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让-雅克·卢梭在其晚年写成的,从1766年,他已54岁的时候开始写作,一直写到1770年,前后4年方告完成。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忏悔录的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忏悔录》读书心得1
读了部分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奥对自己从小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细致的回忆,对自己从小所作的恶进行了忏悔和剖析。如对他16岁时和小伙伴去偷邻居家树上的梨,他对此的反思是:“我并不贪图这些果子,因为我有很多更好的。我把这些果子偷到后就丢掉,我偷窃只是为了品尝偷窃的罪恶感,享受犯罪的的乐趣”。偷窃并不为东西本身,反而是为了从中感受一种乐趣,年少的人有这种心理也很正常。据说,国外有明星也喜欢到超市偷小东西,也是为了享受偷的乐趣,倒是蛮有趣的。有人说是明星变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明星也有孩子似的心态。而且从对这个事情分析来看也蛮有意思。在超市偷小东西,没被抓会有成功的感觉,被抓到了罚点款也够不上犯罪,反正明星也不缺那几个钱。明星也挺会算计的。这种算计跟少年的算计一样。奥古斯丁说: “在这次偷窃中,我究竟享受到什么乐趣?难道是我在恶意地模仿卓越的天主吗?其实,原因在于我没有能力违反法律,我只想拥有囚徒做禁止之事的快乐,得到一种欺骗性的感觉,而且在犯罪之后还不会立刻得到惩罚。”这种偷窃,很可能不会受到惩罚,即使受到惩罚也很小,足可以承受,但却大大满足了少年或者明星们的敢犯罪的感觉,获得敢做常人不敢做的快乐感觉。所以这些看似无理或正常人看来不值得的事情,其实也隐藏着他们的一种智慧的算计。
奥古斯丁对自己少年透彻的心理还分析说“如果我只享受偷吃果子的乐趣,我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没有必要在同伴面前做。所以我的乐趣不在果子而在罪恶,在于多人合作完成的犯罪行为”。哈哈,奥古斯丁真的是一个相当透彻的心理分析师,对自己少年的行为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而且那么合情合理。看过苏童的《刺青时代》,那些少年成立帮派,打打杀杀,甚至死都不怕,其实也有类似的心理,实际的物质利益反倒是不重要的。
奥古斯丁分析自己是为了忏悔,为了让自己心灵纯洁,为了让自己彻底的心向天主。他为这段生活作了总结性发言“”这些丑陋不堪的事,我也不愿再去想它了。我现在需要的是你,我的天主,你拥有正义和纯洁,在你左右才能享受无比安宁的幸福生活。谁投入你的怀抱,谁就不再忧虑,就可以在至善中享受完美的生活。可是我年轻时远离了你,远离了你的支持,误入歧途。” 对奥古斯丁对自我的分析我还是很佩服的,不过我不喜欢他的结论和目的。我的分析和结论是什么呢?我觉得人的成长是一个历程,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都不一样。奥古斯丁少年时的偷窃和反叛,从某个角度来是也是他成长的一个过程。也许他从小一番风顺,从小就听从母亲的教导,而且如他长大后那样心灵上皈依了万能和至善的主,也许奥古斯丁如许多人那样反倒一生默默无名,也没在历史上留下什么呢?也难以有这样一种透彻心灵的认识。
另外,对为什么少年常会做那些偷鸡摸狗的事,我倒觉得,和奥古斯丁后来对自己的剖析和忏悔是人的一种相同的禀性。那就是人都有一种让自己成为世上独立无二的内在禀性。让自己成为一个跟他人不一样,一个特立独行的自己。少年时被父母和周围的人教导要努力学习自己并不喜欢的拉丁文,去做许多自己并不喜欢却不得不做的事,这时候,他会觉得自己是在为他人为环境而活着。而去偷去做那些有些历经叛道的恶事,虽然为世俗不容,却向自己证明了自己的存在,证明了自己有胆量和勇气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他可以成为他自己,而不是别人要求的自己。当他多年后又开始反叛自己,对自己过去的恶进行剖析,向天主进行忏悔,并留下文字。其实也是在向自己证明自己,证明自己可以成为自己,让自己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别人没有这样过的忏悔,自己认识到了,就勇敢的去做,这正在另一个角度成就了自我。只不是少年时的偷窃是表层的反叛,在浅层次上让自己成为自己;而中年后对自己的深刻剖析和忏悔,却是在更深层次的反叛,在深层次上让自己成为一个新的独立无二的自己。
