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专业描述【精选3篇】

通信工程专业介绍 篇1

通信工程专业是面向通信与信息行业、口径较宽、适应面较广的专业。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基础理论、掌握各种现代通信技术,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和技术管理,以及能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从事与信息通信技术相关开发及应用的高级技术人才。

本专业的主干学科为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专业系统地学习数理基础课程、电路系列课程、计算机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光纤通信、无线通信、多媒体通信等课程。根据现代通信发展的需要,设置网络与应用、光纤通信、无线通信、多媒体通信等专业方向。学生可以在全面学习通信工程主要专业课的同时,在某一个专业方向上学有所长。

本专业设置社科、管理、经济、人文课程和多种实验课程,设置计算机实习、电路综合实验、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本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学生在修完培养计划所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考试合格后,将被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通信工程专业发展 篇2

通信工程专业代码:0810,分为两个学科,一个是偏向于传输的“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另一个是偏向于编解码的“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其中“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的前身是电机系,北京交通大学是中国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的发祥地;“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的前身是信息论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中国信号与信息处理的发祥地。

(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

北京交通大学是中国电信工程的策源地。1909年,大清国邮传部司员曾鲲化经过十余月的考察后,起草《上邮传部创办铁路管理学堂书》,文中提倡路政、培育铁路管理人才,并极力主张创办铁路管理学校。同年,邮传部尚书徐世昌批准该意见,并于北京府右街创办了“铁路管理传习所”,即为北京交大前身,次年,为加强邮电事业增设邮电班,学校更名为“交通传习所”,此为中国电信工程之始。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北京交大改隶交通部,更名为“交通部交通传习所”,增设电气工程、有线电工科、无线电等科,开创了中国培养通信人才的先河,后来又成立了电信系,这里走出了简水生院士等一大批知名学者。

上海交通大学于1917年在电机工程专业内设立“无线电门&rdqu o;,此后,于1921年设立“有线通信与无线通信门”。1952年院系调整后,成立了“电信系”。

清华大学于1934年在电机系设立电讯组。1952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校电机系的电讯组合并后成立了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这可以说是通信工程专业的类型。这一时期较有影响的人物如清华大学的任之慕、朱兰成、章名涛、叶楷、范绪筠、张钟俊等教授。建国初期,这一时期分别有张恩虬、王守武、胡汉泉、吴鸿适、王迁等学者活跃在本专业的教学领域。

(2)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

中国电子通信行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1955年开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创始人兼首任校长王诤在无线电通信方面做了开创性的贡献,他创建了我军无线电通信、无线电侦察和红色的新闻广播事业、气象事业,以及中国电子工业和人民邮电事业。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5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首开“信息论系”和“雷达工程系”,开创了中国培养信息处理人才的先河。1952年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子专家毕德显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专家孙俊人一起在西电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雷达工程系,中国知名通信系统工程专家陈太一创建了中国第一个信息论系。后来又成立了通信工程学院和电子工程学院,这里走出了王中林院士、国际GSM奖获得者李默芳等一大批知名学者。

到了80年代,从美、日、英等发达国家吹过来的信息革命这股飓风,为中国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增添了强劲的动力,也是从这时起,通信工程专业有了它现在的名称。

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迅速兴起,通信技术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国家也加大了这方面的投资,各个高校都有此专业设置或者相近的专业课程,一大批实验室也纷纷走进了大学校园。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的区域光纤网与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通信实验室、数字信号处理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另外,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一大批重点院校都为培养本专业的优秀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信工程专业学科特点 篇3

在新的时期,更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专家学者。例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李建东教授,是中国宽带无线自组李建东织网络方向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主持了制定了震惊世界的WAPI无线网络安全标准,清华大学的周炳馄院士,在国内首先开展了“晶体纤维生长与晶体光纤器件研究”。其“窄线宽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器及相关技术”通过七项成果鉴定,线宽、频稳度和调谐范围达国际先进水平,为发展相干光通信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光纤高温传感器”、光纤环形腔的细度及环形激光器研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另外,陆大教授在信号与信息处理方面;冯重熙教授在数字通信、语音信号处理及数字复接方面;姚彦教授在信号检测估计和识别及其在电子系统中的应用高速实时信息处理及系统领域;曹志刚教授在数字调制、编码及卫星通信、语音增强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上;林行刚教授在智能化图文信息处理与识别、图像压缩与多媒体数据、多媒体通信及其终端技术等领域都有突出的贡献。这些专家、教授为中国现代化通信事业向21世纪胜利进军铺平了道路。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