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生去留问题调研报告(汇编3篇)

选调生去留问题调研报告(精选3篇)

选调生去留问题调研报告 篇1

为加强对新形势下选调生去留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选调生工作,充分发挥选调生的作用,促进选调生成长成才,近期我们对肇庆市怀集县镇的选调生去留情况进行了调研,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选调生基本情况

年以来,上级组织部门选派到我镇的选调生共计人,目前仍在我镇工作的有人,流走的有人。在我镇工作的选调生,男人,女人,已落实行政编制的人,使用事业编制的人,尚无编制的人。

二、选调生流走的原因

1、选调生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分配到我镇的选调生,其专业结构与工作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我镇急需农业生产、村镇规划、交通建设、水利工程等专业,而选调生大多不具备这些专业,使得选调生安排上存在一定困难,也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作用。为此,部分选调生在镇里熬不下去,工作一两年看不到什么前景希望,辞职走了。

2、心中的期望与现实落差太大

选调生心中的期望值较高,满以为在乡镇工作有美好前途。到了乡镇工作一段时间,发现乡镇工作并没有象自己心中想象的那么美好,与现实落差太大,萌生退意。选调生在乡镇工作待遇不高,收入较少,看到其他同等学历的同学在外打拼出很好的前景,毅然放弃选调之路,出外求职。选调生看到组织人事工作存在一定不正之风,觉得如果只靠实力但没人事关系的话,要调到高一级的单位工作很难,在乡镇工作晋升没前景,就打算辞职。有的选调生在乡镇工作离家太远,交通又不便,便不想再干下去。选调生的工作不稳定,遇到上级单位人手不够的时候往往会被抽调,但入编难,最终会被遣返原单位,工作不稳定,难以成家立室,就决定离开。

3、对选调生的培养管理不够规范

目前大多数乡镇对选调生的培养管理不够规范。一是重视重用不够。上级部门对选调生重视重用不够,其管理培养方式与一般乡镇公务员区别不大;二是对选调生培养管理存在偏见。部分乡镇认为选调生虽有学历、有知识,摇摇笔杆子可以,但做基层工作不行,不注重对选调生的实践锻炼,一般只是放在乡镇写写文章、接接电话、跑跑腿、打打字,使选调生缺少实践锻炼机会,难以增长才干。三是在选调生的使用上,较少根据其专业特长和个性特点安排合适的岗位,导致部分选调生逐渐放弃了学业专长,失去了进一步发展提高的空间。

三、解决选调生流走的对策与建议

1、创造条件,让选调生留得下

让选调生在乡镇留得下,能够干事创业,做出一番成绩来,要创造一定的条件。一要政治上关心选调生。在加强对选调生进行思想教育、树立艰苦奉献意识、乐于乡镇基层工作的同时,要从政治上关心选调生,对选调生的编制、工作安排及提拔使用作出规定,要积极发展选调生入党,使选调生发展有前景。二要工作上支持选调生。要安排选调生适当的工作,支持选调生大胆放手工作。选调生工作一段时间后,上级部门要及时与选调生谈话。通过谈话及时肯定选调生的工作成绩,指出选调生存在的不足,使选调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处理好各种关系,顺利开展工作。三要生活上关心选调生。上级部门在做到以事业留人,以感情留人,以适当待遇留人的同时,更要从生活上关心选调生。要创造条件积极帮助选调生解决住房、吃饭、就医、婚恋等难题,适当给予生活补助。对外省的选调生,每年至少安排1次探亲假,并报销往返路费,以此激发选调生安心基层,干事创业的热情。

