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教学心得5篇精选事例

戏曲作品的《窦娥冤》的学习目的,毫无疑问,应该是定位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而绝不可能等同于一般文言课文以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目的。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窦娥冤教学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窦娥冤教学心得1

基础梳理

一、字音

1.典型字

提防(dī)生埋怨(mán)

错勘贤愚(kān)甘霖普降(lín)

叫屈衔冤(xián)湛湛天空(zhàn)

荒阡古陌(mò)前合后偃(yǎn)

杳无音信(yǎo)罪愆(qiān)

嗟怨(jiē)暑气暄(xuān)

亢旱三年(kànɡ)盗跖颜渊(zhí)

鳏寡孤独(guān)

2.多音字

教学资源集散地。">

二、字形

教学资源集散地。"ole="">

三、词义

1.重点词

亲眷:亲属。

嗟怨:叹息埋怨。

杳无音信:去向遥远,下落不明。

尸骸:尸体。

负屈衔冤:即含冤承受委屈。

古陌荒阡:即荒郊野外。古代田间小路东西为“陌”,南北为“阡”。

甘霖:久旱后所下的雨。

应验:预言、预感和后来所发生的事实相符。

2.近义词

提防·防备

都有防备的意思。提防:小心防备。多用于口语中。如:“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防备:做好准备以应付攻击或避免灾祸。如:“防备敌人的突然袭击。”

顷刻·立刻

都表示时间短暂。顷刻:形容极短暂的时间,是名词。如:“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立刻:表示紧接着某个时候,是副词。如:“请大家立刻到会议室去。”

嘱咐·托付

嘱咐:告诉对方记住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如:“既是俺婆婆来了,叫他来,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托付:委托别人照料或办理。如:“我已经托付朋友去办理这件事了。”

伏侍·抚养·扶养

伏侍:同“服侍”,伺候照料。如:“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抚养:爱护并教养。如:“抚养孩子成人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扶养:养活。如:“我们都有扶养残疾人的义务。”

3.相关成语

顺水推船:也写作“顺水推舟”,比喻顺应形势行事。

忍气吞声:忍气,受了气而强自忍受。吞声,有话不敢说出来。形容受了气能勉强忍着,不敢发作。

苌弘化碧: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沉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现在用来形容怀有极大冤屈。

六月飞雪:出自《太平御览》: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王系之狱。仰天哭,夏五月为之下霜。现在用来形容冤屈极大。

四、文学常识

1.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在北京市)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一同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并居“元曲四大家”之首。主要作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

2.元杂剧,是用北曲(北方的曲调)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金末元初产生于中国北方。是在金院本基础上以及诸宫调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在结构上,一本杂剧通常由四折组成。在音乐上,杂剧的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在角色上,分为末、旦、净三大类。

五、名篇名句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句段剖析

一、疑难妙句

1.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剖析:课文一开始就紧扣“冤”情,起笔突起。“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直指元代的社会现实。元王朝是我国历政治压迫最残酷、吏治最黑暗的时期。《窦娥冤》就产生在这个时期,在剧本中窦娥进入了公堂,便受到官吏的严刑逼供。糊涂的官吏,听信流氓的诬告,只凭口供定案,而且一审定案,不再复审,说明当时的法律是十分野蛮、不合理的。窦娥的无辜受戮,更是当时吏治黑暗、冤狱遍地的艺术概括。窦娥将“将天地也生埋怨”,实则是对元代统治者的埋怨与指责。

2.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剖析:纵观全剧,作家在刻画窦娥反抗性格的同时,也注意逐一展现人物性格中温顺善良的一面:大堂之上,之下,为使婆婆免遭毒打,她甘愿牺牲自己,屈招了药杀公公的死罪;这折戏中写她赴刑场时,求刽子手走后街不走前街的细节,更可见其性格的善良——自己已走在通向死亡的路上,想到的还是如何不使年迈孤寂的婆婆伤心,这是何等的善良啊!而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试想一个平时心地善良的百姓竟被昏官断为杀人的凶手,可见当时的吏治是何等的腐朽;一个素来性格温顺的女子最终也作出了如此强烈的反抗,可见当时的社会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的压迫是何等的深重。因此,这一细节的描写不仅使窦娥这个形象更加丰满动人,也使剧作对封建社会的批判更为有力和深刻。

