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觉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发现火灾迅速拨打119电话报警,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二、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拨打96119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举报。
三、不埋压、圈占、损坏、挪用、遮挡消防设施和器材。
四、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五、不在严禁烟火的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动用明火和吸烟。
六、购买合格的烟花爆竹,燃放时遵守安全燃放规定,注意消防安全。
七、家庭和单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八、每个家庭都应制定消防安全计划,绘制逃生疏散路线图,及时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九、室内装修装饰不宜采用易燃材料。
十、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乱接电源线,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要关闭电源开关。
十一、正确使用、经常检查燃气设施和用具,发现燃气泄漏,迅速关阀门、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十二、教育儿童不玩火,将打火机和火柴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十三、不占用、堵塞或封闭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和消防车通道,不设置妨碍消防车通行和火灾扑救的障碍物。
十四、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不乱扔烟头。
十五、学校和单位定期组织逃生疏散演练。
十六、进入公共场所注意观察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记住疏散方向。
十七、遇到火灾时沉着、冷静,迅速正确逃生,不贪恋财物、不乘坐电梯、不盲目跳楼。
十八、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尽量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头部和身体,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
十九、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二十、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用湿毛巾衣物堵门缝,发求救信号等救援。
一、发生火灾后怎么办?
实践证明,在起火5分钟内,能否将火扑灭是关键,把握这个关键有两条:一是利用灭火器材扑救;二是组织扑救的同时报警。
二、如何报火警?
(1)拨通“119”火警电话后,讲清着火单位名称、详细地址(路、号);
(2)讲清着火部位,着火物资,火情大小,有无被困人员;
(3)留下报警人的姓名、电话号码;
(4)打完电话后,要立即到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车的到来,以便引导消防车迅速赶到火灾现场;
(5)迅速组织人员疏通消防车道,清除障碍物,使消防车到火场后能立即进入最佳位置灭火救援;
(6)如果着火地区发生了新的变化,要及时报告消防队,使他们能及时改变灭火战术,取得最佳效果;
(7)在没有电话或没有消防队的地方,如农村和边远地区,可采用敲锣、吹哨、喊话等方式向四周报警,动员乡邻来灭火。
三、常用的灭火器材有哪几类?
(1)泡沫灭火器;
(2)二氧化碳灭火器;
(3)干粉灭火器;
(4)水基型灭火器。
水的灭火作用?
A、窒息灭火作用; B、冷却作用;
四、烟头引起火灾原因?
因为烟头虽小,但其表面温度一般在200—300°C,中心温度可达700-800°C左右,一般可燃物(如纸张、棉花、柴草、木材等)的燃点都在130°C-350°C,都低于烟头的温度。所以乱仍烟头很容易发生火灾。
五、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
短路、超负荷、接触电阻过大,电火花和电弧,照明灯具和电热器接触可然物等。
六、常用灭火器的名称及其灭火类别:
1、干粉灭火器,适用于固体类物质、可燃液体、气体或带电设备的初期火灾;
2、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油类、一般固体物质(木、棉、麻、竹等)火灾;
3、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图书、档案资料等火灾;
七、发生火灾为什么不能乘坐电梯?
因为发生火灾可能会停电,同时电梯井直通大楼各层,烟、热、火很容易涌入,导致电梯变形或失控。
八、火场逃生通过烟雾区时为什么要弯腰或爬行呢?
因为烟雾比空气轻,浮在上层。
九、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哪几种?
1、隔离法;2、窒息法;3、冷却法;4、抑制法
发生火灾自救方法:
1、利用建筑物内的疏散设施逃生。
2、利用简易防护器材逃生。
3、自制简易救生绳索,切勿跳楼。
4、开辟避难场所。
十、什么是燃烧?
燃烧是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映,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一、自觉维护公共消防安全,发现火灾迅速拨打 119电话报警,消防队救火不收费。
二、发现火灾隐患和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可拨打 96119电话,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举报。
三、不埋压、圈占、损坏、挪用、遮挡消防设施和器材。
四、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五、不在严禁烟火的场所动用明火和吸烟。
六、购买合格的烟花爆竹,燃放时遵守安全燃放规定,注意消防安全。
七、家庭和单位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八、每个家庭都应制定消防安全计划,绘制逃生疏散路线图,及时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九、室内装修装饰不应采用易燃材料。
十、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不乱接电源线,不超负荷用电,及时更换老化电器设备和线路,外出时 要关闭电源开关。
十一、正确使用、经常检查燃气设施和用具,发现燃气泄漏,迅速关阀门、开门窗,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
十二、教育儿童不玩火,将打火机和火柴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