2、加强对选调生的锻炼和培养

选调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政治素养,但也存在着社会阅历浅、实践经验少、对中国国情,尤其是对农村的社情民意知之较少等弱点。上级部门要加强对选调生的锻炼和培养,根据选调生的专业特长和实际情况,有意识地派他们到一些特别困难、矛盾较多的村组和乡镇企业工作,让选调生真正在基层获得锻炼。使选调生通过在基层工作,与农民打交道,具体从事农村工作,切实了解农民,了解农业,了解农村,加深与群众的感情,积累基层工作经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让选调生成长成才。在加强对选调生的基层锻炼和培养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选调生到各级党校或高校进行短期脱产培训,到上级各部门挂职锻炼和跟班学习,加大选调生的多岗锻炼力度,使选调生能经受不同职务、不同岗位、不同地域的锻炼,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

3、规范对选调生的使用管理

要确保选调生健康成长,留得下,管得住,育得好,要规范对选调生的使用管理。一是对选调生设立工作档案,跟踪管理。要建立选调生基本工作档案,内容包括:选调生基本情况表、培养计划表、年度考核表、培养和奖惩情况等。每年年底,对选调生基本工作档案进行维护更新,选调生因工作调动,其工作档案随人事档案一并转递,坚持对选调生进行跟踪管理。二是对选调生实行定期考核,动态管理。要建立选调生定期考核制度,定期分层次对选调生进行考核,掌握他们的第一手资料,并根据选调生的成熟情况,积极做好推荐工作,做到成熟一个,任用一个。对条件不很成熟、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培养的,及时向有关单位反馈意见,与选调生本人交心谈心,制订整改措施。要通过实行定期考核,动态管理,增强选调生的上进心和责任感,使他们积极努力工作,做出优异成绩来。

选调生去留问题调研报告 篇2

作为区委组织部的选调生已经差不多三年时间了。三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一朵小小的浪花,然而,在人生的征程上,我却度过了一段宝贵的时光,经历了一个难忘的过程。蓦然回首,沉心静思,颇有几分感触、几点感悟。

一、端正“五观”。

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二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胸怀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吃苦在前,冲锋在前,堂堂正正做人,公公正正做事。三是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奋发有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多作奉献,多出成绩。四是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用好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服务,不谋私利。五是要牢记树立群众观,以民为本,群众利益至上,做到真心实意爱民,强化服务便民,发展经济富民,廉洁勤政为民,稳定社会安民。

二、坚持“三心”,做好“四多”。

坚持“三心”,即信心、虚心、平常心。首先,端正自己的态度,提高认识,去掉选调生的优越感,消除自身的骄气、傲气、嫩气和学生气,即保持平常心,把自己当作普通同志投入到工作中。其次,虚心地向领导、同事、群众请教自己所碰到的工作生活问题,并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用理论指导实践。再次,树立和坚定不畏艰苦和必胜的信心。

做好“四多”,即多看、多听、多想、多交流。一是多看。由于农村基层工作经验不足,我经常跟随领导、同志们深入村屯进行实地学习,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生产发展情况,并把所观察到的记在专用笔记本上。二是多听。农村基层工作有着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为此,在开展工作中,我虚心地向领导、同事和群众请教,认真听取他们提出的批评意见,及时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把自己真正溶入到群众中去。三是多想。多看多听是积累,多想是飞跃,是工作方式方法的升华,是独立打开工作局面的关键所在。为此,我在工作中特别注重总结,每办一件事就进行总结一次,及时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并做好记录,从而使自己很快就能适应农村工作。四是多交流。就是在工作中多沟通,集思广益,从而使自身素质得到提高。为此,我经常利用空余时间与领导、同事们交流思想和工作方式方法,学习他们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和待人接物的艺术。

