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的世界》孙少安人物形象分析优秀9篇

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的强者。 篇1

一年后,时来运转,转机终于又出现了,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通过关系可以贷到三千块钱了,再加上家人东凑西拼得来的一千块,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请到河南老师傅帮手,“滚到黑水沟里的孙少安又爬蜒起来了”,沉寂了一年的轰隆声再次响起,“是的,他又站起来了,尽管他已碰的头破血流,却再一次挣扎着迈开脚步,重新踏上了创业的征程。

人往往是脆弱的,但人又是最顽强的!”坚冰一举打破后,财源在滚滚地流入孙少安的腰包。

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 篇2

《摘要》“红学”之说,离不开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位女主角的争议,本文从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出生背景,生活环境,成长历程,人生价值观的差异和重合等四个方面论述两人的鲜明的艺术形象。打破长期以来“褒黛贬钗”的定论,曹雪芹终其一生精血所创造的鸿篇巨制《红楼梦》,立意独特,意义深远,并非等同于一般的世俗情感纠纷小说。

“盖贤与不肖之性,皆通人所兼具,非可以判然划分者也。人以宝钗为奸险,而阴为邢岫烟赎棉衣事,则亦仁厚。以黛玉为天真,而讥笑一村老妪为‘牛’为‘母蝗虫’,则亦刻薄。且宝钗宽大,黛玉偏狭,宝钗善体谅他人,而黛玉则心存嫉妒,然则宝钗必不肖而黛玉必贤乎?谓宝钗之美德全出于造作亦过,要而言之,人之天性不同,所表现者亦异也。”(1)

此上一番论述,指出黛玉和宝钗的贤与不肖所兼具,打破了长期以来“褒黛贬钗”的常论,“宝钗阴险狠毒,以黛玉之稚气,当然不是对手。盖黛玉多心,乃无手段,宝钗多心,手段又辣故也。”(2)

在读者的眼中,书中的林黛玉虽然生性多疑敏感苛刻,但是读者看到她的每一行每一言,都透露出一个“真”字。相比之下,薛宝钗的温柔敦厚大方,却总让人感觉造作之姿,隐隐笼罩着一个“假”字。假的东西总不及真的能够打动人心,黛玉的真心可以掩盖她的性格瑕疵,宝钗的假意则遮住她在其它方面的光辉。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对于两位形象的对比具体分析,主要会通过两人的四个方面不同分而述之。

一 出生背景的差异

林黛玉的出生家庭既是钟鼎之家,又是书香之族,这也为她具有满腹才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就是出生在这样的一个世家,到了她这一代却是仅仅剩下她一个人,盛门的背后,展现的却是无比的凄凉和孤苦。父母相继去世,无依无靠是必然的结果。生长在这样的世家,从小接受的不是生存之能,而是精神气质上的追求,那么她的傲气自然是油然而生。

但是就是她这样一个经过精神洗礼的女子,却要过着寄人篱下,在贾府鱼龙混杂的地方看着别人的眼色生活,心中的悲戚是不言而喻的,所以黛玉之所以是孤高自诩,目下无尘,根源在于是自己本身的生活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书香世家讲得是读书认字,诗词歌赋,但是皇商讲得却是生意人际的交往。

跟人打交道,肯定没有跟书那么的简单,和人打交道,在利益衡量之间,讲得是人心的尔虞我诈和勾心斗角。

薛宝钗出生在这样的皇商家庭里,已经处于人心斗争的漩涡之中。她在这样的出生背景下,还可以有着可以和林黛玉一较高下文学才华,着实不易,这还要归功于她的父亲,将她当男儿一般来抚养,使她比他的哥哥强个一百倍。

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才让她从小就生活在家业的重担之下,父亲早逝,唯一的哥哥又不成器,家族的辉煌已是西山落日,光芒渐消。家族的重担无时无刻的压在她的肩膀上,令她做事不能随心而发,须得左右权衡,小小年纪被迫接受大人的世故圆滑。

在贾府那种人性受到压制的地方,两人同是薄命,一个是活得太真,一个是活得太累。

二 生活环境的不同

黛玉自小的生活的环境及其的简单,是一个纯净空灵的世界,直到父母的接连去世,让她开始知道生命无常和世事变幻莫测。

对这种对无常的无法掌握和对逝去的难以割舍让她有着一颗惶惶之心,不安时时笼罩在她的内心深处。以致她才会有异于常人的想法,“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冷清?既清冷则生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第31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对繁华散尽之后的感叹痛惜,无奈伤感一一洞明。

宝钗,从她大哥薛蟠的累累劣迹就可以看出她生长的环境是多么的纷繁复杂。再加上一个大家族里所谓的一些夺权争产明争暗斗之事,在她年幼的心里已经埋下了现实是残酷的萌芽。

她是一个具有远见和才识的女子,自云守拙本只是明哲保身,然而周围的环境始终不相宜,让自己的才华在对现实的迁就之中渐渐的隐没,这对她本人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林黛玉出生于书香世家,封建礼教自然是自小就学,自小就知,但是她在《红楼梦》中却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叛逆者,而薛宝钗出生于皇商世家,封建教条的管束自然没有那么的重,但是她却是一个封建社会标准的淑女。这样的位置转换实在是很有意思,也足于体现曹公的匠心独具。

其实,从他们两人的生长环境就是不难看出的。在封建社会之中,对子女,特别是女儿的遵守礼教的教导,一般都是来自于母亲。但是林黛玉却是幼年丧母,这样,封建礼教的第一导师就没有了。之后父亲林如海给她聘请的老师贾雨村也是一个漫不经心的人,自然对她的封建教化更不会放在心上。那么林黛玉可以说自小根本就没有接受过什么封建礼教,那么她会目无礼教,敢于反叛,只管真心就不难理解。

在这一方面,薛宝钗正好相反,她是幼年丧父。也就是在父亲死后,她才停止了诗书方面的用功,为了不让母亲操心而专心于针凿家计等事,此时宝钗母亲对女儿的封建礼教教导现在才刚刚开始。之后薛家有心想让女儿进宫选秀,要合封建第一帝王的心意,在封建礼教上更是不能放松。于是,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导宝钗,想让她慢慢的转变为封建教教条的卫道者,这也是许多评论家对她下的定义,“她自幼尊孔读经,学会一套阴险狡诈的统治本领,她把个人的理想和抱负,同日益衰败的阶级利益紧紧的联在一起。”(3)

但是读者应该还记得她写的《螃蟹咏》吧,对当时那些横行无道的官场人物如贾雨村之流,进行了尖锐的讽刺。所谓诗歌见其志,实际上她骨子里却颇有愤世嫉俗的性格因子,她对当时的社会抱有一种强烈的批判精神。就连开始骂她热衷于仕途经济的贾宝玉都赞叹说写得痛快,如果认为薛宝钗真的是一个封建卫道者,那么赞扬她的贾宝玉也难脱干系了。(第38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薛宝钗对宝玉的劝学让读者论定她是封建卫道者的铁证,但是这又何尝不是出于一份真心的关心,和林黛玉面对贾宝玉差点葬送在父亲的棍棒之下的哭泣“你从此可都改了罢。”有着异曲同工之意。(第34回《情中情因情感妹妹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分析 篇3

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对路遥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进行分析,探讨各人物特点,剖析人物命运,解析人物所处的时代和社会阶层,并对作者的人物创作手法进行评析。关键词:平凡的世界人物分析路遥孙少平孙少安

一、绪论

(一)路遥的生平与创作

路遥,陕西省清涧县人,当代著名现实主义作家,文坛“陕军”的领袖人物,1949年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7岁时父亲将其过继给家境稍好的大伯。路遥勤奋好学,小学毕业后考入当地最好的延川中学,但因伯父已无力供养而险些辍学。后来他硬是凭着顽强的生存能力和同学接济完成学业。文革时,他曾以群众代表身份进入延川县革命委员会任副主任,并开始文学创作,初期主要是诗歌。文革后期他退出革委会,种过地,当过民办教师。由于其作品不断发表,引起当地文坛名宿的注意,并被推荐至延安大学文学系深造,由此,他逐渐舍弃诗歌,开始写小说。1980年,路遥发表中篇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全国中篇小说奖,标志着路遥在中国文坛有了一席之地。1982年《人生》的发表,更是将其推向事业的顶峰。1988年,路遥沥血之作《平凡的世界》问世,在全社会激起强烈的反响,该小说荣获茅盾文学奖,也是路遥所获的最重的文学奖项。

之所以要简要地介绍路遥的生平与创作历程,是因为像路遥这样的本色作家,其作品几乎从未脱离他个人的人生经历和他几十年生存的土地——陕北,尤其是他小说中的人物,几乎都脱胎于他本身的经历。因此,只有了解路遥本身,才能对他小说中的人物作出客观深刻的剖析。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路遥是一个有着深切的人文情怀和深厚文字功底的作家,他以前所未有的悲壮情怀和献身精神创作了《人生》、《平凡的世界》等在全国引起强烈、持久影响的作品。他的作品以深邃的目光解析着我们所处的时代,剖析人物命运,作品中的人物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在他的作品中,以普通农民、工人、知识青年、基层干部为主角,他以现实主义作家特有的历史使命感和对普通人物身份的认同感,将他们塑造成了英雄,使他的作品赢得广泛的群众基础。而且,他的作品曾两获全国中篇小说奖(《惊心动魄的一幕》、《人生》),一获茅盾文学奖(《平凡的世界》),其作品水平已然获得文坛的肯定。

然而非常奇怪的是,路遥的作品却很少得到评论界的关注。究起原因,主要是在80年代中期起(恰好是路遥创作的《平凡的世界》之初),一个所谓“文学精英集团”崛起并统治评论界,这个集团的基本核心是“语言学”转型之后的西方理论为主要资源的批评家和研究者,他们提倡“回归文学”本身,宣称只遵守文学自身原则(所谓“自身原则”实际是西方文学为参照物)。而近乎以“白描”的现实主义手法创作出来的路遥作品其自然不入他们的法眼。

而路遥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在创作随笔《早晨从中午开始》中说道:“按当时的文学形式,这部书的发表和出版是很成问题的。首先当然是因为这部书基本用所谓‘传统’的手法表现,和当时大的文**流背逆„„”于是他坚定地“干脆不面对文学界,不面对批评界,而直接面对读者。只要读者不遗弃你,就证明你能够存在。”