3.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念窦娥身首不完全,念窦娥从前已往干家缘,婆婆也,你只看窦娥少爷无娘面。念窦娥伏侍婆婆这几年,遇时节将碗凉浆奠;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只当把你亡化的孩儿荐。

剖析:这两支曲子是窦娥临刑前对蔡婆婆提出的希望和要求,使人们对窦娥的悲惨遭遇更加同情。她劝婆婆不要过分悲伤,再一次表明了她善良、美好的心灵。这样的好人蒙冤而死,自然使人们对不公正的社会产生愤恨之情,戏剧的审美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重点语段

1.“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至“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剖析:作为封建社会中的一普通女子,窦娥对神明的天地本应深信不移,可是残酷的社会现实使她对天地鬼神由信赖而怀疑,由怀疑又转为愤怒的控诉:“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样,窦娥通过自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含冤难辩的悲惨经历,认识到了善良的人贫穷命短,罪恶的人富贵延寿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她的觉醒意识和强烈的反抗精神。作为封建社会一个弱女子的窦娥,认识了封建社会的罪恶又能怎么样?她除了对天地日月鬼神进行愤怒的控诉以外,只能是“落得两泪涟涟”。这个曲牌,十分准确而深刻地概括了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草菅人命、残酷压迫的反动本质。又由于这两个曲牌的唱腔高亢激越,音乐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容和谐统一,自有一种强烈的感人力量。

2.“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至“大人,我窦娥死的委实冤枉,从今以后,着这楚州亢旱三年”。

剖析:在封建社会,人民不仅在人身权利及政治经济上受压迫,而且在思想上受毒害。按当时观念,天地鬼神明察世上是非,主持人间公道。封建官吏为了愚民,也每每以青天自称。窦娥开始也受神权思想影响,相信“青天大老爷”能主持正义,赏善罚恶。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觉醒过来,看清了“衙门自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的社会。在《滚绣球》一曲中,她猛烈地指责天地鬼神不分清浊,混淆是非,致使恶人横行,良善衔冤。窦娥对神权的大胆谴责,实质上是对封建统治的强烈控诉和根本否定。她那似岩浆迸射如山洪决堤般的愤激之词,反映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和反抗精神,也折射出当时广大人民的反抗精神。至于窦娥临刑前的三桩誓愿,正是作家世界观矛盾的一种反映。一方面关汉卿关心民情,洞察现实,通过窦娥指斥天地、发下三桩誓愿应验等情节表明自己对封建官吏的憎恨,对被压迫人民的同情,反映人民仇视封建统治,要求变革现实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作者毕竟是封建时代的剧作家,他尽管关心人民的疾苦,却不能意识到人民自身的力量;他虽然憎恶封建统治,却又找不到变革现实的出路,所以最终还是让天地动容清官平冤来解决问题,这也反映了作家的阶级局限和历史局限。当然,上天被窦娥感动,也说明窦娥冤大恨深。

主旨探讨

有关本文的主旨有如下表述:

1.作者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以及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她的悲剧性格,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量。

2.本文是反映元代社会现实的一个悲剧。元统治者对人民残酷盘剥,实行民族分化的种族歧视政策。劳动人民与统治者的阶级矛盾,是元朝社会的主要矛盾。杂剧《窦娥冤》反映的就是元朝社会的黑暗现实。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美鉴赏

