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选课走班实施方案【通用6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效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高中选课走班实施方案【通用6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高中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篇1

一、问题的提出

我校同一班级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非常大,不但总成绩相差甚远,而且同一学生不同学科成绩,很少有全优或全差,偏科的现象非常普遍;从学生的个性特征来看,他们在兴趣爱好、个性气质、人生目标等方面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我们都知道德国数学家高斯的例子,小时候因为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对他来说太简单了,所以他在课堂上就特别淘气,老师想要为难一下他,给他布置了一个比较难的问题,让他以最快的速度从1加到100,结果一下子激发出他的潜质,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难题。其实,在不实施分层教学的情况下,我们的班级里,有像高斯这种会灵活运用加减法和乘法解决问题、有创新思维的同学,也有一部分只会运用加减法的同学,可能还有一些连加减法也掌握不了的同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仍然沿袭过去的教育模式,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按照相同的教学目标,实施相同的教学内容,执行相同的教学进度,采用相同的评价标准,不仅在课堂教学中会出现“一部分人吃不饱,一部分人吃不了”的局面,而且这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教育模式,也往往压抑了学生的个性,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经过多方调研,充分论证,特别是去山东牟平一中学习考察,引用他们成熟的经验,我们学校决定从20xx年9月开始,在高二年级进行数学英语两个学科的选层走班探索研究,积累经验后,推广到全校所有学科所有年级。

二、选层走班的理论支持

1、孔子的“因材施教”。早在2000多年前,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主张“因材施教”。有一次,孔子讲完课,回到自己的书房,学生公西华给他端上一杯水。这时,子路匆匆走进来,大声向老师讨教:“先生,如果我听到一种正确的主张,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条斯理地说:“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子路刚出去,另一个学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问:“先生,我要是听到正确的主张应该立刻去做么?”孔子马上回答:“对,应该立刻实行。”冉有走后,公西华奇怪地问:“先生,一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说:“冉有性格谦逊,办事犹豫不决,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但子路逞强好胜,办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劝他遇事多听取别人意见,三思而行。”在我们的教学中,应当借鉴孔子的思想,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和差异,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类,开展因材施教。

2、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把“最近发展区”界定在“儿童现有的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和“通过成人或更有经验的同伴的帮助而能达到的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学科选层次走班教学模式就是将学科发展水平相近的学生组织到一起,选择最适合学生的课程资源和教学方法,突破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达到更高的发展层次。

3、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强调,每个学生都有能力理解和掌握任何教学内容,只要有合适的学习条件,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率和继续学习动机等方面的个别差异将变得十分相近。而分层教学正是实现他的“从差异出发达到消灭差异”的理论构想的有效手段。

4、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认为,每个人都有多种智力,其发展方向和程度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所以教师应注意尊重学生的学习风格,认识学生的长处,发挥学生的智能所长。而传统固定班级一刀切的教育方法显然不能适应孩子的这种智能差异。

5、国家的教育政策。20xx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共渭南市委、渭南市政府《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都倡导实行“分层教学”、“走班制”。这两个文件为我们探索学科选层次走班教学模式提供了纲领支持。

6、高考改革发展的趋势。在新高考改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下,学生“走班”“选课”已经势在必行,这是我们每个高中学校都必须面对和积极适应的。我们学校在选层走班教学方面的探索实践,将在学区设置、教学班编排、层次流动、课表编制、师资搭配、教学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积累经验,可以说是未雨绸缪,走在了前面。

三、统一认识,充分准备

选层走班教学打破了几十年来形成的固有教学模式,需要一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年级采取多种形式与家长、学生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统一各方面的思想认识。利用学生大会进行选层次走班教学的宣传,对每个学科各个层次的教学起点、教学策略、课程实施与评价等进行深入浅出的说明。利用互联网为学生和家长答疑解惑。我们在学校组织多种层面的交流会议,向家长、学生和教师阐明学科选层次走班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及各层次教学的具体目标和措施,反复动员宣传,特别强调选层次教学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更不是人格的分层,而是根据学生存在的现实差异,为他们提供最适合的课程,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力,逐步缩小差距,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经过不懈努力,绝大多数师生和家长逐步理解和认同了这一教学理念和模式。

