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旧的文章(1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文章吧,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怀旧的文章(10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怀旧的文章 篇1

时间是涓上的细流,积累了所有的黯淡和璀璨。

这一生的青山绿水,无论再怎样精心绘制,都只能渐次铺开,渐次收起。明日若已到来,今日再难重现。我们能做的也不过运用自己的能量,发挥自己的价值。而对于历史,对于已往的记忆,我想我们都应该做到:既要创新,又要怀旧。

听,那汨罗江边,楚大夫屈原纵身一跃,虽九死其尤未悔。世人为了记忆住他,为怕鱼虾侵扰他的身体,向河中投入食材。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我们一点都不陌生。而在如今飞速发展的时代,真正过这个传统节日的又有几人呢?当韩国成功的将端午节申遗成功时,民众愤怒了,不断表达对此事的不满。可若是我们自己的原因,我们又能怪谁呢?倘若我们自己珍惜那传承下的传统,又怎么会给别人以机会呢?既要创新,又要怀旧,珍惜传承的节日。

看,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在世博会的展台上,当别的国家展出的是点灯,大炮时,中国展出的却仅仅是小巧的绣花鞋,这对比显示的差距太多明显。这就是为什么当八国联军、法西斯入侵之时,中国人会这般的无可抵挡。当你准备上刺刀与敌人拼命时,人家早已拿出更先进的武器来对抗。若不是当时清皇帝极力推崇“闭关锁国”政策,中国那时也不会从中如此之落后。由此我们也能从中得出一些结论:怀旧虽好,创新也不能停。既要怀旧,又要创新,让科技社会更发达。

既要创新,又要怀旧。这看似相互矛盾不可两全的字眼,其实也可以两全。老北京人的四合院,古色古香,与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相差甚远,可也没有人想过拆掉它们。相比,四合院还让更多的人学会了怀旧,学会了创新。也更显得北京这座古城的魅力。相反的,那些传统的手艺例如皮影戏等,老传人们正在苦寻接班人。传统的文化正逐渐被科技所取代。忆苦思甜如今也日渐需要更多人去实践。越来越多的传统被飞速运转的生活所取代。而那些回忆却也日渐模糊。当你拿着泛黄的照片暗自神伤之时,请不要忘了怀旧。而同时,也要记得创新。携创新怀旧同行!

既要创新,又要怀旧,让生活更美好。

怀旧的文章 篇2

长大了。不再有那么五彩的童年了,只有那一些繁琐无味的功课;不再是以前那个尽情地耍闹的毛小子,蜕变成一个成熟稳重,处变不惊的少年。

小时侯,我是一个顽皮捣蛋的孩子。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每当闲暇之时,我便坐在书房里,细细地品读着一本散发着油墨香儿的书。

在书中,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只红杏出墙来。”是春的美丽;“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对朋友的不舍与劝慰,“明日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是诗人乐山的表现……

除了读诗,我也看名著。《巴黎圣母院》使我感叹敲钟人的悲惨遭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对保尔?柯察金的那种火一般炽诚的,那种永不放弃的心感动;《红楼梦》使我对那首《葬花吟》,对黛玉,生出无限忧思……

时光如水。我从昔日那个站在月台边的孩子,伴着每日的月光,带着一双翩跹的翅膀而飞。记忆中,是细雨霏霏的江南,在西湖河畔独品晓风残月,伴着一丝清冽而来;两岸香拥翠绕的秦淮,在碧水秋云间的小舟上黯然伤怀,带着丁香般的忧伤……呵,记忆深处竟是这么美啊!就像是一块块拼图,一块块地拼起来——拾起记忆的碎片,连接一条童年的道路。

