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经过反思,有了新的启发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教育扶贫心得感悟【优秀3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赴对口帮扶村开展学习交流实活动后,支部及时召开了小结会,会上,大家联系实际,畅谈了自己的体会和感想,其主要收获有以下几点:
一是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了保持党员先进性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到农村基层的参观学习实践活动,使大家受到深刻的触动,充分认识到党员教师肩上担子沉重。有的党员教师谈到:到贫困农村看一看,深深体会到教育的重要性,由于经济的落后阻碍了教育的发展,反过来,教育的滞后又制约着经济的发展,农民不具备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很难摆脱贫困,更谈不上科学发展。作为高校党员教师,要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做好本职工作,多为农村为基层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要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和引导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去就业,把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与建设家乡、服务基层紧密结合起来,与振兴贵州基础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脚踏实地到基层去开创自己的事业,为贫困山区的早日脱贫做出自己的积极贡献。
二是增强了对贫困山村的感情,提高了认识,转变了作风。有的党员教师谈到:我们的普高生大多数都来自农村,多数都是贫困生,他们的家境与联合村一般村民家庭经济状况都差不多,我们应该对贫困生给予特别的关爱。例如,各位班主任在落实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等项工作的时候,工作责任心应更加强一点,心应更细一点,工作效果更公平一点,力争把国家资金用在刀刃上,把国家对贫困生
的好事做实,把实事做好。要通过对口帮扶活动,提高认识,加强自身的教风学风建设,只有把我们的各项工作都做好了,才能争创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好党支部。
三是增强了工作的主动性和敬业精神。大家一致认为,要改变贵州农村的贫困面貌,我们必须努力担当好为贵州基础教育服务的职责,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好改制迎评的攻坚战。有的党员教师谈到:联合村地处黔南州东北部,属此次全国凌冻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现在村前村后仍可以看到被雪凝压倒堆放的树木。村干部介绍,两个月的雪凝天气造成停电停水,交通中断,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灾难。但面临严重灾害,有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在最困难的时刻,人民解放军来了,武警部队来了,全国各路电力抢修大军来了,自愿者队伍来了,政府的救灾物资资金到了,原计划三个月完成的救灾重建任务一个月就完成了,村民们转忧为喜,称赞只有社会主义社会才有可能办到。有的党员说:这种抗凌冻精神是我们民族复兴的伟大精神,我们深受这种精神激励和鼓舞,作为共产党员,在学院发展的最艰难时期,更应该发扬这种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当前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就应该理解为院党委霍书记提出的八论要求,即:论精神、论观念、论时间、论学习、论正气、论责任、论实干、论细节。
我们一定要落实八论要求,一定要坚定迎难而上的决心,一定要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为学院的跨越式发展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把工作做好。党支部通过对口帮扶交流学习的实践活动,有效提高了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进一步增强了党组织和党员保持先进性的自觉性,是新时期高校基层党组织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积极探索。
根据xx市扶贫办的统一安排,xx区扶贫办于xx月xx日-xx月xx日,利用两天的时间,陪同市扶贫办的领导赴xx、xx、xx等乡镇就xx年的精准扶贫开发工作进行实地调研。