四、明确策略,分层实施

选层教学要求教师不再做批量推销同样知识的“批发商”,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提供适合其口味的学习任务。为此,我们组织教师深入进行教情、学情分析,明确不同学科层次的教学任务、教学策略和评价标准。各学科分层制定教学计划,分层开展教学研究,分层完成教学任务,分层实施教学评价。各层次的习题、作业、学段检测等,也都本着“因层制宜”的原则,将全部按照该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单独命题,分层测试,多元评价。

五、均衡师资,强化管理

教学策略的精确实施,需要强有力的执行团队。我们按照教师“自主选层”的原则和各学科教学的具体要求,发放《教师岗位选择志愿表》,引导教师依据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风格、职业追求等自主选择任教层次,学校合理搭配各个层次的师资,让每位教师发挥最大工作效益,追求自己卓越的课堂。在教师配备中,特别注意各个层次的均衡、合理搭配,不能人为将教育资源向高层次倾斜,保障每个层次学生公平享有教育资源。比如在最低层次的A层次,我们一反常人的观点,安排了一些富有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因为在面对学习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的时候,老教师更有耐心、更有经验,更会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成长进步。

在管理中,由于学校的规模较大,高二年级有25个班,我们将全级划分成5个行政管理区和3个教学管理学区,建立层次清晰的管理层级。年级优选各学区的负责人和各学科备课组长。学区负责人每周推门听课至少两节,包组参加教研活动,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年级组长和备课组长抓好组内教研、常规教学、树标课、汇报课等工作,形成了无缝衔接的管理层级。

六、科学编班,优化课表

学科选层次走班教学模式的主旨是让每个学生在最近发展区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课程。我们根据个人实际能力水平、发展志向等的不同,在数学和英语这两个必修学科分别由低到高设置了A、B、C、D四个层次。关于如何确定学生各科层次的问题,我们现在的方案是由年级按照学生成绩“分层”;经过近两周的选层教学实践和进一步研究论证,认为这种分层方法容易导向“唯成绩论”,不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后我们将采取由学生自主“选层”的方式,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全体性、选择性和发展性,实现“为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课程”的理念。

课表的编排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比如文科数学和英语,由于师资数量的限制,不能保证同一学区所有教学班同时走班上课。我们就把文科数学和英语捆绑在一起,同一节课,一半学生上数学,另一半学生上英语,下一节课则调换过来。通过这种双学科捆绑式走班上课,顺利解决了学科上课、听课、教研等问题。由于每个学生各科层次不同,同一学科所去教室也不同,因此每个学生就拥有了一个专属自己、与众不同的课程表,来完成专属于他们自己的个性化课程方案。

七、动态实施,全面育人

学生是动态发展的。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有学生发现自己的思维水平跟不上所在层次的进度,也有的学生在现层次发展不错,想升入更高层次,学校允许他们提交申请,经年级审核批准后,将其调整到适合的层次。这种既灵活机动,又严格规范的升降层次策略,让有进取心的同学,不断战胜自己,突破自我,也让学生们不断认识自我,找到最适合的发展平台,将学习调整到最佳状态。

八、建章立制,双轨管理

完善的规章制度是学科选层次走班教学模式顺利实施的保障。我们制定了学科选层次走班教学实施方案和学区、教研组、教学班、行政班工作职责及考核细则,全面规范选层走班教学的各项工作。将选层走班的各个环节的操作方法及主体责任,都一一落实到位,形成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工作实务,比如教学班如何分班、课表如何安排、教学班的班委会如何成立、教师如何管理自己的教学班等,使走班教学的各个环节有序、可控,发挥最大效益。学校对各管理单位和全体教师进行量化考核,形成竞争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

选层走班模式下,学生拥有行政班和教学班双重“班籍”,因此在管理中我们也按照行政和教学两条主线,实行了双轨制管理。学生的日常管理、文体活动、自主学习等基本都在行政班内进行,由行政管理学区统一对行政班考核。学生上课时离开行政班,带着学习用品赶赴相关的教学班,这时就容易出现一些管理的空白,我们就在每个教学班成立了班委会,由任课教师担任班主任,对走班的学生进行管理,由教学管理学区统一对教学班进行考核。这种双轨制管理,责任更明确,落实更到位,保障了选层走班教学的顺利实施。