梦中,我会在开满鲜花的小径,脚步如飞,鸟儿腾空,天空飘着淡淡的云,微风弗过……

童年如夏花,虽烂漫却转瞬既逝。

羽的轻柔撩过眼角,翼的剪影画上额头,梦的水滴融入泪眼……我怀揣着梦,张开羽翼,飞翔。

怀旧的文章 篇3

清晨,迎接我的总是菜市声的嘈杂,互相“争吵”的车笛和人们的吆喝声,成了城市的闹钟,日复一日地过着快生活,我不禁疲惫,关上书房的门,独享自己一片幽静净土。百般无赖中,总会想起过去,儿时在乡间,无忧无虑、放肆地奔跑,爬上屋檐,跳到田里,累了就待在小院里,小院是怎么样的?我近乎忘了,不知何时,回忆已披上一层薄纱,我陷入迷雾,看不见周围。

偶然的一瞥,发现的是一本厚厚的书籍,我疑惑,什么时候买了这么大一本书,陈旧的封面向我诉说这本书存在时间之久,想起许久未好好读一本书,便翻开那牛皮封面,第一面上不是文字,而是我儿时那些已泛黄的相片,这竟是本相册!迅速翻过一面又一面的记忆,我的目光在一张相片上滞留,迷雾中有了光亮。

这是我在小院的照片,阳光洒满小院,叶片残破的芭蕉和光秃秃的梧桐伴着绿色的竹子,一同坐拥几坪暖暖的秋色。这边,地上洒满了柳姑娘柔软的秀发,装点小院,远处,种在藩篱外的桂花香气馥郁,仍在盛开。鸟儿啼声依旧,声音从湛蓝的天空那头传来,像清脆的笛声,时不时飘落下来。我顿时感到迷雾散尽,儿时的日子在脑海里闪现,那片记忆深处,全然不见城市的冗杂,倒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美景,让我流连于回忆,无法脱离这美好的时光。

我总奔走于城市中,何时想过我竟还经历过如此闲趣悠然的时光?这回忆,如一剂良药,在我的成长的时候,拯救被繁忙淹没的我。怀旧一事,不得不说,让人思绪万千。

此后,我常会翻阅起相册,暂时摆脱城市的束缚,穿越日月星辰,在美好的回忆里收获快乐,这本就是我的天性。怀旧,更是一种本能。

如果总觉得自己要被生活打垮,就在回忆的小路上多走几步,路边有开满的鲜花,待你欣赏,路前有美好的希望,照耀前方。

越来越怀旧的我,越来越快乐,充满动力地向新一天奔去。

怀旧的文章 篇4

进入腊月,仿佛依稀就透出了那温馨、喜庆、熟悉、醉人的味。在人们脚步匆匆里,依稀仿佛如晨雾一般氤氲着整个大街小巷的年味就扑面而来。

腊月之味,每一代人都有着自己永恒的记忆,或许只是一块米糕的记忆,或许只是一件衣服的向往,或许只是几颗糖的香味,但这些味道每到腊月就会回忆起来。

记得小时候,只要进入腊月,对过年就有一种个性的向往和希翼。大人们忙里忙外闯年关,虽然生活艰苦,过年之际,家里老老少少都要添置一件新衣服。因此,腊月里,父母就想方设法卖一些土货,攒钱买布,然后请裁缝师傅来家里做。每当听见答答的缝纫机声音就亲切无比。此刻呢,进入腊月,商场,专卖店广告就铺天盖地的,再加上网购,想买什么衣服既方便又容易。因此,想起少时的腊月就回味无穷。

进入腊月,就要忙着张罗过年的食品了。在我们江南,祖祖辈辈都有腌腊味的习俗,因为腌制腊味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务必尽早准备。如今,虽然传统年味在日渐淡化,但腌制腊味和吃腊味的习俗,还在延续。各式腊肉制品在过年的餐桌上,仍然占据着必须的地位。今年的腊味,我特意去乡下买猪肉来腌制。乡下养的猪肉结实,腌制出来的腊味,吃起来个性香。尽管大家对腊肉的看法不见得都一样,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那就是,腊味香飘飘,诱惑难抵挡。

对于年,历代文人墨客都留有佳作以示后人。那些名诗佳句,无不彰显出中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五千年历史传统文化的年一向源远流长。