两天来,我们陪同调研组先后来到安阳乡郎家城村、高寺儿村、苗家堡村;花寨乡滚家城村等整村推进项目村;大满镇柏家沟村、新新村;党寨镇上寨村、陈家墩村等移民点,进行实地调研,每到一处,调研组领导都和乡、村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交谈,去年的项目的扶贫效益如何。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如何,今年村上打算再做些什么,乡、村领导都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回答。调研组还深入农户家和农户促膝交谈,详细询问农户的家庭生产生活情况,通过算账对比,了解农户的收入等情况。
几天以来感受很深,每到一个扶贫项目工作点,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下面我就如何做好下一步扶贫开发工作,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首先,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扶贫开发工作是新阶段一项重大“工程”,我觉得要想做好这一重大“工程”,“一把手”领导首先要高度重视,思想上必须要统一,认识上必须要到位,只有“一把手”领导重视了,村上的领导才能够重视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安排的项目保质保量地完成。
其次,要及时做好和相关部门的衔接工作。工作能否做好,衔接固然重要,工作做不好,做不到位,很大程度上也于相关部门衔接有很大原因。从而导致工作滞后,要及时做好项目的衔接工作。
最后,要深入村社、倾听民意、了解民情,推动工作顺利开展。通过两天的调研,我想我们领导除了平时工作之余,抽时间要更多地深入村社、农户家中,倾听民意、了解民情,知道村社干部的所思所想、农户的所期所盼,真正知道村社干部在想什么,农户在盼什么。只有这样领导才能够掌握到第一手可靠资料,从而使领导和老百姓打成一片。在这里我联想到了前几天,在《新闻联播》当中看到的湖南省衡阳市委、市政府新制定的一项措施,市一级领导干部每年下基层到田间地头帮助老百姓干农活不少于10天,县一级领导干部每年下基层到田间地头帮助老百姓干农活不少于20天。我当时看到这,心里就想这一做法很好,值得我。qiang愦蟾骷读斓几刹垦埃俏颐堑牧斓几刹恳舱庋斓几刹亢屠习傩盏木嗬刖屠母习傩账妓胨尾胖赖母啵銎豆ぷ骺蛊鹄淳透忱挥姓庋颐堑姆銎豆ぷ鞑拍芄蛔龅酶茫⒒痈蟮匦б妗
这几天深入贫困山区走访,看到贫困户或乐观或担忧的神色,听到他们诉说家庭贫困的原因,我发现除了个别家庭因重大疾病造成贫困外,大部分家庭是因为自身文化素质低下,无一技之长致使家庭深陷贫困的泥沼。对此我感受颇深,现在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农民的贫穷与现有的文化知识息息相关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教育扶贫,是我国整个扶贫开发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过去我们常说,“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鼓励更多的孩子通过读书走出山村、融入城市,事实上这种导向是成功的。其实读书并不是让每个孩子都去上大学这么简单,它更重要的作用在于让适龄孩子接受完整的、系统的、良好的教育,有条件、有基础的可以去上大学,更多的孩子可以通过学习和知识的培养,拥有一技之长。这次走访我深刻感受的是贫困户农民文化知识欠缺,规划自己生活能力非常差,他们体现了农民的朴实,却忽略了“头脑创造”。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站在教育的端口,我们要利用科学文化知识,去哺育我们的下一代,让他们穿上文化的新衣,让孩子们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
二、先让贫困户在精神上脱贫
党和政府始终心系老百姓,特别是家庭贫困的群众。但是在走访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比较让人担忧的问题:有的贫困家庭具有严重的依赖性,把脱贫希望完全寄托在国家的扶贫补助上,一心想的就是以后到底还能补多少钱。他们尚未意识到真正脱贫还得依靠自已不畏艰难的创业精神和自己的辛苦劳动,简单地认为国家的扶贫是“授之以鱼”。所以当讲到人穷不以志短,除了政府的扶持,更多的还是得靠自身的努力时,有些受访户就会以自身文化程度低,出门就业难的'说辞推脱。所以我认为在物质帮扶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扶志,引导受助者寻找造成贫困的根源,鼓励他们树立改变落后面貌的思想,提高文化素养,让专业人员对他们悉心辅导,掌握脱贫致富的本领,变被动脱贫为主动致富。
三、贫穷的农村面貌,让我更坚定自己的教育事业
所谓“穷不读书,穷根难除,富不读书,富不长久。”深入村寨,倾听民意,了解民情,知道他们的所期所盼,摸清底数。我们作为老师就是要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无私奉献,认真教书,认真育人,扶贫先扶智,把我们贫穷的子女教育好,让他们从小立志,长大后改变家庭贫穷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