在奥古斯丁看来,少年时候的偷窃是犯罪和错误,中年后的反思和剖析是在走向真理。我却不这样看,他们都是一个人思想自由成长的一个历程。少年时的错误不是真的错误,中年后的反思和忏悔也不是真理。只代表一个人成为自己层次的深浅而已,也是一个人思想自由发展所要经历的一些阶段而已。
读《忏悔录》读书心得2
《忏悔录》被誉为世界三大“忏悔录”之一,是俄罗斯文学巨子托尔斯泰的一次精神探索之旅。今天小编主要给大家分享《忏悔录》读书心得,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不管一个人有多聪明,他终究会死。他将永远保持沉默,化为尘土。不管他有多伟大,在死亡面前众生平等。那么,生命的意义何在?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爱因斯坦的儿子曾经说过:“活着的意义在于找到生活的意义。”我想知道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什么?
《忏悔录》被誉为世界三大“忏悔录”之一(另外两个来自卢梭和圣奥古斯丁),是俄罗斯文学巨子托尔斯泰的一次精神探索之旅,他以《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名著而闻名。
作者先回顾了他的生命:出生在贵族家庭,童年父母去世后,在没有方向,质疑宗教优越的环境长大,上大学,加入军队,加入一个作家,成家立业,财富等等都有后,到中年精神危机差点自杀后寻找生命的意义之路,这本书只有一个主题: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书中还简要总结了历代圣贤对人生奥秘的总结,引用了苏格拉底、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所罗门《圣经 传道书》、释迦摩尼的大篇幅原作。
简而言之,苏格拉底是第一个为真理而死的人,他的厌倦了肉体感官的束缚,把死亡看作是一个解放的机会,一个与圣贤交流的机会;所罗门的传道书认为一切都是虚空,“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佛祖在菩提树下领悟生命,得出的结论是人必须摆脱各种外在的诱惑,看透自己,才能摆脱生与死的轮回;叔本华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意志消失了,其他一切都是虚无。
作者对自己的青年和成年经历有着深刻的自我批判态度。毫无疑问,他经历过一些忘乎所以的日子,但他仍然同意,他必须在出生之前进入这个世界,他必须有这样的经历,以获得对生活的最终深刻理解。
作者的结论是理性不能理解无限,不能否定生命。只有信仰才能赋予生命意义;然而,信仰不是少数人谋利的工具。只有人民把握生活的真谛,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读《忏悔录》读书心得3
有些故事的好,不在于它有多么精彩,仅仅因为它的真实,就有了某种直抵人心的力量。现在这个世界,所有人都在拼命向上爬,没有人愿意长久地停留在一个地方,认识新朋友的速度和失去旧朋友的速度一样快,很难从根上认识一个人。即便你想花时间,也未必有这个现实条件,生活一旦没有共同的时空和物质基础,便很难再有交集。
好在阅读提供了一种替代的方式,尽管比起真正有血有肉的交往,与书中人物的交流仅仅停留在人的大脑中,所有的细节都靠书中的文字和自己的脑补,但它至少可以让人体会一种参与他人人生的感觉。阅读是困难的,一本几百页的书可能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读完,特别是一本非小说、非虚构的作品。
但恰恰在这一点上,阅读超过其他艺术形式,比如电影,更接近花时间认识一个人的真实体验。正是在眼睛的疲倦,身体的劳累,想要放弃又舍不得放下,眼看要读完又有些不舍的阅读体验中,我们重温儿时那不知时间为何物,相信所有陪伴都是永久的相处。照样来过一遍之后,合上书本,突然明白那歌里唱的,没有什么能够永恒,但“my heart will go on”。
卢梭的《忏悔录》给我带来的,就是这样了解一个人的奇特体验。更奇怪的,你了解的这个人还不是天使般的神圣、光洁,恰恰相反。出身卑微,又敏感、多疑、神经质,生了五个孩子都送到了孤儿院……从他身上看不到任何现代精英那种精致的生活、高度的自制力、高超的社交能力。就是这样一个家伙,活了60多岁,写了好几本名作,轰动当时的巴黎上流社会,死后成为著名的思想家,凭什么?就是这样一个令人讨厌的家伙,你却对他恨不起来,只觉得他可怜,为什么?
