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世南《蝉》原文及赏析(优秀2篇)

虞世南《蝉》赏析 篇1

这首托物寓意的小诗,是唐人咏蝉诗中时代最早的一首,很为后世人称道。

首句“垂緌饮清露”,“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象下垂的冠缨,故说“垂緌”。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这一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分(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贵的身分地位在一般人心目中,是和“清”有矛盾甚至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形象中了。这“贵”与“清”的统一,正是为三四两句的“清”无须藉“贵”作反铺垫,笔意颇为巧妙。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梧桐是高树,着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高挺清拔,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悦耳动听,着一“出”字,把蝉声传送的意态形象化了,仿佛使人感受到蝉声的响度与力度。这一句虽只写声,但读者从中却可想见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一句对蝉声远传的生动描写,三四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虞世南《蝉》鉴赏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全篇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诗的议论。蝉声远传,一般人往往以为是藉助于秋风的传送,诗人却别有会心,强调这是由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一个真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正象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所说的那样,“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唐太宗曾经屡次称赏虞世南的“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诗人笔下的人格化的“蝉”,可能带有自况的意味吧。沈德潜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唐诗别裁》)这确是一语破的之论。

清施补华《岘佣说诗》云:“三百篇比兴为多,唐人犹得此意。同一咏蝉,虞世南‘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是清华人语;骆宾王‘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是患难人语;李商隐‘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是牢骚人语。比兴不同如此。”这三首诗都是唐代托咏蝉以寄意的名作,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虽同样工于比兴寄托,却呈现出殊异的面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成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虞世南《 www.bai huawen. 蝉》赏析 篇2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这首咏蝉诗,借咏蝉以喻自身的高洁。诗中的蝉,也就是作者自己的影子。写蝉是为了寄托诗人心中的苦闷和感慨,以蝉自喻,直抒胸臆,感情真挚。

前半首写蝉餐风饮露,居高清雅,然而声嘶力竭地鸣叫,却难求一饱:“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蝉栖身在高树上餐风饮露,所以难以果腹;尽管它自命清高也好,含恨哀鸣也罢,这些都是徒劳的,终究不能摆脱生活的清贫,难饱的困境。

“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几近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依然是那样的苍翠,并不为蝉的哀鸣而悲伤萧疏,显得是那样的冷酷,没有一点一滴地同情。

后半首抒写自己闻蝉以自警,他乡薄宦,四处飘零,故园荒芜,胡不归去:“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诗人在各地当幕僚,是一个官职卑下的小官,好象大水中的木偶到处漂流。“田园将芜胡不归”,更何况家乡田园里的杂草和野地里的杂草已经连成一片了,人走到地里已没有地方落脚了。

“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蝉的操守高洁正与我的廉正清贫相应。烦劳你蝉君最能让我警醒,我这个与蝉境遇相似的小官,也当坚持操守,玉洁冰清,这让我不免有了归乡的念头。

虞世南的《蝉》是唐人咏蝉诗中最早的一首,写出了蝉的高洁,并以此自况: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凭借某种外在的力量,自能声名远播。体现了诗人的自信及对人内在品格的赞美。骆宾王的《狱中咏蝉》巧妙用典,连用比兴,写出了自己对故园、家国的忠爱之情,也写出了自己政治上的不得意和环境给自己的压力。李商隐的这一首咏蝉的诗,则借蝉栖息高枝,来比喻自己的操守高潔;借蝉餐风饮露难以果腹,来比喻自己生活清貧,两袖清风;借蝉彻夜悲鸣,可所棲息之树依然是那样的苍翠,来比喻自己积极进取,可惜还是得不到权贵的赏识或推荐重用。

钱锺书先生评论这首诗说:“蝉饥而哀鸣,树则漠然无动,油然自绿也。树无情而人有情,遂起同感。蝉栖树上,却恝置之;蝉鸣非为‘我’发,‘我’却谓其‘相警’,是蝉于我亦‘无情’,而我与之为有情也。错综细腻。”钱锺书先生指出树无情而蝉亦无情,而我却谓其相警,极其明确地指出了本诗咏蝉与抒情的错综关系,实为咏物佳作。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