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就是让一群拥有不同教育资源的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份相同的答卷。然而考试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此,考试其实就是让社会中来自不同社会地位的人拥有改变自己的机会。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五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及答案最新6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三角形是二维图形,二维图形没有体积公式。一维空间物件(如线)及二维空间物件(如正方形)在三维空间中都是零体积的。
体积,几何学专业术语,是物件占有多少空间的量。体积的国际单位制是立方米。一件固体物件的体积是一个数值用以形容该物件在三维空间所占有的空间。一维空间物件(如线)及二维空间物件(如正方形)在三维空间中都是零体积的。
三角形计算公式
1、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大角对大边。
3、周长c=三边之和a+b+c
4、面积:
s=1/2ah(底x高/2)
s=1/2absinC(两边与夹角正弦乘积的一半)
s=1/2acsinB
s=1/2bcsinA
5、正弦定理:
sinA/a=sinB/b=sinc/C
6、余弦定理:
a^2=b^2+c^2-2bccosA
b^2=a^2+c^2-2accosB
c^2=a^2+b^2-2abcosA
培养孩子理解应用题意的能力
孩子对于一些应用题目的表述,不能正确的理解其中的意思,也是正常的。应用题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小学生害怕的学习内容。家长在辅导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生活实际与实物场景的方法,克服难点,诱发学习兴趣。
课堂紧跟老师
课堂时间的把握,我们都知道,老师是我们学到知识的最佳途径之一。只要自己课堂上面把握好时间,那么自己的数学成绩自然而然地就会提高。上课的时候,千万不能马虎大意。这一点是非常的重要,自己平时一定要牢记。
三步纠错法
很多孩子在做错题的时候,都只是简单改正,没有去思考背后的原因。因此,如果孩子做错题,要引导他们进行三步纠错法,从而从根源上解决错题。
当孩子做错题的时候,要引导他们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1、错在哪里?
2、错的原因是什么?
3、当符合什么条件时,错误才能变成正确?
(A)60×20=『』,把60×20看作60乘2,得120,20是2的10倍,再将得数扩大10倍得1200,心算过程是60×2=120,2的后面有一个0,积120后面加一个0,得1200.
(B)估算时,把一个两位数看成是整十数进行估算,如39×40,把39看成40,40×40=1600,39×40~1600.51×30=『』,估算过程是50×30=1500,51×30~1500.
(C)35×11+『』,把35乘10得350,再用35×1=35,350+35=385,心算过程是:35×11=350+35=385,又如43×11=430+43=473.
(D)23×19=『』,把19看作20来乘,多乘龙1个23,再减去23,心算过程是:23×20-23=460-23=437,如45×21=『』,把21看作20来乘,少乘1个45,再加上45,45×20+45=900+45=945.
(E)34×15=『』,把34×10后再加34×5,因为34×5=34×10 / 2=340 / 2=170,所以34×15的心算过程是:340+340 / 2=340+170=510.
第一课时 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
1、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常用分数来表示。
2、单位“1”的含义: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是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也叫整体“1”。
3、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4、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5、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它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6、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分子是几,它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第二课时 分数与除法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用字母表示为a÷b=a/b (b≠0)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计算方法相同,都可以用除法计算,即一个数÷另一个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几倍)。
(二)真分数和假分数
1、真分数的意义;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2、真分数的特征:真分数小于1。
3、假分数的意义: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4、假分数的特征: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
5、带分数的意义:由整数(不包括0)和真分数合成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的读法:先读整数部分,再读分数部分,中间加上一个“又”字。带分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再写分数部分,分数部分的分数与整数的中间对齐。
6、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
(1)如果能整除,那么商就是所要化成的整数。
(2)如果能整除,那么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带分数的分数部分的分子,分母不变。
(三)分数的基本性质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2、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分母不同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还可以把一个分数化为指定分母的分数。
(四)约分
第一课时 最大公因数
1、几个数共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那个公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1)列举法:先分别找出两个数的因数,再从中找出公因数,最后找出最大的一个;
(2)筛选法:先找出两个数中较小的因数,再从中圈出另一个数的因数,最后看圈出另一个数的因数,最后看圈出的因数中哪一个最大。
3、解决地砖的边长及最大边长是多少这类问题,实际上就是求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第二课时 约分
1、约分的意义: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2、约分的方法:
(1)逐次约分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依次去除分子和分母,除到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只有1为止。
(2)一次约分法: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
3、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五)通分
第一课时 最小公倍数
1、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公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
(1)列举法:先分别找出两个数各自的倍数,再找出这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2)筛选法:先写出两个数中叫大数的倍数,再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圈出叫小数的倍数,圈出的第一个数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第二课时 通分
1、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就大。
2、分子相同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数反而较大。
3、通分:把异分母分数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4、通分的方法:同分时,用原分母的公倍数作公分母,为了计算简便,通常选用原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然后把每个分数都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六)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小数表示的就是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所以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原来是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写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2、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
(1)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可以直接去掉分母,看1后面有几个0,就从分子的右边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
(2)分母不是10,100,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时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10是否为正整数
0不是正整数。
正整数,为大于0的整数,也是正数与整数的交集。正整数又可分为质数,1和合数。正整数可带正号(+),也可以不带。如:+1、+6、3、5,这些都是正整数。0既不是正整数,也不是负整数(0是整数)。
2正整数简介
和整数一样,正整数也是一个可数的无限集合。在数论中,正整数,即1、2、3……;但在集合论和计算机科学中,自然数则通常是指非负整数,即正整数与0的集合,也可以说成是除了0以外的自然数就是正整数。正整数又可分为质数,1和合数。正整数可带正号(+),也可以不带。
整数分为三大类:
1、正整数,即大于0的整数,如,1,2,3…
2、0。
3、负整数,即小于0的整数,如,-1,-2,-3…
3正整数与整数的数量
因为正整数是可以无限递推下去的,所以不管有多少个整数,一定能找一个正整数和他一一对应。比如我如果选一个整数是10000000000(10个0)那么它相当于第20000000001个正整数。即使那个整数再往下数下去,也一定能够找到一个正整数与它对应。所以整数和正整数数量是一样的。
一、找次品
什么是找次品?一般我们是指在一堆物品当中存在次品,我们需要利用天平找到次品。(次品个数一般为1个,外观与正品相同,质量比正品偏重或偏轻)
二、方法
尽可能将待测物品平均分,不能平均分的,也要使多的或少的那一份与其他的只差1,这样才能保证称的次数最少。
那么平均分成几份就是一个很关键的地方,一般都会想成平均分成2份,但是这并不是称次数最少的方法,最少的是要尽可能平均分成3份。
我们以8个物品中有1个偏重的次品为例来解释一下:
1)如果平均分成2份去做:第一次(4,4);第二次(2,2);第三次(1,1)。需要三次称出次品;
2)如果平均分成3份去做:第一次(3,3,2),称(3,3);第二次(1,1,1)或(1,1)。需要两次即可称出次品。
三、规律总结
如果找次品的问题你能很熟练解决了,那么聪敏的你一定能找到这个规律:
要辨别的物品数目 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的次数
2-3 1
4-9 2
10-27 3
28-81 4
82-243 5
…… ……
结论:称n次,最多可以分辨3的n次方个零件。
四、不知轻重
以上内容都是知道物品轻重的情况下,但是在不知物品轻重的情况下,物品数目相同时,所需次数是知轻重的次数多1次。这里还要注意如果只有2个物品,在不知轻重情况下是无法找到哪个是次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