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怎样养生【优秀6篇】

夏至是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从这天气,进入炎热季节,这个时候要怎么养生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夏至怎样养生【优秀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夏至调神养生 篇1

◎夏至来临,当心情绪“中毒”

夏至过后,我国便进入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段,即盛夏。所以防范中暑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中暑,不仅要在身体上加以防范,在心理方面也同时要加以关注。

由于温度的骤然攀升,人体下丘脑的情绪条件中枢会受到气温影响而使人体产生焦躁的反应。有些人可能并没有处在非常热的环境中,但是受到窗外强烈光线的影响,也有可能产生烦躁的情绪。另外,情绪还可能与汗液排泄的增加、睡眠和饮食不充足等因素相关,这些活动都可能影响人体的电解质代谢和大脑的神经功能,从而进一步地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动。所以盛夏要谨防情绪上的“中暑”。

如果你身边的人变得爱发脾气、萎靡不振、做事效率低、情绪低落、头脑迷糊、丢三落四、行为异常或者固执地重复洗澡、洗脸、洗手等,那他/她很可能出现情绪“中暑”了。

下面是预防情绪“中暑”的一些小窍门:

首先,合理安排生活,顺应昼长夜短的特点。作息应规律,可以睡个午觉以保证睡眠时间;起居室应该注意通风,不要长期呆在封闭的房间里,有意识地保持室内的整洁,不要让房子过于凌乱,这样容易让人出现压抑的情绪。

其次,消除不良情绪。在出现不良情绪的时候,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排解。例如及时转移注意力,听听轻松的音乐,想象一些清凉的画面,如晨雾、瀑布、大海等。或者找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来做。

第三,保持饮食清淡。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多吃去火的食物,少饮或者不饮用烈性酒,多喝水,以改善血液循环。

最后,维持平和的心态。俗话说得好,“心静自然凉”。在采取防暑降温的种种措施的同时,更要注意保持平和的心境。据医学研究得知,当人保持宽容而平静的心态时,机体肾上腺素的分泌会明显减少,自然也就不觉得那么热了。

夏至怎样养生 篇2

1养心

夏至到,天气炎热,让人烦躁不安,此时养生注重“心静自然凉”。嵇康《养生论》对炎炎夏季有其独到之见,认为夏季炎热,“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即“心静自然凉”,这里所说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2起居

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3运动

夏至运动宜在清晨

运动调养也是养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天气较凉爽时进行,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

4饮食

食苦酸咸助平和

饮食调养,有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之说(五行的观点),故《金匮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说法。根据五行(夏为火)、五成(夏为长)、五脏(属心)、五味(宜苦)的相互关系,味苦之物亦能助心气而制肺气。

夏季又是多汗的`季节,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如乌梅、李子、杨梅等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如牡蛎、龙骨、海带等。

《素问�臧气法时论》曰:心主夏,“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泻之”。按中医学的脏与脏之间的关系讲“肾无心之火则水寒,心无肾之水则火炽。心必得肾水以滋润,肾必得心火以温暖”。

甘温助阳祛湿

夏至是阳气最旺的世界,这个节气对应《周易》乾卦,六爻皆阳,意思是天地间的阳气达到极致,此后阳气将渐消而阴渐长。这个时候阳气向上向外散发,天气炎热,但是夏季“阴气在里”,容易生冷生寒,地下则表现得相当阴冷。联系中医中天人合一的理论,人体其实也是一样,自从冬天过后,人的气机慢慢向外发散,发散到夏至,同样形成一种阳气在表而内部阴寒的情况。

《伤寒论》说:“阳气在表,胃中虚冷”。对于阳虚体质的人来说,夏至是补阳最好的时候,特别是阳虚体质之人,可适当的吃些生姜、羊肉,狗肉等甘温助阳食物。

夏至之日后雨水日多,湿热交蒸,潮湿充斥,为一年中湿气最盛的季节。脾为湿土之脏,主运化,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湿土同类相招,同气相求,终归脾胃。”因此对痰湿体质之人建议选用健脾祛湿补中气的食物如小米、薏米、陈皮、白扁豆、赤小豆等。

