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很多东西还是家长教给孩子学习的,那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新4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我儿子黎予畅今年12岁,就读于成都市实验小学华青分校六年级三班。在孩子成长的12年中,我深深地觉得家长如果留给孩子的只是一些消耗性的财富,是不可靠的,只有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才是真正对他们一生负责。就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授以什么样的渔,如何授以是一门艺术,也是最考验家长的。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
畅畅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是从二年级下期开始的,主要有如下三个:
1、不完成作业,不及时改错;
2、上课不专心听讲,不抄笔记;
3、对于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从态度上抵触,不配合。
孩子出现了问题,首先是找到背后的原因。孩子的问题一定和家长的不正确教育方式有关,畅畅在家里每天依赖我督促完成作业,检查并提醒他改错,在学校不抄作业,不听讲,说明他的学习是被动的,认为学习不是自己的事,是家长和老师的事。而造成这样的原因是我每天都唠叨他写作业,他的学习完全是为了应付家长和老师。
找准问题后,就是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
家长放手,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几乎所有行动慢吞吞的孩子背后,都有个心急火燎、动作麻利的家长。畅畅的作息时间都是我帮他安排好,他只是去执行,当然没有动力。于是我让他自己制定学习和玩耍计划。他定的计划是“回家先看半小时电视再做作业;妈妈不检查作业,只签字;除了校内作业不增加其它作业,比如听写、出课外题等;暂停课外学习班”。
看了畅畅制定的学习计划,我表示完全同意,他有些意外,可能没想到往日对他要求严格的妈妈没提出反对意见,我想即然下定决心改变,那就充分尊重他,给他自由选择的权利。同时我们达成一致,如果晚上10点做不完作业就不做了,以保证他的身体和第二天上课的质量(事先与班主任做好沟通)。在实施初期,畅畅每天玩得很开心,但作业依然不能完成,他甚至变得比以前更糟糕。这是因为孩子在学着开始调整自己的心里秩序,他要去收拾这个烂摊子,只能让情况暂时变得更乱些。然后才能开始一点点进步。我努力克制住不去管他,只是耐心等待。
亲情是最好的营养品。在改变期间,我坚持和孩子每天沟通,什么都聊,聊得很开心自然。只有与孩子有好的关系,他才会接受大人的建议。
当我们发现他有一点进步时,就及时鼓励。比如畅畅做作业认真仔细了,或上课积极发言,我会表现出很开心并赞美他的进步,如果坚持一周都能按时完成作业和改错,就奖励吃寿司(这是他的最爱)。当孩子有反复时,不批评和责罚,比如畅畅作业出现马虎时,我就一笑了之,尽量什么也不说,或最多简单地提醒一句,让他以后细心一些。因为批评会让孩子有被否定感,家长应该让孩子体会到成就感和荣誉感。只有孩子内心没有压力,轻松面对学习,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产生主动学习的意愿。
孩子的进步是一点点的,畅畅通过二年级到四年级的努力,有了明显的改观,一直保持至今。现在畅畅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为能够自觉学习的好习惯,上课积极发言,学习上有了自信,不断得到各科老师的表扬,还有余力帮助班里其它同学,一切在向良性循环发展。虽然孩子还有不足的地方,但我们的沟通越来越顺畅,在问题达成上越来越容易。
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家长要学会放手。在一次聊天中,畅畅说以前妈妈只让他写作业,其时他心里总是惦记着看电视或玩游戏,不时地走神,心里痛恨作业。作为家长,我们要相信孩子是可以在学习和玩耍中不断调整自己,做到学习玩耍两不误,事实证明孩子可以做到。我们需要给予孩子一定的自由权,因为一个人必须首先是自由的人,才可能成为一个自觉的人。
愿每位孩子都健康喜乐地成长,愿每位老师和家长都露出笑脸,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主动认字的习惯
对大多数一年级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困难是识字,而大量、机械的识字不但枯燥乏味,还会使孩子失去学习语文的信心。
多采用儿童诗识字、韵语识字、词串识字、阅读识字等途径,能为学生识字提供多样的语境,有利于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复现形式越多越新,记忆的效果越好。
经常阅读的习惯
