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荷花古诗经典诗词优秀3篇

荷花不仅没有牡丹那样华丽高贵,而且没有桂花那样十里飘香。既没有梅花那样顽强不屈,也没有水仙那样朴实秀丽。但是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赞美荷花古诗经典诗词优秀3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赞美荷花古诗经典诗词 篇1

采莲子二首

皇甫松 〔唐代〕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关于荷花的经典诗词 篇2

1、《太平山读书寄城中诸友》赵师秀

野人无别事,故得坐空林。

黄卷还铺日,青莲未悟心。

铎音山殿静,萤影石池深。

不敢邀芳屣,因闲傥一寻。

2、《送陈漫翁》叶适

笠泽老龟蒙,蛹卧丝自裹。

君从莲叶畔,亲领末后语。

怜我未得闻。独茧授长绪。

因兹服英悟,郁郁副奇许。

士於沦胥中,搏手架栏柱。

一瓦不漂零,百世保风雨。

转圜信无难,灭木犹有惧。

高翔要深泳,厚积堪重负。

狂波浸三伏,回壑万流阻。

旅情方夷犹,霁色待舍吐。

樵峰浓黑散,蓼岸微红聚。

进舟石门滩,小泊看佳处。

3、《元宵词二首》黄彦辉

琥珀盏中云母钟,琉璃光射水晶宫。

风随兰麝香千里,人在莲花影万重。

“荷”被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之一。在人类出现以前,大约十万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泽覆盖。当时,气候温湿,高达数十米的蕨类植物遍布地球各个角落。大部分种子植物无法生存,只有少数生命力极强的种子植物生长在这个恐龙,蕨类植物称霸的地球上。其中,有一种今天人们称为“荷花”的水生植物,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在中国的阿穆尔河(今黑龙江)、黄河、长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泽湖泊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大约过了一亿多年,原始人类开始出现。人类为了生存,采集野果充饥,不久便发现这种“荷花”的野果和根节(即莲子与藕)不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渐渐地,“荷花”这一人类生存的粮食来源便深深地印刻在人们的祖先——原始人类的心中,成为人类生存的象征。

一直到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随着农耕文化的出现,人类对荷花开始了进一步的了解。当时的人类为了生活上对水的需求,一般都定居在河岸湖畔或有天然泉水的沼泽地带,而这些地带恰是野生荷花主要的分布区域。从出土文物看:在河南省郑州市北部大河村发掘的“仰韶文化”房基遗址,发现室内台面上有炭化粮食和两粒莲子,经测定,距今有五千年的历史。人类在不断的生产劳动中,对朝夕相处的荷花的生长习性、生存环境等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为中国古老的荷花文化的产生发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古植物学家徐仁教授,曾于20世纪70年代在柴达木盆地发现荷叶化石,历史至少有1000万年。1973年在浙江余姚县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发现有荷花的花粉化石;同年又在河南郑州市距今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两粒炭化莲子。西周初期(公元前Ⅱ世纪),古人食用蔬菜约40余种,藕是其中之一。《峪经》中有“腮有荷华”之句,意指中国大地上凡有沼泽水域的地方,都生长着荷花。中国是世界上栽培莲花最多的国家之一。

自公元前11世纪起,中国从漫长的奴隶制社会进入了封建制时代——西周。荷花也在这时期里从湖畔沼泽的野生状态走进了人们的田间池塘。《周书》载有“薮泽已竭,既莲掘藕。”可见,当时的野生荷花已经开始作为食用蔬菜了。到了春秋时期,人们将荷花各部分器官分别定了专名。中国最早的字典,汉初时的《尔雅》就记有:“荷,芙蕖,其茎茄,其叶,其本密,其画菡,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对荷花的了解已有一定的概念。

荷花以它的实用性走进了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同时,也凭借它艳丽的色彩,幽雅的风姿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就有关于荷花的描述“山有扶苏,隰与荷花”,“彼泽之陂,有蒲有荷”。荷花作为观赏植物引种至园池栽植,最早是在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在他的离宫(即苏州灵岩山)为宠妃西施赏荷而修筑的“玩花池”。春秋时期青铜工艺珍品“莲鹤方壶”(通高118厘米,故宫博物院馆藏)则从美术方面,反映了荷花对时代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件工艺珍品取材于真实的自然界,荷花花纹概括形象,龙和螭跃跃欲动。可见,荷花被神化的龙、螭及仙鹤一样,成为人们心目中崇高圣洁的象征。

关于荷花的经典诗词 篇3

1、[宋]刘子翚《潭溪十咏·莲池》

莲池一亩余,瀰瀰吞众流。

花繁不近堤,欲往无方舟。

不及池中鱼,随波自沈浮。

2、[宋]苏轼《同景文咏莲塘》

塘上钩帘对晚香,不知斜日已侵床。

江妃自惜凌波□,长在高荷扇影凉。

3、《戏呈赵可父》华岳

少年场屋擅词锋,审谳无私只奉公。

夜月兰宫无宿曜,秋霜莲幕有春风。

明堂难毁周公制,乡校犹存子产功。

文德自来能服远,更烦刘向为和戎。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