用本色语言状千古奇冤

历来评论家都以“本色”二字概括关汉卿戏曲语言的特色,即语言通俗自然、朴实生动,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和个性,能为展开剧情和刻画人物性格服务。在课文中,指斥天地的场面高亢激越,冤气冲天,紧张急促;诀别婆婆的场面如泣如诉,哀婉凄惨,徐缓低回;三桩誓愿的场面感人、激荡如潮、慷慨激昂;这三个场面的描写,以质朴无华而富于韵味的语言,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逐层深入地刻画了人物性格。课文中的曲词,都不事雕琢,感情真切,精练优美,浅显而见深邃。例如[快活三][鲍老儿]二曲,连用四个“念窦娥”,一写无辜获罪,二写身首异处,三写身世孤苦,四写婆媳情深,寥寥数语,百感交集,哀伤不尽,令人凄怆,刻画出窦娥与婆婆死别的悲痛心情;[滚绣球]全曲以及[一煞]中的“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突出地显示了人物的个性,语言平实,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不少古白话词语,如“只合”(只应该)“怎生”(怎么)都表述得十分生动。课文中的说白,如窦娥向刽子手请求走后街不走前街的对白,以及窦娥与婆婆诀别时的对白,都是相当动人的,凝练而又明白如话,声气口吻酷似其人。课文中的曲白也配合得很好,如三桩誓愿的场面,三次用“白”提出誓愿,依次讲出“若是我窦娥委实冤枉”“若窦娥委实冤枉”“我窦娥死得委实冤枉”;三次用“曲”强化感情,依次对以相应的四个典故来抒发胸臆。曲白相生,语言朴素而富于感情,把窦娥为其冤屈而抗争的精神表达得深切而感人。关汉卿戏剧语言不事雕琢镂饰,呈其自然朴实的本色,既富有生活气息,又具有强烈的艺术韵味,被称道为“字字本色”,尊为“本色派”之首。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他可以根据生活本身所提供的语言来反映现实,充分为剧情和人物性格服务。窦娥对婆婆的一段说白,出自这个封建社会小媳妇的口里是那样的贴切,表现得是那么自然、生动。

问题探究

问题:《窦娥冤》是我国古代最能反映劳动人民不幸遭遇及其反抗精神的悲剧,窦娥的形象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但窦娥的三桩誓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作者让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在作品中得以实现,这样是增加了作品的批判力量还是削弱了人物遭遇的可信性?

导思:探究此问题有利于我们了解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加深我们对作品主题的认识。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窦娥的三桩誓愿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在现实世界上,窦娥的鬼魂也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但是这些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作品里发生了,并且显得那样的合情合理,一点也看不出有牵强的痕迹,以至我们读了之后,不仅不感到荒谬怪诞,反而更加深切地同情窦娥的悲惨遭际,深切痛恨封建法制的腐朽乖谬和奸民恶吏的滔天罪行。

探究:(1)认真阅读文本内容,把握作者对窦娥形象的塑造所基于的思想情感,以及作品中反映出的元代社会现实——奸猾刁钻之徒横行,贪官污吏当道,贫困百姓负屈衔冤而无处伸张。

(2)借阅有关记载元代社会情况的图书,了解元代对汉人实行种族歧视,社会黑暗,冤狱遍地的实际,在现实生活中无法伸张的正义作者只有寄希望于来世,寄希望于天神和鬼神,这正是反抗精神的体现,不是迷信和荒诞。

(3)借助其他文学作品和历史典籍,了解这种浪漫主义手法的积极意义。比如《牡丹亭》《聊斋志异》《哈姆莱特》等,历史典籍如《后汉书·孟尝传》中对上虞寡妇冤狱的记载。

(4)在分析比较、品味鉴赏之后,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联系社会现实,改写窦娥的遭遇,用今天的法制途径为窦娥寻找一条伸冤之路。

窦娥冤教学心得2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通过分析“唱白”理解人物形象。

2、揭示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理解戏剧主题。

3、戏剧“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视频欣赏,引入学习本剧第二个场景。

教师:窦娥的冤屈,真能感天地,泣鬼神,如果说第一个场景刻画了一个满含悲愤之情,有着强烈反抗意识的窦娥,那么,第二个场景又跟我们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窦娥呢?

二、赏析第二个场景:

1、学生角色朗读《倘秀才》《叨叨令》和窦娥与刽子手的对白,(男:刽子手,女:窦娥)思考:讲了什么内容?表现了窦娥的什么性格特征?

学生明确:主要写了窦娥请求不走前街走后街,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主要表现了窦娥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

2、教师:窦娥来到了法场,她婆婆也来到了法场,接下来,让我们来朗读一下窦娥和婆婆的对白,思考:这段对白,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们明确:这些话通俗明白,像生活本身那样自然、贴切,没有丝毫加工的痕迹,而且与窦娥的身份、处境相吻合,刻画了她善良的心地。

3、这段对白,除了刻画窦娥善良的心地,还叙说了窦娥的冤屈,这在情节上起了什么作用?