三、经得住考验。

一是艰苦环境的考验。年,告别了繁华的都市,我来到了忻城县大塘镇,任党政办干事。当时,一间六十年代初期的简陋瓦房就是党委、政府的“窗口”办公室,三张文物般“伤痕累累”的写字台、两排六座长椅和一部“古董式”的电话,一台电脑和一台“八十年代”的油印机,便是办公室的全部“家当”;伙食很是简单,除了馒头就是大锅菜,且经常停炊,吃饭经常“打游击”;睡觉的地方是一间十几平米充满灰尘的单身宿舍,没有厕所、没有澡房;晚上,没有车来车往,没有闪烁的霓虹灯,到处是一片漆黑,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去娱乐……正是这段艰苦的岁月教育了我,也锻炼了我,这将是我人生征程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教我努力,催我奋进,使我受益终生。二是岗位变幻的考验。三年来,分别在乡镇、县两级党政机关任职,当过干事、干过中层。不论哪级机关,也不论哪个岗位,都有一个熟悉和适应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快慢就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考验。能不能正确面对这个考验、接受这个考验,在一定意义上讲,也就是能不能经受得住组织的考验。我想我是向组织交了满意答卷的。三是名利得失的考验。名利得失问题,每个人都会遇到,有时候是想回避也回避不了的,关键是如何对待。我常常用老一代革命家邹韬奋的话来勉励自己,“人光溜溜到这个世界上来,最后光溜溜地离开这个世界,彻底想起来,名利都是身外之物,只是尽一人的心力,使社会多得你工作的裨益,是人生最愉快的事情”。正是把邹老的话铭心间,才会把名利得失这些身外之物看得很淡,才会心底无私天地宽。

四、俯下身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促进农民增产增收,让农民群众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镇党委、政府经过充分调查论证后,决定利用闲田,发动农民群众种植中国台湾圣女“小番茄”。于是,我被派到大同村去做群众的思想工作。由于种植中国台湾圣女“小番茄”成本高,而且没有技术和销售保障,群众有思想顾虑。我把了解到的这个情况跟联系大同村的镇领导汇报,并说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法。受到领导的肯定后,我说服了村干部,并组织一些积极户到合山等地考察学习,回来后又组织这些积极户讲解种植技术,分析市场需求状况,终于有部分农户愿意尝试种植中国台湾圣女“小番茄”。于是我又帮助村里调整土地,统一帮助农户购买竹竿、种子,并且和农户一道翻地皮、播种子、施肥料,同时还当上技术顾问。当年,中国台湾圣女“小番茄”大获丰收,外地老板开车到田头进行现场收购,而且价格节节攀高,一亩中国台湾圣女“小番茄”少的收入元,多的收入多元,农民群众乐了。从那以后,只要我下村到大同,农民群众都纷纷叫我进家喝上一口水,吃上一碗粥,聊上一阵子。也从那以后,人民群众的冷暧时刻挂在我的心上,为人民服务成为了我的座右铭。

选调生朋友们,我不是诗人,不会用漂亮的诗句讴歌我们的事业;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声歌咏我们的岗位;我不是学者,不善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们的价值。我只是一个平凡的人,一个平凡的基层干部,一个平凡的共产党员,但是我自豪,我是一名光荣的选调生,我有一颗奉献基层、让党和人民放心、满意的心!

选调生去留问题调研报告 篇3

选调生培养和造就成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组织部门如何做好选调生的培养和选调工作是一个急需探讨的问题。笔者在对崇义县近年来省、市选调生进行调查问卷和实地访问的基础上,对选调生在基层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做好选调生的几点思考和对策。

一、选调生在基层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环境适应上的困难。选调生从高校直接到乡镇基层工作,从一个熟悉的文化环境突然转变到一个相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巨大挑战,在心理上存在很大的落差。从实际工作看,绝大多数选调生较快地实现了从理论知识到实际工作能力的转化,顺利完成了从学生到乡镇干部,乃至领导干部的过渡。但实际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选调生存在理想化倾向、与基层脱节问题,进入角色较慢,到乡镇工作二、三年时间,思维方式仍然停留在学生时代,思想感情上不能很好地融入到基层工作和干部群众之中。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一些选调生思想准备不充分,没有农村基层工作或实践的经验,对于自己所应该从事的本职工作没有足够的认识,当碰到一些具体问题时,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如我县选调生罗某,x年分配在我县古亭镇,其所学专业是中文专业,书生气较浓,与农民群众交流的方式方法不对路,工作难于开展,其本人也感觉农村工作压力较大,难于适应,一年之后就外出打工去了。

