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拉回归对中国和美国意味着什么(优秀3篇)

在被称为“多年来最重要的一次”的巴西大选中,巴西前总统、劳工党候选人卢拉击败了保守派的现任总统博索纳罗,即将在2023年1月1日迎来自己的新一个任期。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卢拉回归对中国和美国意味着什么(优秀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卢拉回归,对中国和美国意味着什么 篇1

10月30日,巴西左翼阵营劳工党候选人、前总统卢拉在圣保罗一处投票站投票。

“从明年1月1日起,拉美的每个主要国家都将由左派领导”

当地时间10月30日20时(北京时间31日7时),在完成统计的98.81%选票中,卢拉赢得了50.83%的选票,博索纳罗已经无法实现反超。因此巴西高等选举法院宣布,卢拉当选下一任巴西总统。

77岁的卢拉是一个农场工人的第七个儿子,他后来在一次工业事故中失去了一根手指,与巴西的工人阶级有着近乎神话般的联系。他在2003年至2010年执掌巴西,被誉为“巴西历史上最受欢迎的领导人”,更被拉美左派视为偶像。

2017年,他被判腐败和洗钱罪名成立,并于2018年入狱服刑,尽管他的支持者坚持认为,这是一次“政治裁决”。2021年3月,一名最高法官宣布对卢拉的定罪无效,为他参加本次总统大选铺平了道路。

让这次大选备受国际关注的原因并非只是卢拉本人传奇般的经历,更是它对拉丁美洲政治版图变化带来的影响和想象。“卢拉在拥有2.15亿人口的巴西取胜意味着,当他在明年1月1日上任时,从阿根廷到墨西哥,拉丁美洲的每个主要国家都将由一个左派政府领导。”《华盛顿邮报》31日这样评论称。

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杨建民3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作为拉丁美洲体量最大的国家,卢拉在巴西的获胜从根本上改变了该地区的政治格局,也意味着拉丁美洲的“左翼执政周期”再次开启。

最近两年来,“左进右退”的强风在拉美国家刮起,在阿根廷、玻利维亚、秘鲁、洪都拉斯等多个国家的大选中,左翼政治人物纷纷获胜“登顶”。尽管拉美一向被认为有钟摆般的“左右执政周期”,但这一次的“向左转”的时间似乎比预料中来得更早,左翼政治力量正在这一地区加速复兴。

杨建民分析认为,在这一背景下,未来古巴、委内瑞拉等左派执政国家的国际环境将有所好转,拉共体等地区性组织将重新发挥作用,拉美外交的自主权更加大大增强,而这些则意味着美国对拉美的“分化瓦解”政策将更难找到“支点”。

新的政治版图也将带来新的挑战。分析认为,未来几年,再度回归的拉美左翼必须证明自己能够成为“社会引擎”,他们必须展现自身的政治管理能力,以获得制度权力空间,同时不放弃自己曾经的优势——与社会运动的联系,以再次赢得选举。在上一个执政周期里,左翼尽管在拉美民众中赢得很高声望,但被认为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新发展模式,因此最终没有完成替代新自由主义的目标,反使自己陷入执政困境。

中巴关系或将迎来“政经双热”

卢拉的回归和拉美“左翼执政周期”的再度开启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周志伟认为,中巴两国的合作氛围将会出现大幅度改善,并产生更多的合作空间和机遇。

“即使在博索纳洛政府期间,两国经贸关系也保持着高效的增长。而在卢拉回归后,中巴两国的政治关系也势必将更加顺畅,或将出现‘政经双热’的局面。”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这样形容称。

周志伟认为,从巴西现实情况来说,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卢拉政府想要实现经济增长和民生改善,难度和挑战并不小。“我认为卢拉将寻求从外部挖掘有利因素,以提振巴西经济增长,并保证劳工党执政的稳定性。在这一背景下,巴西或将更加主动地靠近亚太和中国,尤其对‘一带一路’、大型基建项目合作等显示出更大的兴趣。”这名中国学者以巴西邻国阿根廷举例称,阿根廷迎来左翼执政后,已明显展现出对“一带一路”更大的热情。

据媒体此前报道,卢拉曾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是一个对巴西来说至关重要的国家。他认为,博索纳罗政府并未将中国当作伙伴来对待,“我并不是说我们要与美国不和,我们应该和美国保持一个良好的关系,但我想和中国保持同样的关系。我也想和俄罗斯保持同样的关系,和尼日利亚、和安哥拉、和南非以及和马来西亚保持同样的关系。”“毫无疑问,卢拉的回归对中国是一次机遇”,杨建民分析认为,拉美的左翼政权通常会和美国“拉开”关系,而主张多元化的平衡外交,而右翼尽管在经济上离不开中国,但更倾向于以一种更传统的方式和北美、欧洲等国保持密切关系。如果中国能把握好“左翼执政周期”的再次开启,将有望和拉丁美洲建立更加深刻的关系。

