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校,课外实习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资料,丰富多采的课外实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组织潜质,透过相互合作,培养群众主义精神。为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下面是整理的课外活动实习计划通用8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 我校政史地教研组在本年度组织了历史兴趣小组,带领学生结合教材,制作各种历史学具, 阅读与历史有关的课外书籍, 并做读书笔记。 通过活动, 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及道德情感教育, 掌握技能, 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4、培养学生善于与人交流和合作的团队精神, 树立对社会的责任心使命感。
三、活动措施
1、召开各班历史课代表会议, 由他们在各班进行宣传动员。
2、制定活动计划。
3、做好各种兴趣小组的动员选拔工作, 成立兴趣小组。
4、定期检查活动情况, 并布置新的任务, 促进活动顺利开展。
5、举行一次历史小制作比赛, 鼓舞学生的活动热情。
四、活动时间:
20xx年3月到20xx年6月
五、辅导教师:
杨xx 马xx
通过兴趣小组的活动,制作历史学具,阅读课外历史书籍,作读书笔记。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 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 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更好地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加深他们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特别是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对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极大帮助。
一、指导思想
以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在规定时间内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目的意义
课外活动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兴趣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既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也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发展的时间与空间。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科技、体育活动,符合广大学生家长的意愿,学生通过活动,能获得许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知识、技能,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具体活动安排
(一)课外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x、xx、xx。
(二)活动时间
每周一、二、三、四、五下午第三节课
(三)活动内容
根据我校特色建设情况,结合我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拟开设两个层面的活动:
1、以体育(篮球、乒乓球、跳绳、田径、跳远、跳高)、美术、舞蹈、科技等组成校级兴趣活动小组。
2、以班级为单位开展阅读、英语、跳绳、踢毽、乒乓球、羽毛球等,结合学校的特色建设,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学到技术,形成技能。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详见课外小组活动安排表。
四、活动要求
课外活动必须落到实处,指导教师要有明确的活动目标,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计划,并认真安排好活动内容,及时地做好相关记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保证每次活动质量。
五、活动组织
1、学校成立课外活动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实际条件,设置活动项目,统一安排活动的开展。
2、各小组的活动要做到“三定”(即定内容、定地点、定人员),活动有计划、有实施步骤、;活动内容切实可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教师做好活动情况记载和活动小组学生的管理工作。
3、学校课外活动领导小组加强督导,认真巡视,切实保证活动开展的时间和活动效率,杜绝将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移作它用。
辅导教师要不断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素养,踏踏实实地做好辅导工作,不断开拓,勇于创新,发扬奉献精神,为深化素质教育,促进我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课程标准》指出:“‘实践与综合应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实践活动是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程标准中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它不同于一般的数学课外活动或创设生活情景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让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在这学期我准备这样开展数学活动课。
一、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体会“有价值的数学”。
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的内容安排相应的实践活动内容。如在学习了第一单元“对称,平移与旋转”后,我打算组织安排学生先测量校园内各建筑物,确定它们的位置,然后确定比例尺,画出校园的平面图。在学习了第三单元“统计与可能性”后,我准备安排学生调查自己家每个月的用水量,并计算出自己家一天、一月、一年浪费的水量。让学生亲身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明确数学知识服务于现实生活,体验到“有价值的数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掌握“生活中的数学”。
圆柱、圆锥和球是每个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立体图形,如易拉罐、八宝粥罐子和铅笔,堆起的麦子和玉米,乒乓球、玻璃弹和地球仪等。了解这些图形的特征,不但是生活所必须,同时从中可以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与数学密切相关,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让学生走出教室,通过观察、操作等社会实践活动,收集有关这些立体图形的信息,初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不但能够带回有关信息,同时也将带回许多数学问题。这些数学问题,在学生眼中不再是简单的文字,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这种学生应用现实生活学习数学,再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真正体验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乐趣。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文体活动,促进我校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目标与主要工作