Nicholas Dent在他的《卢梭》中说过,每个人都能从卢梭身上读到自己。卢梭是这样一个人,悲伤就悲伤到极致,快乐也快乐到极致,极端自恋又极其自卑。游走于上流社会,却视金钱如粪土,没过过多少好日子,却又体验过最极致的爱,悲伤,痛苦,迷恋,幸福……没人想过卢梭那样的生活,但每个人心中都有他那样一抹天真烂漫。
看到卢梭会让人忍不住去想,平平淡淡没什么不好,但要是一辈子都平淡无奇,也挺没意思的哈?
卢梭,一个浪漫主义者——读《忏悔录》
浪漫主义的性格让人可怜,惨淡的人生有一种悲剧性的美。
他的生命在于他的情感
感情细腻、丰富而强烈。对“妈妈”是依恋,对乌德托伯爵夫人是爱情,对众多始乱终弃的朋友们是友谊。每种感情都强烈到极致,从他的文字中可以获得对这些人类感情最明确的定义,从他的体验里又能找到人类中这些感情最强烈的范本。对华伦夫人夹杂着爱欲、友情、占有欲的情感,最终沉淀为跨越漫长岁月的亲情般的依恋。生命中短暂出现过的一位位女性,给他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回忆,到了晚年仍常常回想,成为他不竭的情感源泉。
丰富的感情,其强烈程度,甚至超出他自己的控制,不是他在掌控感情,而是感情在控制他。走在路上,突然出现的一个想法就能把自己感动哭,给别人写信还没写好,泪水已经把信纸给打坏了。对生命中美好而短暂的体验印象十分深刻,与“妈妈”在沙尔麦特乡下度过的时光成为他一生中最美好的记忆。晚年在政治迫害中向往的归隐生活,也是沙尔麦特式的生活。“这让我想起了沙尔麦特”是他对一个地方自然风光的最高评价。
一生有过很多段感情,但真正感受到爱情的时间极其短暂。对爱情定位极高,与早年非常亲密和依恋的“妈妈”,与一起生活了二十五年的泰雷兹,都不是爱情,而只对乌德托伯爵夫人产生过一生中唯一一次爱。可他与对方相处不过几个月,做的最大的动作是吻了她的手。对待感情非常认真,全身心投入,可以为了对方做一切,却又被自己过于强烈的情感所控制,到最后往往是失落。
在想象中生活,用想象来写作
富于想象,甚至是幻想,最爱做的事是一个人在小树林里,没人打扰地做上一天白日梦。与自己虚构的人物对话,按照想象中的自己生活。《爱弥儿》中的人物是想象的,《新爱洛依丝》中的人物也是想象的,即便是《论科学与艺术》《论不平等》这样的理论著作,都是他在一个人的时候,内心极其激动的情况下想出来的,他是带着全部情感去写作,想到、写到热泪打湿了前胸。据他自己所说,他所写出来的部分,比起他晚上躺在床上那些辉煌的想法,不足万一。
在社交中与所有人处于不同频道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总是根据表面的态度,不经意的细节加以解读,从而判断对方,决定自己的好恶。很多他极其喜欢的人,到最后却背叛他,非常容易被人骗取信任和好感。一旦信任别人就与人交心,掏心掏肺毫无保留,真实到让人生出很多疑虑。在一些问题上过度敏感,与人相处时为掩盖某些可能的误解,反而欲盖弥彰,弄巧成拙。内心的恐惧和怀疑,让他与很多最亲密的朋友决裂。写起东西来是个好手,且充满才华,说起话来却笨拙不堪,背了无数遍的稿子,一到讲话时仍然会忘,明明是好意,说出来让人以为是在骂自己。神经大条,情商极低,为了自己心中不为人知的原则不知说错多少话。面对人多的社交场合战战兢兢,好像自己是个十恶不赦的罪人,恨不得立刻当着所有人的面忏悔。心思总在反思自己的表现,以至于无法自信地与众人相处,给人的感觉整个是一城府极深却外表愚蠢的笨蛋。
向往斯巴达、罗马共和精神