基于对路遥小说的喜爱以及对他本人的尊重,我决定以他的作品为素材撰写毕业论文。在路遥的作品中,最大的特点是塑造了具有鲜明性格特征和丰富的人生内涵的人物形象。这是他的作品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原因。因此,我拟以《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为对象,对路遥的作品作初步分析研究。

二、《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黄土地上的“乡里伟人”•

(一)孙少平——平凡世界的精神斗士

路遥的小说通常有两个主题:一个是苦难体验,一个是道德善良,正是由于对苦难和道德的论述,使路遥的小说显示出独特的精神风貌和内在价值,《平凡的世界》也是如此,因此,主人公孙少平便担负起实现小说这两个主题的重任。

孙少平走过的路可谓布满荆棘,中学时只能啃着“非洲”黑面馍支撑学业,毕业后外出闯荡只能做小工背石板,即便是招工入煤矿也是在恶劣环境中从事着高强度的体力活。当然,在本书中,承受苦难的并非孙少平一人,其兄孙少安所背负的苦难甚至要远大于他——至少孙少平还能在父兄的支持下完成高中学业。但与孙少安及其他人截然不同的是,孙少平对苦难有着主动选择和迎接挑战的勇气,他甚至能够将对苦难的体验升华到人生哲学的境界:“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受尽折磨,但他不仅仅将此看做是谋生活命——职业的高低贵贱,不能说明一个人生活的价值,恰恰相反,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他相信,自己历经千心万苦而酿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正是孙少平在巨大的苦难中表现出的人格尊严和道德激情,以及面对困难的从容淡定和自得其乐,才使得这个人物显得熠熠生辉。道德的善良是孙少平的另一个特点。在自身积极追求和田晓霞不断引导下,他与生俱来的质朴与善良逐渐蜕变成为道德力量。在学校时他先后救过曾深深伤害过他的两个女子侯玉英和郝红梅。如果说救侯玉英还是良知的本能驱使,而救郝红梅则已是十足的理性举动。此时孙少平已形成自己完整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如他写信婉拒侯玉英求爱,显得成熟而仁厚,与入学初的偏激与自卑判若两人。再到后来为救被包工头胡永洲欺辱的小女孩小翠而不惜自毁饭碗、与黑恶势力势不两立,已是纯粹的“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形象。

《人生》中的高加林与孙少平有些相像。他们都出身于贫苦家庭,都是高中毕业,都是当地农村的佼佼者,都曾在理想和现实巨大落差中痛苦煎熬,都将城市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目的地。但两个人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高加林对现状是被动接受的,如果不是靠叔父,他可能一辈子都会在农村,他接受巧珍的爱情就表示他当时已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做好一辈子务农的准备。而孙少平则将人生道路把握在自己手里,勇敢地挑战现状。高加林的性格是阴郁的,而孙少平是乐观、积极的。面对困境孙少平始终表现出一种征服者的咄咄逼人的态度,凸显出一种舍我其谁的精神斗士的形象。

(二)孙少安——负重前行的跋涉者

本书中,孙少安是背负最沉重包袱的人,6岁开始干农活,13岁辍学帮助父亲支撑起风雨飘摇的家,18岁凭借着“精明强悍和可怕的吃苦精神”被推选为生产队长,成为双水村的“能人”。正是在他的庇护下,弟弟和妹妹才得以完成学业,姐姐一家尚能够勉强度日。而弟弟孙少平之所以敢放心到外面“闯世事”,前提也是有哥哥在,他的“后方”就平安无事。

孙少安不仅要同与生俱来的贫苦搏斗,还要处处提防来自村书记田福堂的算计,出于对孙少安才干和威望的嫉妒以及“骚情”其女田润叶的不满,田福堂多次利用“阶级斗争”陷孙少安于困境。孙少安就是在这样来自家庭和政治的“双重压力”下顽强抗争,负重前行,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除了不屈服于命运外,孙少安品行中的“仁”、“恕”也是书中表现的重点。无论家庭多么“烂包”,他从未显露出对家庭的厌恶和嫌弃,他对全家老少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令人起敬,而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将对家庭之爱扩展到对全村村民的爱,这是超出农民狭隘门户观念的。从担当一队之长到后来招揽村民到自己的砖厂上工,以及慷慨捐资助学可以看到这一点。而他对自己初次创业失败村民对他的“背叛”更表现出令人敬佩的胸襟,在二次创业成功后仍不计前嫌地帮扶他们,孙少安是作者极力塑造的“仁者”的典型。

尽管只有高小文化,孙少安凭借生活的历练和聪慧的天资,使他对社会有着超出一般农民境界的独到理解。例如他初次见到田福军时一番让“农民撒手干想干的事,上面不要老指手画脚”的言论,其实质就是解放农村生产力;还有他在文革末期搞的“生产承包责任组”,其内

容已同改革开放后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差无几。

(三)两位主角的人生道路选择比较

有评论认为,对于孙少平脱离农村的羁绊闯荡世界,孙少安的留守显得保守而庸俗,作者是在抑“安”褒“平”,我不这样认为。

在孙少平的全部人生经历中,其“出走”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也是众多评论争论的焦点。其实,这并不是孙少平本人的问题,对于80年代初的青年农民,“出走,还是留守”,几乎成为一个莎士比亚式的难题:出走,就有机会摆脱贫瘠的故土,把握城市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但当时城乡之间巨大的体制鸿沟,意味着他们背井离乡后仍很难获得城市身份,真正分享城市;留守,就必须继续忍受精神世界的巨大空虚和单调乏味的农村生活,但在自己最熟悉的土地上至少会温饱无忧,左右逢源------这个命题的背后就是城乡二元化制度,这是一个谁也无法改变的现实,孙少平只能艰难地做出选择。

孙少平选择出走的勇气是令人赞叹的,无论结局如何,一个敢于为自己的理想抛弃安稳的生活去主动冒险、挑战的人在当代中国都不多见。而且,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思想的高中毕业生(在当时已属高学历),农村精神生活的匮乏是他最无法忍受的,因此,离开家去闯荡一番也不失为一种可尝试的选择。

然而,孙少平出走多少有些盲目,出去干什么?只能做小工。难道做小工就能放飞他的理想?就能满足他的精神生活?城乡二元化体制使得孙少平根本无法计划他的未来。幸运的是,他遇到赏识他的曹书记一家,又重逢了他的“女神”田晓霞,前者给他提供去煤矿当工人的机遇,后者帮他操办完成。然而我们知道,这种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近似于零,只能说“无巧不成书”罢了,因此,孙少平的路在当时可复制的意义不大。

我们再回头看看,如果他留在农村会怎样。百废待兴的农村恰恰缺的就是这样的人才,从他劝说发财的哥哥不要投资什么电视剧就可以看出,他的眼光和水平是远高于双水村的一号能人孙少安的。如果他在农村,双水村就又多了一个农村领导人,至少有了他,孙少安就不会遭受创业初的惨败!

当然,世上本无路,人走得多了便成了路。也许孙少平走的是一条几乎无法走通的路,但是“此路不通”的原因在于社会大环境,而不在于孙少平本身。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孙少平不断去冲击这条路,才会有了现在政治环境的日益开明,农民工生存环境和工作质量的大幅度提高,社会的包容性更大,城乡之间差别不断缩小。因此,孙少平出走的意义不在于出走后的成就,而在于出走的本身,这种“唐吉诃德式”的挑战命运的举动本身就有着象征和示范意义。他敢于主宰自己的命运的勇气,敢于挑战现实困境和未知世界的胆识必将被年青一代追捧和模仿。

而孙少安则从小与土地相依为命,他认同自己“庄稼人”的身份,坚信“世事变好”的那一天,自己能凭借双手靠土地过上好日子。所以当机遇来临时,他能凭借敏锐的眼光把握住。孙少安的发展道路是立足于他自身条件和农村现实情况的,相比起孙少平有冒险和运气成分,他脚下的路更坚实,更宽广,更可行,也更有借鉴意义。

因此,这兄弟二人的选择只是代表当时农民所能走的不同的道路而已,并无孰优孰劣之分。

三、《平凡的世界》中的女性形象。

(一)田晓霞——男性的精神导师

田晓霞出身于一个干部家庭,殷实的家境使她不必像男主人公孙少平那样为温饱所困,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家庭的熏陶下,她的思想境界和内在品质都远胜于同龄人。

如果我们仔细研读孙田两人初次见面的片段,会得出这样一个印象:此时的田晓霞自信、热情、主动,而孙少平在这样一个“又洋又俊、穿戴漂亮的女同学”面前,变得像“农民一样笨拙”。孙少平此时的智力和眼界均未完全开发,而使这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绽放夺目光芒的,正是田晓霞。

田晓霞在高中时期已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看问题往往和社会一般的看法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此时的孙少平“每次和她交谈,都能使自己的头脑多开一扇窗户”,孙少平已开始自觉接受田晓霞的指教,而田晓霞则慧眼独具地发现孙少平与众不同的“气质”,并有意识地加以引导

贺秀莲的出场集中在两次,第一次是与孙少安结婚前后,主要是介绍了贺秀莲的品行及其少女情怀,以及她与孙少安婚后的恩爱,此时贺秀莲体现出妻子的柔美。第二次是孙少安创业阶段,更确切地说是在孙少安初次创业失败后,她成为孙少安的精神支柱和坚强后盾,千方百计帮丈夫走出低谷,最后却因为过度劳累罹患肺癌。

作者对这个传统妇女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和怜爱,比起如圣女般无瑕的田晓霞,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她甚至保留着一些农村妇女的固有缺点:比如说闹着分家等,但她对丈夫的挚爱,对公婆的孝顺,对家庭的任劳任怨都使我们对她由衷地充满敬意,些许缺憾反而使她的形象更丰满、真实。

(三)从属和边缘地位——《平凡的世界》中女性形象总论

《平凡的世界》中的女性,大多处于男性世界中的从属和边缘位置,这一点类似于武侠小说:尽管她们可能美丽、聪明、武艺高强……却不过是男人追逐的对象和丰富故事的花瓶。这不能不说是《平凡的世界》书中的最大的遗憾。

