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调研报告汇编(热门3篇)

通信调研报告汇编(精选3篇)

通信调研报告汇编 篇1

无线通信是指利用电磁波的辐射和传播,经过空间(地下、水下)传送信息的通信方式。消防无线通信是由公安消防部队使用消防专用频率和当地无线管理机构指配的其他专用频率组建消防无线通信网。无线通信是火场指挥的重要手段,是火场指挥保持不间断、火场联络的主要保证。而如何保持浓烟环境下的无线通信联络是当前火场指挥研究的主要课题。

一、火场浓烟条件下对无线通信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

从近几年的火灾形势来看,大的火灾、具有影响力的火灾时有发生。特别是消防员在火场上受伤或牺牲的事故也时常发生。受火场上的浓烟影响,使我们不能很好的保持火场上的通信联络,导致在火场上发生紧急情况时,指挥员的命令无法下达,遇到紧急情况的消防员无法向指挥部求救都是主要原因。

火场浓烟条件下对无线通信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进入浓烟环境中的消防员,一般情况下个人防护穿戴齐全,基本情况下一般只穿着战斗服,佩戴空气呼吸器。在有高温或有害气体的浓烟环境中,消防员一般穿着隔热服、避火服或防化服,然后再佩戴空气呼吸器。在这种情况下,消防员用手持无线电台进行联络。通过调查,多数官兵反映,在佩戴空气呼吸器的情况下,很难使用手持无线电台实施通讯联络。二是浓烟环境中,由于消防员手持无线电台受烟气或水渍影响,致使电台无法通信联络。三是消防员在浓烟环境中,由于受视线影响,可能致使手持无线电台发生碰撞、跌落等意外事故发生,导致电台损害而无法正常使用。四是浓烟环境中的频闭影响。如消防员在进入地下、孔洞、深井或有电磁干扰的浓烟环境中,手持无限电台无法正常使用。

二、充分发挥350兆集群台三级组网作用

无线通信三级组网贯穿于灭火救援行动的全过程,是保证各级指挥员战术意图贯彻落实的根本途径。一旦通信不畅,极易造成各自为战,使大型灭火救援战斗现场各参战单位之间信息联络不畅,不仅影响灭火救援成败,对消防员火场防护更有不可估量的危害。据报道,美国有关部门20__年底公布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中纽约世贸中心执勤消防队员的电话录音中,多处出现杂音、通话中断和听不清回话等现象,充分显示在“9.11”抢险救援中出现消防队员与指挥系统联络不畅的问题。同时,美国麦肯锡公司对“9.11”事件的调查报告中称消防部门与其他部门缺乏沟通配合,这些问题的代价是343名消防队员在这次事件中牺牲。

目前,公安消防部队基本上都配备使用了350兆集台组建三级组网。

消防一级网,又称城市覆盖网。消防一级网适用于保障城市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支队全网主台)与所属消防大、中队(设固定台)之间的通信联络。即指挥中心——中队基地台——现场指挥车之间的通信联络。

消防二级网,又称现场指挥网。消防二级网一般为单频单工手持电台网。适用于保障灭火救援作战现场范围内,各级消防指挥人员手持电台之间的通信联络。即用于调度指挥中心与指挥车、参战中队通信联络;支队指挥员与各参战大、中队指挥员之间的通信联络;以及支队指挥员与其他相关部门、单位、人员之间的通信联络。

消防三级网,又称灭火救援战斗网。消防三级网是消防中队执行灭火及抢险救援任务时的专用无线电通信网。适用于现场各中队和前、后方指挥员之间,指挥员与班长之间,班长与战斗员之间,与消防战斗车辆驾驶员之间,以及特勤战斗员之间的通信联络。该网一般采用手持电台和佩戴式电台(如头盔台等),以建制消防中队为单位分别组网。