(一)目标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为广大学生提供文明、健康、活泼的课外文体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加强学校自身建设,充分开发和利用我校的文体教育资源,力争2005年全校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的学生人数达到100%,并形成二三个具有学校特色的活动项目,争创小学课外文体工程示范校。
(二)主要工作
1、建立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实施“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实施“工程”的具体工作,制订长期、短期规划和相应制度,组织并设计好学校、年级、班级开展的文体活动。
具体如下:
组长:xxx(校长)
副组长:xxx(副校长)、xxx
组员:xxx(美术组长)、xxx(音乐组长)、xxx体育组长)
2、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1)建设一支专兼并举,高素质、有特长的指导教师队伍。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在文体方面的特长,加强教育与培训,形成一支素质较高且相对稳定的学校指导教师队伍。
(2)建设一支指导学校活动,培训学校教师的专业队伍。发挥具有文体特长教师的优势,共同组成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的指导与培训队伍,促进学校指导教师特长的形成,提高活动的质量。
3、构建四个层面活动
开展以学校、年级、班级和小组为四个层面的活动,且每一层面的活动都能够形成独立的系列,促进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灵活性、趣味性和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形成良好的活动环境。
学校在兼顾各个层面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以年级为特点的课外文体系列活动,使之形成一个独立的、完善的整体。
4、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
加强对家长和社会的宣传引导工作。通过家长会、宣传栏、资料、学生等途径,引导家长和社会正确认识实施“工程”的意义。
5、创设品牌活动项目,形成活动特色学校。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特点、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地区特点,坚持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在体育、文化艺术、科学普及、游戏娱乐诸方面,创设出具有地区特色的学校品牌活动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校的特色,使广大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有特长。
(1)体育:继续保持原有的田径、足球等传统特色项目的发展,重视设计并开展各类体育游戏活动。
(2)艺术:开展以少儿舞蹈、书法、美术、电脑板报、红领巾读书沙龙、小荷编辑组等活动。
(3)科技:巩固现有的科技制作、小发明、三模比赛等品牌项目,巩固和拓展新的特色项目,形成品牌。
6、开发教育资源,拓展活动的空间。
坚持校内外的有机结合。利用校外的活动设施与场所,如少年宫、体校等校外机构,以及校外教育基地、文体场馆的作用,并协调好有关单位与机构,为双休日、寒暑假开展活动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多彩的形式,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注意社区与家庭的参与,为“工程”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
7、建立完善的制度,强化安全,规范运作
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对指导教师和活动设施严格把关,并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建立起责任保险机制,依法处理伤害事故。
8、确保时间、落实阵地,开展学生课外活动
学校每年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不少于2周课时的活动:每天中午自主学习时间安排“天天唱、天天练、天天读”活动,部分学生另安排兴趣拓展,如电脑、书法、美术、舞蹈等活动;每周有二节课时间开展以体育游戏为主的活动;每周安排一个早晨开展“快乐晨练”活动;每学期至少一次大型社会实践活动;寒暑假期间,每月安排3-4个半天的时间开展活动。
9、确保课外文体活动的投入,推进“工程”实施
作为“工程”实施的保障,学校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社会的支持,并注重对实施“工程”的投入,保证活动的开展和安全。
三、实施阶段与工作重点
1、第一阶段:x年x月——x年x月
x年x月——x年x月制定规划,调整活动方案,初步尝试开展部分学校特色文体活动。
2、第二阶段:x年x月——x年x月
x年x月——x年x月
进一步完善学校“工程”实施,强化学生参与率与开展与培育学校特色项目;
3、第三阶段:x年x月——x年x月
全面实施,形成特色项目。
四、工作要求
1、领导重视,统一认识
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是当今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新举措,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实施“工程”的意义,重视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教育,正确处理好课外文体活动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加强课堂教学的质量,为学生的课外文体活动提供时间保障。同时,把实施“工程”纳入到学校的办学规划之中,并建立起长期和近期的目标和计划,保证“工程”持久有效地开展。
2、精心组织,提高质量
学校课外文体活动是否能调动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关键就在于我们的活动设计与组织。活动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要善于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多种形式,使活动具有针对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并形成寓学于乐、寓炼于乐的活动。决不流于形式,走过场,以及专业化、强制性的现象出现。
3、善于总结,形成特色
实施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重要的是能够依据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形成具有特色的活动项目。而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能够充分开发与整合教育资源,善于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活动的方案与计划,形成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取得较好的成绩,提高活动整体质量。
4、加强管理,注重引导
管理是实施“工程”的有效保障。学校在实施“工程”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做到方案科学、有效,保证活动的开展与质量的提高。同时,要正确认识指导教师的作用与角色,要善于引导学生开展健康、活泼、有益的文体活动,杜绝不健康、不安全的活动。
