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部提倡小规模旅游团队说明什么【通用6篇】

文旅部提倡小规模旅游团队,那么疫情下旅游出行注意事项你知道吗?文旅部提倡小规模旅游团队说明什么?下面是整理的文旅部提倡小规模旅游团队说明什么【通用6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小规模旅游团队是什么? 篇1

受到疫情的影响,传统旅游团变成了更加灵活自由的小型旅游团,宠物旅游等个性化旅游正在“占领”旅游市场。

据了解,“小团旅游”具有人数更少、品质更高、灵活自由等特点,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小团”成旅行社标配

今年国家、地方出台多项政策支持旅游业,特别是《第九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和行程卡覆盖时间范围由14天调整为7天,让更多人敢出游。

“现在我们一个(旅游)团不超过30人。”山东国信国际旅行社经理李圣娥说,以往动辄上百人的传统旅游团已经不见了,而小型旅游团成为他们旅行社的“标配”。

“今年暑假以来,济南泉水旅游迎来一个‘小高峰’,而旅行团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团’为主。”李圣娥分析道,一方面是因为疫情防控,另一方面是人们的旅游观念发生了变化。

“旅游属于非必要消费,当消费者钱包不鼓的时候,往往会砍掉旅游出行计划。”同程研究院院长程超功分析道,人流是旅游业的基础,多个旅行社“大团游”业务下滑严重,除了消费者出于安全担忧的心理因素,还反映出大众旅游市场的下滑。

与“大团游”相反的是,“小团游”业务逐渐上升。数据显示,跨省游恢复后,一单一团、专车专导的“私家团”成为了游客眼中的“香饽饽”,游客人数增长了约100%。这些小团,平均每个团人数只有3到5人左右。

宠物旅游团逐渐增多

私人定制小团游可以根据游客的要求在团员选择、线路选择、时间长短、交通工具、住宿及餐饮标准上“按需定制”,具有更私密、更省心、更自由的优势,这让小众化的宠物旅游在疫情期间异军突起。

2004年4月份,济南“70后”旅游从业者的王柯禄开始做宠物旅游。然而,带领“铲屎官”和“毛孩子”旅游并非易事。

“好多景区和酒店都是不让宠物进入的。”王柯禄坦言, 带着宠物狗出游在住宿、吃饭、进景区等方面都会遇到诸多问题,他都逐一克服了。

如今,王柯禄组建宠物旅游团时已经“轻车熟路”,他们的足迹遍及草原、大海、山川、河流等。

“今年国庆假期,我们也组了两个团,都是在济南周边。”王柯禄说,受到近期疫情的影响,他们不得不缩小旅游半径,而旅游项目却更加丰富,“我们体验了露营、帆船等活动。”

虽然带着宠物旅游的游客并不多,但是王柯禄在这个旅游细分市场尝到了“甜头”,“以前都是宠物店养着这块业务,现在已经能微微盈利了。”

目前,国内很多景区、目的地和民宿都已经做起了宠物旅游的生意。“据我所知,现在济南市已经不光我们一家在做宠物旅游。”

个性化旅游占领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跟团游有大团趋向小团,变化只是表面,它的背后,是整个旅游业体系的加速重构,小规模、私密性、个性化、追求质感的旅游方式,正在成为新趋势。

个性化需求让线上导游的业务多了起来。“今年暑假的时候,线上订单比较多。”“90后”线上导游朱远来说,他根据游客的需求提供个性化导游服务,“有的游客喜欢建筑,我就给他讲建筑;有的游客喜欢听故事,我就他讲故事。”

“消费者逐渐摒弃以往大团、长线、走马观花的旅游方式。”根据携程发布的《2021用户旅行新趋势洞察》,私家团是在这一趋势下成为家庭出游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旅游方式,从团队游规模占比不到3%上升到1/3。

“现在的旅游是越来越差异化,越来越个性化,越来越灵性化,越来越成为居民的他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是千差万别的。”山东国信国际旅行社董事长张晓国说,旅行社不能只是做“中间商”,而要向产业的上游或者下游发展,成为旅游产品的研发者和营销者。

文旅部提倡小规模旅游团队是什么预兆? 篇2

文旅部网站消息,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9月25日发布《旅行社有序恢复经营疫情防控措施指南(第二版)》。

《指南》提到,要控制组团规模。旅行社要严格落实各地防控要求,根据自身运营能力和供应商、合作商接待能力,提前发布组团人数等产品防疫要求,合理确定团队人数,提倡小规模旅游团队。要强化数据分析,科学安排团队旅游线路、规模和出游时间,分时段、分批次、分区域开展旅游活动,避免游客聚集。

2021年6月10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行动方案(2021—2023年)》,明确提出创新“导游+网约车”服务等重点任务。

该行动方案指出,要适应旅游市场小团化、定制化消费需求,探索导游和有关服务车辆依法办理网约车驾驶员证和车辆运输证,向游客提供“导游+网约车”服务。

2022年5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旅行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四版)》明确提出,旅行社在行前管理中要控制组团规模,严格落实各地防控要求,根据自身运营能力和供应商、合作商接待能力,提前发布组团人数等产品防疫要求,合理确定团队人数,提倡小规模旅游团队。