此外,卢拉等拉美左翼政治人物对“地区一体化”“南南合作”等议题的支持度更高,这将更有利于中国和拉共体等地区性组织的协调合作,有助于中国在拉美“朋友圈”的扩大。

“卢拉的世界观和大部分新兴大国是一致的,即认为当前的国际体系的权力结构是不平衡的,是一种霸权体系,需要改变,而新兴大国间的合作将被他视为一个很重要的抓手。”周志伟认为,卢拉的回归,将使中国在全球治理、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等领域的主张得到更多支持。

在31日举行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就卢拉当选新一任巴西总统一事表示,中方衷心祝贺卢拉先生再次当选巴西总统,祝愿巴西国家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

“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全局角度看待和发展同巴西关系,愿同卢拉先生领导的新一届巴西政府一道推动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更好地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为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共同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赵立坚称。

“自主、平等、互惠”——卢拉执掌下的巴西或将这样同美国相处

据白宫消息,当地时间30日,美国总统拜登发表声明,祝贺巴西劳工党候选人卢拉在选举中获胜,“我期待在未来数月和数年中共同努力,继续我们两国之间的合作。”

卢拉的获胜将为美国和巴西的关系带来哪些新的改变?在本世纪初的“粉红浪潮”中,“反美”是当时拉美左翼重要的政治口号与标签之一,那么,今天拉美再次全面“向左转”是否意味着华盛顿已彻底失去这一地区?

杨建民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表示,相比于上一次执政,再度执政的卢拉或许会展现出更加务实的风格。“尽管卢拉代表的拉美左翼依然会反对新自由主义和美国的霸权,但有关‘主义’和‘反美’的声量将不会像上一轮‘粉红浪潮’时那么响,而稳定经济、缓解疫情负面影响等更加实际的工作会成为其优先任务。”

“重视同新兴大国的合作,并不意味着卢拉将对美国采取排斥的立场。巴西基本将继续延续此前同美国的合作态度。”周志伟认为,但卢拉执掌下的巴西会更多强调自主、平等、互惠等理念,“这与博索纳洛和特朗普时代的美国类似‘结盟’的关系是完全不同的。”

这名中国专家认为,在大国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巴西将成为美国努力争取的对象。值得一提的是,博索纳洛和特朗普都曾展现出一种对制度和秩序的冲击破坏,即“反建制”,拜登在卢拉获胜后迅速对其致贺,除了试图拉进与卢拉的关系,也意在体现出对制度和秩序的维护。

有分析认为,最近两年在拉美崛起的“新左翼浪潮”在绿色环保、女权主义、少数群体平权运动等议题上同美国有加强合作的空间。如果其国内政策可与美国兼容,他们或将不会显示出像本世纪初那样强烈的反美情绪。“我们南美国家可以组成一个经济集团,来面对两个巨人——美国和中国,就像欧盟一样。”此前,卢拉本人曾这样形容拉美未来可在国际地缘政治中扮演的角色。不少分析认为,拉美国家今后在外交上将采取更加独立的政策,对区域外大国的认知或许会进入一个重新调整的阶段。

卢拉回归,中巴关系怎么走? 篇2

在卢拉于2003年至2010年担任巴西总统期间,巴西政府积极发展对华关系,中巴两国贸易往来显著增长。如今,卢拉时隔十二年再度上台,他的政府将奉行何种对华政策也成为外界关注焦点。

巴西《环球报》9月21日报道称,卢拉在接受一档电视节目采访时承诺,在执政的前半年时间里,他将致力于重建巴西与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良好关系。他同时也表示,巴西会尽力改善与欧洲的贸易关系。

卢拉接下来的任务是…… 篇3

近年来,巴西经济增速一直处于全球主要经济体的中下游位置,在全球经济下行、新冠疫情持续蔓延、巴西国内贫富差距加速分化的背景下,如何提振经济将成为新一届巴西政府的首要难题。

世界银行10月7日更新的巴西经济概况指出,结构性问题导致该国过去十年的GDP增长乏力,平均年增长率仅为0.3%左右。繁杂的税收体系、不利于创业的商业环境、压缩公共投资等一系列问题也导致该国生产率增长迟缓。

新冠疫情的冲击更是让巴西经济“雪上加霜”。报告称,尽管2021年巴西经济在服务业的支持下实现了反弹,巴西政府也通过社会保障措施缓解了贫困问题,但这同样提高了民众对社会救济的依赖程度,并让政府的总债务显著增加。

世界银行认为,在当前高度不确定的环境之中,巴西经济依然面临重大下行风险和通胀压力,对于经济增长乏力和改革势头放缓的担忧仍普遍存在。因此恢复财政可持续性是巴西最紧迫的经济挑战。

卢拉在竞选期间发布的政府计划并未具体阐述经济改革方案,但《圣保罗页报》称,计划已经提出几个明确的方向,例如反对巴西国有电力公司等国企的私有化进程、承诺根据通货膨胀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简化税收制度让“穷人少交税、富人多交税”等。

美国《时代》杂志指出,卢拉的主要目标是“重建巴西”,包括恢复因多年投资不足而遭受重创的公共服务、缓解贫困和饥饿以及对抗通货膨胀等任务。但巴西持续多年的经济停滞、预算紧张、全球能源危机等问题,将让卢拉面临比前两个任期更为沉重的压力。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