如田晓霞,她存在的全部意义是启发引导孙少平,除此,她没有自我价值,没有个人世界。作为一名省报记者,完全能在80年代初城乡巨变的环境下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但本书对她工作仅有的描写是她借工作之便到煤矿去看望孙少平和她救人牺牲。还有她与同事高朗的感情,本能够通过此事窥探到田晓霞丰富的内心世界,但也仅仅是让她轻描淡写的拒绝了事。

还有金秀,一个同田晓霞一样美丽优秀的女大学生,她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不过是为了证明在失去田晓霞后,孙少平仍不缺乏高层次的女性追求罢了。

田润叶本是一个知书达理,端庄娴雅的女性。当她的爱情被孙少安拒绝及违心嫁给李向前后,就变成了一个歇斯里底的魔鬼,不仅折磨着自己,同时折磨着深爱她的李向前和她的亲人,她完全陷入了对两个男人的感情纠纷,丝毫看不到一个地级市共青团主要干部的风采和业绩。比起遭受妻子背叛后能够迅速走出低谷的武惠良,田润叶直至丈夫车祸后才翻然醒悟。只有孙兰香与其他女性不同——她不是为了某一个男人而存在的,她从小自立、自信,拥有过人的天赋和美貌,如果能够重点塑造,完全是一个新时代知识女性的光彩形象。但作者对其欲言又止,惜墨如金,实在可惜。

四、《平凡的世界》中的众生相

(一)农民——来自社会底层的挣扎与呐喊

《平凡的世界》书中,农民是重心,作者凭借丰富的农村生活阅历,对75年至85年社会大变革时期的农民作了外科手术般精确的解析。

在路遥看来,农民的生命力是顽强的,除孙少安外,金俊山、田海民等是农民的杰出代表,他们虽无高瞻远瞩的境界与胸怀,但在畸形的社会形态和社会意识统治时期不盲从,保持着一份独立与清醒,他们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严酷的政治环境中默默坚守,一旦社会变革便迫不及待地展示出他们令人惊叹的创造力和才华。这一类人无疑是农村的希望,是国家与民族兴旺的基石。

农民也有着与生俱来的劣根性,这是这个阶级固有的特点,路遥显然对此了如指掌,并毫不留情地加以批判。比如,实行家庭承包制“分家”时的混乱,农民展示出他们小农意识的自私性和破坏力:“哪怕是一根半缰绳,也要剁成几段麻绳头,一人拿走一段……不能用就不能用!反正我用不成,也不能叫你用得成!”还有就是孙玉亭与王彩娥“麻糊”事件引来了两大家族的群殴,反映了封建宗族意识在农村仍大有市场,再有就是孙少安初次创业失败时村民

们所表现出来的冷漠、刻薄、短视。作者对农民的刻画真的是纤毫毕现,力透纸背。

值得一提的是,路遥已注意到当时社会刚刚出现的一个群体——农民工,他们位于城市最底层,无身份,无地位,干着最苦最累的活,拿着微不足道的工资,他们是远在农村全家人的希望,但他们自己却不知希望在何方,他们如落叶般在城市中随意飘荡(如“萝卜花”),甚至堕落(如小翠)。路遥以一个现实主义作家的敏感和洞察力描述了这个社会群体的生存状况和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而这些问题在20年后才得到全社会的重视

二)工人——民族与国家的脊梁

路遥对工人描述不多,却饱含着热泪与激情,他对工人惊人的创造力和价值热情地歌颂:“他们在极端艰难的条件下,用超强度的体力劳动,把诗人称为„黑金‟的东西从岩石中挖掘出来------变为看不见的电流,使我们的生活和整个世界都能动起来”。除孙少平外,王世才是煤矿工人的杰出代表,他有着精湛的技术,在工友们中间享有很高的权威,他对徒弟孙少平的照顾犹如父兄,他在关键时刻牺牲自己挽救另一名徒弟安锁子的场面更令人动容。路遥敏锐地把握住工人的最基本的特征:在大机器时代中锻炼出来的团结、友爱和纪律、责任。

(三)干部——复杂而平衡的官场生态

虽然都不是书中的主角,但“干部”却是《平凡的世界》中出场有名有姓的最多的群体,而且从村干部到省委领导,跨度大,涉及面广。究其原因,可能是作者认为在社会变迁的时代,干部是掌握社会权力资源和推动社会更迭的中坚力量吧。

田福堂是旧时代农村的既得利益者,掌握着农村政治资源,是不折不扣的“土皇帝”,这类农民政治家醉心于玩弄权术,在文革期间“兴风作浪”,将“革命”变成挥舞在普通农民头上的大棒。当改革开放到来时,他不可避免地落伍了,不得不将权力交于金俊武、孙少安这样的新时代的农民领导人。

路遥对县、乡两级干部的描写,主要体现在“争论”两个字上,如田福军与前期的冯世宽、田福军与后期的张有智、田福军与苗凯、田福军与徐治功和前期的周文龙、白明川与徐治功、后期的张有智与周文龙等等。田福军是整个官场矛盾的中心,通过他从失意到升迁的历程,将同时期中国政坛的风云变幻和政策的大变革图表式地记录出来。这样的设定是非常巧妙而合理的。在社会变革时期,首先站在风口浪尖上的是干部,他们所处的地位与职业迫使他们必须作出抉择,而不能象普通百姓一样观望。他们之间的争执大多是路线之争,意识形态之争,很少有个人矛盾。有争论就有选择,于是如田福军、白明川这样有才有识的干部脱颖而出,冯世宽、周文龙这样曾经有过错误的干部也迷途知返,及时把握住历史的契机,苗凯、李登云这样钻营之流只能无可奈何东逝去,而像高凤阁这样的心术不正之徒只能身败名裂。乔伯年、石钟等省级领导在本书中着墨不多,是作为背景人物描写的,因此有些脸谱化,算是书中的一个缺点。

五、结语

作为一部优秀的作品,《平凡的世界》无疑是成功的,然而“金无足赤”,作品自然也有遗憾之处,除以上提到的,再罗列一些如下。

首先是对主人公描写的单一,无论是孙少安、孙少平,还是《人生》中的高加林,必定是高大、英俊的,似乎儿时的贫寒并未让他们发育不良;女主人公田晓霞、孙兰香、刘巧珍等也必然是美丽多情的。这可能是路遥“自恋”的结果,因为路遥笔下的人物大多取材于本人年少时的经历,如孙少安考上初中而放弃的情节就险些在路遥身上发生。路遥对自己作品中的主人公的偏爱显而易见,但难免入俗。

其次是对苦难的痴迷。悲剧与苦难是路遥作品的主线,正是人物在苦难中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的态度和高尚的人格,才让我们深深被吸引。但有时作者难免夸大苦难,甚至沉迷于其中。如《平凡的世界》中贺秀莲患癌症的情节就有些过于突然。假如田晓霞的死是作品发展的必然结果(前文已述),贺秀莲却大可不必如此处理,她完全有理由和丈夫共同享受辛劳后的果实。还有,作者描写的几个家庭或恋人几乎没有一个是完美的结局(除孙兰香与吴仲平外)。我们不否认苦难对人格塑造的作用,但又必须承认,苦难并非人成长的唯一要素,悲剧也决非生活的常态。

其三,小说中作者经常离开情节发展而长篇评论,当中不乏点睛之笔,但有些地方有说教和画蛇添足之虞。例如在王世才死后发表一番言论为王树碑立传,其实似可不必,因为读者已从王的死中体会到了人格的力量与人性的美,过多地解释就显得有些直露与重复。

还有一些,如《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同路遥以往作品中的人物有雷同之处;对除农民和乡镇干部之外的人物描写显得并不得心应手,有些程式化;甚至还有明显的败笔之处:如田晓霞死后孙少平遇到外星人,这个情节显得突兀而莫名其妙。

当然,书中的些许缺憾并不能影响我对《平凡的世界》的喜爱,一次次饱含热泪拜读这部小说后,我突然生出一些疑问: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躁动的年代,还有哪个作家会以“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透支生命去完成一部承载自己理想和价值的作品?在争相将“先锋作家”、“现代”、“后现代”标签贴在自己身上的文坛,还有哪个作家会甘愿与当代评论界“为敌”,以“落后”的现实主义写作方式为我们栩栩如生地描述微不足道的“平凡世界”?在炒作、爆料、骂人都成了出名的方式,还有哪一个作家肯蜷缩在煤矿、小招待所里上下求索?在各类文艺创作者热衷于在皇上、格格、太监、侠客、杀人犯、变态狂上大做文章,吸引眼球,大赚钞票时,还有哪一个作家肯将笔锋渗透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感悟他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我们庆幸中国文坛有路遥,他创造出高加林、孙少平、孙少安这些有血有肉、能让我们不断学习、品味、争论的人物,能够让我们感悟“人生”,感悟“平凡的世界”,我们也哀痛失去路遥,因为在21世纪又一次社会巨变之时,我们失去了精神的导师(尽管路遥本人反感这一称号),只能忍受“80后”、美女作家的聒噪;忍受王朔之流江郎才尽之后仍像跳梁小丑一般的表演。

《平凡的的世界》孙少安人物形象分析 篇4

浅析《平凡的世界》孙少安的人物形象

摘要:《平凡的世界》用现实主义手法描绘了时代变革下,从1975年到1985年这中国社会的转型期内,黄土高原上一代农民为改变生存状况而进行的斗争,穿插着社会变革的进程,通过叙述平凡人的平凡事件,组成一个不平凡的艺术世界。本文从作者塑造的孙少安的人物形象角度着手,分析他的性格特征,他是从中国“血统农民”中走出来的当代英雄,以点带面,展示在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时期的一代农民的奋斗历程及他们的精神风貌,。透过少安的人生经历和心灵进程,便会看清中国农民微妙而敏感的心理变动历史。并且论述他们在当今时代有何现实意义。孙少安意识的缓慢起动,真实地再现了中国农民在十年社会变革时期跨过的艰难思想历程。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孙少安性格特征

《平凡的世界》是路遥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乡土文学的典范之作。路遥说,这是一部“以青春和生命作抵押的作品”。这部作品有三条线索,一条以孙少安的视角来展现农村的社会进程,另一条以孙少平的视角来展现新一代年轻人的精神风貌,第三条则以田福军的视角来展现城市的发展进程和政治进程。作品中同时又有青春的激情、人性的温暖和人生的哲理打动人心。

