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研报告汇编(精选20篇)
近年,国家连续5年增加对粮食生产的投入和补贴,免除农业税后农户的种粮收益到底如何?笔者通过科技入户工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西吴、田阜、庄头等10个乡镇,每乡镇选取5个自然村,每村随机选取5户进行调查。以保留农业税的最后一年xx年为对照,经过汇总,结果如下:
全市-xx年度种植小麦的平均投入费用分别为:机耕机播费25.9元/亩,种子22.5元/亩,氮肥36.7元/亩,磷肥25.1元/亩,灌溉41.4元/亩,病虫害防治14.5元/亩,机收费48.8元/亩,农业税36.6元/亩,其它费用2.2元/亩,全市投入平均253.7元/亩;小麦亩产375.5公斤(单价1.2公斤/元),产出平均450.6元/亩,亩收益196.9元。-20xx年度种植小麦的平均投入费用分别为:机耕机播费35.0元/亩,种子24.0元/亩,氮肥50.0元/亩,磷肥25.5元/亩,灌溉65.0元/亩,病虫害防治18.5元/亩,机收费50.0元/亩,其它费用305元/亩,全市投入平均202.5元/亩;小麦亩产400.0公斤(单价1.6公斤/元),产出平均640.0元/亩,亩收益443.3元。比对照亩增加收入246.4元,增幅125.1%,平均递增率25.0%。
全市-xx年度种植玉米的平均投入费用分别为:机耕机播费18.6元/亩,种子20.8元/亩,氮肥40.2元/亩,磷肥7.2元/亩,灌溉54.7/亩,病虫害防治5.1元/亩,机收费11.3元/亩,其它费用10.1元/亩,全市投入平均168.0元/亩;玉米亩产428.0公斤(单价1.1公斤/元),产出平均470.8元/亩,亩收益302.8元。-20xx年度种植玉米的平均投入费用分别为:机耕机播费20.0元/亩,种子30.0元/亩,氮肥100.0元/亩,灌溉60.0元/亩,病虫害防治12.0元/亩,机收费13.5元/亩,其它费用12.0元/亩,全市投入平均181.5元/亩;玉米亩产500.0公斤(单价1.4公斤/元),产出平均700.0元/亩,亩收益518.5元。比对照亩增加收入215.7元,增幅71.2%,平均递增率11.5%(详见附表)。
综上所述,-xx年小麦玉米两料作物平均总投入521.7元/亩,总产出921.4元/亩,平均亩收益499.7元/亩;-20xx年小麦玉米两料作物平均总投入384.0元/亩,总产出1340.0元/亩,平均亩收益956.0元/亩。通过分析表中各项投入、产出费用,可以看出农户种粮收益较以前大有提高,农民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也在增加,收益提高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对粮食生产加大了种子补贴和综合直补,使20xx年度小麦生产成本从271.5元/亩降低到202.5元/亩,每亩补贴平均达到69元;玉米生产成本从247.5元/亩降低到181.5元/亩,每亩补贴平均达到66.0元。但这种估算未计算农民的劳动力成本,仍存在着投入费用偏高问题。
一、部分地方没有实行节水灌溉,造成水肥投入费用偏高。
二、耕作措施不当,机耕费用较大。
三、有机肥施用面积小,秸杆综合利用率低,化肥使用成本高。
四、化除农药用量偏大,增加了投入费用。
五、播量偏大,增加了种子购买量。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提出的改进措施如下:
1、全面实行节水灌溉,推广测土配方施肥。调查中发现在许多乡镇仍存在着水源浪费,用水效率低的情况,塬上某村水费竟然高达150元/亩。所以应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行方田u型衬渠,低压暗管输水或软管引水,实行节水灌溉,减少不必要的水源浪费,提高用水效率。施肥上应该提高秸杆综合利用率,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2、实行种子包衣,采用精量播种技术。近年来播量偏大是农户种植存在的主要问题,这样不但直接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是农作物的群体偏大,抗倒伏能力差,产量下降,同样减少了种粮收益。因此要积极推广种子包衣、精量播种技术,以便降低生产成本,利于形成壮苗和合理的群体结构。
3、改进耕作措施,降低机耕费用。主要是平整土地,划分小畦,小麦可实行精量条播,玉米实行硬茬直播。目前我市仍有部分群众不重视田间整治,畦子过长或过宽,不实行条播,这样不但不利于机耕机播,而且不利于作物群体优势,降低产量从而增加生产成本。例如播种玉米时,不旋耕,直接开沟播种,可减少播量也可节省机耕费10-12元。
4、选用抗病虫的高产优质新品种。通过选用优质品种,可以减少病虫发生次数和面积,从而减少农药用量,其次合理安排茬口、优化耕作措施、实行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最大限度地降低并虫、草所需费用,也可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
5、提高高秸杆综合利用率。小麦秸杆可以集中收回,晒干出售,发展造纸业;玉米可以适期青秆收获,青贮秸秆,发展畜牧业,也可部分还田,增加有机肥的投入。例如小麦人工收割麦草可增收120-150元/亩,机收捡拾麦草可增收50-80元。
近几年来,农村信用社为了拓展业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在结算业务上下了一番功夫,各种结算方式不断出台,结算渠道逐步畅通,同时,随之而来的会计结算操作风险日趋增大。从农村信用社在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的预防和管理上来看,虽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会计结算操作风险控制质量明显提高,发案率明显下降,但与具有现代化的国际水平的会计结算风险管理的基本要求还相差甚远。如何防范和化解结算风险是农村信用社当前和今后管理活动中中一个十分迫切而又重要的内容。因此,树立风险意识,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对策,最大限度地化解结算风险,促使结算业务得以稳健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拟就如何防范会计结算操作风险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看法。
一、会计结算工作中存在问题
一是会计结算队伍建设落后。目前,基层农村信用社会计队伍普遍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文化程度偏低、操作技术落后、人员结构老化、职业道德有待加强的问题。对新的结算业务开展感到无所适从,操作方面容易出差错,或者利用操作上的薄弱环节与外部人员相互勾结进行诈骗。从近几年的发案情况来看,结算部门内部人员作案和与外部人员勾结作案的比较多,这与多年形成的选人、用人标准低、忽视对从业人员的道德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有很大的关系。
二是会计结算系统存在缺陷。目前,农村信用社会计结算系统普遍存在核算体系过多,功能分散,流程复杂,清算时间较长,核算环节烦琐,实时监督不力、监督手段落后、电子信息化水平低、会计信息反映情况滞后和信息不全等问题。会计职责尚未得到强化,会计业务操作能力差,前后台混岗严重,操作员和复核员一人兼办的现象时有发生,事权划分模糊,出现差错后责任不清。会计监督、检查、监管停留在口头上,各项制度挂在墙上,各种处罚措施浮在表面层次上。会计信息收集和会计分析工作基本是一片空白。
三是会计结算操作风险防范意识淡薄。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部分操作人员制度观念、法制观念淡薄,突出表现在制度执行方面随意性较大,对会计结算风险认识不足。从近几年案件暴露出来的原因来看,几乎是与违章操作有关,基层信用社在抓管理和业务的同时,不同程度的存在“一切为了业务,管理为业务让路”的思想。认为一谈风险控制就会牺牲业务拓展,一谈业务拓展就得在某些环节为制度开绿灯。造成乱设科目、乱拉存款、乱*结算,随意受理票据,随意处理会计账务的现象时有发生,使许多会计控制和业务监督处于失控状态。会计人员遵纪守法观念淡薄,按章操作意识低下,不仅制约了业务发展,影响了会计结算质量,同时也非常容易为犯罪分子所利用。
四是会计结算制度建设和内控手段滞后。尽管在过去的业务经营中基本形成的系统的会计结算操作制度,但由于目前核算流程变革很快,新业务发展迅猛,在制度更新方面已经落后流程更新,此外,一些基层信用社在长期的业务实践中形成了许多的习惯做法,其中有许多的做法已经违背了现行的制度,但仍然按老一套的做法去处理各项业务,弱化了制度的系统性、严密性和有效性,以经验代替制度的做法留下了事故隐患。
二、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的防范对策
会计结算工作是农村信用社业务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操作风险也非常之大。切实提高农村信用社会计结算操作风险意识,是提高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促进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㈠正确树立风险管理意识,是防范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的前提。
一是要强化管理层的风险管理意识,确立正确的发展观,培育全员风险管理文化,风险管理文化决定农村信用社经营业过程中的风险管理理念和行为模式,特别是会计结算领域点多面广,更要把科学的会计内控管理文化作为基础,领导层在风险管理中起着决策作用,领导者要时刻绷紧“风险管理”这根弦。
二是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风险管理的'要求规范化操作,来不得半点马虎。要正确处理业务发展和业务拓展的关系,在没有有效风险控制和管理的前提下,任何业务拓展都可能是一条不归路,谈风险控制就牺牲业务拓展或谈业务拓展就忽视风险控制的思想和做法都是错误的。事实证明,如果只注重业务发展,疏于风险管理,就容易发生各类案件,因此要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风险管理工作。
三是要建立健全的会计结算操作风险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测算的风险信息要及时向董事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进行报告,确保风险管理层及时掌握风险管理状况,从而采取多种形式化解结算风险。
㈡加强会计结算队伍建设,是防范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的关键。
在市场快速发展的今天,风险在经济生活中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它渗透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在经营活动中,人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农村信用社要防范结算风险,重点加强人员的管理。
一是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定向培养风险管理人才,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风险管理水平,使基层信用社的操作风险控制在可防范的有效范围内。
二是要加强从业人员的会计基础理论、操作技术、核算知识等教育和培训。采取老师授课、自学、开辟测试中心实地操作辅导、强制训练、业务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把他们的学习成绩与年终考核、绩效挂钩。努力提高他们的知识技能,提高业务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
三是要加强思想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深入开展以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和优质文明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职业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消除思想杂念和隐患动机,自觉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上来,自觉抵御风险。
四是操作人员的岗位管理。要通过岗位轮换、强制休假、干部交流、定期考核和不定期稽核等措施,加强监管制约,消除风险隐患,从而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㈢健全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防范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的保证。
农村信用社应要求负责操作风险管理层管理人员、会计主管人员对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管理中应担负的责任。由于会计主管人员所处的地位与履行的职责关系到结算体系的安全与发展,因此对各级会计主管人员的能力、品行及从业经验进行评估,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制度,按考核业绩和判断能业务控制能力,决定其职位和岗位。
一是要应按照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系统相互制约的会计操作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组织体系,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督制约。
二是要建立健全的内控会计制度体系,在制订中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合理性,严密性,明晰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整章建制使管理工作制度逐步形成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是要建立会计内控运行监督体系。监督工作对结算操作风险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项工作,对各项工作的风险要分门别类,按风险程度大少进行排除,同时对不同的操作人员也要进行排队,对不同的岗位使用不同的人。
㈣、建立健全会计结算监督约束机制,是防范会计结算操作风险的手段。
一是建立和落实会计检查辅导制度。要合理调配、充实会计管理人员,配备专职会计检查辅导员,充分发挥会计检查辅导的规范、监督和约束作用,要实行专项检查与全面检查、一般辅导与重点帮教相结合,加大检查辅导力度,确保会计检查辅导质量。
二是全面推行会计事后监督制度。要结合当地实际,合理配备会计事后监督人员,采取集中监督或分散监督的形式,对所有网点的业务操作人员实施全面监督。
三是加强稽核检查力度。在全面贯彻落实会计基本制度、内控制度的同时,农村信用社要认真查摆当前制度执行中存在的漏洞,提出整改方案全面整改。对违规操作人员要从严从重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近年来,##镇始终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坚持“实现菌业上的一个突破,抓好农业上的两个基地,推进畜牧业上的三个重点”的发展思路,认真贯彻落实旗委、政府相关政策,按照“四个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时间、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的原则,全力打造白音浩特育肥小区,使全镇畜牧业逐步走上集约化经营,舍饲精养之路,逐步形成规模产业。白音浩特育肥小区占地面积26.3万平方米,拥有养殖户100户,分二期工程建设,即:20xx年一期工程建设50户,20xx年二期工程建设50户,主要以育肥萨福克羊为主,适量进行肉牛育肥,育肥总量可达1万只羊单位。
一、基本概况
##镇位于旗政府所在地东北48公里处,东与扎赉特旗白音高勒镇、吉林省镇赉县接壤,南与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太本站办事处相连,西与察尔森镇、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毗邻,北与扎赉特旗宝力根花苏木相接。全镇总面积667平方公里,辖14个嘎查35个自然屯,全镇经济以农为主、牧业为辅,有耕地26.46万亩,20xx牧业年度羊数达95100只,其中有绵羊49827只,山羊45273只;有牛5010头,其中奶牛存栏2316头,肉牛2694头。
白音浩特嘎查是##镇政府所在地,辖1个自然屯、3个社,有288户、1117人,其中蒙古族人口占70%。总行政面积25510亩,有耕地10495亩,草场13000亩,林地4100亩。生产经营以农牧结合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现有大小畜5000多头只。交通便利,111国道贯穿全境,省际通道从嘎查北部经过。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00元,村集体收入达到9万元。
白音浩特嘎查作为全旗“50强”嘎查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总体要求,依托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及旗直科局的帮扶,确定以“农业稳步发展、牧业提质增效、居住提升文明、城乡统筹发展”作为今后三年发展思路,今年打深水井3眼,争取到牧业贷款30万元,引进优质奶牛100头,到年末达到户均1头奶牛,逐步实现少养精养多产出,提质、提优、提效率,使畜牧业整体发展在稳中求升。扩大白鹅养殖规模,现有白鹅21000羽,20xx年要达到5万羽,使白鹅养殖从庭院经济向产业化转变,并达到一定规模。大力推广食用菌栽培项目,20xx年建食用菌大棚20个,20xx年和20xx年计划分别达到30个和40个大棚,菌棒达到15万和20万棒。
以“嘎查一条街”建设为重点,大力搞好环境整治,加强村容村貌建设。现已完成四条街绿化工程。即:投资6万元,完成111国道两侧20xx延长米、中心校东侧1200延长米、主街道西侧500延长米进行了绿化,栽植3200棵银中杨,整修院墙3400延长米,并书写蒙汉宣传标语近100条。投资2.5万元,完成西北二道街长800米、宽1.5米的路面平整,挖边沟1600延长米,修建院墙约80米,粉刷院墙620米,栽植果树120棵。投资35万元,完成111国道两侧安装50盏路灯。投资20万元,完成111国道与省际大通道连接路东侧安装34盏路灯。
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00元。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白音浩特嘎查20xx—20xx年总体发展规划》,力争在20xx年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村屯规划建设全部完成,农牧业产业化更趋合理,生产方式进一步提高,群众生活奔向小康。
白音浩特育肥小区位于镇政府北侧,111国道与省际通道连接路东侧。育肥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投资1200万元,占地面积26.3万平方米,分两批建设,即:一期工程建设50户,计划20xx年10月末完工,二期工程建设50户,预计20xx年10月末完工。育肥小区拥有养殖户100户,每户占地面积20xx平方米,其中建设住宅、仓库、饲料间100至120平方米和棚舍280至300平方米。
育肥小区由镇政府与农牧户共同出资兴建,采取集中统一的封闭式管理模式,形成基地养殖户的产业链条。每户基础建设投资10万元,镇政府投资200万元负责小区内水、电、路和连接路亮化及小区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截止目前,镇政府已完成水、电、路基础建设投资70万元,连接路亮化工程投资20万元,小区广场建设投资10万元。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领导、提高认识,大力整合资源优势
##镇是前旗粮食,特别是玉米的主产区,每年大量的秸秆资源,给养殖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大力整合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农牧民走为养而种,为牧而农、农牧结合、集约化经营、舍饲精养的路子,通过发展肉羊养殖项目,改善了畜群结构和畜种质量,加快了育肥出栏,使牧业年度效益呈逐年增长态势。为了形成规模效益,镇党委一班人通过多次走出去和走下去调研论证,并多次召开党委会议讨论研究,决定建设育肥小区,这个项目的建设可使入驻的养殖户人均纯收入增加800至1000元。
(二)强化宣传、积极引导,努力提高养殖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认真贯彻落实封山禁牧政策,积极探索发展农区畜牧业,努力提高养殖户入驻小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镇党委政府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农民群众走舍饲精养的路子。
一是镇党委多次召开党委、全体干部职工及白音浩特嘎查农户参加的动员会议,大力宣传建设育肥小区的重要性、必要性和未来发展前景,使小区建设项目首先在党委一班人和全体干部中达成共识。
二是镇党委通过召开镇第__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契机,提交代表审议讨论建设育肥小区相关事宜,让全体代表达成共识。
三是制定优惠政策。镇党委、政府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时间、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的原则,要求养殖户统一标准,按时开工和竣工。镇党委、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并与建设户签订《入驻小区》合同,合同内容明确规定了政府与养殖户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同时要求每个建设户交纳1000元保证金。按政府要求在8月10日前竣工并验收合格的,政府给予补助1万元,并退还1000元保证金。
四是加大示范引导。镇党委政府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基础上,从干部抓起,加大示范引导力度,要求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积极鼓励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建设育肥小区。
(三)强化管理、注重服务,扎实推进育肥小区建设
为进一步强化育肥小区的建设管理,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一是加强领导,镇党委、政府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分管畜牧、城镇规划的2位副镇长任副组长,城管、农电、土地、畜牧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白音浩特育肥小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三个组,即:规划设计组、质量监督组、协调服务组,主要负责育肥小区的整体规划、建设合同起草、土地丈量、图纸设计、制定建设标准、工程质量监督以及协调服务等;二是为保证工程进度,解决建设户资金短缺问题,镇政府积极协调信用社,为建设户解决2至3万元牧业贷款;三是为促进育肥小区的发展,强化小区后期的服务管理,镇党委政府采取市场化运作手段,通过招商引资方式在省道与111国道连接路西侧成功引入白音浩特牲畜交易市场。交易市场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40平方米,内设有办公室、固定棚舍、住宿部、餐饮部及停车场等服务设施,年成交量可达到9000头牛,成交额近亿元。
