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归纳【3篇】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的你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大全了解多少呢,一起来补集一下吧。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点归纳【3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经典的传统文化故事 篇1

三国时期,天下大乱,北方的袁绍和曹操都想吞并对方,伺机一统天下。公元二百年,袁绍率十万大军攻打曹操,曹操率七万兵马迎敌。两军在官渡交战,曹操亲自率五千精兵烧掉袁军的粮草,并趁乱一举打败了袁军。接着,他又平定了辽西、辽东等地。得胜后,他踌躇满志地班师回朝。路过河北碣石山时,曹操站在碣石山上,望着辽阔苍茫的大海,不禁吟道:"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首《观沧海》通过对大海壮丽景象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博大的胸怀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成为千古佳作。

经典的传统文化故事 篇2

从小到达每年都有过元宵节,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元宵节吗?元宵节的起源和来历是什么吗?过元宵又都有着哪些习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开灯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便开始“试灯”,十五日夜为‘正灯’,民间要点灯盏,又称“送灯盏”,以进行祭神祈福活动。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习俗也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汉明帝永平年间,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后来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南北朝时,元宵张灯渐成风气。梁武帝笃信佛教,其宫中正月十五大张灯火。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更为密切,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正月十五这一天晚上,中国人素有赏花灯、吃汤圆、吃元宵、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

传统文化的利用 篇3

首先,从中国历代的美术作品中可以提炼出中国传统的美学标准,即:重神、重气。南齐谢赫提“六法”,第一法就是“气韵生动”。唐代张璪则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意在将绘画艺术融入自然之中,以自然为师,结合创作者内心情感,将抒情与写实结合在一起,两者交织成为上等佳作。唐代张彦远在《述画之源流》中指出:“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变化,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由述作。”可见中国绘画从古就要求绘画的写实性,而这种写实性并非自然景观无条件的反射,而是带有创作者深刻思想情感,具有文化的写实。简而言之,中国传统审美艺术旨在“天人合一”,同时这也是中国主流哲学观的体现。它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辩证观点,其思想在于将人植入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环境中,用以达成人与自然融合、与万物成为一体。因而,它是一种具有纯粹性理想的文化观。5这种审美哲学观反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互补共生的时空性,是朴素的整体美学观。强调精神与人的主动性、创造性。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顺应自然”的水文化。中国人对水的理解极为透彻和深刻,这是由于中国是诞生于大河流域的居民,对水的依赖又如对生命本质的渴望,因此这种深刻情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并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形式。中国传统艺术众多表现为顺势而行,不强调以实物有机形态为代表,这种传统审美文化的特点是富于柔性并浑然天成的,有着承接上段“天人合一”的对自然顺应的理念。

第三,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中又包括人的自然生命欲求和现实社会道德规范。在这一层次上可见,相对于西方唯心主义的美学观点而言,中国的传统美学观更注重表现个体内在情感与自然的融合。“向往空间与时间的无限与永恒的自由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美”与“善”是不可分割的一个统一化概念,由此诞生的传统审美意识中就必然带着极高的道德意识。也就是说,艺术作品不仅仅是视觉刺激的事物,它还是社会价值规范的产物。恰如人们所说的:“从中国审美观点:风、雅、颂、赋、比、兴等来看,基本上可以发现中国的美学价值是诉诸于情感的。”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