九、全员参与,多元评价

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关键是要引发和培育人的积极向上的内在力量。我们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了全员、全程、多元、量化的学生基础素养评价方案。

我们知道,在选层走班教学模式下,任教同一行政班学生的教师多达十几位,教师如何评价学生,如何将这些评价及时反馈给行政班班主任和家长,成为困扰选层走班教学的“最后一公里”难题。我校从牟平一中引进了一套“学生评价信息化处理系统”,用于解决教学反馈的问题。我们为每位教师设置了一个帐号,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反馈,所有数据上传到中心数据库。每天各学区值班的教职员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观察,对好和不好的现象予以评价;午晚休,学生在宿舍的各种表现,宿管员对他们也有一个全面的评价。以后,餐厅管理员对学生就餐期间的文明和不文明行为将进行评价;保卫科人员对学生进出校门的仪表和言行进行评价;双休日,学生在各处活动,学校的辅导老师和值班老师对学生的表现有教育也有评价,我们的评价将遍及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做到了全员、全程、量化、过程化评价。评价系统的使用,轻松打通了行政班与教学班之间、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交流瓶颈,有效防止由于信息沟通不畅导致的管理空白。

行政班班主任和学生家长等可以随时登录系统,查看各科老师对自己学生的评价,并进行在线交流。评价信息最后形成积分,成为确定学生基础素养评价等级和期末学生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个性发展。

十、提升校本教研水平

层次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科教研提出了更具体、更精细化的要求。我校坚持“高水平引领、全方位整体推进”的策略,全方位提升校本教研的水平。

1、高效开展集体教研。制定了《渭南高级中学集体教研规范流程》,并为每个学科安排一名包组领导,全程监督、指导,确保集体教研深入、细致、扎实开展。教研中,我们针对不同层次教学的重难点、深度广度的把握、教学策略的实施、作业的布置等,均进行认详细分析、讨论。特设了一个“骨干教师有话说”的环节,对上述内容进行深入解读,为青年教师答疑解惑,促进教研组整体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2、完善各层次的自主备课

精细化的自主备课,是贯彻选层走班教学策略,创建高效课堂的前提,我们将各层次自主备课的要求归纳为“四个三”。

(1)教学目标备课“三要求”。准确、具体、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高效推进的前提。对于教学目标的设定,我们提出三个要求:一是教学目标的确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所在层次的实际情况;二是在每个教学环节都要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三是要设计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评价预案。

(2)问题设计备课“三要点”。有关研究资料表明,不少中小学教师每堂课的有效提问平均算来不过56%。如果教师把近一半的无效提问变为有效提问,那么对教学的提升作用不容小觑。为此我们提出有效课堂提问的三要点:一是要能够触动学生思维的兴奋点;二是要对学生可能的回答设置充分的预案;三是问题要有梯度、环环相扣,并充分考虑该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

(3)教法学法备课“三坚持”。教法学法的运用十分关键,我们强调了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二是坚持“先学后教”,利用恰当的问题或“导学案”做引领;三是坚持“以学定教”,把学生的学习问题当作重要的教学资源来运用。

总之,教育需要爱,也需要科学和情怀,但更需要敢于担当,我们渭高人愿为打造特色育人平台,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而孜孜以求、奋斗不止。

高中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篇2

为贯彻落实《xx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xx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精神,确保我市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根据《xx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的指导意见》和《xx省教育厅关于统筹做好新高考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为契机,以满足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为导向,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扩大学生学习自主选择权,推行适应新课程与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模式,建立有效的选课制度和选课指导体系,实施科学管理,提升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尊重个性、自主选择

以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和发展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个人兴趣、特长、学习能力及发展方向,引导并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二)兼顾校情、科学指导

立足长远,对学生兴趣、学业、专业发展方向等进行全面客观的调查分析,科学指导,帮助学生形成适合个性发展的选课方案,同时兼顾师资团队、教学场地、课程特色等实际,尽可能为每一名学生提供不同科目组合的需要,确保学生最大化地选择。

(三)整体规划、逐步完善

坚持计划性、整体性和系列性,加强顶层设计,对实施选课走班教学的所有环节进行整体规划,并做好可行性论证,合理规划课程安排,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加大信息化系统建设,逐步建立健全选课走班教学的管理机制,循序渐进,稳步推进改革。