学生明确:这段对白,主要用以激发人物的内心冤屈,表现人物的内心愤恨,为后文发三桩誓愿作了铺垫。

4、女 生齐读《鲍老儿》曲子的后面唱段,思考:窦娥说自己:“没时没运,不明不暗,负屈衔冤”,这话这样理解?

学生明确:因为现实难合人意,她在这种是非颠倒的社会中感到无能为力,只能感叹自己时运不济;这样说也可以安慰婆婆,减轻婆婆的悲伤,体现了她的孝顺。

5、思考:作者着力刻画窦娥的善良性格,在表达主题上起到了怎样的艺术效果?

学生明确:剧作家越是刻画她的善良,也就越发显出其冤屈,她的抗争与反抗也就越发令人同情。试想一个平时心地善良的百姓竟被昏官断为杀 人的凶手,可见当时的吏治是何等的腐朽;一个素来性格温顺的女子最终也作出了如此强烈的反抗,可见当时的社会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的压迫是何等的深重。这样与窦娥反抗的精神相映衬,使她的形象更丰满、鲜明;同时善良的被毁灭,突出了她的“冤”和“屈”之深,更深入地揭露了社会的黑暗。

三、赏析第三个场景:

(教师:窦娥满含冤屈,走上了法场,她多么不甘心平白受冤,多么想昭示冤情,多么想惩罚世道,那我们再来看看窦娥走上断头台时说了些什么)

1、学生明确,主要讲了三桩誓愿,是哪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

2、赏析“血溅白练”:角色朗读宾白,齐读《耍孩儿》唱段,思考:窦娥要血溅白练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明确:①说明自己的冤屈。②让自己的满腔热血不落红尘,她发这誓是想让在场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屈。

3、赏析“六月飞雪”:学生角色朗读宾白部分,思考:窦娥要“六月飞雪”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明确:①让上天昭示自己的冤屈。②让白雪裹尸,洁白不染。

4、引导学生分析“血溅白练”和“六月飞雪”所隐含的其他意思。

学生明确:表明了她与要与那污浊的社会最后的决裂,也表现了她品格的高洁。

5、赏析“亢旱三年”:学生自由讨论:窦娥要发下“亢旱三年”的誓愿?

学生讨论明确:她希望的不仅是个人的冤情得到伸张,而且希望上天能够惩治恶人,“亢旱三年”,楚州自然颗粒无收,那些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贪官污吏自然就不可搜刮。同时更突出窦娥惊天地、泣鬼神的冤屈之深。

6、学生欣赏视频,感知窦娥的冤屈。

7、学生讨论:前后对天地的不同态度是否矛盾?

学生明确:前者是无助之下的怨恨,实质上怨恨的是现实的社会;后者是无助之下最后的依靠和寄托,是窦娥反抗精神的体现。所以二者并不矛盾。

8、体会典故“苌弘化碧、望帝啼鹃”、“六月飞霜”、“东海孝妇”的作用?

学生明确:“苌弘化碧、望帝啼鹃”说明窦娥冤枉悲凄;“六月飞霜”衬托窦娥冤案是实,证明并暗示第二桩誓愿也能实现;“东海孝妇”除了暗示第三桩誓愿将要实现之外,更能衬托窦娥的反抗精神。

四、总结窦娥的形象:窦娥是一个饱受封建压迫和摧残的、善良孝顺、刚毅顽强、敢于与恶势力抗争的劳动妇女形象。

五、学生讨论:根据结尾安排“三大誓愿”的情节,探讨本剧的浪漫主义手法。

六、概括主题:

学生明确:作者通过窦娥蒙受的千古奇冤,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美好心灵和反抗精神。她的悲剧性格,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强烈的感染力量。

七、分析语言特点:

《窦娥冤》一剧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课文中,凝练而又明白如话的说白,优美而又有节奏的的唱词,深刻地展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集中表现了窦娥的“怨”与“愤”。不少古代白话,如“只合”(只应该)、“怎生”(怎么)等都表述得十分生动。科白等辅助手段运用的也很好,配合唱词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复杂心情,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八、【补充材料】