少安是80年代在改革开放中涌现出的不同于他们父辈的新式农民的代表,他有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为维护个人和家族的尊严而去拼搏奋斗,少安老成持重,有时又过于安分守己,拘谨忍让。少平则是在当时社会而言,拥有较高文化水平的代表,他有自我意识和个人欲望的觉醒,为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而去拼搏奋斗,常常主动去开拓自己的人生新路,以进取和挑战的姿态面对生活,较之少安而言,他的性格特征更为明显。路遥也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指出,孙少平的这条线索在这篇文章中出于中心的位置。但我选择把孙少安展示给大家,他有自己的独特性,他有着自己的光环和吸引力。他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结合起来,将个人理想的实现与农村的变革结合起来,同时又在个人利益和理想的实现过程中始终遵循道德规范。

孙少安是一个心地善良、情操高尚、善于思考、勇于奋斗的农村先进青年,但在他身上可以看到中国老一代农民许多的优秀品德。他是孙家的“家庭保护人”。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具有农村人的淳朴与善良,也有奉献精神,对家庭的无私奉献,在自己富裕之后不忘帮助其他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修建校舍等。同时,他身上具有同困苦抗争的奋斗精神,他立足于他的现实性和农村实践的基础,结合农村的现实情况,寻求发展。他推动在双水村实现承包到组的责任制,办砖窑厂等。

一、善良与自我牺牲精神

少安是善良的,他从十三岁起开始担起生活的重担,他成了这个家的“家庭保护人”,家里的大事、小事都需要他拿主意。他为了家人,为了父亲不再一个人维持整个家庭的生计,读完小学后,毅然决然放弃自己的学业,即使他在统考时在全县几千考生中名列第三,却只能泪流满面地躲在一旁目送润叶进城上学,他知道这将是他与这个少年朋友永远的告别。他是那么的渴望学习,但他还是决定回家帮助父亲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减轻父亲的重担。他放弃的不是学业,更是对他的前途和未来的牺牲。即使在后来他不能和润叶走在一起他也没有后悔,绝不怨悔自己成了“泥腿把子”,承担全家人生活的担子。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以自己的“牺牲”给弟弟妹妹换来一个美好的前途。

贫困时期的少安是善良的,后来他经过自己的奋斗富裕了,但他却没有自己的富裕而变得唯利是图,反而更加善良。少安经营砖窑获利后为自己建造了体面的三孔窑洞,妻子想要分家,而他难以接受,不忍心丢下老小另立门户,最后在父亲的说服下,他同意分家,但他的要求是,家可以分开,但兄弟俩共同经营砖窑,红利平分。若说这是他对家人的付出,对自己亲人的付出,说他善良不太合适,只能说他重亲情。那么他在自己承包砖厂富裕之后,用自己的劳动所得去修建炸山时被震裂了的校舍,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受教育环境。一九八二年,整个黄原地区在实行生产责任制之后,解决了农民的吃饭问题,但没有缓解大家的经济状况,大家都纷纷央求去少安的砖窑厂,而他不缺人手。为了给人们提供挣钱的机会,他高额贷款,添置设备,扩大生产规模。然而,快速的扩张,使得砖厂即将破产。少安为村民做的这些,说他善良是毋庸置疑的。

少安的善良也体现在他对润叶的感情上。他为润叶的前途和未来着想,拒绝了润叶。润叶在面对县革委会副主任的儿子李向前的追求时,她意识到自己心目中未来的男人是自己儿时的同伴孙少安,她向孙少安表明自己的心意,孙少安却没有做出任何回应,他从爱的呼唤中退却。孙少安得到润叶爱的表白曾经幸福的哭过,他不是不爱润叶,只是他清醒地知道自己没有爱的资格。他为润叶着想,不能一时冲动,酿成无限的苦恼。即使润叶屡次约见少安,少安也避而不见。

二、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

少安虽是一位农民,但他改变了他的家庭,乃至于说他的家族的风貌。他的家庭从他弃学回家务农和父亲共同承担家庭的重任到后来他为他的父亲建一个有石狮把门的体面的庭院,这一巨大的变化,是离不开少安的奋斗和拼搏的。弟弟在外上学和在外工作,父亲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减弱,年迈多病的奶奶,上学的妹妹,这一系列的重担都落在了孙少安的肩头,这个家庭是靠他支撑的。他把这个家庭带上了致富的道路。

除了努力奋斗之外,家庭的富裕还离不开他的善于思考和摸索,还有大胆的实践。孙少安是双水村第一生产大队的大队长,在开展农业学大寨大力推广时期,他听说安徽小岗村搞责任承包制,包产到户后,农民不仅吃饱了肚子,还有了余粮,他向小岗村学习,也自发地在本队搞承包到组的合同。这个消息像洪水猛兽一样吓坏了坚持“革命路线”的各级领导。这黄土高原农村的第一个自发性的改革尝试失败了。但这不影响孙少安的性格中善于思考和学习的特点。后来,在全黄原地区推行生产责任制。在双水村,孙少安率先在第一生产队实现了承包到组的责任制,夏收时人们的收成很丰硕,令按兵未动的二队则很羡慕。他的实干精神不仅给自己带来了实惠,同时也让整个大队的村民获利。

与此同时,他本人又到县城建筑工地承包运砖业务,获得了两千元的纯收入。后来,在这些钱的基础上,开办了烧砖窑。他带领他的家庭奔上致富的道路。即使后来在办砖窑的过程中遇到挫折,因为他的吃苦耐劳和肯干,他也没有倒下,最终度过难关,恢复了往日的面貌,甚至更加辉煌。

孙少安这个在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浪潮中成长起来的新式农民,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农村事业付出血汗的青年。孙少安是一个群体的代表,他们仍然保持着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但同时他们也为农民这个群体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他们有了个人更深层次的思考,他们为追求幸福的生活和为维护家庭的尊严拼搏奋斗。他们能够扎根于现实生活,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力量,促进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他们都是农民的后代,都有一部艰辛而辉煌的奋斗史。他们都是浑身沾满泥土又有远大志向的能人和精人。他们的生活和时代的脉搏紧密相关。

三、孙少安人物形象的现实意义

少安是一个崛起于社会底层的农民,他凭着勤劳肯干,踏实奋斗,善于思考和接受新事物的性格特征,几经奋斗、碰壁、挣扎和觉醒,使得他和他的家族从贫苦中了出来,他成了一个农民企业家,实现了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角色转变。他在屡遭失败中重新崛起的顽强意志和奋斗不止的进取精神,激励着人们不懈追求、勇敢创造,去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和人生价值。他面对苦难的不屈的精神力量,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热情,在苦难面前始终保持强健的生存意志和乐观的生存态度,具有永恒的价值。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都会面临着各种困境。在困境中,我们应该怎样应对,走好人生的道路。少安给我们生活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下的年轻人,上了一堂生动的课。一个人要想摆脱自己的生存困境,在生活上获得新生,应该对生活的前景充满信心,然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奋斗付出,不能什么都不做,只去抱怨。在前进的途中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人生本就不是一帆风顺的。挫折是人生的垫脚石,从挫折中吸取教训,会让你走的更远。在苦难中坚忍和奋斗,把人生的苦难踩在脚下,奋勇前行。同时,在追求个人幸福的路途中,我们也应该像少安学习,不说把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结合起来,至少不能损害别人的利益。他宽厚、善良、淳朴,努力奋斗,顽强拼搏,给我们树立了一个人生典范。

命运只垂青于那些敢于奋斗和勤于奋斗的人们。如果我们硬要把它说成是命运的安排,则是用勤奋的劳动夯实基础后又在坚实的基础之下,建造事业大厦的。“活着就意味着抗争,进取就意味着挑战,苦难注定是探求者忠实的人生伴侣。”

参考文献:

1、路遥。 平凡的世界[M]。人民文学出版社

2、大学生必读。 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中)[M]。人民文学出版社 3.张学正。《中国当代文学名篇选读》第四版[M]。 南开大学出版社

4、任桂娟。浅析《平凡的世界》孙少平、孙少安的形象内涵[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 5.葛华亭《。路遥小说的精神内涵——孙少安形象分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9月

《平凡的世界》孙少平人物分析 篇5

《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人物分析

【摘要】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充满着精神力量的小说,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塑造了具有鲜明性格特征和丰富的人生内涵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其主人公孙少平在面对苦难的人生时所做的选择,以及其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所进行奋斗的历程成为一种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本文以《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孙少平为对象,对孙少平这一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关键词】平凡的世界,孙少平,人物形象

路遥用他黄土地般朴实的笔调,创造出许多讴歌黄土地的文章,因此,有人说路遥是“土著”作家,确实,他的许多作品都带有黄土地的烙印,包括他的代表作品《平凡的世界》主要就讴歌了陕北农村那片承载了太多苦难的黄土地和那些淳朴得如黄土地般的人们,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他们中的许多人顺应历史潮流,坚强地面对苦难;而其他一些人则逆历史而行,最终被改革大潮淹没。八十年代的开始的社会变革在农村广袤的地上掀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变革为农民带来的不只是物质生活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变化。《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孙少平身上,处处洋溢着新的时代气息,他不甘于旧思想的束缚,独自承受苦难,背井离乡,寻找自己要走的路。

一、苦难中磨练出的坚毅性格

孙少平出身在一个环境极差的的农村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老农牧民,孙少平在小说中以一个为每顿饭必须到食堂领取黑面馍而感到寒酸自卑的穷学生的身份出场。他穿着布满补丁的衣服,躲在学校的角落里,等所有的学生打完饭后才去领取自己的黑面馍,这样的生活让他活在深深的自卑当中,而正是这样的生活,铸造了他不屈不挠的坚毅的品质。他不为贫困而抱怨,相反的,他一心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以及家里的状况,因此,他利用所有的时间读书、看报、学习以支撑起他那脆弱的自尊。

