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南唐时为州治,取“国泰民安”之意,始名泰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秦称海阳,汉称海陵,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兼融吴楚越之韵,汇聚江淮海之风。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泰州景点导游词,方便大家阅读与鉴赏!
碑苑在秀丽的凤城河边,一片郁郁葱葱的苍翠竹海之中,那些格局迥异的奇石上面,分别刻着上至五代沿至当代精选的名人咏泰州的诗句。有人说,诗是文学的最高境界,是世间人情物理的隽永表达。同时这些诗又由本土籍的书法名流泼墨而就,形成了一幅幅绝妙的艺术佳品,不犹觉得似乎在这里看到了许许多多无形的高山,而且这种高山在我们的心中又是那样巍峨挺拔。
泰州2100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诸多文化名人的因缘。他们在这里或生于斯,或长于斯,或游宦,或寄寓,但却留下了文笔精炼优美、笔花耀眼四射的浩如烟海的优秀诗篇,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啊!你看,1700多年前的西晋左思专门为这里写下的“(丽见)海陵”,“窥东山之府,则瑰宝溢目,(丽见)海陵之仓,则红粟流衍。”唐朝大诗人王维对泰州的写意:“浮于淮泗,浩然天波,海潮喷于乾坤,江城入于泱漭。”北宋年间泰州相继出了五位宰相,其中三名相晏殊、吕夷简、范仲淹都任过泰州盐仓监,同时又留下了不朽诗句。晏殊的词章意蕴深远,风格清丽,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被后人奉为“天然奇偶”。吕夷简在这里亲手栽植牡丹并赋诗:“开向东风应有恨,凭谁移入五侯家。”至今脍炙人口。范仲淹更以雄才大略为民兴利除害,他的不朽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然而该名句正是源于“泰州文会堂”诗的“君子不独乐”。
另北宋曾致尧、刘颁,南宋陆游、文天祥,明朝储瓘、凌儒,清朝邓汉仪、周亮工、陈维崧、王士祯、蒋春霖、郑板桥、孔尚任,当代赵朴初等,在“碑苑”中都留有不朽诗篇。这些诗歌,或豪放不羁,或婉约多情,或典雅华丽,或朴素生风。有的是诗人羁旅的偶感之作,有的是诗人哲思的理性升华,有的表现了诗人的磊落心胸,有的则流露出诗人关注民生疾苦的赤子情怀。诗歌朗朗上口,音韵铿锵,意蕴独具。读过这一首首诗歌,觉得这一位位先贤不正是家乡泰州历史上令人仰视的一座座高山吗?
再看,“碑苑”中的每一首诗歌又都是一幅精美的书法佳品。这里除明朝的储瓘与当代赵朴初采用的原作之外,其他有来自于京城的傅家宝、高运甲、朱天曙;海上张森、周志高、西子湖畔王冬龄、大名湖边顾庆生、龙城厥长山、省城金陵的陈仲民、吴为山、陆越子、黄明、周积寅、刘灿明、郑奇以及居住本土张舜德、俞振林、戴琦等。他们不管现在安居何地但均清一色的泰州籍。在他们中间有的早已成为当代书法大师的,在书法领域颇为显赫,但为家乡却慷慨应征作品,其作品中不仅表现有阳刚雄浑,还有表现秀逸儒雅,风格各异。正由于这些书法家的二度创作,使这一首首古诗似乎陡然间增加了厚重和灵性。
走进“碑苑”,向历史深处回望,正由于看到两千年流播而不衰的诗词歌赋而看到泰州大地两千年的延续而不息。在这矗立无形的高山怀抱之中,似乎正是承载了我们这个城市的文明记忆,并有了无穷的人文张力,还有了那摄人的神秘……也许这心目中无形的高山已远远超过了气象万千的三山五岳了。