最喜欢的作家是古罗马的普鲁塔克,最向往的政治是斯巴达和罗马式的古典共和,在当时的法国,显得特别不合时宜。所谓古典共和,按照《爱弥儿》中的描述,是像斯巴达人那样,对外野心勃勃,冷酷无情,内部却公正无私,和睦无间。斯巴达母亲在五个儿子都战死后,先问的不是他们的死活,而是战争是否胜利;佩达勒特想要参加三百人会议,被拒绝,但他想到斯巴达有三百个胜过他的人,就高高兴兴地回去了;雷居鲁斯被敌人俘虏,替敌人回到自己国家谈判,他极力劝说自己国家拒绝敌人的要求,然后再回敌营赴死……共和就是这样一种精神,所以斯巴达和罗马涌现出很多高贵的人。卢梭以他那敏感而富有激情的想象力,毫无保留地表达了对这种古代精神的向往。
读《忏悔录》读书心得4
现当代文学老师布置主题演讲包括一个内容,就是分析郁达夫的沉沦和卢梭的忏悔录,老师说读完忏悔录精神层次会提升一层。自己于是借来了忏悔录来看,只看完了上卷,下卷还未看完,有所感,就记下来了。
正如卢梭自己所说,“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全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此人便是我。”“这就是我所做的,我的为人,我以同样的坦率道出了善恶。我既没隐藏什么丑行,也没添加什么善举。”卢梭确实在文中表露了自己的心境,非常坦率,可以看出他是很大胆的,他是敢于剖析自己的人,对自己动手术刀。我自己的感觉是,我读着读着就感觉其实他不必忏悔,我已原谅他了。
卢梭少时读书的积累《宗教与帝国史》《名人传》等,这为后来打下基础,文中多处提到书,自己当学徒时,也是为了摆脱孤独吧,“除了阅读,什么也不再干了,包括偷窃”,可以看出,读书有多重要,自己以后会趁大二时间丰富,多读书,读好书。偷窃,卢梭没有掩盖事实,也透露了一种犯罪心理,“我觉得挨打是对偷窃的一种补偿,让我有权继续偷。”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畸形,“那我当小偷处置,就是允许我当小偷。”从中,我们也可以了解一些犯罪者的心理,他们就是一种破罐子破摔,无所谓的心理。
遇到瓦朗夫人这一段,“她笑吟吟地接过我哆哆嗦嗦地递给她的信”,与其说瓦朗夫人是卢梭的情妇,倒不如说瓦朗夫人是卢梭的半个母亲,或者反过来说,卢梭更像是瓦朗夫人的情夫,在卢梭笔下,瓦朗夫人是地位很高的,是卢梭顶礼膜拜的。即使后来卢梭几乎被抛弃,他都没有贬低瓦朗夫人,更多的是悔恨。卢梭从小失去母亲,卢梭缺少母爱,在我眼中,或许卢梭把瓦朗夫人当做自己的母亲了吧。正是瓦朗夫人弥补了自己心中关于母亲的空白,所以卢梭才会死心塌地吧。
卢梭对父亲,对一般人来说,如果对自己不理了,可能更多的是憎恶吧,但卢梭对自己的父亲多得是崇敬,“他还是以为好父亲”,这一点是很令人赞赏的,孝,最基本的道德只要没沦陷,就会还有做人的底线,就是个好人。
在读这篇著作时,自己发现自己的一些不足,就是对教会,天主教和新教不了解,读起来有点吃力,自己以后会了解一下西方的宗教。而且说实在的,我搞不懂卢梭到底在忏悔什么,他像是在写自传,人生中谁不犯一些错误呢,有的错误也是外在的条件造成的,不是自己一手造成的。他可以不必那样地自我忏悔,甚至可以把名字改成卢梭反省录,甚至回忆录。不管怎样说,这种自我反省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需要不断反省自身,完善自身。
读《忏悔录》读书心得5