2、生活适应上的困难。首先表现在口头语言沟通上有障碍。从崇义近年来选调的大学生的调查问卷看来,有60%以上的选调生反映在工作中遇到语言沟通障碍。大部分选调生工作的地方地处偏远,当地群众使用方言进行交流,普通话的普及还不够深入,这给选调生同群众的语言沟通和感情交流带来很大的不便。此外,有85%以上的选调生反映对当地情况不了解,上任之前对基层没有任何接触,对当地的人文、地理、资源、气候、风俗习惯等了解甚少,加上住房、工作、出行等条件相对落后,因此日常生活上的磨合和过渡要花费较长时间。

3、工作适应上的困难。

一是专业特长难发挥。从实际情况看,具有农村工作相关专业的选调生专业特长能够得到较好发挥。而就目前农村社会与经济发展现实而言,有相当一部分选调生在近期内难于找到对口工作,要想干出一番事业,必须在投身实践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再学习、再提高,尽快实现知识转化和能力转化。在这一问题上,大部分选调生能够正确认识,以健康向上的心态、积极进取的精神,刻苦学习新知识,主动适应岗位职责需要。但也有一些人不能正确对待,报怨自己学非所用,面对全新的乡镇工作,陌生的农业科技知识和政策法规感到茫然,产生了悲观和消极思想。如我县选调生刘某,机械制造与设计专业毕业,x年分配在我县上堡乡任水产员,对陌生的水产工作一时无所适从,产生了消极思想,工作积极性不高,而所学专长无用武之地,专业知识已一点一点忘记,多年来工作没什么起色。

二是扎根思想不够牢。大多数选调生无悔于自己的选择,扎根农村,立志成才,在农村这个大舞台上践行着自己的理想与人生价值。但也有一些选调生缺乏脚踏实地、吃苦奉献的精神,扎根基层的思想不牢,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考虑如何调到城里工作等个人问题上;也有的选调生满怀热忱地来到乡镇,当理想与农村的现实形成巨大反差时,便动摇了信心与勇气。如我县李某,出生在城市,养尊处优,从小没有在农村居住过,分配到我县乡镇工作后,工作生活条件与过去形成较大反差,无心扎根基层农村工作,一心想往城市调动,工作没有激情,不久之后离开了乡镇。

三是角色定位不够准。由于各级党委重视,一些选调生被直接安排到乡镇任乡镇长助理。乡镇长助理这个岗位介于领导和非领导之间,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加之选拔生年龄小、阅历浅、实践经验少,致使在实际工作中位置难摆布,关系难处理,一些选调生在角色定位上出现了偏差。有的处处把自己摆在学生位置上,遇事没主见,工作谨小慎微,畏首畏尾,放不开手脚;有的耍官腔,摆官架,工作方法简单,不善协调,不会变通,群众不买帐,领导不放心,造成工作被动;还有的缺乏角色意识,把自己等同于一般群众,不思进取,随波逐流。

二、思路及对策

1、精心“育”,为选调生奋发有为奠定基础。人的才能发展有一定的规律,用当其时,才华横溢,用当违时,才能薄暮。刚参加工作的选调生工作热情高,渴望组织上多给机会、多交任务、多参加实践锻炼,这也是新参加工作者的普遍心理。这就需要组织上注意保护选调生的工作热情,尽量发挥他们的长处和优势,为他们创造发挥潜能的机会。

一是“训”:采取党校轮训、举办专训班、选送上学深造、创造条件自学等方式,有针对性地组织选调生学习政治理论、领导科学、农业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和农村政策法规等,加快知识更新;对选调生的培训,要将党性锻炼作为重中之重,注重开展党性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和群众路线教育,教育选调生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改革和建设实践,不断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宏观决策能力、统揽全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能够担当重任、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的栋梁之材。