此刻,不少朋友抱怨说体味不到什么年味。因为,居住在钢筋水泥建筑的城里,过年随意串门是万不可能的,即使串门也得看对象甚至前思后想,或者要备好礼物。去街上,除了都市的霓虹闪烁、少数单位门前的灯笼春联、偶尔的听见鞭炮声声,能够让你真正感觉年味的东西确实不多,与狂欢夜、圣诞节相比是感觉冷清了许多。

但是,年味在我看来,还是十分浓厚的。年三十,一家人回老家,与年事已高的公公婆婆过年,享受难得的天伦之乐。老家,传统的过年习俗保存依旧,除了家家户户贴春联以外,烟花爆竹燃放也越来越多,从年三十到元宵节能够不间断地放着,响彻在小溪两岸的爆竹声给年味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最近几年,不管城市还是农村,过年,回归传统日成趋势,因为,传统不是怀旧的情绪,传统是生存的必要。在这个世代相传千古不易的过年习俗传承里,承载着合家团圆共享天伦的人文情怀,也有辞旧迎新继往开来的民族精神。这些习俗它是任何方式也不可阻挡地就这样一年一度代代相传,它也给人们带来了一种温馨醉人的味道!

这些味道,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阅历酿出不同的感受。对我而言,少时的味阿,是一种在父母的疼爱下童心未泯不谙世事简单无忧的新奇与快乐。长大后的味却浸透着岁月的沧桑和历史的印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年味在我看来,不仅仅没有淡化,而且更浓了。

怀旧的文章 篇5

房子卖掉了,数了数,此刻手里只有三把钥匙了,一把是办公室的,另外二把是妈妈家里院门和屋门上的,没有我的,有史以来这就应是最少的一次,话说小时候都比此刻多,大家都搞很多钥匙用钥匙圈挂在身上,跑起来还故意让人听到哗哗拉拉的钥匙声,仿佛那个样貌在同龄人眼里很拽,但是,貌似大家都一样只有一把有用,其他全是捡来撑门面的。仅管如此,还是十分满足。

一向说要卖的房子,之前始终有人问没人买,于是就掉以轻心放弃了做好卖房的心理准备,心安理得的挥霍着拥有那间房子的每一秒时光,大概人们都是这样,得到时不珍惜,失去时才后悔莫及。此刻最后处理掉了,而且在房屋买卖中能够说是以光的速度,上午看房,下午交钱,第二天就要我们搬出他们入住,真让人措手不及,虽说不至于后悔莫及,但事情来的突然,甚至都没有时间静静的坐在那里和住了这么久的房子最后感怀一下留恋一番,说走就走了,风风火火的搬完家具看着空荡荡的屋子,废弃的纸箱盒,零乱的当初藏在暗处的各种线,甚至那些躲在柜子底下的灰尘,都还满满的处处的裸露着往日生活的痕迹,心里一下子酸楚的不行,说不出是什么感觉,从结婚,到生子,再到这天把钥匙交给别人的这一刹那,一个五年就过去了,孩子大了,房子旧了,心至此时却变小了,小到只有一个房子填充在内,拿开,就空了。

妈妈说,是搬的越来越好,又不是住的越来越差,有什么可不舍的呢,话是这么说,可过去的那些岁月,总是被他们所承载着,能够是房子,能够是任何一样东西,哪怕一张纸都能够,哪是随便说舍就舍得的呢?舍去的不仅仅仅只是一幢房子,一些物质,一张废纸,那是多少年的情感寄托。

有点过于悲伤了,其实想想,这些东西并没有随着它们的转移而转移,也并没有随着它们的毁灭而逝去,始终在心里面盘旋,只是无处安放,像是一杯水,杯子要用,水不明白放哪而已,大不了,再找一个杯子吧。只是自己是个太容易怀旧和感伤的人。

旧的一页翻过去,新的一页势必就要重新开始,我却总把自己放在旧日时光不肯抬头张望。

怀旧的文章 篇6

在北京城南长大的小英子说,她长大以后要写一本书,把天和海分清楚;把好人和坏人分清楚;把疯子和贼分清楚。她终究写了书,用宛如冰心一般柔美的手法,纯真的笔调写出了这本《城南旧事》。可书里的疯子和贼确是如此:他们善良,令人喜欢,和我脑海里的形象有着天壤之别。不知道英子分清楚了没,我倒是迷迷糊糊、便认不清了。现实社会永远比书中复杂,于是,有了这本书,这些故事,这些童趣,这些旧事。