高中毕业后的孙少平回到双水村当了教师,可好景不长,三年后,他被辞退了,他的身份依然是农民。这使得他非常的痛苦,当时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浪潮席卷了整个黄原地区,家里的条件开始有所好转,但他不甘心当一名农民,并不是说他不能吃苦,而是他甘心,不甘心自己一辈子就在农村当个农民,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看看。他最终选择出去闯荡世界,他背着破烂的被褥,背着一个书包,同时也背着家里人的不理解,迎着城里人的冷眼,在桥头上当揽工汉。刚踏进社会的孙少平就在黄原城尝尽了人情的冷暖:亲戚冷落、旁人冷眼、待遇不公、身体遭创伤„„尽管如此,这些苦难并没有让他放弃追求自己想过的生活,反而磨练了他的品质,让他更加坚韧,更加坚定他走自己的路的决心。孙少平当了煤矿工人后,环境危险恶劣,劳动极度繁重;工友欺辱,尊敬的师傅死去;最爱的女友晓霞牺牲;自己容貌被毁„„但孙少平并没有因一连串的不幸而意志消沉或者愤世嫉俗,这一切铸造了他更为成熟的思想。他心里默念着叶赛宁的诗句:“不惋惜,不呼唤,我也不啼哭„„金黄的落叶堆满心间,我己经不再是青春少年„„”他对生活有了更为积极的看法:“生活总是美好的,生命在其间又是如此短促,既然活着,就应该好好地活„„即便是痛苦,也应该看作是人的情感,甚至它是组成我们人生幸福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不论何时,他都能以积极的态度看待问题。每次悲剧的底端都是另一个幸福的开始是对孙少平这一生最好的形容,他所吃过的苦,所遭遇的苦难,都在他人生的某个时刻派上用场。

二、感情方面的细腻温柔

孙少平在他苦难的一生中,从不向困难低头,可以说是生活中的战斗式,可在情感方面,却细腻得让人心疼。孙少平生长在一个充满了不幸的家庭当中,贫困的家境使他很早就懂得承担家里的负担。但是孙少平的内心当中并没有因此而产生冷峻和麻木的情绪,他在追求自己人生价值的过程当中,不断给身边的人以自己的关爱。他有一位年老体迈的祖母,在小说中,用润叶给他的钱给祖母买眼药水和止痛片,到野地里把带露水的青菜叶子回来把露珠淋在祖母的眼睛上。他想方设法减轻父母的负担,在父母碰到大事,六神无主时,半大小子的他挺身而出,充当主心骨,让父母倍感欣慰;他一直努力减轻家里负担,他与哥哥孙少安曾为了五角钱大打出手,他也曾因为不想给家里人增加负担而想弃学;为了让哥哥安心,哥嫂和睦,他尽力打消哥哥分家的顾虑,并主动提出由自己来承担父母以后的建房和养老费用;妹妹考上大学后,为了不让妹妹经历自己经历过的屈辱和自卑,他给妹妹买时髦的衣服和漂亮的大箱子,还按城里人的标准置办了日常生活用品;在煤矿工作后,自己省吃俭用,舍不得吃顿好的,而把钱给妹妹上学或是带回家给父母箍窑。他还照顾自己已故师傅的妻女,在矿难当中帮助自己的工友。这一切都在宣示养一个没有得到过多少关爱的人对自己周围的人所施加的爱,这种爱来自于他内心当中的善良因子,是人性当中光辉的集中体现。

爱情作为生命历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孙少平身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既真实感人,充满曲折痛苦,却又那么的具有诗的情调与浪漫的色彩。这是交织着苦涩和甜蜜的青春乐章。在小说中,孙少平与田晓霞的爱情感动了无数的人,一个农民的儿子与地委书记的女儿相爱,这在世俗人的眼中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也是不被看好的,可他跟田晓霞就那么毫无顾忌的爱了。田晓霞是个内心充满阳光,充满正能量的人,孙少平的很多想法其实都来源于她,她一直鼓励着孙少平追求自己的生活。孙少平虽然家境贫困,但丝毫不影响田晓霞对他的爱,在田晓霞心中,孙少平才是真正的男子汉,他们在爱情生活中不断从对方身上吸取积极思想,经验和力量,充实与提高自身。当他们在古塔下的树林中第一次拥抱、亲吻,品尝了爱情的甘醇后,少平欣慰无比地感到“他的青春出现了石霞般绚朋的光彩。他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幸福。”孙少平说从此以后,不管他处在什么样的境地,他都可以自豪地说“我没有自自在这人世间枉活一场”。孙少平的人格魅力吸引了田晓霞,从而相识、相知、相恋。田晓霞在日记中写道“我放纵我的天性,相信爱情能给予人创造的力量。我为我的‘掏炭丈夫’感到骄傲。”是的,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是“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共同斗争”。虽然,小说的最后,田晓霞为救落水孩子牺牲了,但他们曾经相爱过,曾经一起品尝过爱情的美好,曾经真切的感受过幸福就足够让我们感动。

三、平凡而不平庸的人格魅力

新与旧的冲突,城市与乡村的相互渗透使孙少平的性格既打上了传统民族文化积淀的烙印同时又受新的思想意识所影响。进取意识。社会的变革,希望和憧憬,使新一代的农村青年内心躁动不安着有着强烈的改变现实生活的进取意识 。孙少安希望“箍双水村最好的窑洞”,“在双水村做一个出众的庄稼人”,甚至在双水村办起了机器声隆隆的砖厂,这一切相对于他那逆来顺受,只图光耀祖 的父亲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进步。而弟弟孙少平更有一种自觉的、强烈的奋 斗意识,骨子里的闯荡精神,让他勇敢地挑战一切 困难。他不贪图和哥哥合办砖窑得到的稳定的收入,而是主动离开温馨的家庭 ,赤手空拳的闯入陌生城市 ,去开辟崭新的生活空间。他背着破烂的被褥被庞大的城市所震撼似乎忘了自己的存在,他像待售的物品一样站在东关大桥头,等待人来买他的力气、做小工的口子里他尝尽人情冷暖,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体会到了无法扭转的救赎,然而凭借着他的自强不息,他撑起了这个己然分家的大家庭,他是顶梁柱,要给家里邮钱,还要供妹妹读书,他都凭借他的积极向上,他的坚强毅力战胜了繁重的劳动、非人的生活条件和身体上的倍受折磨,他平静的接受着,淡然的努力着,他对生活依旧充满希望,为了救一个协议工他受伤了,伤势严重,大研石的一角从右额划过,就这样他失去了帅气的面容,兰香不敢让他照镜子,怕他接受不了现实可是我们的英雄再一次告诉我们什么做勇敢,他又一次勇敢面对,重新走向生活。

少平虽然也受到过高中教育,可是他认识到了平凡的环境,平凡的人生,于是他将他平凡的生活付给了农田,城市工地,还有煤烟四起的煤矿坑道是的,生活是平凡的,人生是平凡的,人的一生何其短暂,与其好高鹜远,不切实际的索取,不如将我们平凡的人生付诸平凡的生活,或许这样子才是最为平凡最为真实也是最为幸福的感觉少平对生活的选择告诉我们:人生的价值,在于对自身苦难的严峻正视、深刻思考、透彻理解、不懈抗争不错,我们不知道前行的路上有几多风雨,可我们知道,前面的道路有风雨有泥泞,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能做的是接受现实,改变心态。

四、结语

从《 平凡的世界》 中的孙少平身上,我们可以看到 ,新时期的中国农民在改变世界也改变自我的征程中, 逐步从保守性、闭性的自足型农民向进取性、开放性的现代型农民转变,是传统农民文化品格的调整和新的农民文化品格的开创 ,标志着中国农民从传统向现代的嬗变。走过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反观孙少平的人生道路,我们不难发现这位人物承载养作者对未来的希望,体现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当寒冬逐步消逝,春天逐步来临时,一个全新的社会止在向人们招手,这个全新的时代包含养作者太多的梦想和希望,同样也引起作者深刻的思考。无论人生的轨迹如何波折,我们每个人事实上都在不断地成长,都在前进,我们无法预料前方可能出现的种种困苦,但是我们可以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对周围的人和事报以真诚和关爱。孙少平这一形象的背后就是作者对人生道路的一种选择和期盼。

[参考文献] [1]路遥。平凡的世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006. [2]齐潘。论路遥《平凡的世界》的苦难意识[D]。吉林大学2008. [3]许埂。追寻与受难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J]。小说评论。2006. [4]4.王全胜。月论孙少平的精神世界。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有感。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2007

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 篇6

摘 要: 曹雪芹所着成的《红楼梦》被列入四大名着之一。在书中, 他以金陵十二钗作为主线, 全方位地铺开了整个故事, 并充分展示了封建时代女性本身的精神品质和文化品格。从曹雪芹笔下的人物来看, 她们同时有觉醒意识和叛逆的精神。应该说, 每个女性所展现的性格魅力都会对现代女性有很大的启示。本文结合《红楼梦》的内容, 谈一谈其对现代女性的启示。

关键词: 《红楼梦》; 现代女性; 独立意识;

红楼梦作为四大名着中非常重要的小说, 在我国的文学史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曹雪芹在写作的过程中, 通过运用全新写作的手法来塑造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即便历经千百年, 这些鲜活的女性形象仍然深深地打动着大家[1]。女性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女性的解放本身和女性的人格独立和良好的文化素质品格有着很大的关系。《红楼梦》在一定程度上互换了女性自己的人格尊严, 并将女性内部丰富的文化品格更好地展现出来。应该说, 《红楼梦》给现代女性很多深刻的启示。

1、 现代女性应该做一个有思想的独立女性

在小说的第一回, 作者就列出了这样的绝句:“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从这样一段话中可以看到曹雪芹在写本书时候内心的辛酸。虽然封建时代还是属于男权社会, 但是曹雪芹这本书却是从女权的角度来写的。曹雪芹在评价自己写这本书时, 又有如下的一段话:“今风尘碌碌, 一事无成, 忽念及当日所有之女子, 一一细考较去, 觉其行止监视, 皆出于我之上。闺阁中历历有人, 万不可因我之不肖而自护其短。”

曹雪芹在讲述他写这本书的动机时, 有了上面一段话, 而这一段话可以看出, 曹雪芹认为女子自然有她们的过人之处, 不仅见识不凡, 而且有些能力甚至超出男子。写《红楼梦》就是为了能够彰显女性的能干, 从而让她们的好名声能够传扬于世。作者笔下的女子在现实中都是很平凡的人, 虽然并没有多大的才能, 也没有在工作中有多么惊世骇俗的举动。但是曹雪芹正是通过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描写来更好地展现女性内心细腻的想法, 并更好地弘扬她们的个性魅力。在《红楼梦》里, 我们可以看到女性有不输男性的才华和资质, 同时, 几乎所有的女性都有自己独立的自主意识和独立的人格。这正是《红楼梦》的成功之处。