##镇全体干部群众在旗、乡两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务实进取、真抓实干,以夯实基础、创建典范的工作理念全力打造白音浩特育肥小区,深入探索更高效益的农区畜牧业的发展路子。
随着“超级寒潮”的来临,北方地区供暖“火力全开”,却不免让人担忧雾霾频频造访,南方地区则“供暖”呼声一片。分布普遍、利用简便的新型清洁能源——地热的开发利用,或可以解南北之忧。据测算,我国336个主要城市浅层地温能可利用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每年。丰富的资源如果有效开发,可大大优化能源结构。我国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xx~20__年)明确提出,到20xx年,地热能开发要达到5000万吨标煤。路线图、时间表已定,我国地热资源正迎来迅猛发展时期。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地热资源的潜力怎样?开发利用前景是否看好?如何让地热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他们表达出一个共同的观点——在不久的将来,地热资源一定能“热”起来。
地热资源是我们的“老朋友”
地热资源如今被看作是一种新型能源,但我国利用地热的历史却十分悠久。早在先秦古籍《山海经》里就有温泉的记述,当时称温泉为“汤”,秦始皇曾建“骊山汤”来治疗疮伤。唐代《法苑珠林》中《王玄策行传》也有对西藏地热资源的记载:“吐蕃国西南有一涌泉,平地涌出,激水高五六尺,甚热,煮肉即熟,气上冲天,像似气雾。”我国地质事业创始人之一章鸿钊先生的遗著《中国温泉辑要》,共搜集到我国古代各史书有关温泉的资料972处。
我国地热资源勘探与大规模开发利用始于上世纪中叶,大致可以划分为初创、初步发展、重要进展以及市场化等几个阶段。
1949年之后,随着地质找矿工作的开展,为建立和扩建温泉疗养院,我国开始对温泉进行调查,在若干温泉区进行了地质勘探,根据所获得的资料对某些地区温泉分布特点和其形成机制作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并首次编制了全国温泉分布图。为配合大地构造的研究,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地矿部地质力学研究所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先后开始研制岩石热物理性质测试和钻井测温装置,地质力学所在包括房山花岗岩岩体在内的若干地点测得了较准确的传导地温梯度数据,地质所估算得出了松辽盆地3个热流值。这个时期,由于投入地热工作的力量有限,工作进展缓慢,处于起步阶段。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地热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国际上逐渐兴起,在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的倡导下,地热资源在我国引起广泛的注意。我国地热研究工作在区域地热资源普查、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地热基础理论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上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在20多个省区开展地热资源普查和考察,累积了一批资料,其中尤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于1973年~1976年对西藏高原地热活动地表热显示的考察最为系统而全面。同时,我国开始进行地热发电站的建设。1975年开始布钻勘探的西藏羊八井地热田,是我国大陆经勘探证实的第一个高温地热田,并于1977年建立了一座装机容量为1MWe的示范性电站。羊八井地热电站的成功运行,有效缓解了当地的用电困难,鼓舞了国家和地方的能源决策部门,对于推动地热田开发有着重要意义。
在地热利用的其他方面,北京、天津和西安等地区相继开展了低温热水温室种植、水产养殖、疗养—洗浴和取暖等地热综合利用的试验研究。在地热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我国的地质科学家初步分析了华北平原地温分布的特点和局部地热异常的形成机制,发表了我国第一批大地热流数据并作出相应的解释;以板块构造观点,讨论了西藏高原现代强烈水热活动的机制,首次提出喜马拉雅地热带的概念性模式;用流体力学方法,探讨了海底扩张的驱动机制,大陆岩石圈的热模式和地馒热柱上涌等问题。
进入上世纪80年代,我国地热研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有了重要的进展,主要表现为:在地热上有重要意义的地区或地质构造单元有计划地进行了研究;有重点地开展了地热资源勘探研究,对我国地热资源分布特点,或对其潜力作了分析和评估;地热研究地域由陆地向海洋扩展;矿山地热和油田地热工作进一步开展。
随着地热资源的自身优势和我国社会发展与经济技术进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掀起了地热资源开发热潮。地热井越来越深(最深已过4000米),范围也远远超出了“地热异常”的概念,具有十分明显的市场特征。这期间的勘查工作多围绕井点进行,未进行全面系统的区域性勘查评价工作。由于地热资源勘查与开采的市场化,造成了不科学的无序开采局面和资源的极大浪费。虽然天津、北京、西安等主要开发区采取了必要的政府干预手段,但效果并不明显。
为摸清我国地热资源家底,推进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自1999年国土资源大调查开展以来,基础性、战略性的地热资源调查评价逐渐展开。中国地质调查局先后组织实施了宁夏银川平原、北京市城区等地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并于20xx年开始部署“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基本摸清了我国地热资源家底。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能源结构调整,鼓励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一种新型清洁能源,地热资源的“热度”越来越高,其开发利用正迎来迅猛发展的历史时期。
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地热资源
专家介绍说,地热资源是指贮存在地球内部的可再生热能,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浅层地温能,分布最为广泛,温度一般低于25℃,埋藏深度较浅;第二种是水热型地热,大家都熟悉的温泉就属于此类,温度高于25℃;第三种是干热岩,一般没有流体或有少量流体,温度高于150℃,埋深数千米。
三种类型的地热资源,我国都蕴藏丰富。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加强了对地热资源的调查评价和潜力评估,基本摸清了我国地热资源的家底。在浅层地温能方面,我国336个主要城市浅层地温能可利用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每年,如果这些浅层地温都能开发利用,可实现夏季制冷空调面积232亿平方米,冬季制热供暖面积225亿平方米。
在水热型地热资源方面,目前我国已查明温泉2334处,地热井5818眼。我国地热资源量折合12500亿吨标准煤,已探明地热流体可采热量相当于1.17亿吨标准煤每年,高温地热资源发电潜力为846万千瓦。我国最具高温地热资源潜力的地区位于西藏自治区南部,在西藏自治区措美县古堆高温地热显示区实施的地热钻探,400米深度的温度高达205℃,为我国同深度最高温度。近年来,在四川省西部也发现了大量高温地热资源,显示出巨大潜力。
全国干热岩资源潜力评估显示,我国大陆3~10千米深处干热岩资源总计为2.52×1025焦耳(美国的估算结果为1.67×1025焦耳,不包括黄石公园地区),折合860万亿吨标准煤。如果能提取其中的2%,就相当于我国20xx年能源消耗的4040倍。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开展干热岩勘查试验,于20xx年与青海省合作开展干热岩勘查,在共和盆地和贵德盆地3000米深钻探发现了温度达180℃和150℃的干热岩。20xx年,中国地质调查局实施的我国第一口4000米干热岩科学钻探孔在福建漳州开钻,目前钻探深度达到3100米。
视觉传达设计是指设计者利用平面视觉符号——文字、插图和标志,来传递给接受者各种信息的设计。其主要功能是起到传播和推广的作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经常被称为平面设计,它涉及到的领域有很多,例如:报纸、杂志上的各种平面广告、道路两侧的广告牌、灯箱等都属于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在设计学中,其内容主要包括:广告设计、印刷设计、书籍装帧设计、海报招贴设计、产品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VI设计)、展示设计、数码影像设计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主要采用“设计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贴近于实际应用的教学案例,让学生了解平面广告设计流程及内容,掌握平面设计领域中各种设计项目的设计规律与表现技法,让学生熟练使用多种平面设计软件,使学生具备可以完成平面广告设计任务的能力。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就业方向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泛,毕业生可在广告公司、设计公司的平面设计部门担任平面设计师;在电视台、报社、杂志社、大型网站等媒体单位的平面设计部门担任美术编辑;在企事业单位的策划部门担任平面设计师等。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主要就业去向在如下领域:新闻出版、彩色印刷、平面广告、户外广告、企业CIS策划设计、海报设计、招贴设计、刊物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商业手绘、网站形象设计、网页制作、Flash、动画设计、商业摄影、家装设计、效果图设计、展览、展示设计、园林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三维动画设计、影视制作、栏目包装、企业形象宣、传片、产品专题片、会议礼仪拍摄、影视编辑、语音编辑、MTV制作、电视片头制作等。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就业前景
近日来,社会上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虽然国内各主要艺术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艺术系的有关专业都不断地在扩大招生人数,但培养出的设计专业人才还是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由于商品市场的刺激和需求,视觉传达设计行业一直是社会热门行业。视觉传达设计行业的应用已无处不在,各类展览展示发布机构、超市、银行、大中型商场橱窗、企事业单位宣传机构等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视觉传达行业的介入。设计公司、装饰设计公司、装潢设计公司、广告公司等大量涌现,急需经过系统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是很好,就业也多。设计从形式到内容形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对那些想深入学习设计的朋友,建议你到专业的培训机构进行系统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学会设计的精髓知识。为你推荐清美培训中心,清美培训中心自成立以来,一贯严谨治学,秉承学样的专业优势,在艺术设计培训领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和教学研讨活动。使得我们一直走在专业发展的前沿
一、调查方案
(1)调查的目的是通过了解大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为手机厂商和手机厂商提供参考,为大学生开拓手机消费市场提供一些参考。
(2)调查对象:在校学生
(3)调查程序:
1、设计问卷,明确调查方向和内容;
2、对网上聊天进行调查。随机和各个大学的同学聊天,让他们填写问卷;
3、根据回收网络的问卷调查,具体内容如下:
(1)根据样本的购买地点、价格和品牌的数字特征,以及月消费分布的均值和方差,推断出大学生手机整体月消费分布的相应参数;
(2)根据学生对手机功能的不同需求,分析手机市场;
二、问卷设计
大学生手机使用问卷调查
第三,数据分析
根据以上数据,我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学生手机市场是一个非常广阔的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一)根据学生手机市场份额分析
(二)学生消费群体的一般特征
作为一名学生,我对这个群体做了一些了解,分析了我们的共同特点,得出手机市场应该为不同的学生群体开发产品或者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手段,才能抢占市场。我们来分析一下学生群体的特点:
学生消费群体的一般特征;
1)无经济收入;
2)追求时尚,崇尚个性化独特风格,注重个性张扬;
4)学生主要生活在集体生活中,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流容易受到同学和朋友的影响。
5)品牌意识强,热爱产品;
(三)学生消费者购买手机的标准和特点
调查显示,大学生购买手机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时尚、个性化风格、功能、价格和品牌,这些已经成为大学生购买手机的四大基本原则。调查显示,大学生在选择手机时,最重要的是手机的设计,比如形状、尺寸、厚度、材质、颜色等。,占65%;但是,大学生并不是一味追求外表美,“内涵”也很重要,所以手机功能也占有一席之地,占50%;其次,我们更注重价格,而不是品牌。看来现在的大学生还是比较注重现实的。
现在,在质量技术监督队伍中,存在有少数干部不思进取、责任淡化、作风懒散、学习松懈等问题,归根到底是由于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和精神文化的支撑。要推进质量技术监督事业的快速发展,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质监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就必须大力加强质监思想建设,构筑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质监政治思想工作,在广大质监干部中确立一种奋发向上、干事敬业的进取氛围。然而,目前少数质监人员在质监思想建设的认识和运作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把质监思想建设片面理解为文体、学习活动,作为一种务虚的形式,没有从组织领导、服务企业等方面和促进、提升监督与服务管理的角度去认识和思考;二是在运作上不切实际,重形式,轻实效,把精力花在部署环境、营造场面上,生搬硬套,缺乏特色。三是急于求成,把思想建设看作灵丹妙药,希望一劳永逸,结果事与愿违,欲速不达。
质监干部职工是质监思想建设的主体。开展质监思想建设工作,必须以人为本,贴近实际,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充分利用精神、制度、物质诸方面的文化积淀,在质监管理的全过程,更多地融入情感和思想建设的因素,营造一种良好的质监思想建设环境,用共同的理念和价值观凝聚人心,用健康向上的思想建设理念渗透干部的思想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改造人、提高人,增强团队的战斗力,树立良好的质监形象。要从五方面抓起:
一、建立组织,培养精神。
创建学习型组织,关键在于加强教育,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和建立机制,营造自觉学习环境两个方面。各级质监部门要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为载体,通过推行网上学习、考试竞赛、现场练兵、能级管理等灵活有效的形式,大力倡导自觉学习、在岗学习、自学成才,积极引导干部职工树立自觉学习、终身学习、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理念,把学习引入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形成学习与工作的良性互动,实现工作与学习的相互促进,个人学习与团队学习的和谐结合。同时要引入学习激励机制,建立干部学习培训档案和专业人才档案,实行能级管理,奖励和重用优秀业务人才,在全系统形成一个尊知重才、以学为荣的良好导向,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努力形成“事业造就人才,人才引领事业”的崭新局面。同时,构建质监思想建设还必须积极塑造一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精忠职守和富有特色的团队精神,并围绕这种团队精神,积极培育质干的团队意识,使广大质监干部牢固树立大局观念、法制观念、服务观念、团结观念、道德观念和创新观念,从而改变质干原来只从个人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定势,潜意识地对质监部门这个组织产生一种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促进整体工作的良性快速发展。
二、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工作活力。
创新是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的源头活水。没有创新的举措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就不可能赢得工作的主动和取得优良的业绩。一种好的质监思想建设氛围建立后,它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和新鲜的活力,能够激发广大质监干部的士气,充分发掘蕴藏在广大质监干部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质监部门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为此,建立和发展先进的质监思想建设,一定要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要把创新作为工作、学习的灵魂,进行观念创新,开拓工作思路,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进行体制创新,提高行政效能,优化质监环境;进行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解决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同时注重在工作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不断丰富创新内容,为质监工作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养分。
三、更新管理理念加强制度建设。
现代管理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对人的管理关键在于以制度管人管事。从现代管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思想建设建设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是任何一个群体或单位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质监部门在深化改革、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要切实重视质监思想建设,把制度创新与开展质监思想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重视质监干部的思想实际和情感需求,避免出现制度执行和落实过程中的对立情绪和抵触情绪。同时可借鉴和引入ISO9000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创新管理方式,拓宽管理领域,对现有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工作规程和岗责体系等相对独立的管理模块,按照ISO9000质量标准的内在要求进行整合和规范,将质监管理的全过程纳入“全员参与、过程监控、持续改进”的监控管理体系,实行系统化、程序化、标准化的制度管理,向国际化标准迈进。
四、规范行为准则倡导道德风尚。
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价值标准。从事业、人生、社会等方面总结提炼价值观,作为干部的.人生追求目标,用新的使命、新的目标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大力弘扬质监精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个人行为准则。对干部在工作、社会活动等场合下应有的礼仪和修养进行明确规定,使全体干部明白什么是应该提倡的,什么是应该反对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以此约束和规范干部的道德行为,体现质监思想建设的价值取向。同时要联系实际,创新机制,不断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针对干部职工的心理变化和思想动态开展形式新颖的教育活动,及时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和疑难问题,倡导高尚的道德风尚,提升质监部门的社会形象。
五、建立激励机制形成正确导向。
要树立身边的先进典型,培养干部职工健康向上、追求卓越的价值观。干部职工在工作、学习中取得了成绩,要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通过对干部职工工作的肯定,为他们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前景,给他们以成就感。同时要进一步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大力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交流轮换和末位淘汰等制度,实行能级管理,优化人才配置,把哪些真正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做到人尽其才,优胜劣汰,在干部职工中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
一 、调研背景
华视眼镜店位于xx科技大学分校中区超市旁,地理条件优越,学生配镜方便,并以其周到的服务赢取了诸多美誉。眼镜开店已有多年,在校内也算小有名气。主要经营框架眼镜、隐形眼镜及相关产品。
为了对学生配镜的需求和选择做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便眼镜店有针对性的采取促销活动和广告宣传,特委托调研小组做一个大学生眼镜市场调研。
每年开学,数以万计的新生入校,校内各大商家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潜在客户”争夺战。眼镜店虽有着较强的地理优势,但校外商家,校门口的以及诸多眼镜店都可能成为其竞争对手。眼镜店是一家又一家的落户,与其仅一墙只隔的分校的学子门面对各种优惠活动,什么配隐形送护理液,减价更是随处可见。商家竞争不容忽视……而开学更是一个抢夺潜在市场,培养忠诚客户的机遇。
本次调查是想了解大学生对对购买眼镜的想法,从而寻找商机。
二、调研目的和假设
通过本次调研,了解以下内容,达到以下目的.