“没有可憎缺点的人是不存在的。”--摘自《忏悔录》
假期里,随手翻阅一本书,它是一本五十五万字的自传,一部情感型人的宣言,一个主角卢梭反思了一生的书--《忏悔录》,它打动了我,它让我真正地了解人类灵魂的高贵之所在。摘抄美文
作者雅克·主角卢梭,法国著名的思想家、作家,人类启蒙思想史上地位很高的哲学家,就是这样伟大的人,却对自我崇高的一生进行严格甚至残酷的忏悔。在主角卢梭充满挫折与磨难的一生中,童年是他生涯中的伊甸园。因为自我的思想与多数人欧洲人不一样,这么一个五十几岁的老人只得到处奔波、流浪。正是对自我童年的怀念,才写下这部巨著。
主角卢梭在他的书中,深刻地对自我以及他人的行为进行了的反思。回顾自我的一生,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说:“人之是否崇高,只是以其情感是否伟大,思想是否敏捷而定。”主角卢梭之所以获得极高的成就,是因为他思想敏捷,情感伟大。作为崇高的思想家,只有对自我不断地反思,才会有新的思泉向外淌。
主角卢梭在从事音乐工作时,新的记谱法遭到了法国权威部门的否定,心里十分沮丧,但他立刻振作起来,又结识了许多18世纪的著名哲学家,并且参加了征文比赛获得大奖,从而,他走上了文学之路。他的小说《爱弥儿》发表后,受到了社会的咒骂,但他仍然坚持自我的思想。在发表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之后,再次遭到了人民的诅咒,甚至整个欧洲都在咒骂他,他只有逃离,但不曾想过要改变自我的思想,这需要怎样坚强的毅力与决心。当我们遇到挫折、失败时,我们应及时充分地反思自我的不足,敢于承认自我的不足,不能因此而气馁、低头,才能以良好的心态来应对这些挫折。
主角卢梭在发表了《音乐辞典》、《社会契约论》后,博得了社会的好评,但他仍然对自我不满足,要求继续提高了自我的认识,再次写下了一篇又一篇蕴含丰富哲理的文章,悟出了人生更加深刻的道理,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就。当我们取得成功时,应谦虚地反思自我的行为,做的好的地方,继续发扬,做的不好的地方,在以后的生涯中加以改善。情话大全浪漫情话
主角卢梭在与妻子的旅行中,钻进了密林深处,在那儿找到了原始时代的景象,他扫尽了人们所说的谎言,把自然的本性如实地坦露出来,他领悟到了:人的苦果真正来源于人类所谓的进化。他替法国反思时,领悟到自我从来都没有领悟到的哲理,他这种对社会、他人深切的关照,以及感同身受的思考,给我们以很多的启迪。当我们在他人身上找到缺点、错误时,要帮他人反思,对照自我身上是否也存在,从而提高自身认识水平。同时以我们的行动影响周围的人,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人们的素养。
一生有主角卢梭般的经历的人并不多,但我们能够从他身上找到值得借鉴的地方。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像主角卢梭这样深刻地反思,那么,每个人的思想认识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如果每个民族都能够像主角卢梭一样深刻地反思,那这个民族就会更加独立、自强;如果一个国
家能像主角卢梭一样深刻地反思,那么这个国家将会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