三、工作实施

(一)做好选课走班规划

开展学情调研,做好模拟选课,在充分调研与模拟选课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合理统筹,优化配置教育教学资源,提前做好选课走班基础保障,研制好学校选课走班工作方案。

(二)开展宣传培训指导

认真做好宣传培训,召开教师大会,明确教师在选课走班中的责任和任务。召开学生大会,使学生了解选课走班的意义及学校选课走班工作方案,了解新高考改革及学校对选课走班的要求。召开家长会,确保家长全面了解选课走班教学改革的相关情况。

(三)组织课程选择

课程选择要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管理。切实做好学生的选课指导,避免学生盲目选课,帮助学生有计划、合理、科学地选择适合自己发展需求的课程。加强实践体验,充分利用家长和社会教育资源,不断拓宽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渠道,提升学生职业发展能力。家校联合,学生和教师注重及时与家长沟通,使家长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共同做好学生选课工作。原则上高一学年结束、必修课程完结后,实施选课走班教学。

(四)建立导师制

改革教师管理办法,学校结合实际,为每一位学生配备成长导师,成长导师负责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和生活上指导等工作。成长导师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学科成绩、学习兴趣、认知水平和学习潜力等,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等选择学习内容、发展个性。

(五)强化学生发展指导

创新方式,拓宽途径,科学设置并开设好生涯规划课程,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依据个人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未来职业的选择和人生发展规划,理性选择学习科目和层次,培养学生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探索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学生发展指导工作模式,全面做好学生发展指导工作。

(六)改革教学组织形式

积极推进选课走班,改革单一行政班教学组织模式,根据学生自主选课需求、学习兴趣特长、高校招生要求等,建立并推行适合校情的选课走班教学模式,做好高考选择性考试科目的走班教学,均衡合理配置师资,鼓励有条件学校实行选课分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开展走班教学。实行行政班和教学班双轨管理,采用“互联网+”的管、教、学、评共育的系列新举措、新做法,优化管理流程,保障选课走班教学模式顺利推行。

(七)加强课程建设

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和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科学制定并落实每学期、每学年、三年课程计划,整体设计高中三年课程总表。积极推行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面向全体,尊重个体,构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色课程体系,因材施教,制定个性化教学目标,开设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选课需求。

(八)健全完善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结合学校实际,建立选课走班教学各项制度,编制选课指导手册,明确有关学科的课程安排、学分设置、选课程序和走班办法等,提前告知师生、家长。建立选课走班教学管理配套机制,加强教学班、行政班及教师、学生的管理和评价,明确教师的教学管理职责,落实好“一岗双责”,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作用,确保选课走班教学稳步有序实施。

四、保障机制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充分认识选课走班教学是新高考制度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各地区、各学校要建立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选课走班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工作调研,不断完善工作方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切实保障稳步有序地推进选课走班工作。

(二)明确责任,强化基础保障

落实主体责任,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学校需求测算情况,统筹区域内学校教学资源建设,切实加大资源建设与保障力度,满足实际教育教学需求;各地区要统筹推进,抓好区域内普通高中选课走班工作,积极解决学校推进选课走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高中学校要根据实际,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创造条件,在课程设置、师资安排、教室配备、教学设施设备和信息化系统建设等方面满足学生选课走班教学需求。教研部门要加强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内容改革和学生选课工作的研究和指导,有计划地开展相关教研和培训活动。

(三)注重培训,加强师资建设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结合选课走班教学推进情况,围绕选课走班、学生发展指导等工作,定期开展培训活动,督促教师进行自我研修,不断增强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各高中学校要注重对教师的评价,以评价为主导,合理评价教师的工作绩效,进一步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通过过程评价、增值评价和团队评价等方式,构建适应新高考综合改革的教学评价模式,激发教师工作热情,提高教师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狠抓落实,加强督导考核

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研制区域内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工作考评办法,建立督导考评机制,定期组织检查考核。各校要认真落实我市普通高中选课走班教学实施方案,按照学校选课走班教学工作方案做好各项工作,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有效推进选课走班教学改革。市教育局将普通高中选课走班纳入学校绩效考核、课程教学改革工作评估之中,纳入各地区政府教育督导指标体系之中。