调研总目的:研究大学生眼镜市场的潜力
本次调查目的为详细了解大学生的眼镜多元需求,消费习惯,深入探究眼镜市场的风险变动,从多个侧面了解眼镜市场的供求及未来变动,以此为眼镜店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快速提高市场的占有率和渗透率。
通过这次调查,了解大学生近视率,大学生对购买眼睛的想法,从而找到商机。
具体目的一:确定学生对框架眼镜的需求和对隐形眼镜的西区大小。
假设:(1)学生对框架眼镜的需求大雨隐形眼镜
(2)学生对隐形眼镜的需求大于框架眼镜
具体目的二:了解学生在选择眼镜是最先考虑的因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
假设:(1)学生在选择眼镜时最先考虑价格因素
(2)学生在选择眼镜时最先考虑款式
(3)学生在选择眼镜时最先考虑舒适度
三、调研范围和对象
1、调研范围:xx科技大学分校
2、调研对象:xx科技大学分校在校大学生
四、调研的阶段
1、讨论确定研究的主题
大学生眼镜市场研究
2、设计问卷
围绕研究主题,设计问卷题目,然后进行筛选,制作一份完整的调查问卷。
这次市场调查问卷共设计了11个问题,其中有关于框架眼睛和隐形眼镜的分类,还有学生对眼镜的选择。调查问卷见附录一。
3、数据的收集
在学校发放调查问卷,并且对调查问卷进行回收。回收问卷进行编号与整理。
4、研究结果,并写好书面报告,完成结论。
五、调研方法
1、调查方式和方法:
这次大学生眼镜市场调查主要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首先,我们对样本进行了分配。计划所调查的样本数为50人,被调查者是在校大学生,男生女生各占50%。
本次调查主要的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在我校的学生中,随机调查,发放问卷—份,调查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在寝室前或其地点,实地发放问卷,及时收回问卷。小组各成员分别负责发问卷,协助有效填制,及认真收回问卷等,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便数据的真实性。然后在到寝室一一回收,保证问卷都能有效回收。
2、调研数据分析方法
① 审核问卷:检查回收的调研问卷是否齐全,有无重复、遗漏,保证记录的一致性和统一性;
② 分组整理:对经过审核的问卷,分别归入适当的类别,根据调查问卷中的问题,进行预先分组分类。佩戴眼镜的学生和不需要佩戴眼镜的学生分别归为一类。
③ 统计分析:对于分组整理的信息,计算相应的频数与百分比,做出所需的表格与分析图。
六、调研结果
此次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50份。通过对这些问卷的整理分析可以看到,目前大学生眼镜市场趋势如下:
1、在回收的50份问卷里面,需要配戴眼镜的学生共有41名,不需要配戴眼镜的学生9名。学生近视率达到了85%,只有15%的学生不需要佩戴眼镜,这说明大学生对眼镜有较大的需求。
2、学生在购买眼镜是考虑200—400中等价位居多占总数的46%,其次是200以内价位的,占总数的34%,400以上价位的最少,占总数的20%。
3、学生购买眼镜的首选地点是知名眼镜店,其次是普通小型眼睛店,医院和商场购买眼镜的很少。说明对学生来说眼睛店是较好的选择。
4、目前,近视的学生中,佩戴框架眼镜的最多,占总数的74%,佩戴隐形眼镜的学生占总数的2%,既有框架眼镜又有隐形眼镜的学生占24%。
5、学生对更换眼镜是大多选择的是框架眼镜,悬着框架眼镜的有80%,选择隐形眼镜的只有20%。
6、跟换眼镜的频率,大多数的学生在一年到三年的时间内更换框架眼睛,一年内更换眼睛的所占比率较少。
7、在选着框架眼睛时,价格因素排在第四位的最多,也就表示价格因素对学生选择眼睛的影响大小是中等的。
8、品牌因素在学生选择眼睛的时候的排名在第五位,说明在选择眼睛的时候,是不是品牌在学生心中重要度不是特别明显。
9、款式在学生选择眼睛时候的排名占第一位的最多,表明在选择眼镜的时候,学生比较重视眼镜的外型,款式。
10、大多数认为颜色 对眼镜选择来说重要程度比较低。这说明大学生在选择眼镜的时候,对颜色的标准比较低。
11、大学生选择眼镜的时候,对眼镜的耐用度比较看重。
12、大多数学生认为眼镜的舒适度是最为重要的选择因素。
13、学生把眼镜的轻便度重要程度放在中等位置。
七、结论与建议
通过此次关于大学生眼镜的调研活动,我们收集到有关大学生眼镜的一些信息,初步了解了大学生对眼镜的需求状况,并对所收集的大量信息经过进一步的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与建议:
(1),大学生总体上近视率相当的高,而且大部分近视的学生都佩戴眼睛,这说明大学生眼睛市场的前景很好。
(2),大学生一般都是佩戴框架眼睛,使用隐形眼睛的人较少。
(3),从调查结果来看,大学生选择框架眼睛时候,会更多的重视眼睛的舒适度、款式、轻便度和价格等方面,而品牌颜色等外在特点的重视度要低很多。
附录
附录一:大学生眼镜市场调查问卷
大学生眼镜市场调查问卷
您好,我们正在做一个关于我校大学生眼镜市场的调查问卷,您的宝贵意见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耽误您几分钟,感谢您的认真作答,谢谢合作。
1.您是否需要配戴眼镜?
a、是 b、否
2.您的性别是?
a、男 b、女
3.如果您打算购买眼镜,您会考虑什么价位?
a、200以内 b、200—400 c、400及以上
4.您一般在哪里购买眼镜?
a、知名眼镜连锁店 b、附近普通小型眼镜店 c、医院 d、商场
5.您现在所配戴的眼镜是?
a、框架眼镜 b、隐形眼镜 c、两者都有
6.若您需更换眼镜,您所考虑的眼镜是?
a、框架眼镜 b、隐形眼镜
如果您所考虑的是框架眼镜,请回答一下7、8、9题;若选择隐形眼镜就请回答10、11题。
7.您多久换一次眼镜?
a、一年及以下 b、一年至两年 c、三年及以上
8.您在选购框架眼镜时偏好以下哪一种?
a、半框 b、全框 c、无框
9.请对您在选择框架眼镜时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序(数字1-7依次排序)
价格 ——
品牌 ——
款式 ——
颜色 ——
耐用度 ——
舒适度 ——
轻便性 ——
10.您选择隐形眼镜的类型是?
a、日抛 b、月抛 c、季抛 d、半年抛 e、年抛
11.您选择隐形眼镜所考虑的影响因素是(多选)
a美观 b、眼睛不会变形 c、视野清楚,影像真实
d、舒适 e、其他
疽庭教育的缺失、心灵的孤独、生活和学习上的障碍,严重影响着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这一现象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引起了赣榆县妇联的高度重视,从20xx初至今,县妇联在多次调研后,决定把黑林小学作为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制试点学校,用心呵护留守儿童,想方设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了一片晴朗的天空。
一、基本情况
黑林小学位于苏北偏远山区,这里经济发展滞后,为了寻求致富门路,大量学生家长外出务工,许多儿童因为家长不在身边,长期缺少亲情照顾,性格孤僻,缺少合作的精神。据统计,黑林小学有留守儿童718名,其中孤儿24名。这些孩子在家只能和年迈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隔代监护人不能完成最基本的家庭启蒙教育。面对这些问题,20xx年初,县妇联积极鼓励黑林小学爱生模范柏纪荣、校长王汉华、师德标兵吴彩花、师德模范陈芳利、谢修红、尹世成、韩华善等家庭率先行动起来,各自“领养”一名留守儿童,当起了留守儿童的代理爸爸、代理妈妈。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几个“爱心家庭”的带动下,黑林小学又有十几位教师家庭争相报名加入“爱心之家”行列。待条件基本成熟后,20xx年6月xx日,黑林小学牵手留守儿童活动正式启动。仪式上,留守儿童一句句发自肺腑渴望母爱的表白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县教育局副局长岳进明出席仪式并作了讲话,指出此项活动的开展必将在学校、社会引起深远的影响。仪式上,校长王汉华向每位牵手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对家心家庭的所作所为进行大力表彰。28个爱心家庭作出承诺,一定做到“五个一”:每天能与留守儿童见个面,检查一次作业;每周陪留守儿童吃一次饭,谈一次心;每月督促留守儿童读一本书,并指导、查看读书心得体会;每学期给留守儿童代开一次家长会,和其监护人沟通一次;每年帮留守儿童交一次生活费,或买一次生活、学习用品。从这天起,28个双职工家庭、56名教师义不容辞地担当起28名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实行一对一帮扶。
爱具有感染力。自黑林小学牵手留守儿童仪式启动后,又有一些教师陆续申请加入。如今,全镇已有近90名教师、45个家庭自愿加入“代理家长”的行列,参加人数已超过全镇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二。在新加入的教师家庭中,有单职工家庭、有两地分居家庭,有些教师本身经济条件并不好,但是,他们依然投身于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之中。正像一位教师所说:“虽然我们的家庭不算富裕,虽然我们条件也不好,但一年为贫困留守儿童分担几百元的费用我们还是可以做的,最重要的是,我们作为教师有条件为留守儿童检查作业、谈心聊天,这些是其他人所不能做到的。”45个爱心家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代理家长的职责,校园内外他们留下了一串串朴实而感人的故事。
黑林小学探索代理家长制实施两年多以来,从最初的零散几家,到初具规模的28家,现如今已发展到45个教师家庭。这是一个强大的爱的团体,他们中有校长,有学校中层领导,有普通教师。他们的家庭条件并不宽裕,但是他们都有着一颗火热的心,面对山区大量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的现状,他们自愿形成“爱心之家”,实行一对一帮扶,当起了45名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
二、主要做法
镜头一:“我也要牵手一名儿童”。学校发出牵手留守儿童的倡议,其初衷是双职工家庭,一个家庭牵手一个贫困留守儿童。民办教师转正的孙传朴老师,患有严重的风湿病(股骨头坏死),听到牵手留守儿童的消息,立刻找到学校领导说:“在我生病的时候,学校领导很关心我,现在病情好转,我也要牵手一个,没有别的,我可以免费给他们补习功课呀。”就这样,孙老师牵手一个贫困儿童,补习功课,代交书本费,俨然成了真正的爷孙俩。
镜头二:留守儿童吃上了免费午餐。由于布局调整,许多孩子离家较远,中午只是带煎饼充饥,学校多方筹措资金建设留守儿童餐厅,让留守儿童吃上热腾腾的饭菜。45个“代理家庭”积极开展给留守儿童缴纳一个月生活费活动,一周至少陪孩子吃饭、谈心一次。如今已有50余名贫困留守儿童吃上免费的午餐。看着留守儿童开心的笑脸,每个捐助者无比自豪,留守儿童在学校里也能享受到家庭般的温暖。
镜头三:一段视频成全一个家庭。“大树小学熊景怡同学的妈妈回来了!”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全村无人不晓。邻居纷纷赶来道喜,熊景怡幸福地依偎在妈妈的怀里,爷爷熊传仓更是乐不可支。话还得从黑林大树小学说起。早在五年前,景怡的妈妈就和爸爸离婚远走他乡,一直杳无音信。爸爸成年在外打工,撇下了姐弟俩跟着爷爷生活。去年,大树小学组织师生开展“感恩父母演讲”,在主讲人韩华善老师的感召下,该校六(1)班学生熊景怡登台,这位女孩声泪俱下的演讲和跪下呼唤妈妈的场景,令台下师生情流泪淌,深深感动了包括家长在内的千名观众。没想到就是这段视频通过网络传播,让熊景怡远在新疆打工的妈妈看到了,她内心深处的那份母爱情怀受到了极大震憾,回家。怎么回家?孩子不能没有妈妈,妈妈不能舍弃孩子,最终她还是决意回家复婚。于是这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成了传播乡里的一段佳话。
镜头四:“孩子多了热闹”。黑林小学的爱心妈妈、爱心爸爸,他们很朴实,也很可爱。张一强一家牵手了两个留守儿童,有人问他:人家都牵了一个,你怎么牵了两个?他高兴地说:“多牵一个好啊,一大家子在一起干啥事都热闹,对自己的孩子同样是一次很好的榜样教育”。朴实的话语,留给大家的是感动。是啊,当教师的,没有多少钱,发挥自身优势,奉献一份爱心,让留守儿童有家的温暖足够了。
镜头五:午间图书室,让留守儿童享受精神大餐。“留守儿童餐厅”解决了孩子们午间就餐难的问题,但午饭后离下午上课还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对于学生来是一个巨大的浪费。针对这一情况,学校领导专门组织爱心爸爸、爱心妈妈轮流排班,每天中午为这些就餐留守儿童开放1个小时的图书室,让孩子们午餐后在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享受着一道道鲜美的精神大餐。此举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一致欢迎。
镜头六:办起留守儿童希望班。面对大部分暑假仍然留守的孩子,黑林小学的“代理家庭”成员们决定暑假在大树小学和中心小学为留守儿童服务——开办留守儿童希望班,让留守儿童“亲情有依、兴趣有助、玩乐有所、安全有护”。“留守儿童希望班”开班以来始终坚持“两不”原则:不收一分钱,不上文化课。“希望班”的开办,弥补了孩子们心灵中缺失的那份亲情,让孩子们不再孤独地期盼父母的归来,让天真烂漫的孩子微笑着面对每一天。黑林小学暑假“留守儿童希望班”活动受到了当地干群的广泛赞誉,为此,赣榆信息网、连云港新闻网、连云港市网上家长学校、中国教育新闻网、《关心下一代周报》、《江苏教育报》先后给予多次宣传报道。
镜头七:特殊的节日,特别的关爱。近年为了让留守儿童欢度国庆、中秋佳节,黑林镇中心小学及早准备了月饼、苹果,和全校留守儿童一起联欢,共度中秋。牵手教师家庭分别与牵手的留守儿童坐在一起谈生活、谈学习,温暖的氛围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学校还安排留守儿童和家长视频、通电话,让留守儿童尽情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20xx年9月28日下午,“情系中秋,温暖童心”留守儿童专题联欢会在大树小学操场盔行,情到深处,学生、老师,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和很多来宾几乎跟着表演者一起同时落泪……县关工委主任张庆爱感慨万分,连连说:“这就是素质教育,这就是有效的德育”。中秋节的晚上,尹世成等几位老师还特意把留守儿童领到家中一起过节,餐桌上祝福留守的孩子节日快乐。熊景怡同学含着眼泪说:“老师,这是我过得最开心的中秋节!”