骆驼队、“疯子”秀贞、宋妈、有着长睫毛的妞儿、草堆里的男青年、大学生德先叔、能说会道的兰姨娘······他们的出现,给英子的生活带来的了悲欢离合,也让小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英子看到了骆驼,想给它们剪毛;在惠安馆,英子和一个“疯子”秀贞成为了朋友——她没疯,只是一个失去孩子悲伤过度的母亲,在英子的帮助下,她和“小桂子”——妞儿相认,并一起去找“思康三叔”,却再也没回来;英子与草丛中的男青年成为朋友,并约定:我们看海去!她并不知道,自己的朋友是一个小偷,而男青年也没来赴约;好客的爸爸接待了兰姨娘,还对她产生了好感,在英子的帮助下,兰姨娘和德先叔走在了一起,妈妈也放心了;小栓子死了,宋妈想把自己的丫头子找回来,可她和英子跑遍了整个北京城也没找到,宋妈决定回乡,再育儿女;英子毕业了,爸爸的花儿也落了:他离去了······

在英子稚嫩的双眼中,我看到了当时的社会、人性的多变和沧桑。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一首让人怀旧的离别歌曲,在《城南旧事》中轻轻响起,伴随着英子的童年,缓缓消失,只留下了梦境般的思念。终是流水过,繁花依旧,旧事回忆梦中留······

怀旧的文章 篇7

与友聊天,谈及当下物态人情,他说我老土,远远落伍了!随后,他眉飞色舞地谈他的时髦观,真仿佛我是刚出土的兵马俑,穿行在遥远的古代!在他眼里,我俨然就是一古董控!没有任何现代文化和生活的点染。

是的,我喜欢山珍海味,也喜欢粗茶淡饭;喜欢韩潮欧式,也喜欢中式古董;(或许我就是一古董,难怪友用异样的眼光看我,看我的“老花眼”)我喜欢煽情的的士高、炫彩的热舞,也喜欢古曲的优雅和旧舞的含蓄;我喜欢现代,更多的是喜欢古典,仿佛在时尚潮流面前,永久处在失重状态,赶不上时代的步。

有时又在想,这样是不是一种病态,抑或是另一种时尚呢?

我爱吃妈妈包的三鲜馅,爱穿姥姥纳的千层底,喜欢对着手机里的老屋照片发呆,爱骑老爹那辆永久牌自行车……

怀旧不恋旧,不一味守旧,停步不前,喜新不依新,喜新不厌旧,不忘历史,又能与时俱进,何尝不是别一种时尚呢?

怀旧的文章 篇8

我的面前是一片野草地。

朦朦胧胧的雨丝,冷冰冰地打在泛黄的草地上——凉!雨不休止地下着,下地是那样轻,那样小,那样细。秋风总是带着一丝丝喜悦,一丝丝淡淡的忧伤。只能在默默中望见一朵朵伞在人海中漂泊。

物是伊物,人非伊人。一年前,我也曾来过。那天,正是小学毕业的日子。愁云塞满了整个天空,仿佛专为我一般。黑云压城城欲摧。风狂傲地吹着,蜻蜓乱飞。惆怅,孤独,苦徘徊。彷徨中觉得,岁月的车轮总是滚得那么快,从来没倒退过。留下的,仅是一痕车辙。

秋风瑟瑟起,落木萧萧。叶子枯黄的季节,心灵似乎也随之枯竭了,一齐无声地等带着冬的凛冽。叶总是在这个时候变得最美,也总是在这个时候零落。不知,是因为短暂才秀丽,还是因为秀丽才短暂。