三、无线电台通信的基本要求

一是城市消防部队应设置独立的消防专用无线通信网。一般不应以公用移动通信网等个人通信技术体制的网络代替。二是消防无线通信网宜采用单频单工和异频单工(半双工)调度指挥网的模式组网。三是消防无线通信网应采用背景噪声小、传输特性好、不与民用大功率发射设备同频段的专用频率。四是当使用全国消防部队同一频率组网时,应注意与相邻城市(地区)消防部队进行频率协调,避免互调干扰。五是消防无线通信设备(中继台、基地台、固定台、手持电台等)应选用性能可靠,防水、防爆、防振等功能的专业级设备。六是为便于组织消防部队跨区域相互支援灭火与抢险救援战斗时的协同通信联络,其无线频点应按《全国消防部队350mhz无线通信组网技术方案》进行。江苏消防部队现场通讯网专用频点为5ch。七是各类人员在通信联络时,坚持“先听后发”的原则,网内无人通话时再发话。避免“插叫”、“对发”造成堵塞和干扰。

四、浓烟情况下的其它通信联络手段浓烟环境下的无线通信联络是在做好350兆集群台三级组网的基础上,应加强其它通信联络手段备份,以便应急备用。浓烟环境下,消防员着战斗服、隔热服或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的情况下无法同指挥员联系,很难保证灾害现场的通信畅通,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以下通信联络手段,保证通信联络畅通。一是推动数字手机和消防通信头盔在火场通信中的运用,发展多形式的消防通信联络手段。将数字手机或公众对讲机置于消防头盔中,启用抗噪耳机的声控功能,可充当消防通信头盔的作用。二是扩音器设备进行通信联络。这主要使用于火场外指挥人员向消防员下达命令时使用。一是一线指挥员用手提式扩音器或室外广播向浓烟环境中的消防员下达指令。二是指挥员可通过车载或建筑物内的消防广播实施指挥。三是使用绳语进行通信联络。消防员在携带导向绳(或漏泄通信救生绳、逃生照明线)进入浓烟环境中作业时,应与外部人员商定好绳语联络方法。如:内部人员将绳索拉一下,表示继续向前延伸;将绳索连拉两下,表示发现火点;将绳索连拉三下,表示发现被困人员;不停的拽动绳索表示遇到紧急情况,需要撤退或援助;等等。四是使用哨音进行通信联络。如消防人员进入浓烟环境中作业时,指挥员可规定哨音以备紧急情况下现场指挥。如听到一声哨音,表示一切正常;两声哨音表示继续作业;听到连续紧急不停的哨音表示下令撤退。

五、浓烟环境下通信联络注意事项一是针对浓烟环境中,前方号员在加强个人防护,佩戴空气呼吸器,穿戴隔热服、防化服等防护下,应使用头骨发射装置,以提高通信电台的通信效能。二是进入浓烟环境中的消防员应做好无线电台的防水、防烟尘工作,或使用防水、防爆电台,保持通信设备完好,确保通信不间断。三是各类人员在使用无线电台通信联络时,应尽量做到语言简练、呼号正确、回答清晰、有呼有应,同一频率(或频点)的电台按指挥层次由上到下实施呼叫,主呼叫应以指挥员为主,听受人员在无紧急情况下不主动呼叫。四是在火场上适时检查电台工作情况和等待频点

是否符合通信要求,正确操作,保持通信不间断。

通信调研报告汇编 篇2

【摘 要】现代科学技术在突飞猛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居民用户对供电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信是保障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通信显得越来越重要了。笔者通过分析,结合配网自动化通信技术,总结阐述了不同的通信方式在配网自动化中的应用。

【关键词】配网通信 无线通信技术 配电自动化

1 前言

所谓配网自动化就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及网络技术与电力设备相结合,将供电部门的管理工作与配电网在正常及事故下的检测、保护、控制、计量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得自动化系统的构成完整,将电能质量进行改进,提高了供电可靠性,提高配网运行管理水平以及提高供电企业为用户服务水平,建立更密切更负责的用户关系,确保较好的供电经济性,以及更为有效的企业管理。在配网自动化系统中,配网自动化通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配网自动化的神经系统。