在曹雪芹的笔下, 包括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鸳鸯、贾探春、平儿和尤三姐等女性不仅非常的聪慧, 而且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很有自己的一套。人物全部都有血有肉, 可以说是那个时代思想意识已经觉醒的一群女性。

2、 全面倡导“男女平等”的思想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会对贾宝玉有很深的印象。虽然他贵为封建时代的男子, 但是却有着与众不同的人格。他从小就是生活在一群贵族女子之间的, 作者完全可以通过贾宝玉的眼睛来展开故事, 这样也就能够更加准确客观地展现出《红楼梦》中女子的精神风貌, 并借此来更好地评价女性。

全书将贾宝玉塑造成了一个封建时代的叛逆者。贾宝玉从来未曾为自己的男儿身所骄傲过, 相反, 他曾经说过“男人是泥做的骨头,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 见了男人便觉得浊臭逼人。”所以, 在贾宝玉的心中其实是提倡男女平等的, 须眉男子只不过是一些渣滓而已。所以, 贾宝玉从小就厌恶了官场上的引来送往和应酬, 也不太喜欢世俗的男子, 更不会和一些色鬼为伍。

从《红楼梦》回回的内容可以看出, 贾宝玉每天都是和女儿们吟诗作画, 下棋猜谜[2]。他欣赏探春的精明能干, 同情迎春的懦弱不幸, 倾慕宝斋的端庄优雅。更是与林黛玉心心相印, 贯穿全书前半部分。应该说, 他对每个女性都投入了同等的关爱, 同情、尊重和平等地对待她们。

贾宝玉的种种行为其实无不透露出男女平等的信号, 很难得并没有在封建制度下追求有关的大男子主义。这在当时的背景下是非常了不起的。虽然女子和男子平等到现代都没有能够完全实现, 但是在当时, 贾宝玉的这一形象本身就有着超前意识, 曹雪芹实际是在心中彻底否定男权社会的, 更鄙夷男尊女卑的现象。他极力倡导男女平等。

3、《红楼梦》中女性面面观

3.1 贾元春对现代女性的启示

要说《红楼梦》最风光的人物就是大姐元妃, 非常有幸一朝得到圣宠, 得以封妃, 从而荣耀了整个家族。这在封建社会是很多女人所梦寐以求的事情。但是, 元妃却在省亲的时候哭着说道:“那是见不得人的地方, 进宫之后要时时刻刻遵守宫规, 更不能够行差踏错, 不仅不能够有自由, 而且还要出处谨慎, 更无法享受爱情和亲情。元妃不到四十岁就死了, 实则是死于权利斗争之中。贾府的衰亡正是从元妃的倒台开始的。元妃的一生可以说是富贵至极, 但是她在背后也做出了极大的牺牲和代价。

但是, 从头到尾, 元妃都是心甘情愿的, 她也承受了一般女子所不能够承受的代价。所以, 从元妃的故事来看, 就是, 作为现代女性而言, 不论你是在职场、工作还是在生活中, 都应该学会在合适的位置做好份内的事情。元妃通过牺牲自己的一生来使得贾府能够多享受几年荣华富贵, 虽然贾府内里早已空虚。所以, 作为一个现代的女性, 一定要在各种场合找准自己的位置, 履行自己应该履行的职责。

在人的一生中, 也许会遇到许许多多的挫折, 但是, 一定要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作为妈妈, 你要尽力将孩子抚养成人;作为女儿, 你要尽可能地尽孝;作为妻子, 你应该尽到应尽的义务。

3.2 迎春探春姐妹对现代女性的启示

也有很多人想要去分析《红楼梦》中的迎春。贾迎春是小妾所生的女儿。她是一个受尽欺负也不知道叫疼的“二木头“女孩。虽然和元春、探春和惜春, 迎春根本没有任何存在感。由于她的性格过于懦弱, 所以就连奶妈子都可以随意偷她的头饰, 她也没有去追究。而无论在大观园里有多么热闹的活动, 贾迎春都没有想要去参加, 而只是默默地沉浸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

所以, 贾迎春作为一个最没有存在感的人物, 也没有人在意她是否开心, 她本人也没有什么忧愁和烦恼。她的父亲只知道一直娶比她年龄还小的女孩回来享乐, 却也从来不关心她本人的死活。贾迎春经常被派去做一些根本不在她职责范围内的事情。最后, 贾迎春被父亲安排嫁给了孙绍祖做妻子, 结果还不到一年就被折磨之死。贾迎春的悲剧可见一斑。

贾迎春在她短暂的一生中都没有去争取过, 只是打造属于自己的小世界。贾迎春一直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既没有贾宝玉那样耀眼的身世, 也没有薛宝钗和林黛玉那样过人的才华[3]。这也直接导致了她后来的悲剧。

但是贾探春却和迎春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性格。虽然同是庶出之女, 但是却也一直都在为自己拼搏。不顾赵姨娘三番五次地用计谋破坏, 但是却一直在向贾府的人彰显自己不好惹的一面, 从而为自己在贾府赢得一席之地。贾迎春从来都没有畏惧命运给予她的艰难险阻, 能拼则尽力一拼。

而作为一个现代女性, 一定要从贾迎春身上吸取教训。不管是在家庭、职场和生活中都需要适度地为自己争取。但凡那些能够在职场上变得很出色的姑娘, 大都懂得为自己的未来谋划, 并通过不断地努力去争取。刻薄地说:“职场上混的好的姑娘从来都是有些“自私”的姑娘。而那些嫁的好的姑娘, 都能够通过自己的经历知道自己想要的伴侣, 从而获得最后的幸福。现代女性要知道, 不争从来不是福气, 而只会被认为是懦弱。

3.3 王熙凤给现代女性的启示

要论《红楼梦》中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女子, 大家大概都会想到王熙凤。现代女性要在随时都在生活中扮演多种角色。职业的升迁、恋爱婚姻到交际办事, 如果有王熙凤那样卓越的口才, 那么办事则无往而不利。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3.3.1 学会夸赞他人

例如, 王熙凤在初次见到林黛玉的时候就说道:“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 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想老祖宗的外孙女儿似的, 竟是亲生的孙女儿, 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里心里放不下。”

虽然王熙凤只是用这样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来夸赞他人, 但却同时表达了对林黛玉的赞美、读贾母三位亲孙女的赞美, 同时又自谦说自己见识少了。最重要的是, 王熙凤的这样一番话既让黛玉明白了老祖宗对她的挂念, 同时又迎合了老祖宗内心希望被夸赞的需要。这比直接告诉林黛玉老祖宗有多挂念林黛玉有更好的效果。

而现代女性就是要学会王熙凤这样一套夸赞人的技巧,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照顾多方人的感受, 从而在职场、婚姻和生活中也能够变得更加顺畅。

3.3.3 言谈得体

在刘姥姥问王熙凤借钱的时候, 凤姐有这样一段话:“且请坐下, 听我来说:方才你的意思我已经知道了。论起亲戚来, 原不该等上门就有照应才是。只是如今家里事情太多, 太太上了年纪, 一时难免有疏忽。我初管事不久, 又不太知道亲戚们的事情, 但也知道亲戚们各有各的难处。你既是大老远来了, 又是头一遭张口, 怎么叫你回去呢?可巧昨儿太太给我的丫头们做衣裳的二十两银子还没动呢, 你不嫌少, 先拿了去用罢。”

可以看出凤姐在说话的时候非常注意技巧:第一, 她讲话的时候虽然依然保持着她矜持而高贵的身份, 但是讲话的过程还是很的体的。第二, 她的话里暗含着贾府还是对刘姥姥家关心的, 但是贾府本身也不如外面看的那样辉煌了。第三, 在借钱的时候说话能够做到不过分热和, 又不过分怠慢, 更不会过分炫耀。

4、 结束语

曹雪芹的《红楼梦》里有无数的女性形象, 而从每个女性的身上都对现代女性有所启示。一方面, 我们一定要在平时多学习, 只有掌握了真本事才能够让自己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另外一方面, 一定要能够勇敢说出属于自己的需求, 在家庭、生活和职场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最重要的是, 现代的女性要能够有属于自己独立的思想, 并保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王昆仑。王熙凤论[M]//红学三十年论文选编 (中) 。天津:百花文艺社, 2016 (3) :59-64

[2] 王建华。礼貌的语用学研究[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15 (3) :139-143

[3] 孙爱玲。《红楼梦》对话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 (3) :89-94

《祝福》人物形象分析 篇7

我认为,祥林嫂的死,是《祝福》情节发展的主线,可以说,《祝福》的整个情节内容,都是围绕着一个“死”字开展的。这样,也正好体现了鲁迅所指出的,短篇小说艺术表现的特点:“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尽传精神。”

小说的主人公祥林嫂,很大程度上就是被鬼神宗教观念,这种为封建统治的合理性辩护的,极端野蛮、荒诞的意识形态残害致死的。

可见,小说开头的关于“祝福”气氛的描写,就为祥林嫂的死,提供了一个最恰切的环境。

接着介绍了人物所赖以生活的这个家庭。其主人鲁四老爷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厅堂的布置,几案的摆设,处处显示出令人窒息的死气。要知道,中国的宋明理学对于处在封建等级制最底层的劳动妇女来说,是最残暴最苛虐的一种思想体系。什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之类,稍有触犯,则赐死、沉塘。各地志书、家谱的记载,以及《烈女传》《儒林外史》等书中关于烈女、节妇的血泪故事,至今使人不寒而栗。

祥林嫂不幸生活在这样禁锢重重、腐朽愚妄的封建观念和习俗如此浓重、强烈,真如泰山压顶的环境里,还有什么生路可言呢?她的死,是必然的了。

果然,在追叙人物一生几次重大的波折之前,作者便让我们预先知道:祥林嫂已经死了。而且,在临死之前,她脑子里产生了对于鬼神观念的“疑惑”──“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却疑惑了”。

这“疑惑”非同一般,不可等闲视之。千百年来,由于长期封建制的野蛮统治,造成了中国劳苦百姓的麻木、愚昧;他们,尤其是其中的妇女,有谁怀疑过人类社会之上,冥冥中还有一个鬼神世界主宰着?而这样的一位祥林嫂,竟对它表示“疑惑”了,这是破天荒的事。要知道,对鬼神的“疑惑”,就是对封建统治意识的“疑惑”,也就是对中国劳动妇女传统命运的“疑惑”;这一惊人的意念,从一个备受禁锢、束缚的弱女子的头脑中产生,真是谈何容易啊!任何人读到这里,都会从心里提出一个问号:祥林嫂心中的“疑惑”是怎样产生的?

