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名师课堂教学实录(最新2篇)

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下面是整理的小学名师课堂教学实录(最新2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小学名师课堂教学实录 篇1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田字格中的“力”字,看看它的每个笔画是如何写的,又都写在了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生1:我知道“力”的笔顺,先写横折钩,再写撇。

生2:我还看到横折钩里的“折”还要写得有些倾斜。

生3:我看到横折钩的起笔要写在横中线的上边。

生4:我看到撇要在竖中线上起笔。

师:同学们观察得都很认真,那就请同学们伸出右手,跟着老师一起书空。

(师生共同书空。)

师:好,请同学们拿出本,自己认真写一遍“力”,写完后同桌之间互相看一看,看看谁写得跟书上的例字是一样的。

(学生写字。)

师:(找出优秀字例)同学们看一下,这个字哪个笔画写得好,哪个笔画需要改进?

生1:这个“力”的横折钩写得很好,和书上的一样,有一点倾斜。

生2:我认为这个字的撇应该写得再长一些。

师:同学们的评价很中肯,那就请你再认真把自己写的字和例字对比一下,再写两遍。

师:请同学们观察“林”字,如何才能把它写端正呢?

生1:我发现“林”是由两个“木”组成的,是左右结构的字。

生2:我还发现“林”左边的“木”的捺变成了点。

生3:“林”字右边的“木”的撇正好写在左边“”第四笔点的下面。

师:你们都有一双慧眼,观察很细致,看到了“林”字中两个“木”字笔画的变化。那请你们再认真看一看,“林”是如何写在田字格中的。

生1:我看到了,“林”字中的两个“木”正好写在了田字格竖中线的两边。

生2:我发现左边的“”写小一点,右边的“木”写得大一些。

生3:我补充:左边的“”写得要窄一些,右边的“木”写得要宽一些。

师:你们说得真好!这就是汉字的书写规则之一“左窄右宽”。那就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按照你们观察到的特点书空“林”。

师:(展示字例)谁愿意来评价一个这个字?

生1:我认为他写得很认真,把左边“木”的捺变成了点,而且右边“木”的撇正好写在了点的下面。

生2:我发现他写得左窄右宽,很漂亮。

生3:他写得很端正,我要向他学习。

师:同学们很优秀,能从别人的身上看到优点并学习,那就请你们再认真地写两个“林”字,并记在你们的小脑袋里吧!

赏析:一年级是写字教学的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字的基本笔画和写字的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符合要求。本环节在指导学生写字上,教师能够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情,做到收放有度,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领会,悉心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笔顺规则,体会汉字的造型美。另一方面,教师充分利用评价机制,让孩子展示自己的成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两方面都是对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培养。

小学名师课堂教学实录 篇2

第一课时

一、观察周围环境,为习作铺垫

教师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看教室里哪些东西是呈几何形的。在学生举了很多例子之后,教师又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看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呈几何形的。学生的发言非常热烈。

二、提出习作范围,准确理解习作要求

经过铺垫,学生对物体的形状与几何图形的关系有了初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出示了习作的内容,即:△△|○;然后提出了习作要求:把它们任意地组合()成图形,想一想,这个图形像什么?然后根据想象写一篇小文章。课堂上教师重点引导学生从三方面理解习作要求;1.要求中的“它们”代表什么?让学生明白“它们”代表的是四个几何图形,并强调不能多一个,也不能少一个;2.要求中的“任意”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清楚“任意”就是随意、随便。也就是说这四个几何图形,一是可以随意组合,想组成什么样就组成什么样,二是图形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圆形也可以看成椭圆形:3.要求中的“组合”怎样理解?让学生知道就是将四个几何图形拼成一个完整的图形或互相之间有紧密联系的画面。

三、想、画、着、想、说

这一环节主要是学生活动,分两步进行。首先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构思,看看学生准备将这四个几何图形怎样组合,想好后动手画出来。然后再根据画好的图形想一想,这个图形可以表达怎样的意思,或包含怎样的一个故事。同座之间可以互相交流。第二步是在全班学生完成第一步的基础上,根据自愿,让学生将自己想象出的图形画在黑板上,并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学们听。学生们表现得非常积极主动,先后有10余名学生上去将自己组合的图形画出来,并用非常简练的语言说了图形表达的意思。