2 配网自动化研究现状

七十年代初期,西方国家提出了配网自动这一概念,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配网自动化系统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以及实际化应用。在国外,配网自动化系统已经形成了多个系统于一体的配电管理系统,例如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实现了配网自动化,并且效果较好。

在国内,配网自动化起步比较晚,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与发达国家相比滞后20年,到目前为止,国内对配电网自动化的探索和研究一直在进行中,对配电网 GIS;配电网 DA;配电网 SCADA都做过研究和试点,并且对其取得了一些经验,但是没有取得实用性的成功,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受通讯技术条件和一次设备的限制。在全国,许多配网自动化项目大规模的推广目前还没有,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主要以试点为主。随着通讯网络技术的发展,近几年来,所进行的配电网自动化局部项目的应用研究有所成功,这为配电网自动化的规划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目前电力配网自动化通信技术的优势、劣势及分析

到目前为止,在配网自动化建设中,比较常用的通信方式有两种:有线、无线。有线通信方式中包括有光纤通信、配电载波等。与无线通信相比,有线通信方式具有安全性、可靠性较高等优点,但是悠闲通讯方式建设成本高、施工难度大、灵活性差等,这也成为了有线通信在配网自动化中推广应用的致命之处,也是配网自动化迟迟无法成功推广的主要原因。为此,无线通信技术成为配网自动化中主要应用的通信技术。而目前主要采用的是GPRS;230M数传电台;CDMA

通信调研报告汇编 篇3

社会综合治税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协税护税积极性,建立完善的社会综合治税网络,依靠征管方式、征管手段的创新,夯实税收征管基础,加强税源的源泉控管,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社会综合治税工作机制,营造法治、公平、有序的税收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促进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提高,营造依法诚信纳税的良好税收氛围。

一、当前社会综合治税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会各界对综合治税的认识不统一、措施不扎实。

(1)思想认识不统一,在思想认识上对综合治税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主观上对搞好社会综合治税的意义和方法仍然把握不清,简单理解为综合治税仅是做形式,可有可无,在工作上没有主动性,敷衍了事,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未能真正理解其实质所在;二是认为综合治税是税务部门的事情与自身本职工作关系不大,因此在联动中对综合治税工作应付了事,缺乏主动意识;三是少数基层税务机关对综合治税工作依赖性过大,认为政府提出综合治税具体工作就应该由基层政府多做,工作上存在扯皮现象。

(2)措施落实不扎实。综合治税工作虽然正走向规范化,但大多数仍存在仅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开展工作,工作措施落实力度不大,操作程序不够规范,工作主动性不够,没有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创新理念。

2、社会综合治税氛围不浓。

(1)宣传工作长期性不到位。在社会综合治税宣传发动上缺乏长期性,仅满足于会上讲、挂标语、黑板报,或为迎接检查而进行的突击应付,虽然面上宣传有声有势,但没能传到千家万户深入人心。

(2)纳税人的诚信纳税意识没有普遍形成,出现了政府部门“一头热”的现象。不少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只顾自己利益,对综合治税不闻不问,甚至少数财务人员盲目听从于单位领导,而不顾《税法》、《会计法》的规定,没有形成“依法纳税光荣,偷税漏税可耻”的意识。

3、在操作中漏洞较多,创新不够,税源流失日益突出。

(1)社会综合治税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具体操作中硬搬模式,没有因地制宜形成当地形之有效工作措施,造成了税源流失。

(2)在征收管理中存在“唯任务”的思想。认为一些税种比较零星,管理费时费力,形成了只看重大税源而忽视零散税源管理的现象等。

4、考核奖惩落实不到位,导致社会综合治税工作进展缓慢。

(1)奖惩措施不到位。一是由于认识的不到位影响了考核的不到位,综合治税工作仅做表面工作,从而严重影响了年度考核实绩。对在社会综合治税中的先进个人只有口头承诺没有实质性的奖励;二是由于财力限制,手续兑付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协税、护税单位工作积极性。

