主要成因。研究结果显示,以下的因素与同性恋有著莫大的关系。

1、胎儿期生殖腺中男性荷尔蒙的缺乏或过多。

2、中枢神经系统的性别特定分化出了问题,决定性取向的脑部中枢有了障碍。

3、成长过程中男性的荷尔蒙(睾丸嗣)过少。

4、女性若有过多的男性荷尔蒙和生理过少的动情激素(女性荷尔蒙),已证实较可能成为同性恋或双性恋者。

有高比例的同性恋者,其精子数目偏低,畸形精子的出现率偏高。综合说来,男性大脑中负责性取向的中枢神经系统,若未能与身体其他部位同时男性化,男性荷尔蒙的分泌出了问题,则他成为同性恋者的可能性大增;女性若有过多的男性荷尔蒙和较低的动情激素,则易成为女同性恋者。

2、家庭因素

佛洛伊德派的学者将同性恋归因于儿童时期的压力,特别是一个强势、过度保护的母亲,配上一个软弱、无力而又有敌意的父亲,会使得男孩缺乏对男性形象的适当认同。依心理学家Bieber和其同事的研究(1962),认为以下原因使男性成为同性恋者:

1、缺乏对父亲的性别认同( sexidentify ),而对母亲过分依赖。

2、母亲表现出对其他女性的不信任,而把这种情绪移转给儿子。

3、周围有太多的女性,如母亲、姊姊、姑姑、阿姨等,使该男孩的思想言行都倾向于女性化,而习惯于女性的行为模式。

4、父亲希望生个女儿但生的却是儿子,因此有意无意地把他教养成女孩。

5、一个经常被父亲轻视责骂、被贬损了男子气慨的儿子。

6、双亲对性都有恐惧感,对性有强烈排斥;在这种家庭里成长,使孩子对性产生了歪曲观念,因此成长後不易适应异性恋的生活。

7、做母亲的过分宠爱儿子,造成母子间异常的情感连结太强,使做儿子的相信:世界上没有任何人比得上他的母亲,足以成为他的配偶。

女同性恋的夫妻生活 篇9

蕾丝边可作为名词,意指自认或被他人认定拥有女同性恋特质的女性;亦可作为形容词,表与女同性欲望相关事物的特性。

尽管自古以来女同性恋曾被记载于多处文化中,直至今日才出现“蕾丝边”、“拉子”等字词,用以形容女同性恋者。十九世纪晚期,性学家发表了他们对同性欲望与行为表现的研究,标明了女同性恋者在西方文化中是属一独立实体。因此,意识到自身新医学身分的女性逐渐在欧洲与北美洲形成秘密次文化。

1970年代,受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影响,该术语开始被广泛使用。历史学家因而重新省视历史上女性间的情爱关系,并对如何定义一名女性或女子间关系是为女同性恋提出疑问。此类议题的讨论结果最终确立了女同性恋者的三种组成:性行为、性欲或性别身分。

黑色三角形代表着女同性恋的身份标识,女同性恋和女性主义者使用其为活动标志。

女同性恋研究摆脱了男同性恋研究,在近年来发展为酷儿研究和女性主义的研究。

对于说女同性恋的性生活,具体该怎么做?同性恋过性生活虽然说不能像男女之间的性生活的那样,但是他们还是具有过性生活的能力,只是方式不一样。他们往往不急于达到高潮,只是相互之间刺激,为了达到更多的高潮。同性恋行为本身的神秘感和禁忌就足以使他们兴奋。”

身体抚摸时在异性恋时容易被女性忽略的地方。他们不是急于达到情欲高潮,而是互相激发性欲,增加兴奋,然后又假装拒绝进行下去或改变一种刺激方式,以免情欲高潮过早产生,许多人认为性欲的激发状态比射精更重要。女性同性恋者使用的刺激方式有时与异性恋者相同,她们大多数喜欢温柔细致的刺激,接着互相抚摸阴蒂,两人相向拥抱,乳房和阴蒂分别相对进行磨擦,这种技巧比较难掌握。然而,女性远比男性感情丰富和富于想象力,温柔的全身抚摸和接吻使她们比异性恋更易产生情欲高潮。虽然同性恋者有时表现得比异性恋者更敏感,但在男女同性恋者中也有感觉迟钝的人。

由于身体结构和心理学的原因,同性恋者跟异性恋者一样,也会遇到一些性生活的问题。但对女性同性恋者来说,基于政治观念的原因,她们主张妇女独立解放,不愿依附男性,于是她们不肯轻易承认在女性同性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实际上,女性同性恋者跟异性恋女性一样,都非常关心性快感的问题。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