三、下一步打算
黑林小学“代理家庭”成员是一群朴实的山区教师,他们爱岗敬业,富有爱心,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着留守儿童,让留守儿童在一次次的活动中收获着感动,收获着幸福。他们坚信,只要大家携起手来,共同去关爱留守儿童,就一定能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明媚的蓝天。他们的做法对于探索留守儿童亲情弥补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今后,赣榆县妇联还将以黑林小学为试点,进一步将他们的经验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主要将努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和孤儿档案,有计划地对他们资助帮扶。二是积极对上争取资金,积极整合资源,做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三是畅通与家长的联系,做好家长、监护人、代理家长等培训工作,让他们习得更好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X部门: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是一项统筹城乡发展、保障群众利益、维护社会和谐的惠民工程。我市在新农保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于20xx年7月开始实施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截止20xx年10月,全市居民应保人数为136万人(其中新农保应保人数为132.6万人,城居保应保人数为3.4万人),已参保129.3万人(其中新农保127.3万人,城居保2万人),参保率达95%,为32万60周岁以上参保对象发放养老金,发放率达100%。经过努力我市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框架已基本形成,已从养儿防老时代进入到制度养老时代。但跟一些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为进一步做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提高城乡居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市政协组成课题组深入有关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精心组织,形成合力。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把它作为为民办实事项目来抓,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直23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各县(市、区)政府也相应成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实施办法和工作方案,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上下联动的工作态势。
(二)主动作为,增强保障。
各县(市、区)主动作为,基本实现了机构、人员、经费、设施四个到位。各县(市、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全省各级农保经办机构编制问题的补充通知》(闽委编办[20xx]16号)精神,普遍增加县、乡农保经办机构的人员编制。长汀、武平、漳平、永定等县市特事特办,缩短招聘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全市县级新农保经办机构工作人员新增编制45人,新增乡镇新农保经办人员133人。同时,确保农保经办工作经费和必要条件,为新农保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人、财、物保障。
(三)加强培训,优化服务。
为了提高新增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市农保中心及时组织业务统计和信息系统软件应用、档案管理培训。各县(市、区)经办机构一方面选派业务骨干参加省、市举办的业务培训,另一方面对县、乡、村三级经办人员进行政策和业务培训,培训了一批懂政策会办事的工作人员,真正做到送政策上门,送服务到家。
(四)注重宣传,营造氛围。
各县(市、区)都能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种媒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宣传新农保政策。利用户外大型广告牌、宣传栏、横幅标语进行宣传;印制宣传材料、宣传年画、发送短信息;在节假日期间开展咨询活动,摆摊设点、编排文艺节目;通过电视滚动播放相关政策;发挥村干部、党员示范作用,带头参保,利用党员远程教育平台进行政策宣传;各地举办基础养老金发放仪式,让居民感受到实惠;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组织
了在线访谈、答记者问及记者追踪等。同时,针对农民疑问多的家庭联动机制政策专门在闽西日报、龙岩电视等媒体专栏进行宣传和解释答疑,有效地扩大了影响,为参保缴费奠定了基础。
(五)建立机制,扎实推进。
1.完善政策体系框架,建立激励机制。各县(市、区)在执行中央、省补助政策的基础上,普遍制定了激励机制。武平对特困群体,在新农保政策规定为其代缴不低于50%最低标准养老保险费基础上,再补贴50%,实现政府全额补贴。上杭、长汀对特困群体再补贴10%,减轻特困群体缴费压力。上杭、永定对农村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和计生对象中的手术并发症人员,县政府为其代缴100元最低标准养老保险费。
2.做好合作金融机构的选择,建立服务机制。根据省政府及省人社厅有关政策规定,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选择新农保合作金融机构有关问题的通知》及《补充通知》(岩新农[20xx]3、5号),各县(市、区)认真贯彻,达到了公平竞争,便民服务的良好效果。据统计,全市1813个村(居),安装便利服务机具1731台,开通使用率达90%以上。
3.提高居民保险待遇。为提高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今年5月市政府办印发了《关于调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指导意见》(龙政办〔20xx〕118号),除厦门外,我市在全省设区市率先全面将城乡居民基础养老保险待遇从每人每月55元提高至70元,并建立长缴多得激励机制和丧葬金补助制度。各县(市、区)认真贯彻,除武平、连城正在拟定提高保障标准外,其他县(市、区)都已提高到70元,并建立了相应
的长缴多得、多缴多得和丧葬金补助制度。
(六)强化责任,注重督查。
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把城乡居民保险工作列入年度对乡镇、街道(办事处)绩效管理考核的内容,与各乡(镇)签订责任状。上杭、新罗、长汀、永定还建立了成员单位与乡镇联系挂钩制度,协助乡镇做好工作。此外,各县还制定了不同奖惩措施对这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督查。连城把新农保缴费参保率与年终财政分成挂钩;武平、永定对宣传效果差、措施不得力、工作进展慢参保率不达标的乡(镇)、村责任人予以全县通报批评,并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永定、漳平对排位后几位的乡镇,县(市)领导进行约谈,限期整改;长汀将各乡(镇)每天的参保缴费进度编发短信进行通报;新罗将各乡镇的进度制作成红、黄、绿色图标每周进行通报。
二、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人数多、人员分布广,工作极具长期性、复杂性。我市在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养老金待遇偏低。
社会保险的保障水平是以满足公民的基本生活需求为标准,除了福利国家其社会保障水平相对比较高外,大多数国家是以社会平均生活水平为依据决定的。20xx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234元,参保对象年人均领取养老金840元(每月70元),仅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2%。
(二)宣传不够到位,参保和续保工作有待加强。
许多居民对政策只是一知半解,有的还产生了一些误解误读的情况。比如,实行家庭联动机制被许多子女认为自己交的`钱是为了让父母领到养老金;年轻时不缴费,等到60岁时直接领取养老金;缴费标准每年只能缴100元等等。同时,对缴费不足15年的补缴政策以及养老金领取的当年仍需缴费的政策也一知半解,直接影响覆盖面和续保率,目前城乡居民还有5%未参保,特别是41%的城镇居民未落实,20xx年已参保的居民中,有28%出现断保。
(三)服务工作相对滞后。
随着养老保险的服务对象从城镇向基层和农村延伸,数量众多、分布广泛、流动频繁,且民众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日趋多层次、人性化,要求相关制度衔接顺畅、相关服务方便快捷等,而我市的管理平台建设与形势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跨区域、流动人口的养老保障亟待衔接,基层服务网点还需加快建设,工作人员还需进一步充实,目前一个工作人员要承担3万人的保险任务。
(四)集体补助难度较大。
国发[20xx]32号、闽政[20xx]26号明确规定,基金筹集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要求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补助标准由村民委员会召开村民会议民主确定。从我市情况看,农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村财投入拮据,空壳村数量多,比例大,20xx年除上杭县集体补助到位205.2万外,其他县(市、区)的集体补助难以落实。
三、进一步做好我市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基层机构建设。
新政策能否落实好,关键在于基层对政策的落实情况,为此,必须加强基层落实能力建设。一是统筹县、乡、村保障工作力量,整合各类资源,明确责任目标,按工作量尽量配齐县、乡(镇)、村(社区)的经办人员,提高工作效率;
二是对基层工作人员多进行培训,提高基层经办人员的工作能力;
三是增加基层机构经费投入,建议对基本保障经费作制度性安排落实,确保工作正常运行所需。
四是解决社区、行政村协理员报酬低(每人每月仅100元补贴)等问题,以保证业务有人经办、有钱经办、有条件经办。
(二)加强宣传引导。
一是要提高宣传的针对性,特别要针对城乡居民情况复杂,入户宣传调查难的特点,在宣传方式、宣传内容、宣传时机、宣传对象上应有所侧重,宣传材料要简明扼要、便于理解,宣传方式要喜闻乐见、通俗易懂,重点要宣传参加城乡居民保的优惠政策,把政府补贴、补助的账算清楚,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二是要加大宣传经费投入,保证宣传工作正常开展,对经济较困难的乡镇,各县(市、区)要给予专项宣传经费保障。
(三)建立联动机制。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涉及部门多,联系面广,建立一个长效的联动机制非常重要。建议由人社部门牵头,相关的各部门安排专门人员负责做好职能范围的工作,加强各部门间的沟通、衔接、联系,定期召开各部门负责人交换意见会,及时研究
处理有关的问题和具体工作,使养老保险工作能高效率、高质量推进。
(四)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衔接。
一是加快推进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移民搬迁后期扶持、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五保供养、社会优抚、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制度的配套衔接。在制度衔接方面,应确保衔接的方便、快捷和注意衔接的公平性,衔接中应避免出现转换保障不公平现象,尽可能地遵重参保人的意愿、满足参保人的要求。
二是加快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系统与其他社会保障制度信息系统的有效整合,即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信息纳入社会保障整体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与其他公民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通过网络系统化管理,使经办更方便快捷、准确率更高,从而有效避免重复参保、重复开户、重复领取待遇等问题和养老保险基金的流失,确保相关统计数据准确无误。
(五)严格坚持自愿参保缴费原则,避免出现强制参保缴费现象。
城乡居民参保的根本原则是自愿参保,但在下达任务时,往往习惯于提出一些指标要求,在执行中为了完成指标有可能造成强制参保、缴费现象发生,这不仅违背了施行新政策的初衷,还会给政策的推进实施带来负面影响。不应过于看重参保率,一些地方的参保率低可能存在多方面原因,比如外出务工人员多且联系不上、中青年人员相对较多(该类人员参保积极性相对低)
等。参保率只是一个参考指标,重要的是看群众对新政策的理解程度如何,群众对政策的实施是否积极拥护,有没有意见,参保人员有没有后悔,有没有得到实惠。
(六)加大工作力度,完善政策措施。
一是建立和巩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我市现行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除上杭外仍处于二元状态,不利于制度的覆盖、保险关系转移、基金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不相适应。建议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加快解决好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统一缴费标准、统一缴费档次、补助标准、统一发放标准的有关问题,努力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
二是坚持把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保民生、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来抓。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对参保人员尤其是特殊群体的补贴标准,适时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每年按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或财政收入增长幅度提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让保障对象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市里对各县(市、区)的工作情况和财政补贴情况进行年度考评,并将考评情况向社会公布,接受城乡居民监督。
三是为满足部分具有较高缴费能力群众的需求,建议在原有缴费档次的基础上增加更高缴费档次(如每年可缴20xx元或1500元),以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在整体上提高保障水平。
(七)切实加强基金管理,确保基金的安全完整。
人社部门要切实履行城乡居民社保基金的监督职责,加强制
度建设,制定完善城乡居民社保各项业务管理规章制度,规范业务程序,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基金稽核制度,对基金的筹集、上解、划拨、发放进行监控和定期检查,并定期公布城乡居民社保基金筹集和支付信息,做到公开透明,加强社会监督。财政、监察、审计部门要按各自职责实施监督,严禁挤占挪用,确保基金安全完整。
20xx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规划二所所长许景权参加“三规合一: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自由论坛并作主题发言——“多规合一”的趋势展望。 第一个问题,怎么合?
我们不妨先把国内过去几年的相关实践做一下简单的回顾,在两规衔接方面,上海、深圳、武汉和浙江这些省市都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对国土局、规划局的合并,刚才杨院长也提到,国土和规划多年来一直分分合合,我们知道中国这样一个很特别的国家治理体系,国土规划分分合合的意义到底是怎样的。“三规合一”方面,刚才广东的领导专家已经作了介绍,广州、云浮等城市开展了“三规合一”,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在积极的到广东学习“三规合一”。重庆尝试了四规叠合,但客观的讲,它的影响很小,我就不多说了。
前面提到刚下发的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的文件,里面提到除了我们刚才说的三规,还加上了一个环境保护规划。至于“多规合一”和其他规划的关系,首先我认为就是“多规合一”并不能替代其他规划,我们在此前几个月的时间内和很多人讨论过这个事情,有内行有外行,有人提出中央讲的地方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怎么理解,是不是我们用一个规划把三规、四规合在一起就可以了,理论上是可能的,但事实上是不太可能、不太容易的。那么就涉及到我们这个“多规合一”,多出来的这个“一”和其他规划是什么样的关系。中央已经在说,有些地方的规划过多、过滥,搞了那么多规划却没有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地方政府对规划,尤其是空间规划的实际管控能力并不强,已经在说这个问题了,现在又冒出一个规划,那这不是在做加法么,这是很大一个悖论。那么我想,我们未来这个1+4,刚才杨院长说会不会变成1+7、1+8,我们这1和4、和其他规划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这个是我们要重点去讨论、去研究的。
另外一个就是,我们下一步的“多规合一”,我个人认为,应该是从“重协调”到“重统领”。为什么要这样说呢,我们研究了此前各地做的一些两规衔接、“三规合一”的工作,在肯定他们成绩的同时,我个人觉得有很多都是在协调的层面做的这些工作,比如说,我首先保证20xx年土规确定的这个建设用地指标是不变的,在这个前提下,去解决两规在空间管制、在建设用地布局方面不协调的问题。就是把我自己有限的用地调来调去,最后调出一张图,土地指标落下去,能找到建设用地,发改部门整理出一个项目库,市政府按照项目的轻重缓急,把这些项目落实到自己有限的用地资源上去,我认为现在很多地方还是在做这个事情,这样做下去是不是就可以了?我们现在是做到20xx年,那么我们再往下做,从地方政府、从市委市政府角度看,这个事情没有问题,我这届政府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就很好了,我为什么还要去想那么多,做20xx年甚至更长远的“多规合一”呢。市委市政府可能更关心自己这一届任内,怎么把事情做好。
如果说“多规合一”要“重统领”的话,就涉及到另一个问题,“多规合一”如何在现有规划体系中去寻找一个位置,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另外,可以考虑同步编制“多规合一”和战略规划,这个是因地因时而异,不一定每个城市都要这么去做。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前面提到从重协调到重统领,如果要统领的话,那么跟我们现在做的就不一样,我们现在做的是重协调,把20xx年之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已有的这些规划去做协调的话,那么并不一定要去做这个新的、更长远的全面研究。有些城市确实是这样做的,要是考虑20xx年或者更长远的发展的话,那么这个必要的基础性的、战略性的研究还是要去做的,这样做的话,与我们以往做的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是不同的。我们以前做的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主要是为城市总体规划服务的,那么这个新的发展战略规划主要是为“多规合一”服务的,具体内容我们在后面去讲。 第二个问题,谁来做?
我们目前了解的一些情况,在市县层面,“多规合一”的牵头组织多是市政府或者“多规合一”工作小组等等。这个很好理解,不管哪个部门如何强势,真正在协调各个区县、各个乡镇、各个部门的时候,它的综合协调能力总是有限的。各地基本都是这样的情况,所以在市级层面,怎样去搭建这样一个构架去领导这个工作是必要的,逃不开的。那么即便有这样一个领导小组,具体在牵头组织的时候往往还是一个部门去做,那么像发改、住建、国土、环保等都在考虑之列。
事实上,在过去几年之内,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的探索,大部分都是住建部门在组织,在做这个事情。那么国土部门、发改部门也有,做的好不好还要去观察去总结。至于编制机构的选择,我们这里要强调的是,需要是一个多专业合作的
规划编制团队,那么我们以往做城市总体规划也是一个多专业合作。这其实不稀奇,如果现在强调“多规合一”,如果把“经、城、土、环”各个规划都融进来的话,那么单靠我们以往规划院做城市总体规划的技术力量,还是有些不足的,那么我想在多专业的协调合作上还是要相应的加强。 第三个问题,做什么?