高中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篇3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的主要特征之一是课程的多样化和选择性。实现学生在课程计划指导下的自主选课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对于普通高中学生,由于他们的课程选择意识和能力是有限的,如果学生不能科学有效地选择课程,高中课程改革预期目标就无法实现。为避免学生选课的盲目性,特制定学生选课指导方案。

1、选课指导原则

(1)责任分摊

学校的任何教师、高年级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员都有为学生选课提供指导和咨询的责任和义务。学校为他们参与学校课程、承担选课指导责任提供相应的支持条件。

(2)学生自主决定

指导教师的角色主要是“导”,在指导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学习意愿,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学生,最终的决定权一定要留给学生本人。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选课能力,使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这是指导学生选课过程中最重要的原则。

(3)学生的重大选择必须经由父母或者其他合法监护人同意。

2、成立学生选课领导机构

该机构由校长室、教务处、教科室和政教处、团委等人员组成。

3、建立选课指导中心

(1)由各学科教研组长、班主任组成,负责全校学生选课的各种具体工作。

(2)选课专职咨询机构

教科处、教务处负责测试学生的发展趋向,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为学生科学选课提供客观数据。各学科任课教师负责本学科选课指导、咨询。

4、学校选课指导实施机构

(1)学校选课指导实行导师制,使所有的学生进入高中后都有一个导师指导。导师一般由本年级任课教师担任,学生入校后经双向选择最终由学校确认。

(2)导师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合理分配学分,并为学生建立选课档案等。

(3)导师对学生选课负有第一责任,全面负责所指导学生的咨询、教育和选课方案的制定。

(4)行政班班主任负责本班全体学生选课工作的指导、选择工作。

(5)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建立对口指导班级,由高年级学生协助低年级学生选课。

5、选课实施步骤

(1)学校编制《选课指导手册》发放给学生使用。《选课指导手册》主要包含:

①编制该手册的目的、意义。

②高中课程结构简介。包括课程总结构介绍,各学习领域所包含科目、各科目选修系列和选修模块之间关系以及系列内部各模块之间关系(相对平行的还是序列性的)介绍等。

③顺利毕业的基本学分要求。

④选课程序说明。

⑤选修课程简介。包括学科说明、开课计划、模块代码、开设对象、学分分配、周学时数等。

(2)组织实施:见选课流程图

在了解自己学习需要基础上进行下一轮选课,学生学习《选课指导手册》并选课。

备注:

1、学生一般提前一学期选课,若起始年级需要选课可在开学前两周进行。

2、学生所选课程,若本学期内未能开出,学生可以在以后继续选,也可放弃修习这些课程,而选择其它课程。

3、学校技术科负责开发选修课程志愿填报录取系统,以支持选修课程的志愿填报和录取工作。

高中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篇4

一、对必修课实施选课走班教学的认识

对学生发展的认识。更好地为孩子提供所需的个性化教育,提升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需求。通过必修课走班,为学生打开选择的空间,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为学生发展个性、走向自立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让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学会负责,学会规划人生。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位学生在共同基础上获得差异化的发展,为国家培养不同类别的人才。

对教师发展的认识。教师不能只是研究题海的教书匠,而应该是有个性、有特长的教育工作者。学生流动增加,迫使教师进一步关注课堂教学,关注每一个学生,而减少通过课外辅导提高学生成绩的行为。同时,行政班淡化,班主任职责弱化,导师制和全员德育的施行,使得普通老师和学生的交往进一步加强,不但是学业帮助,也包括素质培养和生涯规划等方面。

对学校发展的认识。不同学生的个体需求进一步得到满足,意味着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同时,必修课走班将带来一系列深层次的教育变革,如导师制、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课堂模式等等,这些能促进学校更好地依托本校特点加强针对性研究,并逐渐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避免各学校同质化的竞争。

二、教学班的组织

学校考虑从2014级学生开始,实行必修课程选课走班,学校综合考虑设计方案。

(一)遵循的原则:

1.减少班级人数。从以前几届的平均<45人每班减少到平均<43人每班,使每位学生的每门学科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因材施教。

2.遵从单科层次。因本校学生大数学生会有偏科现象,让学生每门课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发展层次上寻找“最近发展区”。