“苌弘化碧”“六月飞雪”“东海孝妇”典故的出处:

1.“苌弘化碧”出自《庄子?外物》: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故伍员沉于江,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化而为碧。

2.“六月飞雪”出自《太平御览》: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谮,王系之狱。仰天哭,夏五月为之下霜。

3.“东海孝妇”出自《汉书?于定国传》:东海有孝妇,少寡,亡子,养姑甚谨。姑欲嫁之,终不肯。姑谓邻人曰:“孝妇事我勤苦,哀其亡子守寡。我老,久累丁壮,奈何?”其后,姑自经死。姑女告吏:“妇杀我母。”吏捕孝妇。孝妇辞不杀姑,吏验治,孝妇自诬服。具狱上府,于公以为此妇养姑十余年,以孝闻,必不杀也。太守不听,于公争之,弗能得。乃抱其具狱,哭于府上,因辞疾去。太守竟论杀孝妇。郡中枯旱三年。

九、作业:根据所掌握的窦娥的性格特点,为窦娥写一幅挽联:

窦娥冤教学心得3

虽然长久以来,我们都将元曲与唐诗宋词并驾齐驱,然而,事实上人们对元曲的认知要远远少于其他两者,不知是因为我们的中文课本鲜少提及的缘故还是,人们对此本就缺乏兴趣,总之我们仅有的一点信息也只是来源于历史教科书里的惊鸿一瞥。突然觉得有些可惜,这些曾在历史上散发过耀眼光芒的作品也只是被历史协商赞誉的一笔,便消失无踪。好在,现代的那些戏曲大师们还没有摒弃他们,在被很多人以往的同时,也还总有那么一些人记得它们。也许在人文的历史上这些东西会渐渐淡去光泽,但在戏曲的舞台上却愈加光芒万丈。

提到元杂剧,就不得不提及两个元曲的祖师爷:汤显祖、关汉卿。我想大多数人对这两个人都有一种认知:对二人的名字如雷贯耳,却怎的也想不起来,其相关的作品。也许我们知道,但时间的磨合早已让我们将这些作品与作者对不上号,只是偶尔别人娓娓道来时,才会如梦初醒:原来如此。就如同我这次读的关汉卿的《窦娥冤》一样。撇开《窦娥冤》来看关汉卿,印象中这人的名字并不陌生,但这些被烙在记忆中奉献给了应试教育的名字在某种程度上仅仅只是一个名字罢了。反之,撇开关汉卿来看《窦娥冤》,又是一派熟悉的景象,却终究不能从脑海里找到它的出处。直到今天,才将两者真正的结合在了一起。其实早年在书中学到这个剧目的时候,就已经对其充满了好奇,却直到今天才寻得机会一睹其庐山真面目。其实从现代的角度来看,《窦娥冤》除了是一部相当出色地戏曲,更是一部人物性格饱满丰富的小说。我想这样的小说在今天这个社会里是没有几个人可以企及的。故事流畅宛如一气呵成,情结细腻生动又不是厚重感,人物角色个性鲜明,构思巧妙大胆,在现实的基础上又加之神话色彩,真正做到了把理想融进现实,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前提下又做到了戏曲本身的观赏性。至此,我算是真正知道了这个千古奇冤的案子究竟是怎样的。

《窦娥冤》很大程度上是扮演了一个英灵着的角色,在向人们诉说那段历史中人们的生活情况,也可以说,《窦娥冤》就是长久以来腐朽的封建文化中黑暗的缩影。人们在对现实社会无力回天的时候,突然发现了戏曲这一出口,元曲的行调格式并不是规范的戏曲格式,不像汤显祖的《牡丹亭》亦或是王实甫的《西厢记》那样将每一个人物刻画殆尽,每一出场顺序,每一段独白、独白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元杂曲则更加注重生活化,也许并没有想过要将这样的戏剧搬上像《贵妃醉酒》那样的舞台,只是用来聊以慰藉生活在苦痛中的大众罢了。某种意义上来说,《窦娥冤》实则是把人们的苦痛与愿望以曲目的形式唱给大家听。和大多数艺术家一样,关汉卿生前并没有什么功成名就,写的东西也不受人们待见,这种被许多人视作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很长一段时间被人们摒弃了。终于有一天,当人们生活水生火热之时,才发觉之前的歌功颂德是多么的愚昧,于是又将那些在某一个时间里被自己丢掉的东西拿回来重新审视。毫无疑问,好的作品是需要历史来沉淀的,且这种沉淀是建立在人民的认知上的。