包括规划期限、编制内容和管理平台。规划期限大家说现在几个规划的期限太多了,5年、10年、15年、20年、远景等等这些东西,现在太多了,那么我们这个“多规合一”要做的规划首先要明确规划期限,连期限都不统一的话我们还做什么多规合一。我个人认为可以按照5年、15年以及远景(30-50年)这三个期限,对应20xx年、20xx年、远景三个目标年,按照近实远虚的原则去做我们的“多规合一”,那么“多规合一”和其他规划的协调衔接上,我个人认为还是可行的。
至于编制内容,“多规合一”到底做什么东西?我们知道之前国内很多地方做了这方面的探索,可能更多是集中在土地方面,尤其是城和土方面的协调,这一点不难理解,大家都明白这个事情。但“多规合一”的话,去编制什么内容,前面我讲了之前很多地方的实践是着力于协调方面的内容,那么从协调到统领都去做的话,到底去做哪些东西,做多深。从我们的经验来看,“多规合一”的内容过深或过浅都不合适。过深的话,就完成不了这个规划,本身这个“多规合一”包括那么多东西,我们以往做城市总体规划都要做好几年,要编那么多东西,那么多专业人员参加,那么多个环节,已经非常累了。如果参照城市总体规划、土地规划的深度去做“多规合一”,我觉得这个是不可取的。太浅也不行,这个东西达不到控制、引导的作用,如果本身就不够科学严谨,你怎么去指导别人呢。我想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那么内容我想重点是在于要研究如何去有效的统领、协调多规,实现统领协调,就有一个接口设计的问题,这个“多规合一”以后怎么去统领这些规划,刚才有人也谈到,这是一个三标的问题,我们一直说,发改定目标、国土定指标、规划定坐标,如果从这三个出发的话,那么在我们的多规合一中去定出总目标、总指标、总布局或者说对应的控制体系,并且按照三个规划年限来分别提出,从近到远,近实远虚,深度、虚实可以有差异。这还是我目前一个粗浅的思路。
第四个问题,谁来批?
“多规合一”今后是作为一个非法定规划存在?还是有必要、有可能成为法定规划?这是一个有非常大争议的问题。如果它是法定规划的话谁来批它?是市县地方政府自己就批了,像现在这样,我们做一个非法定规划,我自己就把它批了就行了,还是交给上级政府来批。那么这个涉及到一个“多规合一”和其他“经、城、土、环”的关系的问题。如果把这个“多规合一”放在上级政府或地方政府来批的话,那么另外几个规划由谁来批?那么我想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规划管理博弈工具是不能丢的,若无管控,我们无法避免会有极个别地方政府可能作出一些令人震惊、非常出格的规划。如果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没有相应的规划管理工具,把所有规划的审批权都放在地方政府的话,这后果是很难想象的。
所以我想能否采取这样一种方式,这是我个人一个不成熟的观点:能否把“多规合一”放到上级政府去批,然后“经、城、土、环”这些规划由地方自己审批,其实刚才领导提到了相近的思路,我是非常赞同。至于这些规划能不能放权给地方,我有这个“多规合一”的规划审批权已经放在上级政府,那么我这个“多规合一”里面对“经、城、土、环”,最核心的、最重点的这些东西我已经进行了控制。而我这个控制也已经考虑了合理的刚性和弹性等,至于具体怎么去做我们可以一点点地探索。那么这样一来有一个好处,我们可以避免现在这个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一做好几年,规划赶不上变化,这个很多人吐槽的事情,所以我想这也是一种可能的选项。但如果这样去做的话,势必是跟现有的法律法规、规划体系造成一定的矛盾。有些事情是存在的,比如说我们的规划体系,尽管有的时候我们并不愿意去承认、讨论这个问题,但现有规划体系也许并不是百分百完美的。我们可以想,在我们国家有些发达地区的大城市、特大城市,我们在做这些规划的时候,都是请的国内最高水平的规划团队、层层把关,这么努力去做,做来做去的结果大家还要去做“多规合一”,那么是不是我们的规划体系自身有一些问题呢。是不是我们在原来的法律里面写上协调衔接,规划就能做好,我想这是值得我们大家去思考的。
那么最后一个就是到底法律可不可以改?那么我个人观点还是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做出一些改革和改变,能够对我们现有的规划体系做到优化,能够做到地方政府对规划实际管控能力的提升,对各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好处的话,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去推动这样的工作。
当前农民工整体素质低下已成为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稳定转移,统筹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对农民工、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已成为各级政府工作中需要妥善处理的大事,日益受到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重视。然而,根据我们的调查,当前农民工培训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须采取措施。
培训内容方面的问题
▲培训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与农民工就业实际需求不相吻合。一些培训机构在培训内容上与农民的需求有差距,既与实践相脱节,更不能让受训者立竿见影。参加过职业培训的农民工普遍感觉培训内容“用不上”,造成“不学白不学,学了也白学”。
▲培训内容单一、雷同,针对性不强,且多集中在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上,缺少对现代农业技术和农业科技的培训。目前基本上很少开设农业技术和农业科技方面的培训。当前大多数培训都集中在裁剪缝纫工、电焊工、厨师、美容美发等专业。这些工种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都很低,对提高就业能力的作用有限。
▲培训内容多侧重技能培训。目前培训多是让农民工拥有一技之长,但注重提高他们的生存技能,涉及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的法律法规常识讲座和城市文明常识、心理健康知识辅导等培训很少。农民工在城市的生存本领虽然得到了加强,但就个人综合素质而言,仍然难以融入城市社会。
培训资金方面的问题
资金问题一直是制约农民工想培训和被培训的瓶颈问题。当前培训资金分配在各个部门,导致各自为政,使培训形不成合力。
▲政府投入资金不足制约农民工培训工作。根据《20__~20__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的政策措施,农民工的培训资金由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共同负担。现实中农民工培训主要由政府埋单,农民工没有承担费用的能力,而企业则没有承担费用的意愿。要增加培训投入,由就业专项资金和相关专项资金中给予补贴,目前看来仍显不足。在一些中西部劳动力输出地,贫困县的财政收入50%要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县财政根本无力划拨资金用于补贴农民培训活动。培训内容“缩水”,造成培训形式走过场。
▲农民感觉培训费用太多,“不划算”。农民工要参加培训,除培训费外,书本费、考试费、生活费、职业技能鉴定费、职业介绍费诸项费用少则数百元,多则几千元,这就把相当一部分农民工挡在了培训门槛之外。
▲培训资金分散,就业专项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目前国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补助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同一培训科目可能有几种不同的补贴额度,导致培训机构收取的培训费用难以确定,使农民工培训的效率很低。另外政府虽然明确提出以就业专项资金补贴农民工职业培训,由于使用范围狭窄,审批很严,往往是下半年财政拨款才到位,从而造成一方面失业者急需帮助,另一方面又有资金结余过多的现象。
▲职业教育在社会上处于弱势地位,农业职业教育又是弱势中的弱势。农业职业院校难以投入大量的资金与师资来专司此项工作,影响培训效果。
培训时间方面的问题
▲农民工不能自主选择培训专业的培训时间。部分农民确实有参加培训的意愿和需求,但由于不能灵活自主选择培训时间错过培训机会,没能参加培训。目前,对农民工的免费短期培训时间在2~3个月,像厨师、缝纫、车工、焊工这类专业,两三个月的培训确实难以熟练掌握,导致部分农民工不愿参加培训。另一方面培训时间过长,参训人员难以保证学时,农民工又担心耽误找工作,从而影响到了培训效果。
培训观念方面的问题
▲有些地方仍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地方的领导和部门对农民工培训工作仅停留在口头上,具体问题落不到实处。
▲大多数农民工还没有意识到培训学习的重要性。农民工自主参加就业培训意识淡薄,对培训工作认识不够,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农民工大多数文化底子差,学起来很费力,很多人常常因为没有信心半途而废。
▲一些地方政府以为将农民工送进培训班就万事大吉了,认为“培训能让返乡农民工有一个地方呆着,不闹事”就行了。
培训体制方面的问题
▲管理体制不顺。目前参与农村劳动力培训的部门多,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的职责范围没有明确划分,自成体系,互不联通。纵向层面省、市、县、乡建立的科技素质培训资源未能相互有效地衔接。横向层面涉及农民培训工作的部门有农业、科技、教育、劳动、财政、妇联、共青团等近20家,造成政出多门、多头管理、重复培训等。
▲在培训中没有很好地调动企业在农民工培训中的积极性。企业培训对农民工提高实用技能、增强操作本领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企业在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缺位现象。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目前对农村劳动力培训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监督机制,多数地方政府只是把培训费往下拨付,没有跟踪检查培训效果、考核培训工作成效。由于监管不力,有的培训学校(点)存在学时不足、学员流失、有少数冒名顶替现象等问题。更有甚者,一些不负责任的培训机构和人员钻政策的空子,挪用资金,搞假培训,编造名册,骗取国家的补助金。
对策措施
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培训与就业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移就业的引导性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重点,逐步形成政府统筹、行业组织、多方参与、整体推进,重点依托各类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培训的工作局面。
强化组织领导。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建立一个组织、法律、政策、投入、师资、资源“六到位”的、社会广泛参与的新型农民培训机制,将农民教育培训真正纳入“有领导、有机构、有场地、有内容、有特色、出实效”的正常运行的机制中,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
积极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培训资金投入。一是按照合理布局,方便农民,充分挖掘教育资源的潜力和空间,有效整合各级各类农民培训及教育资源,强化基地建设,增加培训项目,扩大培训规模。二是加大农民工培训资金投入。农民工培训经费实行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工个人共同分担的投入机制。农民工培训专项经费主要用于培训教材补助、聘请师资补助、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补助和经济困难学员食宿补助等,不能挪作他用,更不能兑换或变相兑换成现金。
完善培训服务体系。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把劳动需求情况、技能要求及时传递给农民工,使他们明白参加培训的重要性。认真落实“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输出”用工制度和输出制度。二是建立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系统,对农民工培训则要“按需下菜单”。三是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科学设置培训项目,采取“请进来、走出去”,长训、短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走农业技术培训和二、三产业技能培训并举的路子,切实提高农民工的生产技能和自身综合素质。四是增强培训效果,切实提高培训含金量。要紧密联系就业市场需求,适时调整培训内容,尽可能满足农民工的现实需要,让他们感觉到所学的正是所用的、所求的,确实“学有所获”。五是提高农民工培训待遇,适当降低农民工培训的成本。农民工大都是家庭收入的主力,一天不挣钱就意味着一天没收入,要将培训与农民工创收、就业结合起来。
壁纸又被称为墙纸,是专门对墙面进行装修,对单调墙面进行装修,使整个空间富有立体感。在众多壁纸中,壁布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品种,其表层往往由编织物覆盖。壁纸具有多种颜色,本身又具有环保特性,在装饰时很容易出现立体感。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壁纸都被广泛用于装修。
壁纸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装饰效果强烈
随着现代工业进步,壁纸可以生产各种各样的方案,将各种各样的生产方案相互搭配,满足人们不同需求。在这种模式下,小朋友可以安装动画壁纸,而在公共场所又可以安装简约壁纸。只要搭配得体,按照消费者的喜好,可以随心所欲进行设置。
材质安全环保
壁纸的成分主要由纸浆、天然材质和路面等因素组成。其中,在壁纸中还加入纤维或者真丝,使得壁纸更加豪华。随着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各个家庭在进行装修时更加注重使用环保材料。而使用环保材料制成的壁纸更加具有透气性,而且款式很多,韧性很大,非常适用于家庭装修。
(3)应用范围较广
壁纸可以适用于墙壁木材等基础材料上,并且适用的场合非常繁多,可以与室内的其它装饰进行搭配。壁纸可以在整个房间里通用,也可以作为一个点缀在房间中使用,使用用途非常广泛。
(4)壁纸功能繁多
按照现代工业生产的壁纸质量较好,具有保护墙面的功效。通过消费者需求,可以在生产中加入不同成分以保护墙面发霉、生菌和发热。一些壁纸甚至具有防火的功能。
目前我国壁纸行业现存问题主要有:
(一)研发方面
壁纸本身就是艺术品,壁纸外观对于消费者而言是最直接影响因素。为了使壁纸可以得到更好市场销路,增强壁纸研发至关重要,甚至可以说是壁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在现在壁纸行业中,越来越多的壁纸企业采用抄袭方式进行生产。在20xx年时,壁纸行业因为知识产权案件而提起的诉讼轰动整个行业,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知识产权。
(二)生产方面
目前,我国已经超过拥有几百条壁纸生产线,而且每年仍以保持30%的速度递增,这已经表明我国成为全球巨大的壁纸消费国。但是在壁纸生产过程中,我国大量设备依旧靠进口,这也制约了我国壁纸行业发展。在进口过程中,壁纸生产设备昂贵,保养和维修费用更加昂贵,这就使得设备更新速度非常缓慢,严重影响了壁纸行业技术更新。
(三)市场方面
我国目前壁纸行业,一些人认为部分消费者对壁纸行业具有错误认识,以及壁纸行业在自身宣传上力度不够,导致了整个中国壁纸市场消费不及国际水平。还有一些人认为运行历史较短,行业规则不健全,整个市场的透明度对消费者非常低,使消费者对壁纸产品信任不够,直接影响了壁纸市场的发展。
(四)销售方面
目前我国壁纸行业的销售模式是由厂家生产,再由代理商进行代理,最终由经销商卖给消费者的运营模式。这一模式久经考验,是一款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但是,随着近些年经济迅速发展,通货膨胀不断提升,加上互联网市场经济的到来,使得这种传统的模式越来越受到质疑。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不断发展,尤其是一线房地产涨幅普遍过大,经销商的店铺租金直线上涨,同时也带动了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不断上涨,许多壁纸生产业厂家上调了出厂价格。在这种情势下,经销商的利润变得非常微薄,严重影响了经销商继续从事壁纸经销的信心。同时随着互联网商务的到来,许多经销商在网上开设店铺,这也使得经销商之间的竞争更加剧烈,市场环境更加残酷。
(五)服务方面
在壁纸销售过程中,壁纸企业并不是将产品销售就完成了整个营销过程。按照我国民族性格,很多有资产、有地位的人不愿意自己亲手进行壁纸安装体力劳动,他们更希望通过花钱雇人完成这项劳动。壁纸安装具有一定难度,对技术要求相对较高,所以壁纸安装一般由壁纸企业进行。但是,我国很多壁纸企业仍然以产品销售作为自身企业目标,对于壁纸安装等服务没有及时跟进,使得很多客户不愿意购买壁纸,极大打击了壁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六)行业标准
现在的壁纸行业还非常混乱,许多进口商品只是有外文标记,而没有按照国家法律规定进行中文标识,这给监管部门监管带来许多不便,在出现质量问题时,无法找到最终的责任承担者。一些小企业一味抄袭他人作品,恶意降低价格,扰乱市场环境。还有一些企业不能提供环保商品,而且商品的售后服务明显不到位。以上种种现象都因为壁纸行业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为了使壁纸行业可以得到更好发展,我国应当积极建立壁纸统一标准,使壁纸业可以规模化、集团化发展。
我国壁纸行业的改进趋势,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产品创新能力
为了提高国内壁纸的原创能力,就必须加强自主研发,而自主研发环节最重要的角色就是设计师,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其实就是提高设计师创新能力。为了培养出更好的设计师,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加强与国际设计师的合作。艺术没有国界,加强国内设计师与国外设计师的合作,可以提升国内设计师的设计水平,以设计出更好适用于国内市场的壁纸。
第二,以艺术类高校进行合作,成立专门的壁纸设计工作室。这样的做法可以直接为壁纸行业培养输送人才,为我国壁纸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加速设备原料自主化
为了更好地提升我国壁纸行业竞争力,除了对设计师进行培训外,我们还需要对壁纸原材料设备进行自主化经营,逐步淘汰国外产品,实现壁纸原材料全面国产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应当不断加强工艺技术创新;另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工艺人才培养。
(三)健全行业协会职能
为了使壁纸行业可以得到更好发展,建立壁纸行业协会,使其可以树立中国壁纸行业准则,加强市场准入,提升现有企业竞争力,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壁纸行业落后的局面。
一、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加强农业,做特农业”产业发展思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业产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优质烟叶产业。做大做强“金三明”烟叶品牌。突出发展“翠碧一号”特色品种和生态型无公害烟叶,保持年种植面积在40万亩以上,年产量6万吨以上。笋竹苗木花卉油茶产业。以竹山集约经营为重点,竹子现代科技园为示范,提高林地产出率,大力发展笋竹精深加工,大力发展苗木花卉和油茶产业。新建丰产竹林6.56万亩,种植苗木花卉2.9万亩,新造和抚育油茶林4.2万亩。畜牧水产业。加快发展肉牛肉羊规模养殖,同时积极推进产品深加工。全市生兔年出栏139.71万头,肉牛出栏4.25万头,肉羊出栏18.82万头,家禽出栏2515.13万只,水产品年产量6.4万吨。中药材产业。重点抓好紧缺中药材和制药企业所需的原料药材品种栽培、引进和示范。全市中药材面积达18.44万亩。食用菌产业。突出抓高海拔地区反季节和珍稀食用菌以及低海拔区域的草生型和城郊型“菜篮子”食用菌。全年栽培食用菌2.7亿袋,产量7.66万吨。果茶产业。加快品种结构调整,引进推广优质品种,发展水果加工和茶叶精加工,扩大名优茶种植面积。全年茶叶面积达24.66万亩,产量2.4万吨,水果面积114万亩,产量84.71万吨。建莲产业。进一步选育和推广优质高产建莲品种,与旅游观光农业相结合,加强深度开发建莲功能食品和医药原料,延长建莲产业链。
(二)产业经营水平不断提升
现有国家级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和品牌农业金奖企业各2家,省级龙头企业18家,市级龙头企业135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0亿元,带动农户44万户。先后有10个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7个县(市)列入福建乌龙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1个产品获得中国名牌产品,2枚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1个产品获得出口免检产品,4个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累计拥有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三品”认证产品251个,位居全省前列。
(三)产业适度规模经营不断扩大
全市培育形成泰宁县焦溪村锥栗、大田县大中村大薯、三元区炉洋村脐橙和沙县西霞村蔬菜等225个“一村一品”特色村。烟叶种植户数达4多万户,户均种烟9.82亩,其中20亩以上的种烟户有1984户。发展林业专业合作社149个,经营林地面积59万亩。生猪规模养殖场270个,年可出栏120万头生猪;规模养羊专业户155户,年可出栏12万头;蛋鸡规模养殖场达到13个,存栏30万只;肉鸭规模养殖场达到25个,出栏370万只。新增网箱养鱼1000个,生产能力吨。
(四)产业科技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全市乡镇均成立了“农业155”服务队,“农业155”信息员覆盖了行政村,形成一支贯通市、县、乡、村四级的联动工作队伍,加强对农业特色产业的技术指导服务。今年以来,全市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700余期,培训8.5万人次。组织一批科技特派员到农村推广农业“五新”、培育农业科技示范点(片),引进各类农作物新品种200个,建立新品种示范片5万亩,示范推广新技术13项,新肥料23.8万亩,新农药38万亩次,新机具578台套,购机补贴资金达3850万元。
(五)产业对外合作交流不断加大
连续七年在外地举办农业专场招商会,连续五年举办海峡两岸(三明)林业博览会。明台农业合作加快发展,引进涉农涉林台资企业66家,总投资1.65亿美元;引进一批中国台湾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推广面积达15万亩。清流中国台湾农民创业园正式升格为国家级创业园,引进台资企业22家,总投资6948万美元,引进中国台湾良种29个,引进中国台湾技术18项,推广面积3.5万亩。
二、存在问题
从调研的情况看,当前我市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
一是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偏少偏小,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值上亿元的仅有17家,占百分之12.6;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只占全省的百分之6.5和百分之9.7。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偏小,带动农户仅占总农户数的百分之23.8。一些地方的农业特色产品雷同,特色不鲜明,优势不突出,市场竞争力不强。加之企业、农户和市场之间衔接不够,产、供、销脱节,资源优势不能有效地转换成市场优势,造成有特色的`产业形不成规模,有规模的产业又缺乏特色。
