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下好中国象棋,那么就先来了解中国象棋的术语吧,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象棋有哪些术语【优秀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将军:对局中一方的棋子要在下一着棋将对方的帅(将)吃掉,称为“将军”。
(二)应将:被“将军”的一方所采取的反击、躲避或防卫的着法。应将的方法有:
1 、吃掉对方进行“将军”的棋子。
2 、帅(将)从被攻击的位置上避开。
3 、用自已的棋子置于对方“将军”的棋子和自已帅(将)之间,俗称“垫将”。
4 、遇到对方炮“将军”时,除以上“应将”的办法外,还可以把已方被当作炮架子的棋子撤开。如遇马“将军”时,还可以用已方的棋子蹩住马腿。
(三)将死:如果被“将军”而无法“应将”,就算“将死”。
(四)困毙:轮到走棋的一方,帅(或)虽然没有被“将军”却被禁在一个位置上无路可走,同时已方其他棋子也都不能走动,就算被“困毙”。
(五)河界线:构成河界的两条横线。
(六)巡河:一方棋子在已方“河界线”上时,称为“巡河”。
(七)骑河:一方棋子在对方“河界线”上时,称为“骑河”。
(八)中线:棋盘中第 5 条竖线,通常用“五”(红方)或“5” (黑方)来代表。
(九)肋道:棋盘中第 4 , 6 两条竖线,通常用“四”、“六”(红方)或“4”、“6”(黑方)来代表。
(十)兵行线(卒行线):棋盘中“河界线”下面的第一条横线,兵、卒就摆在这条线上。
(十一)宫顶线:兵行线(卒行线)下面的那条横线,因是“九宫”的顶线,故得名。
(十二)底线:棋盘两端的`第一条横线。
(十三)对局:双方下棋称“对局”,弈叫“对弈”。
(十四)全局:指对局的全部过程。包括“开局”、“中局”、“残局”三个阶段。
(十五)局面:指对局中某一阶段双方棋子分布的状态。通常包括 “先手”、“后手”、“优势”、“平稳”、“对攻”、“复杂”、“均势”等等。
(十六)起着:开局第一着。
(十七)胜势:对局中,局势大体已定。胜利在望的一方,称“胜势”。
(十八)胜定:对局中,一方多子并占优势,另一方少子,又无手段反击和变化,形成必败的局势。其多子并占优势的一方称此棋局为“胜定”。
(十九)绝杀:对局中,一方下一着要将死对方,而对方又无法解救,称“绝杀”。
(二十)羊角士:把士支在九宫上角,称“羊角士”、是防守的一种方法。
(二十一)花士象:或花仕相。指对局中双士象或双仕相,在中线联防时左右分开的一种形式。
(二十二)单缺士(仕):对局中,有双象(相)而缺一士(仕),称“单缺士(仕)”。
(二十三)单缺象(相):对局中,有双士(仕)而缺一象(相)。
(二十四)闲着:一种适宜于对局相持阶段的着法,目的在于等待时机。
(二十五)空着:毫无作用的一着棋,容易贻误战机,导致输棋。
一、起源于传说时代的神农氏。
元代僧人念常在《佛祖历代通载》中说:“神农以日月星辰为象,唐相国牛僧孺用车、马、士、卒加炮代之为机矣”。
二、起源于传说时代的黄帝。
北宋晃补之《广象戏格�序》说:“象戏兵戏也,黄帝之战,驱猛兽以为阵,象,兽之雄也。故戏兵以象戏名之。”
三、起源于周武王伐纣时。
明代谢单制《五杂坦》云:“象戏,相传为周武伐纣时作,即不然,亦战国兵家者之流,盖彼时重车战也。”
四、起源于战国之时。
《潜确居类书》载:“雍门周谓孟尝君:‘足下燕居,则斗象棋,亦战国之事也。’盖战国用兵,故时人用战争之象为棋势也。”
五、起源于北周武帝之时。