第二课时

四、学生动手写

在学生写之前,教师提出三点要求:1.交待清楚画的是什么;2.给文章定一个贴切的题目;3.写一篇300-500字左右的短文。在学生写作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巡视,及时给予指导。

五、围绕部分学生的习作进行评议

这一环节是分下面几步进行的:

1.请愿意将自己习作读给同学们听的学生到讲台上,先将组合的图形与习作的题目写在黑板上,然后再读自己的文章。其他同学注意听,看哪些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修改;

2.读习作的学生读完后进行自评,主要谈自己认为写得最满意的地方;

3.同学评,主要侧重于用词、语句和交待得清楚与否上面;

4.教师指导,主要是从想象是否合理这方面给予指点。

六、教师总结

教师在总结中强调了两点:1.想象要注意合理;2.平时要多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

听完这堂习作课,感受最深的是这堂课充满新意。

一、形式新

形式方面的新意主要表现在:

1.没有陷入以往的“教师命题、学生写文”的呆板套路,而是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条件或情境,具体内容则由学生自己决定。这就大大开阔了学生的思路。

2.没有以真实、具体为要求写一件事、一项活动、一件物品等,而是围绕几个几何图形的组合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成什么就写什么,对文体没有进行限制。

3.没有看到题目埋头就写,而是想、画、说、写、评相结合,这既符合了习作的思维过程,形式又非常活泼,因此容易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二、内容新

多年来,小学生的习作大多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写出来的文章大同小异,不仅缺乏时代感,而且很少生活气息,非常呆板。而这堂习作课用一个“任意”将学生的思路松了绑,学生想怎样组合就怎样组合,想象成什么就写什么。从习作的实际情况看,全班 43名学生,习作内容无一篇相同的。即便是同样的图形,想象的内容也完全不同。如围绕这样一个表示一个儿童笑脸的组合图形,一个学生是这样写的:

哈,不用挨骂了!

画上这个圆圆脸蛋的小朋友,是个一年级的小学生。他正笑得开心呢!

你也许会问,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原来,今天发听写卷子,他考了个100分。什么,听写得满分没什么希罕?不,你错了,这个100分对这个小男孩来说可是意义重大。

小男孩的妈妈是单位负责人,十分好强、爱面子。他每天放学回到妈妈单位,如果有什么不好的成绩汇报给妈妈,他妈妈就会觉得没面子,不分青红皂白地骂小男孩一顿,然后罚他把每个错字或每道错题写100遍。

这一次次100遍,使才上一年级的小男孩熬了一个个不眠之夜,熬红了双眼,熬没了童年的快乐。更重要的是,他只要一在课堂上打瞌睡,老师就会告诉妈妈,妈妈就更变本加厉地骂、罚,就又要熬夜,又要打瞌睡……

今天,小男孩笑了,笑得多么灿烂。可是,这笑是多么令人悲哀、令人心酸啊!救救这一个又一个孩子吧!

另一个学生又是这样写的:

我们的笑

一个圆圈,一张纯真的脸。一条直线,露出了他真诚的笑容。

我们少年儿童,犹如一支含苞待放的花朵,仿佛是东方初升的太阳。

体育锻炼,使我们拥有了强壮的身体,让我们从小种下了一颗保卫祖国的种子。文化课程,使我们懂得了知识,增长了学问,为长大后建设祖国打下了基础。

我们的笑,像绽放的花朵,美化着这个世界。我们的笑,像太阳的光芒,使这个世界充满阳光,充满希望。

我们在阳光下微笑,使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我们幸福地笑着,哈哈哈哈……

从全班学生所写的43篇习作来看,无论是选定的题目还是所写的内容上,无一篇是相同的,而且构思非常巧妙,可以看出学生的思路非常开阔,想象力非常丰富,知识面也非常广阔。如:

从文体上来看,这些习作也打破了过去千篇一律记叙文的老框框,有童话、小故事、散文、小评论、解说词等。43篇习作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充满了新意。

这确实是一堂充满新意的习作课。而这位教师之所以能在作文教学中创出新意,关键还在于其教学观念新,把作文教学的立足点放在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发展上。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都能像这位老师一样,那么作文教学一定会真正出现一个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想写”的可喜局面。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