二是特色产业科技服务人才缺乏,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由于我市地处山区,条件差、待遇低,农业科技人才留不住也引不进。目前,农村大多数乡镇农业技术服务网络不够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偏少,加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尚未形成规范、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造成了产前不能及时准确提供市场信息,产中不能及时有效技术指导,产后不能及时做好市场对接,这也不同程度挫伤了农民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
三是特色产业资金投入有限,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由于各级财力薄弱,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县乡不能拿出更多的资金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重要项目的发展。金融投入由于缺乏有效担保主体,农民自身房屋、土地又不能抵押,金融支农难以落到实处。农业又属中长期项目,季节性强,回报率低,难以激发社会各界的投资热情。同时,农民对农业生产的投入很有限,使有特色的产业形不成规模,从而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对发展特色农业的认识
政府和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特色农业对于发挥我市地域和资源优势,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切实加强对发展特色农业的领导。要紧紧围绕“加强农业,做特农业”的产业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我市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主攻方向和目标任务,认真落实三明市发展现代农业行动计划。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有力促进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要加强运作,打好海西、老区、苏区牌,争取中央、省上对农业特色产业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要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促进农村耕地、林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激活发展特色农业动力,做大做强做优我市农业特色产业。
(二)创新经营方式,提升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把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的成长型企业纳入培育扶持范围,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支持、政策性贷款贴息等办法做大规模。健全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带动生产基地建设,延伸产业链,增强辐射带动作用。要加快特色农业的示范乡镇、示范基地建设,着力发展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产业乡村,推进产业化规模化经营。加快发展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大力培育一批国内知名的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监管体系、信息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鼓励龙头企业创办互助合作组织,推动龙头企业与农民利益的紧密结合、专业合作组织与市场开发拓展的紧密结合,完善龙头企业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三)推进科技创新,提高特色农产品科技含量
政府要逐步构建完善市农科所、农作物选育创新平台、国家及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食用菌菌种繁育中心、清流花卉良种培植繁育中心、闽台林业研究所、闽台林业科技交流培训中心等一批农业科技研发推广机构和创新平台,尽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转高效、支撑有力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体系。要突出抓好农产品深度加工,大力扶持现有果蔬、畜禽产品和林产品及生物医药等重点加工生产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发展科技型企业。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优选引进一批农产品加工高新技术企业,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加大对明溪南山、沙县柱源等10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资金投入和农业“五新”推广力度,确保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发展特色产业中起到先行先试的作用,成为农科教结合示范基地、新品种和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
(四)创新服务机制,提升特色农业服务水平
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和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产品质量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着力解决基层农技人员缺少和工作经费不足等问题。切实抓好乡镇“三农”服务中心和村综合服务站建设。要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一批在建及新建大型农产品市场建设。加快农村市场信息化建设,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购销对接等服务。要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供销合作社、种养大户、科技人员、返乡创业农民等领办或创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并在财政补贴、税收、用地、用电和“绿色通道”等方面予以支持。要加大对农业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认真解决农民和农产品企业贷款难融资难问题,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五)突出明台合作,实现明台特色农业优势互补
要以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为平台,突出林业成果转化、生物农业产业对接和生态旅游观光等,加快实施林产品加工等六个合作区建设,努力打造全国林业对台合作示范区和全国林业改革示范区。以清流中国台湾农民创业园区升格为国家级园区为契机,不断扩大合作交流范围,全面提升明台农业合作层次,努力在招商引资、农业特色产业开发、农业科技合作,特别是农业“五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物流业、观光休闲农业等领域取得新突破。要积极构建明台交流合作平台,加强和鼓励两岸农业企业、农业学校和农业科学研究机构、农业推广单位携手合作,建立农业产、加、贸一体化合作模式,研究开发农业新技术、新产品,开拓新市场,促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视和加强家庭教工作,对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目前我们的妇女儿童发展五年规划正在起草中,为了更好地发挥本部门的特点,服务好更多的家庭,近期,我县妇联就我县家庭教育现状开展了实践调研。
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由县妇儿工委牵头,县妇联、县教育局、县卫生局、县民政局等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密切合作,紧紧围绕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为目标,以提高家长素质为主线,全面深入地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使得我县的该项工作随着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而水涨船高,齐头并进,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一)重视家长学校建设,夯实家庭教育工作基础。
五年来,结合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我县不断完善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全县家长学校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目前,我县村(居)和学校家长学校创建率为100%(城乡社区474个,幼儿园、小学、普通中学和职业中学共计232所),家长学校面向辖区,开展了灵活多样,融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教学活动,增强了家长学校的吸引力,促进了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一体化。
(二)抓好活动载体推动,丰富家庭教育工作内涵。
广泛开展以“科学家教进社区、进校园”为主题的家庭教育主题活动,组建县家教讲师团,开展菜单式选学,邀请省、市家教讲师团成员为留守儿童家庭举办家庭教育巡回讲座。开展“好爸好妈好孩子”评选表彰、“传美德树家风我爱我家乐成长”家教情景剧视频大赛等活动。在寻找最美家庭的过程中,开展了家风家训评比宣传展示活动,评选出家风家训格言860条,好家风故事231个,充分发挥了“榜样”的引领和教化作用,为家庭教育工作增添了活力。
(三)关注重难点问题,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我县以流动、留守、孤残儿童为重点,联合相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一方面,依托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妇女儿童之家等公共服务阵地,为留守流动儿童及其他困境儿童提供托管、家教指导及关爱帮扶服务,并通过学校和相关机构督促留守儿童家庭履行监护职责,及时弥补留守儿童的监护和教育缺陷;另一方面还把弱势群体的家庭教育与关爱项目结合起来,在给予物质帮扶的同时,从心理方面也给予他们关怀和疏导,定期入户了解相关情况,帮助孩子培养兴趣,增强生活信心,收到了较好效果。
(四)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参与,扩大家庭教育工作覆盖面。
牵头成立家庭教育协会和儿童教育协会等女性社会组织,引导其开展服务,扩大受益面,同时通过服务外包,促进服务专业化。以“__”公益服务项目实施为依托,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其中蒲公英公益服务中心组织实施的“书香满屋”亲子阅读共成长行动,受益群体为该社区3-6岁儿童30人。规范巾帼志愿注册登记管理,大力培育巾帼志愿者队伍,充分利用他们的专业职能,打造服务妇女、儿童、家庭的最大公益人才库。
在工作开展的同时,我县家庭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城乡间家庭教育工作发展不均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调发展、形成合力方面有待推进,部分家长在教育观念、知识和方法上仍存在误区,市场化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亟需规范。
20xx年,县将紧紧围绕中央及省、市委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按照省市妇联工作部署,牢牢把握全县家庭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以及广大家庭的新需求,抓住重点、突出特色,多层次、多渠道开展该项工作。
(一)要搭建一个平台,即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平台。
充分妇联发挥牵头指导作用,在现有的各类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妇女儿童之家等阵地的基础上,补充健全自上而下、多元合作的阵地网络,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平台。要最大限度整合社会资源,调动与家庭教育相关的服务机构、媒体、企业等社会各界投身家庭教育事业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发挥应有的社会职能。
(二)培育两个家庭教育社会组织,即家庭教育协会和儿童教育协会。
要鼓励发展家庭教育社会组织,延伸家庭教育服务平台,发展家庭教育公益项目,开展家庭教育应用研究、骨干培训、指导服务,满足家庭教育工作发展需求。妇联要加强与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的社会组织合作,引入专业社工服务,多措并举,促进家庭教育社会化进程,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资源共享的家庭教育体制。
(三)抓好四支队伍建设,即家庭教育指导者队伍、家庭教育讲师团队伍、家庭教育志愿者队伍、基层辅导员队伍。
要积极吸纳教育、心理、法律、卫生保健等多学科、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优秀家长充实家庭教育指导者队伍,广泛吸纳热心家庭教育工作、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社会各界人士加入家庭教育工作志愿者队伍,不断充实家庭教育讲师团人才库,实现师资联网、资源共享。要建设一支拥有良好素质、丰富经验、朝气活力的基层辅导员队伍。要定期开展对他们的专题培训,明确任务,开展家庭教育交流研讨会,打造我们独特的家庭教育品牌团队,为全市的家庭教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师资力量。
(四)打造一批活动品牌。
各级妇联可围绕争创示范家长学校开展创建活动;各家长学校可推出“四点半课堂”等精品课堂;各家教讲师团可推出“正面管教”等精品课程;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可积极参与“__”公益服务项目等等。
引领青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八字真经”投身“四个全面” 。根据《关于开展20xx年吉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百基千队服务万村行动”》的通知精神,吉林建筑大学城建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决定于20xx年7月15日-7月21日到吉林省洮南市桥南村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基层桥南村,科技支农我先行”社会实践小分队在指导教师盛群、尹建平的带领下,以及学生队伍的中坚力量,党带团建,协同开展。通过前期调研和社会采访,我们准确的把暑期社会实践目标定在了洮南市桥南村。
一、活动前期调研
(一)前期调查
利用假期期间,小分队成员刘叶、侯奉坤在指导教师盛群、尹建平带领下前往本次社会实践地点吉林省洮南市桥南村,进行前期的实践调研。小分队从以下的几个方面进行调研:
1、调查洮南市及桥南村的发展史,并采集相关图片信息。
2、联系村干部配合社会实践活动的进行。
3、调查洮南市桥南村的发展历史及风土人情。
4、与村民进行沟通,以便更好的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研。
5、与当地报社联系、洽谈报纸的可行性与相关事宜。
(二)当地城市背景
1、洮南市隶属于吉林省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端,白城市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1°38′-123°20′、北纬45°02′-46°01′。东邻大安市,南接通榆县,西与内蒙古自治区突泉县为邻,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相连,东北和白城市洮北区接壤。总面积5102.8平方公里,总人口44万人。20xx年,洮南市经济发展迅速,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96亿元;一般预算全口径财政收入5.8亿元。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4.16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753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26元。
2、桥南村位于吉林省洮南市西北部,南距松原市区10公里,北面接壤北大坝,洮儿河分支穿过村子。全村面积10平方公里,人口5千人。桥南村是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的村子。村内具有当地著名洮南香酒厂分厂及蒙牛旗下奶站。在改革开放后桥南村人民以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完成了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
3、通过前期实地调研及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到吉林省洮南市桥南村村民对田地的面积测量,田间道路的修建及村中危房该如何改造等问题存在疑惑。经过多方面考虑,土木工程系将暑期社会实践地点定在了洮南市桥南村,并确定主题为“走进基层桥南村,科技支农我先行”。
二、活动日程
(一)7月15日,召开队员动员大会,分组编队,分配任务,明确职责,并签订安全承诺书。负责人联系桥南村相关人员,确定具体信息。
(二)7月16日上午,在长春火车站集合,乘坐长春白城火车,转乘白城洮南客车。历经7个多小时的车程,小分队成员到达洮南市桥南村。经过了简单的休息之后,到达桥南村村委会,在村委会做前期动员,同时聆听村主任对本村的现状分析及对未来的展望。
(三)7月17日上午8时30分,土木工程系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来到农田,与村民一起劳作。做到与村民们“同行同吃同住”,真正感受从农活中带来的艰辛与收获。
(四)7月18日上午,小分队成员在当地领导的带领下,结合专业知识,进行土地丈量和道路勘测,并提出专业化建议。
(五)7月19日上午,结合当地政府对危房的改造计划,对村中危房进行统计并提出改造方案。下午,拜访洮南好人代表“马淑云”同志,学习雷锋精神。
(六)7月20日,开展主题为“走进基层桥南村,科技支农我先行”的座谈交流会。
(七)7月21日准备离开,召开内部总结会议。
三、总结与感悟
(一)7月17日上午,小分队深入基层帮助村民干农活。小分队成员分成两组,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来到农田里,一组帮助村民采摘蔬菜,另一组则帮助除杂草,同学们积极向上的劳作精神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好评。农活实践活动结束后,从小在城市长大的队员苏展超感叹道:“我终于体会到农民的`辛苦了,我为我以前浪费粮食的行为而感到羞愧,我想这次以后我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了。”此次深入田地农活实践行动让队员们了解到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同学们在付出辛苦汗水的同时也更加坚信了大学生应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今后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的决心。
(二)7月18日上午8点,土木工程系社会实践小分队秉承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态度来到桥南村一处即将动工修建的路段进行道路勘测。勘测现场由带队老师盛群指挥,其他成员各司其职,有的负责测量工具的搭建和摆放,有的负责现场观测,还有的负责记录数据,虽然当天的气温很高,但是同学们毫不怠慢,测量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经过一上午的努力,小分队完成了整条路段的勘测工作,并于午间休息时将测量数据转交给了当地政府,政府人员表示他们会充分参考我们给予的建议,同时也非常感谢我们大学生为桥南村新农村建设所作出的贡献。
(三)土木工程系社会实践小分队在村民那儿了解到,近两年来,桥南村在政府惠民政策的扶持之下,村里300多处住房基本全部改造,但由于种种原因,仍有10多家土房。于是在7月19日上午,小分队再次来到桥南村进行危房数量统计和实地照片的拍摄。统计结果显示桥南村共有13处危房,绝大多数为土房,平日里的大风大雨给村民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中午,小分队召开危房改造讨论大会,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为13处危房设计出了理想的改造方案。
(四)7月19日下午,带队老师盛群在采访马淑云同志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马淑云,女,1946年4月生,中共党员,洮南市洮府乡桥南村党支部副书记、妇女主任。18岁入党,后来一直在大队工作,初期任大队保管员,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任妇女主任至今。1998年洮南市遭遇特大洪水。在抗洪抢险的日子里,时任村长的马淑云天天巡逻在一线,曾同突击队员一道连续5天奋斗在国堤上,成功阻止了洪水进入市区……马淑云,一个年近古稀之人,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她时刻将老百姓的冷暖装在心里,举过头顶,她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实际行动秉持了共产党人的德行与操守。马淑云的事迹感动了在场所有的队员,更加激励了大学生关注身边发生的微末小事,更多地关心身边的亲朋邻里和陌生人。
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亲民政策的体现,是一项惠民工程,《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因此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是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的必然要求。这是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后,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重大举措。下面我就如何做好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工作,谈几点思考:
一是切实开展城市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学习和宣传。
为了使免除城市义务教育中小学学杂费这项政策家喻户晓,做好全面的学习和宣传,认真组织中小学校、相关部门开展学习,充分了解和掌握相关政策。与此同时,通过印发传单,召开学生家长会、通过电视、广播等进行宣传,利用校园广播、板报、专栏等形式,对国家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学杂费的政策进行大力宣传,让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对免除中小学生学杂费有了基本的了解,使这一国家惠民政策深入人心。向教师、学生及家长宣传有关收费方面的政策法规,实行收费项目公开、标准公开、程序公开,通过校务、政务公开,统一使用收费卡等措施让家长放心,社会满意。
二是成立领导小组。
