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及答案(最新5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1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二章》)

【乙】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举元符三年进士。(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禾引上衣,请毕其说。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①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②直臣。”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注释】①曹:辈,等。②旌:表彰。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

②内侍请上易衣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卿能如此,朕复何忧?

(3)乙文中的______(原文)与甲文中的主旨句异曲同工。乙文中的“上”是一个______的人。

【答案】同“弼”,辅佐;换;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知错能改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拂:通假字,同“弼”,辅佐。

②句意为:内侍请皇上换衣服。易:换。

(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有:所以,用来;动,使…惊动;忍,使…坚韧;曾,通假字,同“增”,增加。句意为:这样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

②句中重点词有:如此,这样;忧,忧虑。句意为:你能像这样尽心进言,我还有什么可忧虑呢?

(3)第一问: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结合两文内容可知,甲文的主旨句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文与之异曲同工的语句是: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

第二问: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乙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描写“上”的语句来分析即可。结合内容,从“卿能如此,朕复何忧”“留以旌直臣”等语句中可知,“上”是一个知错能改、虚心纳谏、开明的人。

答案:

(1)①拂:同“弼”,辅佐;②易:换。

(2)①通过这样的方法,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没有的才干。

②你能像这样尽心进言,我还有什么可忧虑呢?

(3)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上”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或虚心纳谏、开明或广开言路等)

参考译文:

【甲】

舜从田地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选拔,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获释后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穷之苦,使他做事不顺,(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一个人常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会改正;内心困惑,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往往容易亡国。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死亡。

【乙】

禾字秀实,是明州鄞县人。考中元符三年进士。多次升迁担任辟雍博士、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天下长久太平,军备松弛,东南一带尤其严重。

陈禾论奏还没结束,皇上就恼怒地拂衣而起。陈禾拉住皇上的衣服,请求让自己说完。衣袖被撕落,皇上说:“正言撕破我的衣服啦。”陈禾说:“陛下不惜被撕破衣服,我难道敢吝惜砍头来报答陛下吗?这些人今天得到富贵的好处,陛下将来会遭受危亡的祸患。”陈禾的言辞更加激烈,皇上改变了脸色说:“你能像这样尽心进言,我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内侍请皇上换衣服,皇上回绝他说:“留着破衣表彰正直的大臣。”

易:

容易(天下事有难易乎)

换,交换(寒暑易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子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选自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 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 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缕麻蒿以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王嘉《拾遗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所以动心忍性 ( )

(2)曾益其所不能( )

(3)更以净衣易之 ( )

(4)门徒悦其勤学 ( )

2、下列各组中加粗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告之于帝

B.人则无法家拂士/则何以成

C.舜发于畎亩之中/或依林木之下

D.以记其事/不以物喜

3、翻译下列句子。

( 1 )人而不学,则何以成?

(2 )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之行尸走肉耳!

4、乙文表现了任未的什么精神?请写出甲文中能够体现这一观点的句子。

参考答案:

1、(1)用来……的方法(2)通“增”,增加(3)交换(4)喜欢

2.C

3、(1)人如果不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成就事业)呢?

(2)人喜欢学习,即使死了仍然活着;不学习的人即使活着,称他为行尸走肉罢了。

4、 表现了任末勤奋好学和求学不怕艰辛的精神。“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3

(三)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20—24题。(14分)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4分)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

(2)人恒过过:

(3)衡于虑衡:

(4)而后喻喻:

2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苦其心志B、无案牍之劳形

C、曾益其所不能D、凄神寒骨

22、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23、完成填空。(3分)

孟子,名轲,时期思想家,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请你写出一句本文之外的孟子的名言警句

24.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理解,并另举一个能证明这一观点的事例。(3分)

答案:

(三)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20—24题。(14分)

20、(4分)(1)举:选拔,任用。

(2)过:犯错误(答“错误”不给分)。

(3)衡:同“横”,梗塞,不顺。(4)喻:了解、明白。

21、(2分)C(曾:同“增”,增加。其他为使动用法)

22.(2分)(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外部没有能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往往容易灭亡。

23、(3分)①战国;(1分)

②儒;(1分)

③例句: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只要是孟子名言,书写无误,均可得分)(1分)

24、(3分)文中“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是说,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一个人奋发有为,使一个国家兴旺发达;安逸和享乐则会让一个人不思进取,使一个国家衰败灭亡。(1分)

举例: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故事能证明这一观点。吴越交战,越国战败,越王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卧薪尝胆。经过十年,越国恢复元气,兵强马壮,具备了复仇条件。反观吴王夫差,战胜越国后,以为忧患已除,生活骄奢淫逸,狂妄自大,最终身死而国灭。(2分)

(事例中要包含“生于忧患”和“死于安乐”两方面内容,只写其中一个方面只得1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4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

①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空乏:____

②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_____

2.下列句中加粗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必先苦其心志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B.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

C.舜发于畎亩之中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D.人恒过然后能改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后知生于怃患而死于安乐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短文先从正面论述__________,在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反面论述__________,并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在基础上顾理成章地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5.本文认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你根据自己的认识,用个实例验证这个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他受到贫困(之苦“或”使……贫困“②奋起,指有所作为

2.D

3.“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得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或“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要举出具体恰当的实例支撑作者的观点。

示倒1: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矢志不移,终于打败了吴国;

示例2:屈原遭流放,始有《离骚》问世。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及答案 篇5

(一)(10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舜发于畎亩之中/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B.百里奚举于市/愿为市鞍马

C.劳其筋骨/无案牍之劳形

D.而后作/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选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论证了什么观点?请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6.C

解析:A、被任用/射,放;B、集市/买;C、使……劳累/使……劳累;D、有所作为/做出、制造出。

7.(1)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2)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便常常会有覆灭的危险。

8.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