重视午饭

午时人的心经最旺,午时正是一天的夏至,夏至为一年的阴之始,午时也是一天的阴之始,阳气开始下落,阴气开始上升。所以每天阳气的收藏应该从午正开始。阳气能否收藏好,午餐很重要。

《黄帝内经》有云“味厚则泄,薄则通……少火生气。”味薄即味淡,五味都应淡而平和。当下天地之间的气偏湿,吃辣可以燥湿,午饭有微辣即可。如果午饭吃辣过多,或吃得过饱过胀,阳气发散太过,会影响之后的阳气收藏,人会因阳气不收浮於体表及四肢而感到烦热。

5经络养生

至阳穴就是在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处。为什么开始就强调这个“七”呢? 有一个特殊的含义。在十二地支当中,阴阳的兴盛正好是六支,比細气从子时开始升发,到时达到极点。第七支“午”在这里起着兴衰转承的作用。至也就是极、最的意思,至阳的意思就是说,到了这里,阳气就到达了一个极点。

人体当中也是这样,横膈以下为阳中之阴,横膈以上为阳中之阳。至阳穴就是阳中之阴到达阳中之阳的地方,也就是背部阴阳交关的地方。正所谓“至阴飓飓,至阳赫赫,两者相接成和,而万物生焉。”在夏至以后,可以进行至阳穴的贴敷、艾灸、按摩,可以达到补益阳气的作用。

定位:在户胛骨的下角,就是最下那个点,将两个点结合起连一条线,与后背正中结合的地方,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就是至阳穴。

夏至养生方法有哪些 篇3

1、防伤湿

三伏正值古称长夏至节,此时降雨不断,水分上腾,潮湿充斥,空气湿度之大乃全年之最。湿易伤脾,且易与暑热相兼为患。湿热交蒸,常使人感到头昏身重、胸中烦闷不适、四肢无力、食欲不振;湿热下注,可致肠炎、痢疾等。

此时要格外注意饮食,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腻食物,可在粥食中加入扁豆、薏苡仁等健脾利湿之品,并注意饮食卫生,严防“病从口入”。

2、防中暑

伏天乃四季中阳气鼎盛之际,一些体温调节功能较差的人,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中暑。因此,须注意不要在太阳下暴晒,烈日当顶时不宜出门,勿做剧烈的运动,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应少量、多次补充水分,可选择淡盐水、绿茶、绿豆汤及其他清凉饮料。

若出现头晕、心悸、恶心、呕吐等中暑先兆,应速至阴凉处,解开衣服,冷敷头部,饮用清凉饮料,并服用人丹或十滴水。遇有体弱多病者及老年人中暑,应立即送医院抢救。

3、防受凉

在酷暑难当的'夏天,人体毛孔开放,汗出不断,阳气大泄,卫外不固,风寒之邪极易乘虚而入。因此,伏天既要防“阳暑”,也要防“阴暑”。古人讲,“夏不欲穷凉”,过度贪凉可致“热伤风”,而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受寒后常使病情加重。伏天不可贪凉饮冷和贪凉露宿以及过吹穿堂风。

淋雨后要及时更衣,注意保暖。电风扇不可开得过大、过猛或对人直吹,冷气调温不可过低,室内外温差不可过大,老年人不宜长时间生活在冷气环境中。夜晚睡眠时,应关上电风扇和冷气机,并盖好腹部。

4、防“火”

三伏天,外湿入内,使水湿困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而暑湿对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祛暑化湿健脾的食物为宜,如冬瓜、黄瓜、绿豆、赤小豆、薏米等。三伏天饮食上还应注意多吃祛火的食物,如苦瓜、西红柿等性凉、清暑的蔬果。