为了更好地落实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工作,相关部门要制定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方案,专门成立以财政局、教育局负责人参加的城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对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工作进行总体指导、安排、布置。
三是教育局与各校签定《治理乱收费责任书》,加强治理乱收费工作的组织保障。
为了有效地开展好治理教育系统乱收费工作,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并要求各校都要成立专门的治理乱收费工作领导小组,自上而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严格制止乱收费,不断规范学校收费行为。治理中小学乱收费是一项复杂性工程,只有坚持“群防群治,纠建共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四是实行学校收费“收支两条线”,按月上报用款计划。
为加大对收费收支的管理力度,对乡镇、街道管辖的学校取消帐户,实行会计核算,成立财会核算中心,区管学校实行会计统一核算,将收费收入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外收费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为了保证落实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工作,对免除学杂费资金加强管理,对学校提出明确要求,按月上报用款计划,拨付的资金在使用上要符合预算,要用于保证学校的正常教育教学上。
五是加强城市中小学的编制规范经费预算。
对各学校校长及财务管理人员进行详细的政策培训、预算编制培训工作。积极协调政府,按要求实施城市中小学的编制规范经费预算,加大学校校长、财务人员开展了政策培训和预算编制培训,积极筹措资金以保障按计划足额拨付到位。对城市各中小学财务管理人员编制经费预算进行培训,并提出明确要求,在保证教师5%培训费、学校取暖费后根据学校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本学期支出,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既要保证学校正常运转所需的基本支出,解决吃饭问题;又要考虑到学校长远发展所需的重点支出,解决建设问题。
六是把好监督关。
通过明查暗访、随机抽查、问卷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掌握各校收费情况,同时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学生家长代表作监督员,加大审计和监督力度,确保了年度城市义务教育专项经费的使用,城市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并及时拨付到位,杜绝出现截留和挪用的现象。
20xx年xx月xx日
作者:
邮编:电话:
衡水是传统农业大市,农业农村经济在我市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我市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发展较快,但农业现代化仍较为滞后,如何在“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加速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四化同步”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为此,我科结合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完成了这篇调研报告。
一、衡水市自然地理和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总面积8815平方公里。全市属黄河冲积平原,海拔15-30米,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明显。年平均温度12.6摄氏度,年均降水量524毫米,年平均日照2616.8小时,无霜期为200天左右。衡水市下辖11个县市区、1个工业新区和衡水湖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全市总人口442.4万,其中农业人口340.2万。全市耕地面积85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15万亩,占耕地面积83.4%。衡水市农业资源丰富,是传统的农业大市,人均粮、棉占有量多年来一直位居全省第一,是河北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20xx年全年粮食播种面积892.5万亩,总产量378.9万吨。其中:夏粮183.3万吨、秋粮195.6万吨。棉花播种面积196.5万亩,总产量15.1万吨。油料播种面积44.6万亩,总产量11.1万吨。全年蔬菜播种面积达126.4万亩,蔬菜产量438.1万吨。瓜果播种面积19.5万亩,产量77万吨。全年肉类总产量38.5万吨,全年禽蛋产量29.4万吨,牛奶产量9.6万吨。基本上均呈增长态势。畜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3.5%,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58.9%。
二、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历史的概念,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化农业。建设现代农业,是改造传统农业、发展农村生产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
三、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条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非常重视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始终坚持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全市农业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经营效益明显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为发展现代农业打下坚实基础。20xx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提高,粮食总量达到378.9万吨,实现九连增;棉、油生产稳步发展;“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38.5万吨、29.4万吨、9.6万吨,分别增长2.0%、0.1%和13.3%;农民收入大幅增加,人均纯收入达到6167元,比上年增长15.2%。
(二)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逐步形成。畜牧业、蔬菜产业与粮食产业共同构成了全市农业经济的三大支柱。一是到20xx年全市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发展到8396个,优质奶源基地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饶阳、武强、桃城、武邑的奶牛、肉牛,安平、深州、饶阳、景县的瘦肉型猪基本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二是20xx年设施蔬菜面积种植达到82.6万亩,外销占比达到72%,形成了桃城区、武邑、武强、饶阳、阜城西瓜、故城、冀州等一大批特色蔬菜生产基地。三是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提高到98%和73%,武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及养元智汇、格林新大陆、顺尧、汇源、东方绿树、津龙、京安等产业化龙头企业健康发展,农产品优质率、加工转化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高,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创建特色产业为主体的农村经济格局为重点,积极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效果明显,截止到20xx年3月底,全市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4999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46家,市级示范社100家,覆盖了种、养、加、储运、农机、中介等各行业和粮、棉、油、肉、蔬菜、禽蛋、奶(肉)牛、林果、毛皮等产业及所有特色乡村,农民专业合作社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重点龙头企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目前,全市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分别达到了3家43家,其中国家级重点企业新增1家,省级重点企业新增11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18家(20xx-20__年度),20xx至20xx年度的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申报和初评工作也已基本结束,从初评情况看,达标企业总量已超过300家。
(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旱作农业、以工代赈、巩固退耕还林、衡水湖湿地保护等一大批强农惠农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村内街道硬化,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工程,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农村通信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生活条件。到20xx年共建成农村五保供养机构43所,农村互助幸福院1039家,改造农村危房1.48万户。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62.4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得到保障,阜城县、安平县、桃城区、武邑县实现整县推进。
(五)农业科技转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以来我市始终坚持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步伐。重点推广良种良法配套、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生物防治等一批增产增收和标准化新技术,扎实开展多种方式的农民种养知识培训,有效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着眼京津市场,生产高质量、高标准、无药残、无公害的畜禽产品。
四、发展现代农业的有利因素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更加有利,机遇难得。
一是国家经济环境继续看好。国内经济总体向好,并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在国家不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土地和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粮食等农产品价格将保持持续上涨态势,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确保粮食供给稳定、储备充足。
二是国家政策支持更加强化。期间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在完善现代农业体系、强化农业科技和人才支撑、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水平、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农业资源和生态保护、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等方面制定各种扶持政策。
三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引领推动作用更加明显。近几年我市工业化快速发展,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现代生产要素和管理手段。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为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时机。城市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扩大农产品消费需求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四是科学技术支撑作用进一步强化。随着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加强、先进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安全标准体系的建设,农业科技服务组织得到大力发展、农技人员素质进一步提高、科技入户率明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稳步提高。
五是我市区位优势日益突出。衡水是京津冀都市圈中离北京、天津最近的城市之一,特有的区位优势使我市成为京津地区重要的农副产品供应基地,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棉花生产基地。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深入推进,三省市的经济合作更加密切,为我们更好地利用京津的技术、人才、资金、信息、市场等资源发展我市农业农村经济提供了良好机遇。
五、制约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我市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初级阶段,推进现代农业仍将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
(一)环境资源约束加剧,保障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生产对各种自然条件所带来影响反应敏感。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灾害频发、病虫害、疫害几率增高问题给农业生产带来极为不利影响,同时工业废物的排放及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地力降低,农产品产量质量同步下降等问题,而且我市水资源量匮乏,仅占全国人均的6.7%,且高耗水的粮食作物在我市农业种植结构中长期占较高比重,资源性缺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二)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比较效益偏低的矛盾较为突出。自去年以来,国内部分农产品价格波动幅度较大,致使不少农民遭受损失,与此同时,农业生产要素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农民面临着更多“高成本”风险,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价格上涨,用工费、柴油价格上涨,使种植成本提高,种粮比较收益依然偏低,农民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
(三)农业劳动力素质仍需进一步提高。随着农业生产引进的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增加,由于农业劳动力素质偏低,农民技术准备不足导致的技术风险日益突显。
(四)农户生产组织化程度较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明显。虽然随着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年增加,但是农户仍然是农业生产的主体,规模小、数量多、生产分散仍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之一,农民专业合作社仍存在规模小,管理方法不规范,作用发挥不大等问题。
六、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现代理念,推动思路创新
发展现代农业,要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不断创新发展思路、组织形式和推进手段,现阶段要特别注重以产业化、工业化思维和项目化手段推进全市现代农业发展。
产业化思维就是运用社会化大生产的理念,把农业作为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整个大产业链条中的一环,从产业之间内在联系和要求出发,延长和拓展产业链,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工业化思维就是把工业管理理念、组织方式、营销手段、科学技术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推动农业企业化管理、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
项目化手段就是以项目为载体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把农业投资经营活动按照投资项目方式进行运作,可以实现科学论证和合理组织,有效提高投资效益,同时也符合当前政策要求,有利于争取国家支持。
(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1、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粮、棉、油是我市的传统农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主要农产品产量成倍增长,全市粮、棉、油人均占有量已经位居全省、全国前列。当前,我市传统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占地比重偏大和比较效益低。目前,全市粮棉油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高居90%左右,其中粮占70%左右;受价格、生产成本和经营方式等因素的影响,粮棉油的比较效益明显低于蔬菜、果品和畜牧等其他产业。粮棉油占地比重偏大势必挤压其他产业发展空间,并影响到农民收入,从长远看并不利于粮棉油产业的发展。改造提升粮棉油传统产业一是通过增加投入、主攻单产等措施,在保持粮、棉、油总产量稳定增长、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其占地比重。二是优化粮棉油产业布局,适当向优势区域集中。粮食生产要抓好粮食生产核心区和万亩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实现集中连片开发,开展粮食稳产增产行动,建成一批吨粮县。棉花生产逐步向冀州、故城和枣强优势产区集中,重点抓好深州、饶阳和安平油料基地建设,形成一批规模产区。
2、大力发展特色主导产业。生猪、奶牛、肉牛、禽蛋、蔬菜、瓜果、园林水果是我市7个特色产业,我市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为特色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发展前景广阔。加快特色产业发展,要科学合理确定特色主导产业数量、发展规模和空间布局。特色产业不在多而在专,不在面广而在量大,要打破县、乡、村行政区域界线,按照经济区划配置资源,优化生产布局,推动“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发展,使特色农产品生产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向配套设施最完善、生产条件最好、发展潜力最大、优势最明显的区域集中,逐步形成专业化生产格局。对现有已经形成生产优势的“点、片、线”要促其转化升级,尽快聚点成片,集片成区,扩线成带,完成数量扩张。在优势产区完善道路、市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引导生产要素聚集,抓好特色产业示范区建设,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3、延伸农业产业链条,着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是现代农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不仅可以实现农产品递延增值,还可直接带动农业提质增效。农产品加工业在我市目前仍然是短板,特别是精深加工领域。根据全市农产品资源条件,应着力打造七条加工产业链:一是粮、油精深加工产业链。重点发展食品生产,积极开发食品、医药和化工等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二是肉类加工链条。大力发展肉类精深加工,重点是分割肉、冷却肉、精肉和熟肉制品。三是棉花加工产业链。重点发展高支纱、高档服装面料、纺织品服装等档次高和出口创汇产品。四是果品深加工链条。开发生产果汁、果汁饮料等深加工产品。五是蔬菜加工产业链。重点开发净菜、腌渍菜、脱水菜、速冻菜和蔬菜罐头等。六是奶加工产业链。重点开发奶制品和高档奶产品。七是林产品加工产业链。重点发展板材生产。
4、拓展农业产业功能,积极发展生态、观光、休闲旅游新兴农业。我市靠近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等大城市,交通便利,位置优越,又有衡水湖等旅游资源,发展生态、休闲观光农业大有可为。要抓住游客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心理需求,以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特色种植园、生态养殖园、林果产业基地为依托,拓展休闲观光新功能,开发旅游项目,发展各种形式的休闲、体验、观光农业,使农业功能从单纯以生产功能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文化多功能融合转变。
(三)推进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创新
目前,全市农业仍然是以农户为主的分散经营模式,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由此导致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这就需要不断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1、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要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围绕支柱产业,加快发展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重点骨干龙头企业,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二是加快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按照产业化经营思路,加快推进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推进“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发展。三要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利益共同体。
2、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要在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时,把工作着力点转到制度完善、规范管理和提升经营服务能力上。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运作率,加强规范化管理,开展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化经营。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商标、申请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在自愿基础上组建联合社,提高生产经营和市场开拓能力。
