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议书【最新3篇】

如果我们有好的建议可以向领导提出来,学校建议书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学校建议书【最新3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学校建议书 篇1

敬爱的校长:

您好!

我是六年级5班的一名学生。

在六年的学习、生活中,学校、老师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教育,使我们从一个不懂事的小孩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毕业生。

如今,我们就要离开学校了,离开那里的一切。

我真有点舍不得。

现在,我们的学校发展得很快,电脑室、语音室应有尽有,成为了设施完备的学校,老师也是经过精挑细选才进来的,所以,大家在这里学习得也很轻松、愉快。

但是,作为学校和老师,工作都不会十全十美的。

因此,我在这儿给学校提几项建议:

1、多派一些人手管理楼梯口,特别是在升旗、做操上下楼时,维持秩序,不让楼道拥挤、造成堵塞。

如果可以的话,把大家上下楼的时间错开,让楼上的先下,下完以后,楼下的再走。

这样,楼道就会宽松许多,不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2、上英语课、美术课到语音室、美术室去上,不要让他们空着不用。

早日把电脑安装在教室里,使我们上课的时候老师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把有关资料展示出来。

3、恢复“生活实践周”活动,让同学们学会自理生活,和其他人友好相处。

还可以带大家去军训,让我们体会其中的困难,还可以锻炼身体,磨练意志。

4、将图书馆开放,想借书的同学可以办理“借书卡”,在图书馆里可增派几名管理员,检查监督读书情况,还可以在同学们中调查一下大家喜欢哪种书,再去买一些回来,这样既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又培养了我们爱书、护书及遵纪守法的意识,真是一举两得啊!

5、在体育课上多开设一些课程,比如踢足球、打篮球、打乒乓球等,这样可以让我们多掌握一些技巧,再加上长期锻炼,我们的身体会更加好的。

敬爱的校长,为了让我们更好的成长、生活,请您接受我提的建议吧!

最后,祝您:

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学校建议书 篇2

尊敬的王校长:

您好!我在母校时您和老师曾给过我无微不至的关怀。

我在学校中学到了许许多多知识和老师们教给了我许许多多做人的道理。

在此我向你们表示无限的感激。

现在母校依然是环境幽雅、设备齐全。

但美中不足的是也存在几个缺点。

现在我在此提出,如果您觉得不对那就算了,如果您觉的对那就改正。

一、我觉得学校应该多去秋游、春游等。

虽然我们六年级的学习任务增加了压力也加重了,但是我们整天都上三科主课上的头昏脑涨上课也自然会不认真,所以我希望多去外面放松。

二、我希望您建议老师不要在上课时讲粗话,应像个为人师表的样子。

三、我希望您建议老师在上课时要给学生多留些面子,因为我们都是快要小学毕业的学生了。

四、我希望您建议老师不要学生犯了一点错就打电话给学生的家长。

以上的四点就是我对您等建议。

最后我祝愿我们的母校越办越好,越办越红火。

为祖国培养出给多的栋梁之材。

此致

敬礼!

学校建议书 篇3

一个好的学校如果能有好的发展和前途,学校教师的专业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这个问题提出的情况特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

1、学校在管理上要以人为本。

一是学校管理者要树立“学校是教师的学校”的理念,营造良好的尊师环境和文化氛围,突出教师专业地位;二是主要尊重教师专业权利,形成良好评价机制,鼓励教师冒尖,发挥主体性;三是要千方百计提高教师待遇,改善教师工作环境,关心教师疾苦,听取教师意见,帮助教师成长,增强教师的职业自豪感。

2、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教师学习成长的`场所,把学校构建成学习型组织,这是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标志。

首先要创设积极学习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长和学校管理者都要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成为学习的表率。

教师应成为学习的主体,认真钻研教学业务和相关新知识,学习新技能,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其次是学校要为教师开辟专门 的学习场所,提供的学习时间,并给教师的学习明确要求,并搭建★WWW.BAIHUAWEN.★平台优质课、说课、论文、教学案例等评比活动。

三是和大学合作,创造条件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使教师能经常和专家合作,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教学实践中接受检验,提高教师专业能力。

3、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教师间合作,通过教研沙龙和拜师带徒等活动,使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帮助和指导新教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在同伴互助中发挥积极作用。

4、积极开展校本培训。

教师应重视工作实践中参与、学习、研究、生长。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和生命是实践。

教师能力的显著提高不在于职前教育,也不在于脱产培训,而在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

研究表明,在教师培训的实践中,以校本培训最为有效。

因此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校要特别重视校本培训,具体可以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一是制订科学合理的符合教师实际的培训计划;

二是通过讲座、观摩、外出参观等形式使教师理解新课程理念;

三是使教师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相结合;

四是校本课程开发和教师培训相结合;

五是加强教研组建设,发挥教研组在新课程推进中的重要作用。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