草海叠起了层层波浪。哭了,老天爷又流下了丝丝淡淡的泪水。花的哀歌,草的哀歌,叶的哀歌,人的哀歌。随风飘来,随风飘去,这便叫洒脱。土砾垒起的坟墓,秋风瑟起的悲歌。

秋无声,秋无语,有的仅是一片枫叶。怀旧,怀旧……

怀旧的文章 篇9

怀旧,是一件美好的事。

我总是喜欢些历史悠久的一直在我身边的东西,哪怕是破碎的,不完整的。它们是我的知己。那些难以言喻的话,我只能也会对她们说。她们总是默默地、微笑地、大度地接受一切,接受一切欢笑欣喜惆怅悲伤甚至泪水。于是,她们都被我赋予了生命。她们什么都明白,像预言家一般平静地沉默地看着我,却什么也不会说出来。

这是一支铅笔,绿色,上面印着碎而多的爱心。笔杆直挺,最上方有一个墨绿的圆柱形的小盖,里面是一枚略小的纯白的圆柱体橡皮擦。五年级时,我在书店里看见她,她的位置并不显眼。她原产地是日本,但价格也并不贵。她那直挺的笔杆、淡雅的颜色、简单的图案吸引了我,但那坚硬特别的笔头才是使我买下她的原因。一直到现在,大约有三四年了吧,我还在使用她,即使她的图案早已磨花,笔盖早已弄丢。是她见证了我的努力,是她被我手心里的汗水沾湿了一次又一次,是她让我开始明白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值得好好保存。

这是我从一(3)班就一直坐着的课桌。从我认识她起,她就并不是崭新的。右下角有一个半刻半画的小人,头发和脸以及五官画的极好,但手做出的“V”型手势却略显僵硬。每天早上,她都是第一个向我微笑并给我以鼓励的人。中间偏左上方有一个刻得深画得黑的三菱标志。正下方不知是哪一位曾经的学姐用清秀娟丽的字写出的、对自己心仪的男孩想说的话。虽然有这么多画、字、标志,但她总体是很干净明亮的。是她看着我辛苦地写作业,是她曾被我因生气而捶打,是她曾被我用湿纸巾一次又一次的擦拭。是她见证了我的成长。

我不知道初三能否把她搬到北教学楼来陪伴我度过初中的最后一年,我只希望下一个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能够善待她、珍惜她。

怀旧,真的很美好。

怀旧的文章 篇10

我始终都相信我是一个怀旧的人。

只是我怀旧的原因是不是你,我不确定。

我们两是一对姐妹花。

其实从小到大,就是因为我是姐姐,所以没少受委屈。小时候,什么事我都得让着你,就因为你比我小。什么好事总是你先得到,只是因为我比你大。小时候孩子的攀比心里哪里受得了这番折腾,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开始讨厌你。其实就是嫉妒你。我很深的记得,那时候我常常想,如果没有你,该多好啊!

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有那么奇怪的想法,更没想到,这么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居然真的会成真。

这个世界就是那么奇怪,你走了,而且再也不会回来了,而我却丝毫没有因为没了你而变得好起来。没了你,地球照样每天围着太阳转;太阳依旧每天东升西落。而我的世界,却全乱了。

我总是以为,你只是讨厌我,才躲着我,不让我见着你。可是看见房间里属于你的东西一样样的都被拿走,或是藏起来了又或是扔了,我不知道。只是它们仿佛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你是真的走了。那些我以为的,终究只是以为。

没了你的家,冷清的可怕,没了你的房间,毫无趣味可言,没了你的双人床,空虚的让人难以接受。记不清有多少个彻夜难眠的晚上,我想着你我在一起的那些小事,想到泪水都停不下来。

我真的很想你。你能感受到么?

现在的我每天都花很多力气来想你,想起你还在的那些日子。那些美好的回忆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想起你的时候,嘴角总是带着笑。是的,有你在的那些日子,尽管有那么多的不公平,可依旧是那么幸福。我总是怀旧,怀念着那些有你的旧事。

后记:

我总是做反复的做着那同一个梦,梦里,下过雨的黄昏街道,你我手牵着手,走过那一个个街道的转角。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