3、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增强农业公益性服务能力。加快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创新运行机制,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二是大力发展农业经营性市场化服务。培育壮大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提升农机作业、技术培训、农资配送、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能力。
4、健全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向生产和经营能手集中,大力培育和发展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
5、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示范区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抓手,是用产业化、工业化理念,以项目为手段抓农业的具体体现。一要坚持规划先行,合理确定区域范围、产业布局、功能分区和建设内容,要突出农产品加工园区规划编制。二要把种养、加工、营销、休闲观光等产业进行功能分区,合理布局,形成一体化产业体系。三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资金整和,对示范区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新品种开发引进、多功能拓展给予集中支持。
(四)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对高效种养、节本增效、农业节水、植物保护、疫病防控、加工储运、农机等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加强农机、农艺、信息化互相融合,提高适用性和有效性。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完善市、县、乡三级科技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增强服务功能。鼓励农技人员下乡开展科技创新,同时重点培训种养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社领办人等。
(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抓好引水农灌工程、节水工程建设和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着力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建设,建成一批集中连片、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齐全、田间道路通畅、林网配套、科技先进适用、优质高产高效的高标准农田。
(六)开展农业劳动力素质教育,加快培养新型农民
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切实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供智力支撑。
(七)健全现代农业的投入机制
一是增加市、县两级财政投入。把改善农业基础条件作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保证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加大对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二是要抓住国家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机遇,千方百计多渠道争取资金。三是拓宽农业投入来源渠道。进一步优化农村投资环境,在征地、用水、用电和贴息、补助、参股、担保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社会资本和信贷资本更多地投向农业。四是加快农村金融组织、产品和服务创新,扶持农业信贷担保组织发展,扩大农村担保品范围。加快发展农业保险,健全农业再保险体系。
20xx年,对于中国移动通信业而言,无疑是经历着产业深刻变化,进一步走向成熟的一年.无论是从移动通信业资费的大幅下调、手机设备的市场演化、服务项目的调整、服务质量的逐步改善,还是移动通信业运营体制改革的深化及加入wto脚步的临近等方面,移动通信业在取得良好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的不足之处。表现在市场发展上,移动通信用户进一步快速增长,运营企业市场竞争态势更趋合理,为中国移动通信业跨入新世纪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本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通过对北京市城八区302位普通消费者的调查,就20xx年北京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水平、发展状况以及消费者对20xx年移动通信市场重大事件的认知、态度和市场现状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可推论北京城八区18—50岁的普通消费者,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状况、市场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20xx年末移动通信市场现状
手机普及状况。调查显示,北京市18—50岁的人群中,有略超过半数(52.2%)的被访者使用手机,可见至20xx年底,北京市场手机的发展水平是比较高的,占经济活动型人口的一半左右。不同年龄消费者手机的拥有率存在较大差异(见表1),调查显示,18—29岁,30—39岁,40—49岁手机拥有率分别为43.4%、68.2%和43.2%,假定50—54岁年龄组与40—49岁相同,以北京市三年龄段人口年龄结构比重进行加权平均,则大致可推算20xx年底北京市城八区手机普及率约为30%,即每10个人约拥有3部手机。以北京城八区拥有650万人口计,城区手机用户达195万。
消费者特性。
就消费者而言,除年龄外,不同性别、学历、职业和以往的人群手机的拥有情况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
调查显示:
就性别而言,男性拥有率要明显高于女性,近六成(59.7%)男性被访者拥有手机,女性被访者则为四成强(43.2%);
就年龄而言,30—39岁的中青年消费者拥有率最高,超过2/3,18—29岁,40—49岁组拥有率要低得多;
就学历而言,随学历升高,拥有率显著升高,特别是以高中与大专学历为分界点,差异明显,即手机拥有者主要集中在大专以上学历人群,高中以下学历较少;
从收入水平看,随收入升高,手机拥有率明显升高,以月收入3000元及1500元为分界点,月收入3000元以上者拥有率高达90%左右,1500元以下者为12—30%,低于平均拥有率,1500—3000元者为65%左右,亦高于平均拥有率。
从职业类型看,手机拥有以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为最(80%左右),其次是个体业主、自由职业者和公务员(60—70%),再次是专业技术人员和普通职员(50—60%),工人和服务人员拥有率最低,仅为5%左右。
可见,手机用户群主要集中于30—39岁,大专以上学历月收入在1500元以上尤其是3000元以上的消费群体,值得注意的是月收入达到1500元的中等收入人群正日益成为手机大众化趋势的主要目标消费。
对于北京市场的两大运营商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原中国电信,下同)和中国联通,二者的消费群体在年龄上存在某种细微差别,比较而言,中国联通更受18—29岁的青年人群的青睐,而中国移动通信更受30岁以上中青年和中年人群的青睐。
手机品牌。
调查显示,20xx年底,北京手机市场的品牌分布状况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太大的改观。传统三强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仍然占据市场的领先者地位,三者总和市场占有率超过80%,其它品牌均难以望其项背。其次是西门子、飞利浦、三星等第二集团品牌,市场占有率10%左右,其它品牌还有松下、阿尔卡特、高通等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均很低。在电信长城cdma手机中,除摩托罗拉外,主要有三星、高通等品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20xx年是众多国产手机厂商发动大规模广告宣传攻势的一年,但北京的市场现状仍然未能给国产手机留下太多的市场空间,国产手机市场业绩不佳,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其技术、宣传和服务策略等方面的原因,如何做好国产手机这篇大文章,在手机市场上分一杯羹,其路还正长。
20xx移动通信发展状况
移动通信发展态势。调查显示,所有拥有手机的被访者中34.4%在1998年前购买手机,40.9%在1998年内购买手机,24.7%在20xx年内购买。可以看出,近几年中,1998年是手机增长最快的一年,虽然调查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差,仍足以表明1998年内北京手机的增长率近乎翻了一番。事实上,全国手机用户在1998年内亦从1000万增至万。进入20xx年,虽然手机市场仍处在高速增长之中,但增长速度已显著放慢,从调查看,20xx年北京市场增长无论从绝对数量还是相对速度均较1998年有所放慢。在北京这样经济较发达的'特大城市,手机普及率几近30%,虽然年内手机入网资费持续下调,但其它资费如通话单价和月租费等仍保持不变,手机增长放慢是不难理解的,但以此推论全国市场的发展趋势则失之偏颇。因此,在北京这样手机普及率较高的大城市,为促进手机的持续发展,进一步降低手机的使用成本包括通话单价、裸机价格、入网费和月租费等长期成本,将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手机消费群体特性及其趋势。就20xx年购买手机的消费者自身特性而言,从性别看男性仍高于女性,分别占55%和45%左右;从年龄看,以18—29岁和30—39岁的青年人和中青年人为主,分别占43%左右;从学历看,以大专以上学历特别是大学以上学历为主;从收入看,则以月收入1500—3000元者为最多,其次是月收入3000—5000元者和800—1500元者。与1998年购机者相比,20xx年购机者表现出了一些明显的趋势。
(1)虽然女性购机者仍处于少数,但女性购机者越来越多,从36.5%增至45.1%。
(2)购机者年龄分布趋向于分散,从集中于30—39岁的中青年人群逐步分散至18—29岁青年人和40岁以上的中年人。
(3)购机人群继续集中于高学历人群,但趋势已不很明显,这可能与北京消费者普遍具有较高学历有关。
(4)由于手机各种价格的持续下调,手机消费日益大众化,使手机能够为更多的中低收入者购买,表现为20xx年购机者进一步趋向中、低收入者,且分散至各个收入阶层,而高收入者由于普及率高,购机比重反而下降。
消费者运营商及手机品牌选择。调查显示,与1998年相似,20xx年购机者的运营商选择基本状况仍是移动通信公司多于中国联通。电信长城cdma选择比重仍很低,但与1998年相比,20xx年消费者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选择略有下降(约2个百分点)。中国联通则略有上升(约3个百分点),电信长城cdma稳中略降。中国联通的缓慢上升,显露出移动通信市场正缓慢发生着有利于消费者的市场竞争态势。从消费者的手机选择看,除传统三强仍居主导地位,且摩托罗拉有进一步加强之势外,手机选择进一步多元化,处于第二集团的西门子、飞利浦、三星等品牌有所上升,升幅为1—4个百分点不等,而国产品牌则仍是雷声大,雨点小,消费者选择很少。
消费者购买行为。中国移动通信业发展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早期的手机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需要更换手机(保留原号)或者新购手机重新入网,淘汰原有手机。20xx年新购手机中,这两种情形比较明显。调查表明,20xx年内平均每售出6部手机,就有一部是新购手机入网,淘汰原有手机(包括原号),一部是新购手机,替换原有手机,其余4部是首次购买手机入网。其中,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用户而言,淘汰原有手机而入网和替换手机的比例分别为9.1%和18.2%,首次入网者占72.7%,中国联通用户首次入网占58.8%,淘汰和替换原有手机分别占23.5%和17.7%。均为新入网或淘汰原有手机入网,而无替换手机的情形。
购买价格。调查显示,20xx年手机市场裸机价格在进一步下降的同时,价格差别很大,有的高达6000元以上,有的则低至1000元左右,这与手机市场进一步细分化,产品/服务功能逐渐拉开档次密切相关。裸机平均价格则降至XX元左右,这也是手机购买者逐渐向中低收入阶层过滤的主要原因。至于入网费,20xx年内两次下调,其中中国移动通信公司分别下调至1000元和700元左右,平均为920;中国联通则分别下调至780元和300-500元左右,平均为580元左右。总体而言,调查表明最低为300元(电信长城cdma手机除外),最高亦不过1250元,平均水平约为780元。
20xx移动通信市场主要事件消费者认知
20xx年移动通信市场热点不断,内容涉及资费政策、运营商服务、手机终端以及中美wto电信协议等诸多方面。调查显示,被访者认知最高的事件是手机资费(入网费)下调(83.4%),其次是中美wto有关电信协议的基本内容(74.2%),再次是双频手机进入市场(64.7%)和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从中国电信剥离(51.9%)。被访者认知较高的还有上网手机(41.7%)和联通手机直拨ip电话(38.3%)。电信长城cdma手机话费降价一半(34.9%),预付费sim卡手机的推出(32.2%),网上拍卖手机(31.9%),手机点播信息增值服务(26.4%)和联通手机免费邮寄话费清单(26.1%)等认知度都不高,位居最后。纵观以上热点问题,可以看出,被访者认知度最高的是有关移动通信的产业政策问题,特别是资费政策,显示消费者对手机资费政策的关注。电信长城cdma手机由于用户规模小,其热点政策影响小,故认知度不高。
其次是对各类手机产品的关注,特别是去年年初就已成为热点的双频手机的推出,年内大肆广告宣传的国产手机的推出等。对于运营商推出的一些服务项目如预付费sim卡手机,手机点播信息增值服务及交费服务等认知不是很高,一方面显示消费者对这些问题不是很关注,同时亦显示运营商推出的服务宣传不够或目标受众有限。至于被访者对上述热点事件印象最深的三件事,结果表明,印象最深事件的排序与被访者的认知基本一致,印象度最高的是手机资费(入网费)下调(70.8%)和中美wto电信协议的基本内容(39.2%),其次是中国移动通信公司从中国电信剥离(34.7%),双频手机进入市场(22.3%)和国产手机进入市场(22.0%)等,蓁各项排序基本与认知度排序基本一致。
20xx影响手机购买的原因及消费者对市场现状的评价
调查表明,20xx年,影响被访者购买手机的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双向收费不合理(63.6%),其次是有替代品(54.5%)、本人用不上(39.2%)和通话单价偏高(34.3%)、再次是裸机价格偏高(26.6%)、入网费偏高(15.4%)和月租费偏高,其它原因如服务、话音质量等不是很重要。综合起来看,除去有替代品和本人用不上等无需求原因外,影响潜在消费者购机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价格,特别是通话单价,而双向收费归根结底还是手机的通话单价问题,这已成为购买使用手机的最主要障碍。对于话音质量、运营商服务质量等,由于潜在用户未使用手机,则仅是购买使用手机后才会考虑的问题。
不同年龄、收入水平的潜在用户在影响购买使用手机的主要因素方面亦存在较大的差异。研究表明,除双向收费不合理和有替代品外,18-29岁的年青人影响因素重要是通话单价偏高和裸机价偏高,而40岁以上的中年人影响购买的最主要原因是本人用不上等无需示的原因。从收入水平看,除双向收费不合理和有替代品外,中、低收入者主要原因依次是通话单价偏高和本人用不上,中等收入者是正好相反,而高收入者不购买则主要是由于有替代品和双向收费不合理。这表明,年龄越轻,收入水平越低,通话单价偏高对他们购机行为的影响越大。因此,在目前情况下,手机市场要获得更快的增长,仍需不断降低费用特别是通话单价和裸机价格。
调查表明,被访者对20xx年移动通信业的评价最不满意的方面,最重要的是手机通话单价高(72.3%),远高于其它各项,其次是裸机价格高(39.5%)、入网费高(37.5%)和月租费高(32.8%),三者相差不大,再次是手机配件(如电池等)以次充好(23.6%),而通话质量差(17.6%)、覆盖范围差(16.6%)、手机维修服务差(15.5%)、不能获得话费详细清单(14.2%)和交费不方便(12.5%)等均不很高。且这种评价在不同年龄、收入等特性的人群中差别并不明显。这再次表明,通话单价高以及手机价格、入网费和月租费等资费水平偏高既是消费者对20xx年市场现状最为不满意的方面,也是影响潜在用户购买手机的最主要障碍。因此,不断调低手机的各项资费标准,仍将是今后手机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而随着移动通信产业的不断的成熟和进入wto带来的竞争压力,也将是理所当然的。
根据上级通知要求,按照调研方案开展调研工作。通过走访村干部、村小组长、党小组长、贫困户及部分群众,对___村村情民意、组织建设、精准扶贫、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并梳理了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发展的思路,现将此次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___村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一)基本情况。___村位于___县城东北面距县城10公里左右,是___镇最分散、交通最僻远的村。全村有__个村小组,总户数__户,人口__人。全村辖区面积__平方公里,其中耕地__亩,山地面积__亩。该村主要产业有脐橙、花卉、苗木、养殖等,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主要经济来源是靠种脐橙及外出务工收入,农作物种植以水稻为主。又因靠近县城,多数青壮年都在县城务工并租房居住,村中农业生产主要由留守人员耕作。
(二)贫困人口基本情况。___村属省级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___户___人。其中低保贫困户有___户,一般贫困户27户,无五保户。截止到20__年已脱贫___户(注:20__年整户退出一户),未脱贫___户。
(三)党组织建设情况。该村设有党支部1个,党小组2个,党员___人(正式党员___人,预备党员___人),其中女党员12人,60岁以上老党员10人,平均年龄48岁。20__年12月对村两委换届进行了民主选举,选举出支委5人,村委4人,一批在群众中具有较高威信和较强能力的村民进入班子。村“两委”班子作风较为务实、正派,多数群众对班子比较满意。
(四)教育和社会保障情况。原设有乡级初中一所,村初级小学一所,后因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子女随父母进城就读,两所学校停办,没有一所幼儿园。全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率达96.5%,参加农村养老保险700多人,参保率90%。全村60岁以上老人全部享受了养老金。
(五)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村级道路86%小组通水泥路,水渠水圳已基本得到改善。家家户户可通电话,无线信号覆盖全村,有线电视基本户户接入。
(六)“空心房”整治摸底情况。因多数青壮年都在县城务工并租房居住,村中存在大量“空心房”,全村拆除任务数为___户,___平米,修缮任务数为89户,4486.3平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农业产业结构单一。村民基本上以种植水稻为主,其他副业主要以种植果树为主,果业发展品种单一,养殖业发展缓慢。养殖业主要以生猪为主,规模化养殖比较少,农户养殖主要解决柴米油盐问题; (二)公共基础设施薄弱。村庄分布散,地理位置相较偏远,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齐全,没有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 (三)村风民风有局限。大摆大办婚丧嫁娶民风气较盛,增加村民负担,留守的人员观念过于保守,难以接受外部创新和新鲜事务,部分困难户“等靠要”思想严重,村风转变较慢; (四)群众主动发展意识较弱。重务工轻务农,外出务工的劳动力比例大,在家老年人多,在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筹资方面,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五)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除了村级光伏发电,村级店面出租,几乎没有自营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三、解决思路和对策对标省级贫困村退出标准,推进整村推进步伐,实现村庄整治全覆盖,重点在产业发展、就业帮扶、住房帮扶等方面精准施策。发挥整体山清水秀,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特别是开辟蔬菜产业基地建设;积极谋划集体经济对策,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力争达到5万元/年的目标;继续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发挥贫困户内生动力助脱贫,树立好事简办新办、懒汉可耻、不赡养父母违法、依靠劳动致富的共识,营造良好的村风民风。确保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同步实现小康水平,为___振兴发展添砖加瓦! (一)解决公共配套设施不齐全问题。一是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上争取资金,着力解决龙塘村小组通组硬化道路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垇上饮用水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加强改水改厕:浔项目的'实施,组织实施排水沟渠清淤畅通工程,切实解决污水横流现象,同时完善聘请保洁员等长效机制,加强村庄的卫生环境保洁工作,努力提升环境卫生水平。
(二)解决农民收入不高的问题。一是通过引导就业,增加农户劳务性收入。一方面重点发挥距离县城工业园较近的优势,积极宣传各企业的招工政策,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厂务工,另一方面发挥本村自然生态尚好、果园较多的特点,组织贫困户到果因务工增加收入;二是通过鼓励创业、发展产业脱贫致富。鼓励贫困户自主创业,并及时为其申请农业产业奖。三是组织贫困户用活各项帮扶政策。比如鼓励贫困户办理产业扶贫信贷通贷款、就业创业贷款、贷款投资旅投公司等,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提高收入。
(三)解决村集体无自营经济收入和农业产业滞后的问题。一是围绕流转土地260亩,建设200亩花卉苗木基地一个、40亩商品草基地一个、20海荷花基地一个的目标,大力发展产业。一方面村委会帮助投资人流转土地;获得管理经费,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一方面又可以增加本村的劳务就业岗位,吸引安排贫困户就业创业。
(四)关心关爱贫困户子女就学问题。继续加强___村圆梦助学基金的管理。每年组织一次圆梦助学教育基金发放仪式,对就学的贫困户子女给予200-600元/人的资金扶持,结对干部一年不少于4次上门教育帮扶,与贫困户交流育儿方法、教导贫困学生学习意义、赠送书籍和学习用品、帮助办理助学贷款手续等,开展“扶贫扶智扶志”感恩教育,从思想上、物质上、行动上帮扶贫困学生。
(五)解决村风民风转变问题。针对村风民风中存在的大摆大办婚丧嫁娶、养懒汉、不履行赡养义务等问题,制定方案,成立红白理事会,发布宣传资料,推进移风易俗,摒弃陋习,积极引导村民转变观念,好事简办、新办,对懒汉、不履行赡养义务等陋习,通过党员示范户引导,产业示范户引领,小组长、社委会干部、村干部、红白理事会、村民理事会开展劝说开导仍无效的,在享受政策和福利等方面做出适当倾斜,促其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