当孩子有阅读的愿望时,家长和老师要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尽可能提供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材料,如儿歌、童谣、童话、故事及浅显的五言古诗,也可以是幼儿园已学歌曲的歌词、民歌、民谣和一些外国的优秀儿童作品、中国的《三字经》等。
选文的篇幅宜短小、富有童趣,让“阅读“成为“悦读“。
提前预习的习惯
由于学前教育不均衡,刚入学的孩子学习的起点参差不齐。
帮助学习“暂时落后“的孩子迅速赶上去的最佳途径是预习。
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
及时复习的习惯
据研究证明,人的记忆分三个阶段: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上课时认真听课就是把知识从人的大脑中由瞬时记忆变成短时记忆,及时复习可以使知识从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口语交际的习惯
家长或老师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有“教育“的觉悟和意识,引导孩子用普通话交谈,说规范的语言,培养孩子准确把握语言的能力。
善于提问的习惯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辅导孩子学习时,多启发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对孩子的提问哪怕非常幼稚,也要给以鼓励,逐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不能着急。
规范书写的习惯
尽管电脑日益普及,但硬笔书写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递信息和知识的技能,写一手好字或者写一手规范的汉字仍是一个优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在帮助孩子养成认真写字的问题上,家长要有书写意识,一方面强调写字姿势、握笔姿势;另一方面渗透一些必要的书写知识,如字的基本构成、间架结构、占格问题等。
因为儿童容易受暗示的影响,所以书桌整理得越干净,越能静下心写好字,减少因分散注意力而造成的错字、别字、漏字等现象。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会伴随着孩子的一生。
我们之前说,别将教育责任转嫁给家长,可孩子的教育,家长责无旁贷,若说是一点也不关心,多数家长还是难以做到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几天本报“家长学堂”QQ群就涌入了不少“被孩奴”的家长们。
大家纷纷表示,并不知道在孩子学习方面,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那么,家长们,你的教育责任究竟是什么?
将这话扯远一些,早在汉文帝时,陈平任左丞相。一次汉文帝问:“全国每年收粮多少?”陈平答曰:“这要问治粟内史。”汉文帝又问:“全国每年案件有多少?”陈平答:“这要问廷尉。”汉文帝见状,就问:“那你管什么?”陈平回答:“丞相管百官。”的确,左丞相的职责主要是管百官,而不是管钱谷、案件。
在QQ群中,就有家长亮出了这么一句,他对孩子的作业一窍不通,而且随着孩子年龄增大,{BAIHUAWEN.}他的话孩子也不爱听了,孩子的学习只有靠老师的费心和关心。其言下之意似乎就是,他的孩子学习全交由学校与老师了,教育上的责任他没有了。
而事实上,对于孩子的教育,家长和学校都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只是家长的责任与学校的责任是有区别的。教学是学校和老师的事,可是教学的进行能否在孩子学习上产生最佳的效果,既要看孩子自己的学习,也依靠着学校和家长的努力。
如何享受伴儿成长?就如一名网友所言:“在孩子的自制力差的时候,还是需要家长引导的。”是引导,并不是监督孩子完成每天的回家作业,也不是指责孩子在校时犯下的错误。
家长可以从关注孩子的习惯入手。学习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由学习习惯决定。一个上课爱睡觉、爱讲话的孩子,成绩鲜有出类拔萃的。家长的责任并不是手把手地辅导孩子学习,这个环节应由授课老师来完成。
将学业辅导的任务交给老师,家长不妨多多对孩子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训练,学会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早睡早起,做事耐心、细心、不拖拉开始;认真完成每一道小题,仔细演算,独立思考,自主检查;遇到背诵、默写等作业时,养成不偷懒的习惯,学会自律……
我们知道,好的习惯对人生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是人生最好的指导。而小学生阶段是人形成终身习惯的最佳时期。那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什么?怎样去培养?下面逐一说明。
按计划学习的习惯