《太平御览。工艺部�象棋》说:“周武帝造象棋。”明人罗欣《物原》也持此说。
六、英人威廉。琼斯在本世纪初曾说,中国不是产象国,印度是产象国,认为中国象棋是从印度传入的,近代学者胡适也持此论。
许多学者认为,据古籍可靠记载,象棋在战国时期已经流行了。除上引《潜确居类书外》,汉刘向《说苑�善说》也记载了战国孟尝君下象棋的事:“雍门周调孟尝君,足下燕则斗象棋,亦战斗之事乎,”战国时的作品《楚辞�招魂》中也有“蓖蔽象棋,有六薄些”的句子。所有这些,说明在战国时代“象棋”已经成为一项经常的活动了。因此,有的学者认为,象棋产生的时间,当在战国之前。但“前”到什么时候?有人认为可上推到春秋时期,并认为象棋是模仿当时兵制而产生的。他们的依据,是,象棋的“象”,是“象征”的意思,而与动物象无关。比如,以舞蹈象征战斗,则名“象舞”,而以著棋象征战斗,则名为“象棋”。象棋各子的得名,也是由象征不同兵种而来的。这种情况正好与春秋时期的兵制,即将、帅、车、马、士、兵、卒等相吻合。因此,象棋产生于春秋时期是合乎当时历史情况的。但对于此种说法,有的学者则不以为然,认为这毕竞还是一种推论。
总之,关于象棋源于何时的问题,由于史书记载不够详细,而且其中混杂了许多神话和传说,所以学术界至今难以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
将军:对局中一方的棋子要在下一着棋将对方的帅(将)吃掉,称为"将军"。
应将:被"将军"的一方所采取的反击、躲避或防卫的着法。
应将的方法有:
吃掉对方进行 "将军"的棋子;把帅(将)从被攻击的位置上避开;用自已的棋子置于对方"将军" 的棋子和自已帅(将)之间,俗称"垫将";遇到对方炮"将军"时,除以上"应将" 的办法外,还可以把已方被当作炮架子的棋子撤开;如遇马"将军"时,还可以用已 方的棋子蹩住马腿
将死:如果被"将军"而无法"应将",就算"将死"。
困毙:轮到走棋的一方,帅(或)虽然没有被"将军"却被困在一个位置上无路可走,同时已方其他棋子也都不能走动,就算被"困毙"。
河界线:构成河界的两条横线。
巡河:一方棋子在已方"河界线"上时,称为"巡河"。
骑河:一方棋子在对方"河界线"上时,称为"骑河"。
中线:棋盘中第5条竖线,通常用"五"(红方)或"5"(黑方)来代表。
助道:棋盘中第4、6两条竖线,通常用"四"、"六"(红方)或"4"、"6"(黑方)来代表。
兵行线(卒行线):棋盘中"河界线"下面的第一条横线,兵、卒就摆在这条线上。
官顶线:兵行线(卒行线)下面的那条横线,因是"九宫"的顶线,故得名。
底线:棋盘两端的第一条横线。
对局:双方下棋称"对局",奕叫"对弈"。
全局:指对局的全部过程。包括"开局"、"中局"、"残局"三个阶段。
局面:指对局中某一阶段双方棋子分布的状态。通常包括“先手”、“后手”、“优势”、“平稳”、“对攻”、“复杂”、“均势”等等。
起着:开局第一着。
胜势:对局中,局势大体已定。胜利在望的一方,称”胜势“。
胜定:对局中,一方多子并占优势,另一方少子,又无手段反击和变化,形成必败的局势。其多子并占优势的一方称此棋局为"胜定"。
绝杀:对局中,一方下一着要将死对方,而对方又无法解救,称”绝杀“。
羊角士:把士支在九宫上角,称"羊角士"、是防守的一种方法。
花士象:(花仕相)对局中双士象或双仕相,在中线联防时左右分开的一种形式。
单缺士:(仕)对局中,有双象(相)而缺一士(仕)。
单缺象:(相)对局中,有双士(仕)而缺一象(相)。
闲着:一种适宜于对局相持阶段的着法,目的在于等待时机。
空着:毫无作用的一着棋,容易贻误战机,导致输棋。