作者这样鲜明、醒目地通过人物之口指出这一“疑惑”,事实上是在这里设置了一个悬念;这一悬念是贯串至终篇的。可以说,自此以下的'全部描写,都是为了解答这一悬念,充实这一悬念。同样地,作者也是为自己提出了一个难题:怎样用具体描写,来证实祥林嫂心中这一“疑惑”的出现,是合理、自然而又真实、可信的。这一悬念和难题解决好了,作品就获得了成功。

要看到,祥林嫂是以她的整个生命,也就是以她的死来换得这一可贵的“疑惑”的。

以往的分析评论大都认为,将祥林嫂迫害致死的是封建宗法制的“四条绳索”──政权、族权、神权和夫权。钱谷融先生在《祥林嫂是怎么死的?》(载《华东师大学报》1981年第4期增刊)一文中认为:祥林嫂“主要就是被程朱理学所崇奉的旧礼教迫害死的”。这样,就将《祝福》的“思想锋芒”阐述得更鲜明、更准确、更符合作品的实际和作者的原意了。

我认为,在钱先生精当分析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看到:作者在描写祥林嫂被旧礼教迫害致死的过程中,同时也写到了“死”的另一面,那就是她的活力。小说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祥林嫂有强烈的活的愿望,而且希望尽可能地活得体面些。她有顽强的生命力,她是最能活下去,也是最应该活下去的人。就是这样具有旺盛生命力,这样耐活的人,终于被迫害死了;封建礼教的罪恶,真是令人发指。作者充分写出祥林嫂的活力,正是为了拿来衬托她的死的冤屈和悲哀。

在封建礼教的统治下,妇女根本没有独立的人格,所谓“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女对任何事情,任何处境,只有服从认命,不能有自己的选择;所谓“妇者,服也”。此外,还有“节烈”观念,这世上最“昏迷的强暴”来束缚摧残妇女。

作为贫苦的劳动妇女的祥林嫂,她当然不可能认识整个封建礼教的野蛮和不合理;但是,她在承认和遵从一切妇道条律的前提下,却为自己能比较安稳地活下去──“做稳了奴隶”,做了尽其所能的最大的努力。

正如前面所述,落后、愚昧的中国劳苦百姓,对于为封建统治辩护的鬼神宗教迷信,历来是无疑义地信奉的。而宗教迷信的要义,说穿了无非就是胡乱编派给你什么前世的罪孽,凭空应许给你来世的幸福,目的是要你做一个现世的驯羊,一任他们剪毛剥皮,至死而无怨。祥林嫂当然不可能抗拒、背叛这“从来如此”、世代相传的鬼神迷信观念。──她的“疑惑”是临死之前才产生的。然而,对于现世的悲苦的命运,她并不是一味驯顺地接受,相反地,是一再挣扎、苦斗过的。

统观祥林嫂的一生,她善良、本分,又能吃苦、耐劳,是个“拼命硬干的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她又能思考,有决断,而且勇于行动。──丈夫死后,只身从婆家逃出来,在鲁四老爷家当佣人,为的是做一个不依赖他人的、自立、自守的“未亡人”。对于野蛮的暴力绑架,她做了“出格”的反抗;说明她不是逆来顺受,任人随意摆布的。与山里农民贺老六结合之后,一度生活过得还安稳,人也胖了,“交了好运了”;可见她又不是那样顽固、执拗地死守“节烈”,而是思想圆通,能面对现实的聪明人。听信了柳妈的劝说,她立即采取行动,──到神庙里去捐门槛,为的是变被动为主动;她不甘心被人轻贱蔑视,被认为是“不干不净”,她要做一个跟旁人一样的正常的人。

及至一切挣扎、苦熬都无济于事,最后还是被宣判为有罪。从鲁四老爷家被赶出来之后,祥林嫂陷入了彻底的困境,显然是无法再活下去了。这时,她体力虽已不支,但脑子还是能思考的。面对死亡,面对死后酷刑的恐惧,她回首一生悲苦的经历,终于不能接受这“有罪”的宣判了。她想到,鬼神不是以公正、慈悲为怀的吗?为什么对自己是那样的不公,那样的残忍无情呢?她从自己切身的痛苦经历中,引申出对鬼神世界的“疑惑”了。

祥林嫂见到“我”时这样说道:“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从这说话的语气来看,问题不是偶然提出,在她,是慎重思虑多时的了。再从她对提问对象的选择来看,祥林嫂确是一个有见识、爱思考的人,并不是一般懦怯昏庸的弱女子。

这里,无妨拿她与《故乡》中的闰土作一比较:少年时代那样天真、活泼、机灵的闰土,几十年生活的困苦压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与儿时的好友,读书“出门”的知识分子“我”见面时,只会叹息生活“非常难”。由于他相信鬼神,相信命运,视一切不平,一切苦难为命中注定;所以“老爷”二字,很自然地从他口中吐出,不带一点儿怨愤和不平。对于现世生活的质疑问难,更是谈不上的了。而祥林嫂呢,由于所受的打击、迫害,尤其是在精神上的,远远甚过闰土,加之她对一生所遇的种种不幸,历来是采取主动挣扎苦斗的手段;而且她又是那样爱思考的人。于是,临死之前,那种世道不公,神鬼不灵的怨愤之想,就很自然地在心中升起。

可以看出,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相当理想化的人物。在苦难深重的中国劳动妇女群中,是很难找到像祥林嫂这样的妇女的。她身上具有那么多“有价值”的东西,不只是勤劳、质朴。但正如前面所分析的,这理想化并没有失去真实性。要知道,祥林嫂这样的人物不可能出现在以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罪恶为主要任务的《呐喊》集中,而只能出现在《彷徨》中。因为创作《彷徨》之时,鲁迅已侧重考虑到如何探路前进的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祥林嫂就以她的不寻常的死,以及死前对旧世界统治的“疑惑”,去警醒和教示一切活着的人,沿着这一“疑惑”继续“求索”下去。

祥林嫂到底是怎样死去的呢?

关于这,历来的评论者大都认为没有必要细加考究,因此不作明确的判断。电影《祝福》的处理是:祥林嫂最后是由于冻饿,倒毙在风雪交加的野地里。后来有个别论著也袭用了这一判断(如《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上318页,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认为祥林嫂最后是“惨死在祝福时的雪地里”。其实,这在鲁迅原作中,是找不到什么根据的。

我认为,祥林嫂是自杀而死的。在别无生路可走的情况下,最后以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这才符合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而事实上,人物的自杀,也是作者在小说中作了多方的暗示,“将意思传给别人”了的。

试想一想,当祥林嫂被鲁家赶出来之后,已是体衰力竭,人们将她视为不洁的异物,任谁都不会同情关心她的了;她所面临的唯一结局就是死亡。与其慢慢地挨着,冻死饿死,倒不如尽快地主动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是需要一定的勇气的,祥林嫂就有这勇气。究其一生,她虽是受尽迫害,受尽摧残的妇女,但也时时显示了她的不断挣扎的主动性。这一生中最后一次的抉择──如何结束自己的生命?在祥林嫂来说,也是采取了主动的手段的。我认为,只有认识到、理解到这一点,我们心目中的人物性格才是完整的、统一的、一以贯之的,也才是符合作者的原意的。

再从小说的具体描写来看,祥林嫂一出现,便那样郑重其事地向“我”询问人死后的情状。必然地,她早已埋下了死的念头了。

且看鲁四老爷对她的死竟如此恼怒:“且走而且高声的说:‘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如果是一般的冻饿而死,他的反应不会那么强烈:“偏偏要在”──可见是死者主动选择的行为。

再从“我”在祥林嫂死的前后一系列心理反应来看:回答了她关于灵魂有无的问话之后,马上便“心里很觉得不安逸”,想到“我的答话怕于她有些危险”,倘若“因此发生了别的事,则我的答话委实该负若干的责任”。而且,“我”“仿佛怀着什么不祥的豫感”,“这不安愈加强烈了”。

当鲁家短工告诉“我”,祥林嫂“死了”时,“我”的反应也是强烈的:“‘死了?’我心里突然紧缩,几乎跳起来,脸上大约也变了色。”而且特别追根究底的要问个明白:“怎么死的?”短工的回答却是“怎样死的?──还不是穷死的?”由于这是凶死,在年关祝福时,短工忌讳说出真相,所以只好这样笼统地回答。中间的破折号是停顿之意,说明短工有所犹豫和踌躇。短工显然没有按“我”所要求的回答。但“我”知道祥林嫂准是自杀而死,于是内心“惊惶”了一阵,“还似乎有些负疚”。

作者接连用好几段文字反复叙写“我”心中的不安、“预感”和“负疚”的心情,其目的是在强调突出祥林嫂的不寻常的死。

还应该看到,作者用了相当多的笔墨,着力描写的,由于祥林嫂的惨死,在“我”心中引起的系列反应,是寄托了他对软弱动摇的知识分子的劝喻的。

很有意思,作者笔下的“我”是一个知识分子新派人物。他能看清社会的黑暗,心中有所不平,对封建守旧派(自己的“四叔”)产生强烈的憎恶和反感。──从“话不投机”到“决计要走”。

遇到祥林嫂那样严肃认真地向“我”提问,使“我”措手不及,敷衍了事的回答之后,心里立刻产生了一连串的不安;但随后又想“我”明明说过“说不清”,已经推翻了答话的全局,即使发生了什么事,于“我”也毫无关系了。“‘说不清’是一句极有用的话。”给人“解决疑问”,“用这‘说不清’来作结束,便事事逍遥自在了。”──多么圆滑乖巧的一种应世手段啊!