一、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活泼好动,兴趣难持久,自我约束本事不强,对体育课的认识不足,加上体育室外课干扰因素多,每一个一线的体育教师都明白:要上好、上活低段的体育课是有必须难度。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会遇到很多困难,异常是在组织教学方面,有的教师会感到束手无策,因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教学任务也很难完成。但学生对体育活动有一种好奇和新鲜感,他们的模仿本事较强,尤其使对新学技术动作的第一印象异常深,对体育兴趣是从模仿开始的,并在愉快的体验中加深和发展。所以,要让学生真正投入到体育课堂中来,就要求教师多动脑、多引导、多激励,抓住学生的兴趣,从学生的直观入手,让学生感受到体育活动和体育课的乐趣,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学习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明白一些保护自身健康的基础常识,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关心健康。
2、使学生学会一些基本运动、游戏和韵律活动的方法,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本事。
3、使学生感受和体验到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具有活泼、乐观、愉快的情绪和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培养同伙间友好相处、团结协作的精神。
4、使学生了解做操的好处及简单的安全常识,初步懂得一些个人卫生与健康的常识和方法,逐步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培养互相关心的优良品质
5、培养荣誉感和职责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团体主义,良好道德的教育。
三、教学进度
(略)
四、教学措施
1、利用评比法培养学生荣誉感,提高课堂组织的效果。
2、利用游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练习的积极性
3、利用正确示范和多中诱导方法来促进技能的掌握
4、利用语言激励学生,提高练习的效果
5、学习新体育课程标准及相关体育理论,吸取经验,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因地制宜,合理开展体育课堂教学。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及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有关文件精神,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师生间的友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二、组织机构
为确保学生课余文体活动健康有序地深入开展,学校成立课外活动指导小组。
组长:陈武生
副组长:张之柳、胡开智
成员:李秋民、涂发堂、各班主任、各教研组长、综合教研组全体成员
三、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丰富课余生活,调动学生的学习、生活心态。
2、培养学生健体审美能力,增长知识,发展智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有所乐、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四、活动要求
1、各项活动由负责人制订方案,先以班为单位进行预赛,每班选出一定数额的学生参加学校的决赛。
2、班主任为班级活动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班级学生课外活动的组织、实施与安全,科任老师为班级学生课外活动的协助者,力争使每位学生都参加到活动中。
3、每位学生必须自觉遵守各项活动的规则要求,听从指挥和安排,并按时参加活动。
4、活动场地及器材管理,由总务处统一安排。
5、活动时间见活动具体安排。
五、安全管理
1、每个活动组织者要认真组织,精心安排,确保安全事故为零。
2、活动前认真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规则,要认真进行安排,并认真做好准备工作,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活动前要认真检查活动器材、场所是否符合活动的要求,有生理缺陷的学生不能参加相应的活动。
4、各项活动前要制定好意外事故发生的应急处理预案,确保活动中
一、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强,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灵敏性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基本掌握基本的单、双脚跳跃方法;正确地跑步姿势和方法;基本学会与同伴合作学习;能正确评价自己及他人的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在主动参与体育游戏与活动。但部分班级学生由于个体差异的奔跑能力、跳跃能力不是很好,须加强锻炼腿部力量;个别女生的手臂力量较差,投掷能力不强,还待加强锻炼;本学期将因材施教,提高兴趣,发现体育人才,重点抓广播操质量和课堂纪律,强化课堂常规训练,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材分析:
小学四年级体育教材以实践教材为主。根据学生的能力以及学校的条件,体育教材主要选择田径(跑、跳、投),基本体操、小球类、技巧、游戏等基础项目,以便使学生跑、跳、投等的基本技术得到提高;并挖掘生活中的实用技能。并通过体育锻炼,培养集体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自信心,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总目标:
1、引导学生初步养成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表现出乐于学习和对体育活动的浓厚的兴趣,体验到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
2、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各项体育活动内容,获得一些运动和健康的基础知识;初步学习和体验运动的技术与技能,学习科学锻炼身体和自我锻炼、自我表现、自我保护、自我评价的方法,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以及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意识。
3、引导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和多种形式的游戏发展身体灵敏、协调、平衡、速度、耐力和力量等体能,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增强关注自己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4、引导学生学与练的过程中,体验参加不同项目运动时的紧张与愉快、兴奋与疲劳、成功与挫折等心理感受,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控自己的情绪,并在一定的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养成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
5、引导学生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团结合作、竞争积极等的精神,以及勇敢、顽强、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意志品质。
四、教学要求:
每堂课教学,都应把学生的运动实践活动作为实现综合目标的载体,教学中要关注四个学习领域目标的达成。
教材的设计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参与活动和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上。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在“趣”上做文章,发展学生体育基本活动能力。