不少人夏天休息不好,睡眠质量不高。这往往是因为三伏天容易让人火气上升,表现为情绪烦躁、焦虑、易激动、失眠等。在情志方面,喜为心之志,在不过度的情况下,“喜”能够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所以夏至养生重点突出“心静”,正所谓“心静自然凉”。

夏至运动养生 篇4

◎夏至最理想的健体方式——游泳

炎炎夏日,最理想的运动方式莫过于游泳。相较于其他运动项目,游泳锻炼价值更大。

首先,由于水具有浮力,身体的各个关节如肩关节、膝关节等在水中可以不受身体重力的影响,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

其次,人在游泳时,各个器官都参加了运动,能量消耗大,血液循环液比较快,身体器官也得到了更多的营养物质;同时心跳的频率也会加快,使心脏强而有力的收缩。所以经常游泳的人,具有良好的心脏功能。

再次,通过游泳进行减肥,效果十分显著。因为有用的时候人体消耗的能量要比其他项目多,曾经有人做过一项研究,游泳60分钟,体体重便会减轻250——350克。最后,游泳还能促进智力的发育。由于水的流动特征,游泳需要掌握十分特殊而微妙的动作。摸索技巧的过程,实际上是神经系统和肌肉之间充分协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对神经系统产生一些良性的刺激。所以坚持通过游泳进行锻炼,将对健康大有益处。

◎适时补水很重要

在炎热的夏季时节,汗液的大量排出会造成机体脱水,影响生理机能和运动状态。研究表明,如果脱水量达到体重的2%,机体的耐热能力就会受到影响;当脱水量达到4%时,会影响肌肉的耐力;而脱水达到10%时,则会影响协调能力,甚至使肌肉痉挛;脱水最严重的情况是使体温攀升、循环衰竭,甚至造成死亡。在锻炼的过程中,补水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饮水的温度要适宜。最好将水温控制在8℃——14℃,因为这一温度的水可以迅速地通过胃部。

第二,在运动之前先喝点水。可以在运动之前的10——15分钟内喝150——200毫升水。

第三,补水要遵循少量多饮的原则。运动中最好保持20——30分钟喝1次水,每次饮水150——200毫升。

第四,补充淡盐水。如果运动后水分和盐分损失较多,可以喝点淡盐水,或者在吃饭时的汤中稍微多放点盐。

贴心提示:

虽然游泳有诸多益处,但在游泳时也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首先,空腹、饱食或者酒后不宜游泳;其次,生病、身体不适或者虚弱时不宜游泳;再次,遇到雷雨天、风浪太大或者照明不佳的情况不宜游泳;还有,下水之前应该适当做一些简单的暖身运动,避免出现抽搐;最后,初学者最好不要在水中逗留太久,一般控制在30分钟左右。

◎强身手指操

【功效】使手指活动自如,握力加大,对心脏有良好的反射刺激作用,从而增强心脏功能。

【方法】

两手同时张开,手指自然伸直,从大拇指开始,依次按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顺序,用力弯曲一指时,其余手指仍然伸直,这样依次弯曲、伸直。循环往复进行。活动时,要双手同时进行练习,手指弯曲尽量用力。

【提醒】

每次练习不受时间和次数的限制,可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以产生酸痛感为佳。

夏至养生攻略 篇5

●关注出汗,谨防“伤心”

夏至时节,由于天气越来越热,人体适当的出汗也就再正常不过。但并非所有的出汗都是正常的,如多汗、自汗、盗汗、黄汗、血汗等,都是某些疾病的外化特征。

中医认为,汗液是人体津液被阳气蒸发随汗腺排出体表的。津液与血液都是由水谷精气所化,所以有“血汗同源”的说法。而由于心脏主血,故此有“汗为心之液”的说法。

汗液分泌过多会消耗精气,伤及心血。而心气的虚损,就是导致自汗的直接原因。如果心气过旺,可能会出现大汗淋漓。夏季在五行之中属火,火又与阳气相关,烈日炎炎的夏日阳气十分旺盛,容易干扰心神,并引发心脏疾病。