窦娥冤教学心得4

真正善良、淳朴之人,必然是对别人索求甚少,必然是宁愿自己承受所有的苦难和非人的折磨也不愿别人因为自己而受一点点累、吃一点点亏。

没有最黑暗,只有更黑暗。对任何一种统治都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官吏公差和无赖流氓其实是有共同之处的,唯一的区别就在于他们什么时候合流、什么时候同污是需要一些先决条件的。大凡一个朝代越是到统治的中晚期,这些势力联合起来对底层民众进行肆无忌惮的掠夺、杀戮的趋势就越明显。

窦娥只能模模糊糊地感受到现实的黑暗与不公,21世纪的读者却不能没有一点哲学的、历史的常识。兼济天下对绝大多数小知识分子而言当然是非分之想,明哲保身却是他们必须领悟、掌握的生存策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古今东西,概莫能外。不要奢望公平,公平需要自己去争取;不要相信仁义,仁义取决于人,但现实中不仁不义、难仁难义的人那么多,“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百姓是愚顽鲁钝的,强权是凛然不可侵犯的,所以自求多福不但是美妙的愿景,更有赖于高明的智慧才能实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担荷人类苦难”?别傻了,省省吧,孔夫子、耶稣基督、佛陀都没能做到的事情,你还是先掂掂自己的斤两吧!

社会当然在发展,也会进步。但人类血战前行的历史,是正如煤的形成,牺牲必巨,成果必微,成不了仁却死得不仁不义、不明不白的糊涂蛋真不知道有多少呢。你可以围观,你可以装大尾巴狼,但一定不要以为自己可以死的伟大,布鲁诺、谭嗣同、遇罗克不是一般人想做就能做的。

生活就是修行,至于能修成什么果,全在于自家的修持和缘法。善哉!

窦娥冤教学心得5

戏剧这一文学样式,不少高中生原本就不大喜欢,而且这一文学样式是适宜表演与观看的,我们的阅读只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欣赏手段。尤其是中国古代戏曲,能够真正读懂的人又有几个呢,更别提喜欢并且欣赏了。就语言特征而言,元杂剧作品的典型共性(其实也是我国传统戏曲的总体特征)是“语言比较通俗,多用口语”。──不仅元杂剧中的“宾白”(人物对话)是这样,即便是剧本中的“曲词(唱词)也注意口语化”(人教社2004版高中语文第四册141页“古代戏曲鉴赏”)。虽然具有“口语化”特征,“戏曲作为表演艺术,语言通俗,才能使演员宜于演唱,听众容易接受,做到雅俗共赏。”(人教社2004版高中语文第四册141页“古代戏曲鉴赏”)可是我们今人阅读《窦娥冤》等元杂剧时,对其语言仍然感到相当陌生。面对《窦娥冤》时,同面对《促织》一样有着语言理解上的困难与障碍,但还是有区别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中国古代戏曲与中国古代散文(文言文)、中国古代小说在语言上有着较大区别的。中国古代散文的阅读与赏析,可以从所积累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入手,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来猜测字词句的意思,而且朗读时大多是可以朗朗上口的,能够从大体上去把握其内容的。而中国古代小说即明清小说也是比较容易阅读的,因为其故事情节较强,即使是白话文言文的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相对中国古代戏曲而言,还是比较浅显易懂的。而中国古代戏曲语言很多是当时戏剧家创作时期的特定口语,距离我们现今的口语时间太久远,并且口语有太多的变化,这是我们读者特别是高中生较难接受的。不结合下面的注释是很难确切把握其涵义的,如《窦娥冤》中的“磨旗(摇旗)”,“糊突(混淆)”等。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古代文学之形容事物,率用古语,其用俗语者绝无。又所用之字数亦不甚多。独元曲以许用衬字故,故辄以许多俗语或以自然之声音形容之。此自古文字上所未有也。”因此,在阅读中国古代戏曲时,大部分的学生都会认为不好理解、不顺畅太拗口。为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国古代戏曲时,该如何进行教学目标定位,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这些问题都将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