在教学时教师应体现在引导、启发和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上学习,给学生留与充足的自主支配、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会自主学、自我表现、自我保护、自我评价;不仅学会动作方法与技能这一结果,也要掌握获地结果的过程。
教师在教学上时要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各种差异性适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习的主人。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文体活动,促进我校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目标与主要工作
(一)目标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为广大学生提供文明、健康、活泼的课外文体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加强学校自身建设,充分开发和利用我校的文体教育资源,力争20xx年全校参加课外文体活动的学生人数达到100%,并形成二三个具有学校特色的活动项目,争创小学课外文体工程示范校。
(二)主要工作
1、建立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实施“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实施“工程”的具体工作,制订长期、短期规划和相应制度,组织并设计好学校、年级、班级开展的文体活动。
具体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抓好师资队伍建设
(1)建设一支专兼并举,高素质、有特长的指导教师队伍。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在文体方面的特长,加强教育与培训,形成一支素质较高且相对稳定的学校指导教师队伍。
(2)建设一支指导学校活动,培训学校教师的专业队伍。发挥具有文体特长教师的优势,共同组成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的指导与培训队伍,促进学校指导教师特长的形成,提高活动的质量。
3、构建四个层面活动
开展以学校、年级、班级和小组为四个层面的`活动,且每一层面的活动都能够形成独立的系列,促进活动内容和形式的丰富性、灵活性、趣味性和一定的挑战性,激发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形成良好的活动环境。
学校在兼顾各个层面活动的基础上,形成以年级为特点的课外文体系列活动,使之形成一个独立的、完善的整体。
4、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
加强对家长和社会的宣传引导工作。通过家长会、宣传栏、资料、学生等途径,引导家长和社会正确认识实施“工程”的意义。
5、创设品牌活动项目,形成活动特色学校。
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特点、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地区特点,坚持教育性、科学性、趣味性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在体育、文化艺术、科学普及、游戏娱乐诸方面,创设出具有地区特色的学校品牌活动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校的特色,使广大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学有特长。
(1)体育:继续保持原有的田径、足球等传统特色项目的发展,重视设计并开展各类体育游戏活动。
(2)艺术:开展以少儿舞蹈、书法、美术、电脑板报、红领巾读书沙龙、小荷编辑组等活动。
(3)科技:巩固现有的科技制作、小发明、三模比赛等品牌项目,巩固和拓展新的特色项目,形成品牌。
6、开发教育资源,拓展活动的空间。
坚持校内外的有机结合。利用校外的活动设施与场所,如少年宫、体校等校外机构,以及校外教育基地、文体场馆的作用,并协调好有关单位与机构,为双休日、寒暑假开展活动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多彩的形式,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注意社区与家庭的参与,为“工程”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
7、建立完善的制度,强化安全,规范运作
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要加强安全教育,对指导教师和活动设施严格把关,并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和防范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建立起责任保险机制,依法处理伤害事故。
8、确保时间、落实阵地,开展学生课外活动
学校每年在教学计划中安排不少于2周课时的活动:每天中午自主学习时间安排“天天唱、天天练、天天读”活动,部分学生另安排兴趣拓展,如电脑、书法、美术、舞蹈等活动;每周有二节课时间开展以体育游戏为主的活动;每周安排一个早晨开展“快乐晨练”活动;每学期至少一次大型社会实践活动;寒暑假期间,每月安排3-4个半天的时间开展活动。
9、确保课外文体活动的投入,推进“工程”实施
作为“工程”实施的保障,学校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社会的支持,并注重对实施“工程”的投入,保证活动的开展和安全。
三、实施阶段与工作重点
1、第一阶段:制定规划,调整活动方案,初步尝试开展部分学校特色文体活动。
2、第二阶段:进一步完善学校“工程”实施,强化学生参与率与开展与培育学校特色项目;
3、第三阶段:全面实施,形成特色项目。
四、工作要求
1、领导重视,统一认识
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是当今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新举措,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实施“工程”的意义,重视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教育,正确处理好课外文体活动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加强课堂教学的质量,为学生的课外文体活动提供时间保障。同时,把实施“工程”纳入到学校的办学规划之中,并建立起长期和近期的目标和计划,保证“工程”持久有效地开展。
2、精心组织,提高质量
学校课外文体活动是否能调动广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关键就在于我们的活动设计与组织。活动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要善于依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运用多种形式,使活动具有针对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并形成寓学于乐、寓炼于乐的活动。决不流于形式,走过场,以及专业化、强制性的现象出现。
3、善于总结,形成特色
实施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工程,重要的是能够依据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形成具有特色的活动项目。而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能够充分开发与整合教育资源,善于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活动的方案与计划,形成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取得较好的成绩,提高活动整体质量。
4、加强管理,注重引导
管理是实施“工程”的有效保障。学校在实施“工程”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做到方案科学、有效,保证活动的开展与质量的提高。同时,要正确认识指导教师的作用与角色,要善于引导学生开展健康、活泼、有益的文体活动,杜绝不健康、不安全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