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同时还有劳动、文娱活动、体育活动、游戏、交往等内容。家长指导孩子订计划,应该包括德、智、体各方面的安排,学习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孩子的计划包括每天的时间安排、考试复习安排和双休日、寒暑假安排。计划要简明,什么时间干什么,达到什么要求。
每天的计划安排,星期一至五除了上课之外,要把早自习和放学回家以后的时间安排好。早自习可以安排背诵、记忆基础知识、预习等内容,放学回家主要是复习、做作业和预习,应该有玩的时间和劳动的时间。
周六和周日应安排小结性复习、做作业、劳动、文体活动以及参加课外兴趣活动。内容不可排得太满,否则影响效果。
寒暑假时间较长,除了完成假期作业之外,要安排较多的课外阅读和较多的文体活动。有的孩子学习吃力,应利用假期补习一两门功课。
订计划要发挥孩子积极性,家长不能代替,应该提出指导性意见。督促孩子严格执行计划,不能订完计划放在一边。计划可以调整,不可放弃。
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
不少孩子,学习“磨”得很,看书、做作业,心不在焉,时间耗得很多,效益不好。其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
孩子学习,应该速度、质量并重,在一事实上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任务。这既要讲清道理,更需要认真训练。
由于孩子年龄不同、个性不一,每次能够集中脑力的时间长短不一样。要从实际出发提出要求。比如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每次学习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以后逐渐延长。开始,孩子往往不会掌握时间,家长要指导他,该学时学,该玩儿时玩儿。可以教孩子上好闹钟,按定好的时间作息。最重要的是教孩子给自己提出学习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一旦坐到书桌前,就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每次学习之后,要评价自己做得如何,家长及时给以鼓励。坚持下去,就能形成专时专用的习惯。
有些家长,只要求学习,恨不得能让孩子老坐在书桌前看书、做作业,没有休息与放松的时间。这样,反而容易形成磨磨蹭蹭、不讲效率的毛病。
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
学习,最忌讳一知半解、浅尝辄止。要想学习好,必须养成独立钻研、务求甚解的习惯。怎样培养这方面的习惯呢?
方法之一:鼓励孩子刨根问底的积极性。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对许多事总爱刨根问底,这是好奇、求知的表现,说明孩子爱动脑子。家长切不可嫌孩子嘴贫,冷漠对待。最好跟孩子一块儿刨根问底,能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请教他人或者阅资料。
方法之二:指导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由于学习任务多,孩子往往满足于知识是什么就过去了,很少多问几个“为什么”。家长不妨教给孩子每天学习之后,给自己提一个、两个“为什么”的问题,动脑筋去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
方法之三:孩子考家长,家长考孩子。安排一个时间,全家人坐下来,就某一方面的'问题孩子和家长互相考一考。内容应事先定好,大家有所准备,谁提出问题,自己必须有准确答案。
方法之四:鼓励孩子一题多解。老师留的作业,常常不止一种答案,一种解法。孩子在完成作业时,只写一种。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答案,别的方法。时间允许,可以写在另外的纸上或本上。
查阅工具书和资料的习惯
工具书和资料是不会说话的老师,在学习中,会使用工具书和资料好处很多。除了一般的字典、词典之外,各门学科都有专门的工具书。家长要指导孩子多利用工具书。家长自己应给孩子做榜样,遇到生字、生词,请教不会说话的老师。还可以跟孩子进行、词典比赛。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带孩子一起去选购几本工具书(包括资料性的)放在书架上,经常查阅。买学科工具书,应听听任课教师的意见。这方面习惯养成了,终生受益。
善于请教的习惯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有的孩子上课不敢问,下课也不敢问。对这样的孩子,要鼓励他突破第一次,几次之后,就敢提问了。
善于请教是一种好习惯。善于请教的前提是善于思想、善于提出问题。家长要指导孩子随时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向老师请教,向同学请教。向别人提出的问题,应该是自己通过努力没有解决的。提问要讲质量,翻开书本就能解决的,最好自己解决。有些疑难问题,如果自己有尝试性答案,带着答案去请教,会收获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