碑嵌廊中,廊隐林中。置身竹海,放眼望去,纷纷细雨中,更显圆润剔透,娇翠欲滴。脚踩青石板,漫步其中,品味诗词经典,感悟历史厚重。阵阵微风,从竹间巡巡拂来,竹与诗的巧妙结合,让人分不清,到底是竹?还是诗?如此令人沉醉,令人惊悸。
泰州东城河畔,新开辟了一座“文会堂”的景观。内有范仲淹(998-1053)和滕宗谅(991-1047)二人的塑像。按照当时的史实,还应该增加胡瑗(993-1059)、周孟阳(1000-1068)、富弼(1004-1083)三人。他们在北宋·天圣中(1023-1031)适逢其会地都聚集在泰州。范任西溪盐监、滕任泰州通判、胡、周是泰州人,其时尚未做官,富弼是洛阳人,时年二十,侍父富言(任泰州税监)来泰在景德禅院读书。这五人常在一起切磋学问、吟诗雅集。因此,滕宗谅特地在州署内建了一堂,取以父会友之义,名曰“文会堂”。范仲淹为作《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五言诗二十二句(见《泰州志·艺文》,为泰州文苑留下一段佳话。诗中有“君子不独乐”之句,这与二十三年后,滕知岳州重修岳楼,请范作《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同一机杼。范滕二人在泰期间,修筑捍海堤堰,制止里下河水灾,民享其利。这也证明了范、滕的先忧后乐和不独乐的思想、付诸实践。)
滕宗谅,字子京,洛阳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与范仲淹同学进士,于天圣中又与范仲淹同时分配到泰州,后曾任天章阁待制,以事出知数州。滕生性洒脱,爱交游,好施与,及卒,家无余财。他每到一处为官,都要为当地兴建或重修楼堂。他初次官泰州,就在署园中建了“文会堂”,以瓷游乐。建筑经费,当然是动用公财了。后来他知泾州时,又使用国库建了不少楼堂馆阁被上级弹劾,调至岳州。
与滕宗谅同时入纂《资治通鉴》的宰相司马光在其所著的《涑水记闻》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滕宗谅知泾州,用公使钱无度,修建楼堂,为台练所言,朝延遣使鞫之。宗谅闻之,悉焚公使历(即账册)。使者至,不能案,朝延落取,徒知岳州(即岳阳)。”滕调到岳州后,“江山易改,性难移”。他在岳州任知州不久,又重修“岳阳楼”。但他这次不动用国库钱了,钱从哪里来呢?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又记载了钱的来源:“滕宗谅知岳州,修岳阳楼,不用省库钱(公款),不敛于民。但榜(贴告示)民间有宿债不肯偿者,献以助官,官为督之(代为追债)。民负债者争献之,所得近万。置库于厅侧,自掌之,不设主典案籍(无账册,不记载如何支销)。楼成,极雅丽,所费甚广,自入者亦不鲜(入囊也不少)。州人不以为非,皆称其能。”滕在泰州建“文会堂”之事,因共时甚早,司马光未曾知道,故《涑水记闻》未载。
滕宗谅每到一处为官,因动用公款修建档堂而获罪,若以如今时尚来说,修建楼堂为地方增添景观,恢复名胜,并非为自己建造毫华宅弟。虽用公款并无不为过。至于为民追债,以所得重修名楼,更为可取,只是多余入了私囊,是为美中不足。
北宋滕子京始建,“以文会友”的沙龙,亦是传播儒学的讲堂,今走进文会堂,似乎亲临“五贤唱和”的现场:写景、抒怀、言志,其思也广,其忧也深。范仲淹“君子不独乐,我朋自远方”的唱和声在耳边萦绕。
泰州桃园坐落在凤城河风景区,建有:
1、水榭码头———踏雪寻踪。作为望海楼的对景,既丰富登楼远望的视野,又为游人提供观楼的最佳视角。
2、桃花岛———桃源春晓。水榭北上至桃花岛,“隐龙”、“十胜”二桥将岛岸相连。岛中选种不同种类的桃花品种,春时各色桃花烂漫,桃花涧中水流淙淙,加之岛边太湖石堆砌的假山,徜徉其中,似身处幽静而自然的世外桃源。