将:凡走子直接攻击对方帅(将)者,称为“照将”,简称“将”。
杀:凡走子企图在下一着照将或连续照将,将死对方者,称为“杀着”,简称“杀”。
捉:凡走子后能够造成在下一着(包括从下一着开始运用连续照将或连续交换的手段)
吃掉对方某个无根子,称为“捉”。
打:将、杀、捉等攻击手段,统称为“打”。
兑:凡走子可与同等子力互换吃去者,称为“邀兑”,简称“兑”。
献:凡无根子送吃,而对方同兵种子一旦吃掉此子后,不致立即被将死或立即在子力价值上遭受损失者,称为“献”。
拦:凡走子阻拦对方棋子的活动,而又不具攻击作用者,称为“拦”。
跟:凡走子盯牵对方有根子,而又不具攻击作用者,称为“跟”。
闲:凡走子性质不属于将、杀、捉,统称为“闲”,兑、献、拦、跟,均属“闲”的范畴。
长将:凡走子连续不停照将,而形成循环者,称为“长将”。
长杀:凡走子连续不停杀着,而形成循环者,称为“长杀”。
长捉:凡走子连续追捉一子或数子,而形成循环者,称为“长捉”。
长兑:凡走子连续不停邀兑,称为“长兑”。类似解释也适用于“长献”、“长拦”、“长跟”。
长打对长打:凡双方走子循环反复,步步是打,称为“长打对长打”。
长打对非长打:双方走子循环反复,一方步步是打,中间没有闲着,另一方中间有闲着,则称为“长打对非长打”。
有根子和无根子:凡有己方其他棋子(包括暗根)充分保护的子,称为“有根子”,反之,称为“无根子”。形式上是根,实际上起不到充分保护作用,称为假根或少根。假根子和少根子按无根子处理。
边车:位于一路或九路上的车。
肋车:位于四路或六路上的车。
沉底车:车移动到对方底线。
贴身车:贴着将帅的车。
兵(卒)行车:位于兵(卒)林线的车。
花心车:位于九宫中心的车。
高头车:位置高而出路开扬的车。
低头车:“低头车”是通头车的反意词,也叫“暗车”。泛指位置不佳、至少要走一步或多步之后才能投入战斗的车。
重线车/同线车:横排无阻隔的两只车。
守丧车:被牵制而动弹不得的车。
巡河车:位于己方河头线的车。
骑河车:位于对方河头线的车。
篡位车:“车”置于将帅的`原位。
大刀剜心/大胆穿心:以车闯入宫心的一种弃子入局着法。
小刀剜心/大胆穿心:以兵闯入宫心的一种弃子入局着法。
双车错:同一方双车在部局范围内交错移动。
屏风马:指马二进三或马八进七。
边马:位于一路或九路的马。
盘河马:开局时指位于三路或七路己方河头线上的马。
高钓马(侧面虎):位于三路或七路对方卒林线上的马。
钓鱼马:位于三。八(3.8)和七。八(7.8)两点上的马。
x槽马:位于三。七(3.7)或七。七(7.7)两点上将军的马。
窝心马/归心马:位于九宫中心的马。
连环马:两马互为根,互相保护。
穿宫马:马从九宫的一边跳到九宫的另一边;开局泛指飞象后马由底线穿过九宫中路到士角位。
反宫马:以双正马士角炮为主体的开局阵式,亦称“夹炮屏风”。
士角马/挂角马:位于四。八(4.8)或六。八(6.8)两点上的马。
绊脚马:去路被阻的马。
拔簧马/梭里拔簧:在马后车的配置中,跳马露车的一种战术。
八角马:指进到对方士角挂角将军,并将对方的将(帅)逼到与“挂角马”成对角位置的马。
双马饮泉:双马逼近九宫的一种战术,亦为一著名残局的名称。
边炮:位于一路或九路的炮。
蝶炮:炮二进一。
重炮:两只炮于前后排列威胁将军,使对手之将军设防也不行,不设防也不行。
巡河炮:位于己方河头线的炮。
担杆炮:两炮中间有一子(通常为相),互相保护。
空头炮:炮和对方将帅中间没有任何棋子。
窝心炮:位于九宫中心的炮。
沉底炮:炮移动到对方底线。
冷巷炮:位置隐蔽的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