3.让学生有选择教师的权利,学生能在一定范围内选择教师,促进师生关系融洽,有利于提高教学成绩。

4.稳定教师队伍,教师教学工作量基本平衡。走班教学后,教学班会有所增加,工作量尽可能平衡。倡导优秀教师多承担教学工作量,但要稳步推进。

(二)学生的分层标准

学校在统一招生以后,高一年级在语、数、英、政、史、地、物、化8门科目中,按照学生的能力发展层次和具体需求将学生分成基础层次和拓展层次两个层次。其中,除语数英外,其余学科分层可以参考学生该学科最终参加考试的预设进行确定。一个层次是学生选择该学科需要参加选修类考试,作为高考成绩的。另一层次是学生决定该学科仅作为学业水平测试,作为毕业要求的。

(三)教学班组建的程序

学校通过学生调查、家长调查、任课教师建议等多方面进行前期准备后(初步确定在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确定分队及单科分层的组班方式。分队即首先将全年级走班学生按照楼层分成若干个队,同一个队同一门学科同时开课,教学难度分为A层与B层,A层为拓展层次,B层为基础层次,学生按照单科发展水平选择进入不同层次不同教师任教的教学班。

根据学生的总体发展水平及初次选择的可能变动,初步考虑每门学科设置50%的A层次教学班级,其余为B层次教学班级(具体视实际报名情况作相应调整)。由教研组初步提出每位教师A层、B层任教班级数,学校进行审核调整,确定教学班教师安排,并排好走班课表。

必修课走班前,教务处公布各队各门学科任课教师名单、学生分队及单科分层参考意见,并召开学生大会说明走班规定及注意事项。允许学生有10天的时间换队及更换单科层次,然后在校内选课系统中完成选课,再由教师进行微调,确定每个教学班级最终学生名单。一学期进行一次全年级的教学班调整,个别学生要调整教学班级时,需本人申请、家长签字,学科备课组长签字后才能更换。

三、走班教学的实施

教学内容及难度:为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教师应对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教师可根据任教班级的学生实际,根据模块间的关联性进行调整、重组、合并、删减,调整教学顺序,将实践活动与理论教学结合。因为A、B层次的区别主要是学生的单科发展层次,最终的教学定位也有区别。教学难度上,总体而言 A层教学班的学科层次注重选修内容及对必修内容的拓展和整合, B层教学班的学科层次主要面向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高中毕业要求,以夯实必修内容基础作为教学的重点。因此,备课组在教材处理、进度、教学内容、实施方式及作业布置上都应有相应的区分,并增加了学生平时学习情况记载,探索评价方式的改革。

教学方式的变化:为了使课堂教学能够面向每一位学生,学校减少了教学班学生的人数,实现小班化教学。同时倡导有序、有趣、有效的课堂教学原则,反对一讲到底的“填鸭式”教学,鼓励教师采用案例研究、角色扮演、实践体验、团队合作、探究发现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的生态化课程教学,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评价:完善选课走班的教学评价。必修课程的教学评价目前主要采用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并重的方式。终结性评价是对课堂教学的达成结果进行评价,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活动运行过程中,明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及时修改或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关于学生相对客观、全面的评价,实现评价与教学的一体化。

四、走班教学的管理

实施走班教学后,学校从必修课课程校本化管理制度、无班级后学生日常管理、班主任制度、教师教学的考核制度、教学资源的提供与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改善,以实现有效管理。

(一)必修课课程校本化管理制度。

1、级部形成扁平化管理模式

管理模式由原来的繁杂层次变为校长室、级部和教师三个层次,形成一种扁平化的管理结构,提高管理的精细化和高效率,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构建“三位一体”的走班管理体系

一是教师双岗管理,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对学生管理实行双岗管理,即行政班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协同管理。确立任课教师是教学班的核心,是教学班中教学质量、纪律、财物、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任课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一岗双责,既要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又要承担起对所任的教学班学生管理的责任。

二是学生自主管理,教学班设一位班长,管理本班的班务,负责上课点名、维持纪律和日常卫生监督等工作;教学班设多个课代表负责收发原行政班同一层次学生的作业、加强与老师的信息交流等工作。

三是成长导师指导,以双向选择的方式,为每位学生配备成长导师,每位教师为十位左右的学生当成长导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学习过程中,成长导师将对学生的个性特征、学科成绩、学习兴趣、认知水平、学习潜力等方面进行跟踪,帮助学生选择与其性向、志趣相一致的课程,做到思想上引导、学业上辅导、心理上疏导和生活上指导。