3陈庵———岁寒三友。位于桃花岛北,为泰州明清建筑风格,前后三进,恢复原有部分两层楼架构,西侧建有一小花园。配以古明清家具,再现孔尚任著《桃花扇》场景。以文字、图片展示孔尚任、仲振奎以及泰州戏曲历史,作为“戏曲文化三家村”之一,与南北柳园、梅园遥相呼应。
4、石舫———船舫观戏。陈庵西侧为石舫。史有孔尚任舫亭观戏图,现傍水六米处建画舫,舫上置古戏台,可供戏曲演出或票友活动。
5、清风阁———清风送怀。陈庵北建有清风阁,史载为北宋初期泰州知州曾致尧所建。宋王安石在淮南判官任上时曾多次来泰,数次登临,并咏有《清风阁》诗。复建清风阁,为宋式三层八角重檐,阁高约二十米,与望海楼隔河相映,登临此楼,清风徐来,可领略一代名相遗风。
6、藕花洲、浮香亭、齑汤桥———荷塘月色。藕花洲史载为北宋初期泰州知州曾致尧所辟。神宗年间,泰州通判黄法曹在此种植梅花并题诗,引来苏轼兄弟等多人唱和。南宋泰州知州陈垓又于洲上修“浮香亭”,将苏轼、苏辙等四人《和梅花原韵》诗刻于石壁,称“四贤诗”。现建藕花洲,结合弯曲的河岸,在坡度较陡处置黄石假山,同时在水中种植荷花、莲藕等植物。藕花洲边建齑汤桥,桥畔立石碑,记载宋赵匡胤在泰避难,曾获当地百姓一碗麦糁粥,得天下后回泰州赐“齑汤”桥名的故事。桥北建浮香亭,亭边立四块碑石,分别刻苏轼、苏辙等“四贤”诗,夏夜暗香浮动,颇能领略四贤意趣。
7、来凤楼———声闻四达。来凤楼建于凤凰墩上。史载楼始建于明洪武四年,钟为南唐永宁宫遗物,民间有“十兄弟共抬铜钟”的传说,亦俗称“飞来钟”。现建来凤楼,为宋式八角重檐,匾额篆刻苏州寒山寺性空长老所书“声闻四达”四字,内置由南京晨光集团复制现存光孝寺内的五代铜钟一口,立碑书钟来历。
如果说西湖是杭州的一块冰清玉莹的翡翠,那么溱湖就是我们家乡的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溱湖阳光充足,温和湿润,空气清晰,自然资源十分优越,是动物们生活的美好家园,其中珍稀动物麋鹿就生活在这里。传说,麋鹿又被称做“四不像”,它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是古代小说《封神榜》中的姜子牙的座骑。麋鹿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1900年的八国联军入侵北京,麋鹿惨遭厄运,有的被杀戮,有的被盗往欧洲,麋鹿的数量逐渐减少。现在,它们终于告别了颠沛流离的生涯,来到了溱湖这一块风水宝地,繁衍生息。
“莫道江南花似锦,溱潼水乡胜江南”,溱湖的水也是别具一格的。你瞧溱湖的水多静啊!湖面上没有一丝风,整个湖就像躺在“大地妈妈”怀里熟睡的婴儿,让你不忍打扰这份宁静。偶尔有一艘游船经过,湖水泛起道道波纹,马上又归于平静。湖岸的杨柳,伸出细长的柔枝,轻拂着湖面,像温柔的少女在梳洗她们的长发。在阳光的照耀下,水面像撒了一层金屑,闪闪发亮。湖光与天影融为了一体,使人浮想联翩。悄悄走近湖边,你的面容立即倒映水中,倒影背后是蓝蓝的天、绿绿的树,还有几朵缓缓流动的白云。投一粒小石块下去,平静的湖面立即激起一朵碎碎的浪花。接着,便漾开一圈一圈的水纹来,向四围扩散开去……或许当你凝神观注这水花之际,突然间便会从水草丛中蹿出一只水鸟来,倏地踏破这别样的宁静,一路惊恐地小跑着钻进对面的芦苇荡去了……。
溱湖历史悠久,它的特色“溱潼会船”,大家一定不会陌生。相传它由南宋相沿至今,历经千年而不衰,被誉为“民俗文化之大观,水乡风情之博览”,海内外盛赞“天下会船数溱潼,溱潼会船甲天下”。每逢清明时节,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汇聚了成百上千的船只,篙子船竹篙如林,划子船轻盈似燕,花船张灯结彩,贡船五彩缤纷。男女选手在水上表演、比赛,传承水乡神韵,展示民俗风采。两岸观众欢声如潮,气势磅礴,那一刻溱湖成了欢乐的海洋。溱潼会船”不仅寄托了人们对亡魂的沉痛悼念,也传递着人们对五谷丰登,美好生活的祈求。