疫情出行要怎么防疫? 篇3

当前,全国疫情形势严峻复杂,点多、面广、传播链条复杂,请保持对疫情传播的警惕,支持、配合防疫工作,当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坚持非必须不出境、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有本土疫情地区。确需出行,出行途中做好健康防护,异地流动人员,在抵达目的地后主动接受当地“落地检”,确保健康安全出行,共筑疫情防控社会大防线。

坚持非必要不远行,支持配合防疫措施

密切关注官方发布疫情权威信息、国内疫情动态和各地疫情风险等级变化,不信谣、不传谣,始终保持警惕、严密防范,支持配合防控措施。

坚持非必须不出境、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有本土疫情地区。确需外出的,出行前要提前了解目的地疫情及防控信息,备足医用外科口罩、免洗洗手液、消毒湿巾等防疫物资。

乘坐公交车、地铁、出租车时:加强个人防护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配合扫码测温、查验核酸证明等措施,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减少与他人近距离接触。

乘坐公交车、地铁时,注意分散就座,尽量减少用手触摸座椅、扶手、车门、扶杆等公共设施,如有触摸,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口、眼、鼻,及时进行手卫生消毒。公交车行驶过程中,可打开车窗,保持空气流通。

乘坐出租车(网约车)时,乘客尽量在后排落座,打开车窗,让空气流通,减少车内攀谈。司机也要在车内备好口罩、免洗洗手液、垃圾袋等常用防护清洁用品。

上下班途中:尽量错峰出行

平时上下班,尽量错峰出行,首选步行、骑行或自驾出行。如果天气允许,建议自驾过程中打开车窗通风,或是打开车内空调的“通风”或“空气循环”功能。

车内应配备口罩、消毒湿巾、免洗洗手液等个人防护及消毒用品。

使用共享单车前,可用酒精湿巾对车座、车把手等接触部位进行擦拭消毒。

乘坐飞机、高铁时:全程佩戴口罩

出发前,应关注和遵守出发地、中转地、目的地防疫要求,并尽量采用线上或扫码等非接触方式购票。

全程佩戴好口罩,配合验码测温等防疫措施。排队进站时、检票时保持一米社交距离,有序排队。

建议不在飞机、高铁上饮食,如旅途较长,需脱口罩就餐,建议与周边的旅客错开就餐。注意手卫生,及时用流动清水、洗手液清洁双手。尽量少触碰厕所门把手等公共设施。

自驾进入服务区时:保持一米距离

自驾人员进入高速公路服务区时,全程戴好口罩,与他人保持一米社交距离。如果途中出现涉疫风险,应听从当地安排,就地配合落实防疫措施。

自驾途中,在服务区或餐厅就餐时,请保持一米社交距离,避免面对面就餐。

抵达目的地后:主动及时报备,配合“落地检”

异地流动人员抵达目的地后,应主动向当地报备行程不得隐瞒,主动接受当地“落地检”,按规定次数完成核酸检测。检测结果出来之前做到“四个不得”:不得组织或参加线下会议、线下教学、授课或其他集体活动;不得进入歌舞厅、浴室、电影院、网吧等室内密闭场所;不得参加聚餐、婚礼等社会面聚集性活动;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外出时全程规范佩戴口罩,与其他人保持一米安全距离,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

现在还能旅游吗? 篇4

现在,基本上国内这边已经大部分省份有疫情和有病例的省份都已经原则上不允许出本省,或者是去外地,如果是非必要的原因,就是尽量还是不要出境,这样的话,就是还能在小范围进行控制。

然后,就是正常来讲,有疫情和有病例的省份,还是要注意这个对于防护的要求。尤其是每一个人,尽量还是要减少外出的活动。当然这也是不得已的情况,我们都相信这一波疫情虽然是德尔塔,但是也是有机会控制住的,也是可以在我们防护措施很好的情况下,把检测和筛查做到位,可以限制在现在这种小范围的。

文旅部提倡小规模旅游团队说明什么? 篇5

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印发《旅行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五版)》等指南的通知,其中指出,不组团前往高风险区旅游,不承接高风险区旅游团队,不组织高风险区游客外出旅游。相关区域列为疫情高风险区时,未出发的旅游团队必须立即取消或更改旅游行程。组团社和地接社应明确双方疫情防控相关责任,加强协作配合,实现信息共享,确保团队旅游平稳、有序、安全。控制组团规模。旅行社要严格落实各地防控要求,根据自身运营能力和供应商、合作商接待能力,提前发布组团人数等产品防疫要求,合理确定团队人数,提倡小规模旅游团队。要强化数据分析,科学安排团队旅游线路、规模和出游时间,分时段、分批次、分区域开展旅游活动,避免游客聚集。

疫情下旅游出行注意事项 篇6

疫情防控

现在正逢暑期旅游旺季,这期间的疫情防控有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一是疫情高中风险地区的人员要取消外出旅行。

二是其他地区的人员出行前要认真查询旅行目的地的疫情风险状态,要暂缓前去高中风险地区旅行。

三是无论到哪里旅行,都要做好个人预防,包括戴口罩、勤洗手,尽量避免和减少到室内人员拥挤的场所,在室外活动也要注意保持适当的人际距离。

四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特别是那些尚未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或者全程接种新冠疫苗,但还没有满14天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尽量不去外地旅游。

五是出外旅游人员应妥善保留公共交通票据信息,以备查询。从中高风险地区返回的人员,应及时主动向所在社区和单位报告。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