二是“带”:落实帮带责任,明确乡镇党委书记为选调生帮带第一责任人,根据选调生工作分工,指定一名班子副职为具体帮带责任人,通过一道深入基层,共同研究工作等方式,传经验、教方法、带作风;定期召开座谈会、事迹报告会、乡镇领导培养管理选调生汇报会、个别谈心、谈话等形式,了解掌握选调生的思想动态,帮助纠正偏差,把握成长方向;定期组织选调生开展集体社会调研,指导他们带着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研究实际,增强对现实社会的理性认识。

三是“量”:

一要根据所学专业定岗,乡镇两年锻炼后,在安排工作岗位前,全面了解选调生的所学专业、兴趣爱好、参与社会活动经历等基本情况,尽可能把他们安排到专业对口的单位,量才使用。

二要根据特点特长选岗,认真分析选调生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特点特长,安排能发挥他们自身优势的工作岗位,力求做到人尽其才。

三要根据工作表现调岗,要对选调生跟踪考察,从“德、能、勤、绩、学”等方面全面了解选调生的工作、学习和思想情况,对不适应现岗位的,及时调整到适合自身特点、能发挥自身优势的单位培养锻炼。四是压。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根据选调生的不同层次和特点特长,有计划、针对性地强化实践锻炼。

2、严格“管”,为选调生健,灰严把入口关。做好选调生工作,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把综合素质好、有培养前途的大学毕业生选调到基层,从源头上保证选调生质量。因此,必须增强选调工作的计划性,定向培养,按需分配,多从思想成熟、头脑清醒、知识全面,有一定法律意识、人文知识和社交能力的复合型应用人才中选?多从思想品质好、觉悟高,不怕吃苦,勇于奉献,有在农村建功立业远大理想,有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思想的毕业生中选派;多从农、林、水、机、畜、财、管理等与农村工作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中选派;多从有较强专业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能够承担较为繁重工作任务的优秀学生干部中选派。要建立双向选择的运行机制,在选拔选调生的过程中,既要有用人单位的参与,也要充分尊重毕业生本人的意愿,避免强制学生申报和搞硬性分配,保证选调生队伍的稳定。要注意专业对口,针对不同去向推荐相应专业的毕业生,确保其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得到运用和发挥。

要严把制度关。今年,赣州市委组织部制定了《高校毕业生管理办法》,对选调生思想教育、实践锻炼、帮带提高、学习培训、轮岗交流、选拔使用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把选调生培养管理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对于选调生工作,党的各级组织都要明确责任,纳入日程,根据选调生的特点,层层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教育计划,建立健全选调生的考核制度、思想工作汇报制度、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形成以县为主,市县乡三级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严把考核关。选调生在奔赴工作岗位前,组织部门要对其进行谈话,对选调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提出明确要求。每年要对选调生进行一次综合考察,重点对选调生的思想、工作、学习、作风进行考核,对优秀的给予表彰,对落后的进行戒免谈话,并把考核情况作为选调生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3、适时“用”,为选调生施展才华提供平台。在对选调生加强管理和培养锻炼的基础上,要打破常规,大胆提拔使用。

一是条件成熟的要优先提拔。经过两年以上基层培养锻炼、符合提职条件的,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提拔选调生。对因职数限制没有空位的,采取“挤、串、让、退”等办法,为安置已经成熟的选调生倒出位置。条件特别优秀的可破格提拔使用,也可推荐到县直、市直、省直单位。

二是鼓励符合条件的选调生参加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和竞争上岗工作,通过参加公开选拔工作,即是对他们个人实力的一次检阅,又可使他们在参加公开选拔工作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从实践看,由于选调生的自身优势,他们参加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的成功率较高,而且都能够胜任工作。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渠道加大对选调生的选拔,促进选调生成长进步。

三是要明确任务和目标,对选调生的选拔要制定具体指标,作出硬性规定,要往前排,不仅要有选调生进乡镇班子,而且要有选调生进县直单位班子甚至县级班子,在更重要的岗位上发挥作用。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