夏至时节天气炎热,此时一定要注意出汗的状况,如果发现有异常之处,要及时就医,适当减少活动的频率,避免在高温下工作,饮食上注意选择一些安心养神的食物,如莲子、百合等,以安度夏日。此外,出汗过多者要特别注意及时更换汗湿的衣物,并用温水洗澡,切勿用凉水冲洗。大量出汗后不要直接进入空调房间,而应当先用毛巾擦干。

●防治夏热伤阳

夏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持续的高温使人体的气血运行越发旺盛,引进会岁汗液的排泄而有所损耗。同时,夏季阳气聚集体表,也很容易损耗,所以,应该在养护阴津的同时,也把阳气护好。

夏季阳气的损耗主要是以下四个原因:第一为暑热。阳气的旺盛很容易伤及阴气,而阴津液会同时随汗液的排出而有所损耗,只是阴不敛阳;第二是湿气重。湿气十分容易损伤阳气,从而伤及脾胃;第三是起居上不谨慎。如果在露天的环境中过夜,风寒之气便有可能侵入人体而致使人体中的阳气受到损伤;第四为饮食不当。因为气候炎热,人们多喜欢喝一些冷饮,而贪食冷饮的结果是会使阳气受到损伤,从而引发疾病。

正如《遵生八笺》中记载的那样,“须于止阳,以消暑气”,夏季对阳气的维护有利于消除暑气,同时可以增强抵抗力,同时还能避免由于冬季阳气不足而复发的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夏至养阳,切忌过分贪凉,少吹空调。可以吃一些时令水果消暑,如西瓜、甜瓜等。

夏至起居养生 篇6

●温水洗澡,消暑防痱

夏至过后,人体会分泌较多的汗液。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大概占到98%-99%。此外还含有尿素、乳酸等有机物和氯化钠、钙、镁等无机物。这些化学成分与尿液中的相当,如果水分蒸发了,这些无机物和有机物仍然会停留在皮肤上,皮肤就可能长痱子,甚至引发皮炎。

要清除掉残留在皮肤表面的污垢,最简单的就是洗澡。由于天气较为炎热,建议每天早晚各洗一次。用温水而不用冷水。因为冷水会刺激毛孔,令毛细血管收缩,影响内热的散发和身体毒素的排出。温水可以让体表的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皮肤状况,消除疲乏,增强免疫力。

夏天洗澡时,水温以38�——42�为宜。如果太烫,人体会难以承受,而且温度过高的水会使皮肤的水分流失,让皮肤变得干燥,甚至引发微血管爆裂。将洗澡的水温控制在比人体体温稍高一点的范围内,不仅可以洗净汗液中的废物,还可以消除一天的疲惫。

●睡凉席,当心惹上皮肤病

许多人喜欢睡在凉席上来度过炎炎夏日,但有些人睡了凉席后,皮肤上会出现许多小红疙瘩,而且十分痒,这是由螨虫的叮咬所致的螨虫皮炎症的典型症状。

酷暑时节,人体会排出许多汗液,而皮屑、灰尘等很容易混合在汗液中滴落在凉席的缝隙间,为螨虫创造了繁殖的温床。所以夏季一定要定期清洗凉席,要先用热水反复的进行擦洗,然后再放在阳光下暴晒几个小时。这样才能把肉眼看不见的螨虫和虫卵消灭干净。夏天用完凉席之后,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清洗后保存,再放些防蛀、防霉用品来防止螨虫的出现。如果发现螨虫已经在凉席中安家了,可以把樟脑丸敲碎,均匀的洒在席面上,卷起凉席,一小时后把樟脑丸的碎末清理干净,再用清水进行擦洗,最后放在阳光下暴晒。

在选择凉席时,如果对草、芦类的凉席过敏,可以选用竹子或者藤蔓编制的凉席。过敏的症状大多是出现豆粒大小、淡红色的'疙瘩,奇痒无比,这种过敏属于接触性皮肤病的一种。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