第二,关于中国古代戏曲常识,高中学生知之甚少或者不甚熟悉。中国古代戏曲里面的人物名称具有明显的时代口语特点,如果没有掌握相关的古代戏曲常识,是无法准确把握其人物角色变换的。同时唱词的唱曲人也是变化的,学生有时甚至弄不清楚哪些曲词是由哪个人物角色来演唱的。特别是元代杂剧与明清传奇人物角色名称以及戏曲样式区别较大,高中生若没有把握这一方面的戏曲常识,是较难实现阅读元代杂剧与明清传奇的心理转变。当然,戏曲所传递出来的故事也是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的。但是戏曲其情感思想可把握,而其戏曲艺术形式及唱词所蕴涵的.深刻意义却是难以驾驭与把握的。只有深入鉴赏戏曲语言和艺术手法,才能领悟其艺术魅力及深刻韵味。从总体上说,中国古代戏曲远不及中国古代小说、散文、诗歌那样容易为高中生阅读接受。

第三,高中生在接触中国古代戏曲时,除了因语言特征及戏曲样式难以接受所形成的畏难情绪外,还有着极强烈的功利目的情绪。不少高中生认为高考又不考查中国古代戏曲鉴赏,只是考查中国古代诗词及中国古代散文(文言文)的理解与鉴赏。因此对已较难阅读的中国古代戏曲就更不感兴趣了。

针对《窦娥冤》的文体特点及高中生阅读中国古代戏曲时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设计《窦娥冤》的课堂教学步骤及教学目标、重难点时,我抓住文章的“单元要求”指出,“戏曲语言和艺术手法的鉴赏”,是古代戏曲作品鉴赏的“教学重点”。另外,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中“阅读与鉴赏”的要求,“学习鉴赏中外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在阅读鉴赏中,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第八页)有了这些依据,可以说,“典故运用”是《窦娥冤》这一作品解读与鉴赏的有效钥匙。典故的理解,正是学生解读《窦娥冤》的难点,而这一难点,也恰恰是这一戏剧作品鉴赏的重点所在。

典故是古典文学作品教学绕不开的话题。所谓“典故”,是“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出处的词语”(《辞海》),典故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底蕴,运用典故是古典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典故生动、形象具有强烈的情感说服力,并使得作品语言凝练简洁。所以,在课堂内围绕着典故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是富有价值的,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掌握解读典故的钥匙,感受典故的精髓。《窦娥冤》中窦娥临刑前发下三桩誓愿时所涉及到的四个典故本身就是具有丰富内涵的特殊言语形式,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有必要对它们做层层深入的探究,使学生从中获得文学、文化方面的滋养。同时,也可以“通过感悟、品味、理解典故,使学生的语言感受力、理解力获得一定的提升”。

在《窦娥冤》的教学设计中,我始终围绕着学生对四个典故理解的语感图式,设置了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教学过程,将典故学习分解为“复述四个典故的具体内容──解析四个典故的相似之处──探求四个典故的时空跨越──领悟四个典故的文本作用──回顾古典诗词的典故运用”等五个步骤进行,并且以学生小组讨论、各抒己见为教学形式,让学生完成复述了解典故到探求领悟典故再到回顾使用典故的语感的层次递进。实现“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辩能力和批判能力”,“注重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鉴赏心得,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等教学目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2003年版)第九页)

面对教材,面对课文,成熟而清醒的教师都明白这样一个事实:不可能是教材有什么我们教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必须对教材(课文)的教学价值进行合理的“定位”。一篇课文尤其是经典作品必然同时具备许多教学价值。“文学作品,即便是一首短诗,也有近乎无穷的含蕴,无必要也不可能将所有观照角度的所有内涵均开发为课程内容。能成为现实内容的,只能是某些角度的观照”。(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0页)像《窦娥冤》这样一篇经典文学作品,其潜在的教学内容是无限的。可是面对这些潜在的东西,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应该切实抓住属于语文的东西,凸现和挖掘语文课的价值。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