“三位一体”的走班管理体系,形成“全员齐抓共管”的育人格局,促进选课走班教学的有效开展,保证走班教学管理无漏洞。

(二)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制度

1、 建立多元化的教师评优体系

从职业道德、工作量、教学常规、专业发展、教学业绩等方面全方位评价,覆盖教育教学各方面。同时,通过学生、家长、教师、主管领导等多种途径对教师进行评价。此外,教学成绩不再与教师的个人评价挂钩,改为学科团队整体评价。

2、建立家校互动的学情反馈机制

学校构建必修走班管理平台,利用平台对教学情况进行精细化管理。在这一平台中,任课教师记录每个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和导师辅导情况,学生有问题也可以给老师留言,家长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并及时与任课老师进行沟通。

(三)教学资源管理制度

早读、班会等活动按照行政班进行。走班后,为了不弱化班主任的管理,实行全员德育,实施成长导师制,每位成长导师最多带不超过10名学生,原则上从高一一直带到高三毕业为止,从学习、生活、心理、人生规划等多方面关心学生,每位成长导师每周要和学生交流,全面了解所导学生的情况,并给出适当的建议与指导。学校制定了《浙江省善嘉中学选修课教学班任课教师职责》、《浙江省善嘉中学选修课教学班学生守则》、《善嘉中学学生走班管理制度》、《浙江省善嘉中学选修课后勤保障条例》等相关的制度来保障走班的顺利进行。

高中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篇5

选课走班后,学生被极大地激发和唤醒,对课程的需求更加多元了。如果学校不能提供相应的课程满足学生需求,选课走班就会变得形式大于内容。“选课走班”,“选课”在前,“走班”在后,学生是因为选择了不同课程,形成了不同的、个性化的课表而走班。因此,如何设计课程方案,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对课程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就显得非常关键。在设计课程方案的'过程中,我们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

一、“顶天立地”原则

所谓“顶天”,是指学校课程方案的制定,必须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必须满足国家课程方案的基本要求,以学生为本,增加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所谓“立地”,是指课程方案的制定,要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要从学校的历史和文化中生长出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学校的育人目标服务。

因此,本着这一原则,我们尝试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整合,从学校的育人目标、学科素养、综合实践、特长发展等不同维度对课程进行宏观架构。

北京十一学校的前身是中央军委子弟学校,从其诞生的第一天起,它就带着共和国之子的红色胎记。这样的特殊身份赋予了学校独特的育人目标,它要求每一位学子都要心怀国家,成为社会栋梁、民族脊梁,做到“志存高远、诚信笃志、思想活跃、言行规范”。而这样的育人目标,无疑需要通过一门门的课程来实现。于是,在课程方案中我们设计了“综合实践课程”,将育人目标的内容分解到“志远课程”“意诚课程”“思方课程”和“行圆课程”,纳入综合实践课程中。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发展方向不同、学习基础和学习能力不同、兴趣爱好也不同,我们又设置了“分层、分类课程”,以给学生更多选择。考虑到有的学生可能在某个领域里有很强的本领,需要扬长,有的学生在某个学科的学习中可能会有困难,需要补短,于是又设计了“特需课程”。

总之,学校在充分学习和研究国家课程标准、国家课程方案的前提下,细致调研了学生的实际需求,本着促进学生发展的宗旨,在专家的帮助下,构建了“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的课程框架。

二、“选择性”原则

从固定的行政班变为选课走班,表面看是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实质是价值观的转变。“创造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是我们的价值追求。但是我们也知道,学生千差万别,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世界,他们的学习基础不同、学习能力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发展方向也不同。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和唤醒他们,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更好地发展,需要丰富多样的课程支撑。因此,我们的课程方案,应该增加选择性,应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让有不同兴趣、不同能力、不同志向的学生都能选到适合自己的课程。

拥有选择性是课程成熟的标志。本着这样的原则,十一学校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些数理学科构建了分层课程;在语文、英语、历史、地理、政治这些语言和人文社科领域构建了分类课程,还设计了游学、综合实践、高端项目研究等综合类课程;还有满足特殊个体特殊需求的特需课程,如特种体育、援助课程等。目标就是让不同类型的孩子和他们适合的课程连接起来,在个性化的课程选择中成就自己的个性、实现更好的发展。