(2)打击偷逃税力度不够。对少数偷漏税的企业惩罚“轻不着边,重不到位”滋长了其漏税恶习,也影响了主动交纳税款企业的积极性。

(3)考核力度不大。对由于涉税信息不准确,传递不及时或对税源监控不力,不按要求代征(扣)税款影响财政增长的不能动真碰硬,追究具体人员执法过错责任。

二、加强社会综合治税的具体工作措施

笔者结合自身几年来社会综合治税工作实践,主要从以几方面加强社会综合治税网络建设,创新税收综合管理新模式,加强零散税源管理,实现社会综合治税的制度化、规范化和责任化,优化了经济发展税收环境,提高了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在全社会建设依法诚信纳税的浓列氛围。

1、加强组织领导,重抓队伍建设,建立健全协税护税网络。

地方税收零星分散,面广量大,隐蔽难控管,一方面单靠税务部门税源难以监控到位,另一方面征收成本较大,税务管理效益偏低。为此,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综合治税的工作理念,并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县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强地方税收管理工作意见》,对协税护税组织的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业务流程进行规范,明确各部门综合治税的权利、义务,实现了部门配合协作形式由人为协调到制度规范的转变,由单纯靠协商沟通向受责任义务关系约束的转变,以形成了“政府管税、部门协税、群众护税、税务办税”的全社会综合治税的良好局面。

(1)加强协税护税工作领导。成立由常务副县长为组长的协税护税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协税护税工作的组织、管理、协调、督促、指导,定期召开联席办公会议,会商协税护税工作等有关重大事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协税护税的联系工作,做好协税护税联席会议议定事项的落实以及综合信息的交换、反馈等工作。各组成部门做到分工协作,积极配合,信息共享。

(2)逐级建立协税护税队伍。全县22个镇(区)均成立了由镇长(区

主任)任组长的协护税工作领导小组,财政所长任各协护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的协护税组织,并通过审查聘用充实协护税工作人员,目前,全县在册协护税工作人员达180余名。结合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推行,在稳定代征的同时,将协管工作逐步向街镇的协管机构进行移交并开展各项工作,使税收的征收环节进一步下移,成功构建了以1个县级协税护税工作领导小组,8个职能部门(即建设局、运管所、交巡警大队、国税局、房管局、海事处、国土局和生猪办)、县城8大社区(即,兴阜、新盛、中心、向阳、林海、东风、光明和南苑社区)、22个镇(区)协护税委员会和1757个企事业单位的五级协、护税网络为载体、遍布全县的协税护税网络。

(3)认真落实业务培训制度。强化对协护税人员的业务辅导和“岗前培训”,实行协税护税人员持证上岗。定期举办协护税人员培训班,分层次进行更新知识培训,提高协税、护税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杜绝执法差错和违法行为的发生,确保协税护税工作依法有序开展。

2、规范工作机制,明确协税责任,不断完善地方税源监管。

根据社会综合治税的实际情况,该局成立了社会综合治税专门机构,办公室设在征收管理科,做到有专人领导、专人负责,重点做好协护税人员管理考核、有关工作的综合协调、监督,以及涉税信息的集中、分类、整理等工作,坚持做到“三个结合”。即,社会综合治税业务流程设置与相关业务股室的职能相结合,社会综合治税的信息采集、整理、征收反馈与日常的征管业务相结合,社会综合治税的工作规范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健全完善协税护税工作制度,从而形成了富有本地特色的社会综合治税新机制。

(1)编制《协护税简明业务手册》,规范协护税的标准、范围和权限,使各协护税单位有章可循。

(2)与各协护税单位全面签订《委托代征协议书》,发放了委托代征证书,规范协护税单位的日常管理,提高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运行效率。