待知道祥林嫂的惨死,起初“我”“还似乎有些负疚”,接下去,就不这样了。“我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一面想,反而渐渐的舒畅起来。”一走了事,何必自寻烦恼。城里的“清炖鱼翅”“价廉物美”,对“我”有更大的吸引力。“我”就是以吃点儿喝点儿的行动来求得内心暂时的“平衡”。呜呼!“人和人的感情”,竟是那样的“不相通”。

小说结尾一段,再次借写祝福的气氛,写景中的幻觉:

……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这里包含了对封建礼教吃人罪恶的愤懑之情,但更主要的是通过这自嘲的独白,表现了对社会的黑暗和丑恶无可奈何,听之任之的颓唐心情。说到底,“我”是在社会斗争面前抱着玩世不恭的逃遁态度的,一个苟活的知识分子。

显然,作者对这一人物是有所谴责和批判的。因为,五四至第一次大革命时期,鲁迅对中国革命的希望,更多的还是寄托在知识分子身上。在1925年3月写的《通讯》一文中,他曾说过:“现在”“也只好从知识阶级一面先行设法,民众俟将来再谈”。(《华盖集》)

《祝福》写祥林嫂的死,一方面固然揭露控诉了封建礼教对妇女的残酷迫害,另一方面也是通过这一纽结,将不同身份,不同思想状况的两个人物串在一起,发生碰撞,引起对比。让读者看到,一个是地位卑微,身上有许多封建意识束缚的劳动妇女,在她那低贱、狭小的天地里,却向来是那样的勇于行动,勤于思考,临死之前,终能悟出一个对鬼神观念的“疑惑”来。另一个是“出门人,见识得多”的知识分子,他有清醒的头脑,有一定的是非爱憎之心。也许是由于经历过多挫折,磨损了他的锐气吧,而今变得圆滑世故,遇到现实问题绕着走,更不爱深思探究,袖手旁观而心安理得了。

我认为,作者这样写“我”,其用意是在劝喻中国知识分子“都摆脱冷气”,不要“自暴自弃”,积极投入到改革社会的“韧”的战斗中去,“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而且要更多地、更深切地了解劳苦大众的苦难,看到他们身上的可贵品质。

继《祝福》之后半个月,鲁迅写了《在酒楼上》;这篇小说着重刻画了一个青年时代怀抱“改革中国”的壮志,中年成了苟且敷衍、得过且过的、软弱退缩的知识分子吕纬甫。我想,作者笔下这一人物的出现,也可以反证《祝福》中的“我”是寄托了鲁迅对知识分子的批评、劝喻的意图的。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篇8

《三国演义》中人物性格分析

在《三国演义》的教学和研究中,有一个习惯性的错误:说《演义》“总共写了四百多个人物”。建国以来出版的几种比较权威的文学史、小说史,大多如此叙述;直到最近出版的一些文学史、小说史、辞典,仍然沿袭此说。以讹传讹,实不可不辨。所谓“《三国演义》写了四百多个人物”的说法,其实源于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首那份《三国志宗僚》。但这里却包含一连串的错误:第一,《三国志宗僚》共列508人,以往的学者们并未仔细点数,只是约莫估计一下,便提出“四百多个人物”之说,即使是对《三国志宗僚》而言,也是不准确的。第二,更为重要的是,《三国志宗僚》大致抄录自陈寿《三国志》目录(包括纪、传和附传),其中一些人物,如蜀汉方面的陈祗、卫继、常播,曹魏方面的袁涣、张范、凉茂、徐奕、何夔、邢颙、鲍勋、司马芝、温恢、郑浑、仓慈、阎温,东吴方面的孙虑、孙霸、孙奋、士燮、贺齐、钟离牧、胡综等等,根本就没有在《三国演义》中出现;第三,同样重要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许多人物,也根本没有列入《三国志宗僚》,如蜀汉方面的陈式、邓良、樊建、费观、高翔、胡济,曹魏方面的陈骞、陈泰、邓敦、丁斐、董寻、郝昭、桓嘉、蒋干,东吴方面的乔国老、大乔、小乔、丁封、全端、全怿、沈莹、张布、张悌、赵咨,其它政治集团的何进、皇甫嵩、韩馥、张济、樊稠、韩暹、杨奉等,都是如此;至于《三国演义》虚构的许多人物,当然更不可能列入《三国志宗僚》。由此可见,所谓“《三国演义》写了四百多个人物”之说乃是粗枝大叶的产物,完全是错误的。那么,《三国演义》究竟写了多少人物呢?在《三国演义辞典》(巴蜀书社出版)的《人物》部分总共列出1258个词条;除去28个互见条目(如“阿斗”、“后主”、“先主”等),实际介绍《演义》写到的人物总共1230个。这些人物,绝大多数都是有姓有名,总计大约1000人;极少数没有姓名者,也与其它人物有明确的亲属关系。因此,正确的说法是:《三国演义》一共写了1798人,其中有姓有名的大约1200人,确实是古代小说中写人物最多的巨著。《三国演义》中有名有姓的人物共1191人,其中武将436人,文官451人,汉、三国、晋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人,其他176人。有的评论认为这部作品在艺术上的不足之处是人物性格缺乏发展变化,有的人物渲染夸张过分导致失真。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性格与《三国志》中的人物真实性格也是有很大差距的。现举几个人物说明。曹操:历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复杂,陈寿认为曹操在三国历史上“明略最优”,“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曹操御军三十余年,但手不释卷,登高必赋,长于诗文、草书、围棋。生活节俭,不好华服。与人议论,谈笑风生。“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望施,分毫不与”。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对他残忍、奸诈的一面又夸大了。因此,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奸诈多疑的人物典型。诸葛亮:诸葛亮治国治军的才能,济世爱民、谦虚谨慎的品格为后世各种杰出的历史人物树立了榜样。历代君臣、知识分子、人民群众都从不同的角度称赞他,歌颂他,热爱他。可以说,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巨大影响已超过了他在三国历史上的政治军事实践。《三国演义》虽然突出了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业等的积极方面,但又把它无限夸大,把他描写成智慧的化身、忠贞的代表,并将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鲁迅评论说:“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因此,《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不是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历史小说人物。关羽:历史上的关羽为“万人之敌”一虎将,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义著称,但“刚而自矜”,马超投降刘备后,封为平西将军。时关羽督荆州,修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诸葛亮答信时,称马超虽为一世之杰,但不如关羽的“绝伦逸群”,关羽“省书大悦,以示宾客”。但在《三国演义》中,因为他是刘备阵营中的人,又有讲信义的特点,所以,就被塑造成“义”的化身。他跟随刘备,不避艰险。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刘备,只是有感于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离曹归刘前为曹操杀了袁绍的大将颜良,解白马之围。但是《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下邳投降时相约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礼待他等却是子虚乌有。总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不惜笔墨,把关羽刻画成“义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严重的扭曲了。刘备:陈寿对刘备的评价是:“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二,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但他“折而不挠,终不为下”。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把刘备描写成“仁”的代表,汉室皇权正统的继承者,因而对刘备的仁爱、宽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征着力描画,极尽夸张,但在突出其“仁爱”时却又落入了“失败”一面,给人以“仁慈”和“重义”的感觉。电视剧中的刘备常常以泪洗面,哭与泪虽然表现了刘备的“仁”,但又给人以刘备的天下是哭出来的印象,扭曲了刘备是“英雄”的真实形象。周瑜:历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谦让服人,有“雅量高致”。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但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成了诸葛亮的垫底人物。写周瑜,是为了抬高诸葛亮。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气量狭小,智谋也总是逊诸葛亮一筹,根本不像苏轼所歌颂的周瑜“雄姿英发”,是“千古风流人物”。鲁肃:如果说在《三国演义》中,曹操、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的性格、形象虽被扭曲,但多少还有些根据的话,那么,鲁肃这个人在《三国演义》中除了名字外几乎就全是杜撰了。历史上的鲁肃“虽在军阵,手不释卷”,“思度宏远”,“有过人之明”。他初见孙权,就提出了建国方针:鼎足江东,北拒曹操,待机剿除黄祖,进发刘表,竟长江而有之,然后建号称帝以图天下。这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相似之处。曹操大军南征荆州时,孙权部属都主降,唯独鲁肃主张抗曹,劝孙权召回周瑜,共商战守大计。赤壁战后,他又力主扶刘抗曹。在东吴历史上,鲁肃实为诸葛亮式人物,孙权对他也极为欣赏。吴国的建立和发展基本上是按照鲁肃提出的政略、战略方针进行的。但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成了诸葛亮与周瑜两人智斗的牺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骆驼祥子人物分析 篇9

“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采用最朴实自然的笔调写下了《骆驼祥子》这本书,通过祥子展现其跌宕起伏的一生来反应人性中的堕落因子以及整个社会的弊病与黑暗。

祥子,作为书中的男主人公。他生活在军阀混战时期,以拉车为生。小说一开始,祥子是一个年轻力壮的高等车夫,通过自己每天省吃俭用,外加辛勤工作,成功赚到了一辆车。不过,祥子的地位依旧十分低下。之后,祥子被迫到了人和车厂上班。但被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和女儿虎妞利用,以达到各自的目的。最后,祥子家毁人亡,在一处茶馆里看到了一个老年车夫,也仿佛预见了未来的自己。最后,因为现实的逼迫,祥子从高等车夫一步步堕落成了个人主义的末路鬼。老舍先生通过一系列的情节,描绘出北京底层车夫的凄惨生活和命运。

祥子这个人物形象和鲁迅笔下的闰土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是在年轻的时候充满活力,对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并且愿意为了这个美好未来不断努力。可是在封建旧社会的大背景下,外加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剥削与压迫,一次次的风霜刀剑把他们的心头热血冰冻、把他们的棱角磨平,最后他们成了一个个麻木的,失去灵魂的人。年轻时的活力与志向都被抛在了脑后,在社会的下层如僵尸般游走。无奈,这是当时整个时代与社会背景造成的,祥子与闰土只是千万人中的典型与代表,也是千万个牺牲品中的两个。

合上《骆驼祥子》,内心中更多的是怅恨与惘然,还有一些感叹,毕竟个人的力量渺小,哪怕他们曾经不懈抗争过,但是都成为了徒劳。幸运的是我生活在美好的现代,美好的中国。但是我也会努力学习,努力提升自我,毕竟这样我才能为我们的国家早日实现伟大复兴梦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