三、“发展性”原则

我们将课程定位于为人的发展、人格的塑造、全面素养的提升和适应未来社会做准备。选课走班后,学生在一次次的选择中,不断问自己:“我需要什么?我适合什么?”借此,学生渐渐地发现了自己的兴趣和潜能,逐渐发现和唤醒自己。通过选择,学生会逐渐找到目标和方向,从而拥有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内动力。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我们对课程的理解不能只局限在课堂,学生的社团活动、游学、职业考察、行为规范乃至日常生活都可能成为课程。只有这样看待课程,我们才能更系统地设计课程方案,让我们的育人目标得到落实,使学生得到更多样的体验、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十一学校的《课程手册》中,不仅可以看到“志远”“意诚”“思方”“行圆”这四类综合实践课程,还有“名家大师进校园”“名师讲堂”“名生讲堂”“学长有约”“外国文化日”“社会实践”“入学教育”等,目标就是让学生意识到课堂之外的这些综合实践,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可以更全面地促进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高中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篇6

一、成立高考综合改革领导小组

组长:庄小荣(校长)

副组长:刘伟(副校长)

成员:黄泉水(教务主任),于智勇(德育处副主任),范书宏(教务处副主任),汪秀春(教科室副主任),李国富(总务处主任),肖东(德育处副主任)

二、预备阶段:

1、提前与学生和家长宣传新高考,及新高考可能带来的模式。

本年级从20xx年8月15日第一次报到就通过家长会和学生大会、班主任等渠道与家长和学生宣传新高考可能带来的变化和模式,希望学生和家长能够更早地接触和了解新高考,提前做好准备。

2、开展各项活动,例如名师讲坛,邀请年段学校名师为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及新高考背景下的专业介绍与分析,促进学生对各学科的进一步了解;开展职业生涯指导系列活动,邀请来自各行各业的家长从职业特点、专业需求、职业准备、职业发展等方面来介绍相关职业,为学生拓展视野,形成一定的职业期待。

3、开展模拟选课,了解学生学科动向。高一下学期进行了3次模拟选课,了解了学生大致的学科情况。并根据这些情况进行选课走班方案的预制定。

三、制定阶段:

1、4月份“3+1+2”方案正式确定后,学校迅速研究政策,并在学校内、外进行调研,根据我校具体硬件、软件及学生模拟学科情况制定了初步的选课分班方案并在一周内召开学生大会和家长会,将“3+1+2”的具体规则与要求及我校的初步方案告知学生与家长,为学科做好准备。

2、我校选课方案的基本原则是调动学校的最大化资源,本着对学生负责,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开放12种组合供学生自主选择。

四、实施阶段。

1、选课。

期末考后第一时间按照之前告知学生和家长的方案。将成绩发给家长与学生作为学科参考。利用厦门信息港平台,组织学生完成学科。

2、分班。

按照学生所选课目情况,对成绩进行换算进行分班。即上学期成绩占20%下学期成绩占80%,语数英、物理、历史按原始分计算在加上学生所学2科的标准分。首先,我校选择物理的学生由505人,选择历史的学生由201人。因此据此分成10个物理班与4个历史班,组成行政班;另外根据4选2,12总组合的选课结果,采取两两结合的方案进行教学班的分班,最终分成14个教学班。例如同时选择化学与生物的同学有165人,就分成4个化生班。

3、排课。

按照分班的情况,结合少走班的原则与各学科教研时间等条件与信息港的工作人员一同探讨排课方案。经过数次的打磨、优化形成目前的方案。每天上午,学生在行政班的教室上课,上课科目主要是语数英、历史与物理。下午,学生进入对应的教学班教室上课,下午上的科目主要是语数英、历史、物理外的其他所有科目。这样学生每天上午和下午的班级都是固定的,一天只要走一次即可,部分同学甚至不用走班。只有在星期三上午第四节,因为课排不开,需要多走一次。

4、走班。

27日学生正式开始上课,在学生来校之前年段已经将方案和分班结果通过网络告知学生与家长。在教室门口也将学生名单,上午、下午课表都粘贴公布。27日的上课秩序井然,学生都能很快地找到自己的教室。一个学期下来,运转顺畅。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