(3)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召开由各成员单位参加的协税护税工作例会,坚持做到“五有”,即:有具体的会议内容,有会议记录,有行动方案,有协税护税实效,有信息报道。通过工作例会广泛听取各成员单位的意见,共同搞好信息传递,通报全县各地综合治税工作情况,交流经验,协调处理各类重大问题,通报督促检查情况,总结表彰先进典型,建立涉税问题处理跟踪制度,对发现的所有涉税问题,跟踪处理,及时反馈结果。

(4)完善税源监管机制。一线税收管理员通过与协税护税网络成员的工作联络,加强纳税户籍管理,了解所辖纳税户的增减变动情况,对纳税人开业以及关、停、并、转等进行动态跟踪监控,对异常情况的纳税人做到心中有数。开展税源普查登记,建立完善户籍税源登记薄,通过部门的协调、配合,将滞后、隐蔽的税源信息挖掘出来,并及时体现到税收收入的成果上来,实现了税源的税前、税中和税后的全方位监控。

3、分解落实任务,加强考核奖惩,积极营造依法纳税环境。

(1)分解协护税工作任务,加强协护税单位的监督检查。在摸清税源底数的基础上,结合县政府协税护税工作的任务要求,与综合治税单位签订责任状,将协税护税任务逐项分解落实到每个单位,发现不及时申报缴纳代征(扣)税款、超越代征(扣)权限和范围代征(扣)的,及时责令限期纠正和整改,并按规定进行处理,确保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2)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加强协护税单位考核。一是严格考核与财政部门协调按规定给付手续费,对预算拨款单位,协护税任务完成情况与拨款进度挂钩,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县政府将综合治税工作列入各单位综合考核和领导班子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奖优罚劣。二是对思想重视、工作得力、成绩突出、提供涉税信息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必要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对不依法履行义务、配合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并与部门经费挂钩,扎实推进社会综合治税。

(3)健全税收宣传机制,营造依法纳税环境。在要求各协税、护税单位认真履行协税护税义务的基础上,发动各协税部门配合税务部门开>百范文网:教育,达到提高纳税主体素质,改善外部治税环境的目的。同时广泛宣传依法诚信纳税典型,曝光涉税违法犯罪大案要案,强化震慑教育作用,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和税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实施社会综合治税取得地实效

通过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推行,不仅加强了税源的监控管理,增加了税收收入,而且引导了治税理念、治税方式和治税机制的变革,实现了政府、税务部门和纳税人的“三赢”。

(1)规范了税收管理秩序,特别是规范了涉农税收的管理。社会综合治税应用的基础是建立在税源管理的基础上的,前提是征收那些该收的税并征收到位。由于政府制订的相关文件、综合治税的各项业务规程、协税员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都严格秉承依法治税理念,从而铲除了以往因税收问题发生侵犯农民利益行为的土壤,近年来未发生一起涉农税收上访事件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点。

(2)强化了税源监控,形成了税源管理的大格局。通过扎实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并逐步搭建起“政府领导、税务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管理网络,使得税源监控管理由原来只有行政管理、行政审批职能的少数部门,延伸到其他具有税源控管能力的部门,由原来机关和乡镇延伸到社区、街道、村居,由原来的营业税、车船税等少数税种延伸到所有税种,在全县形成了全方位的税源监控网络,税源监控职能得到强化。

(3)突破了一些税源管理难点,并保证了税款的及时足额入库。房产交易、县内道路、个体车辆等税收项目,过去一直是想管管不起来、管不住的税源,推行综合治税后,在政府政策的控制下,基本实现了一步到位。

(3)优化了治税环境,树立了新的治税理念。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推行,改变了以往在政府及部门中普遍存在的“

征税就是税务部门的事”狭隘观念。政府从地方财力壮大和税收秩序改善中得到益处,支持税收工作的力度明显加大,公平的税负环境赢取了纳税人信赖的口碑,税务部门社会美誉度和综合评价值也显著提升,最终实现了政府、税务部门和纳税人“三赢”目标。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