小河悠悠、波光粼粼,阵阵涟漪,荡漾着溱湖悠久的历史。溱湖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美的享受,安静的溱湖,像披着薄纱的少女,流水舒缓,水平如镜,湖边水草蒹葭苍苍,水的柔情令人回望,这里充满着水的灵气、水的柔美。
溱湖我们的湿地家园,一颗璀璨耀眼的“水乡明珠”。
大家好,我是你们导游:
人们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而我们江苏的溱湖也毫不逊色,溱湖自古以来都是我们姜堰人的骄傲,美名远扬,享誉全中国。那里的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却是溱湖的瑰宝。
溱湖被誉为为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重点镇、江苏省新型示范小城镇、江苏省百家名镇、江苏省民间艺术之乡。溱湖湿地公园那里的淡水不像大城市的污染,却是无污染的国家级AAAA级风景区。其中荷花池更是许多游客的爱。荷花池中的荷花个个婀娜多姿,竞相开放,含苞欲放。荷花花瓣散发出阵阵花香,人们都不时发出“啊!”的声音。溱湖湿地公园养着不少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了呢,如***,丹顶鹤,麋鹿,鸳鸯等动物。据说那些动物现在是膘肥体壮,吃香的喝辣的呢。溱湖湿地公园以“水、湿地、生态”为内涵,孕育了湖幽水静、林奇兽异、民风浓郁的自然风光。溱湖又叫喜鹊湖,是湿地公园内最大的湖泊,终年水平如镜,流清水洁。湖中岛屿星罗棋布,白天帆影飘飘,夜晚渔火点点,宜人宜游。公园内各种奇花异草争奇斗艳,珍稀动物竞相比美,同时这里也是动物们的故乡,风景优美和溱湖八鲜闻名于世,下面我就说说溱湖八鲜吧,湖区盛产鱼虾、菱藕、水瓜等无公害绿色食品。以溱湖鱼虾制成的鱼饼、虾球,白如玉壁,红如珊瑚,被称为“溱湖双绝”;名闻遐迩的“溱湖簖蟹”更以其肉质腴嫩、膏体丰厚被评为蟹中上品。溱湖簖蟹:自古以来“南有澄湖闸蟹,北有溱湖簖蟹”,又称“南闸北簖”。溱湖簖蟹,青眼红毛,膏厚肉腴,为上乘之品。溱湖甲鱼:具有大、厚、团、黑四大特点,经常食用能滋阴补肾、凉血降压。常与童子鸡、甲鱼蛋、海参配成“霸王别姬”、“带子上朝”、“夜战马超”等名贵大菜。溱湖青虾:壳坚色青,体肥肉厚,取其制成的各种佳肴,别具风味。溱湖水禽:溱湖水禽品种繁多,各种美食水禽的.体内含有赖氨酸、丙氨酸、组氨酸等,既有野生风味,又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溱湖螺贝:壳薄肉嫩,味道鲜美,无臊腥之气,性温凉。经常食用可滋阴降火,降压补肾,平肝宣肺。溱湖四喜:有“大四喜”和“小四喜”之分。“大四喜”为青(鱼)、白(鱼)、鲤(鱼)、鳜(鱼),“小四喜”为昂(刺)、旁(皮)、罗(汉)、?(鱼)。用“大四喜”制作的各式大菜,实为溱湖美食之佳肴。“小四喜”均为野生,营养丰富,味道特别鲜美。溱湖水蔬:品种繁多,均为无公害绿色食品,一年四季,源源不断;色彩娇艳,水灵脆嫩。为什么生长在溱湖湿地公园的都系怎么好吃呢?因为溱湖水域宽阔,水质清淳,水草丰茂,所繁育生长的水生动植物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现在有许多人特地开车来溱湖吃溱湖八鲜呢。
溱湖湿地公园不仅有美丽风景,还有名菜------溱湖八鲜呢!我爱溱湖湿地公园,爱它的美,爱它的物种 !!!
好了,向大家介绍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