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坛导游词优质篇范文(精选三篇)

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的祭坛。明永乐十五年(1417)六月,北京坛庙营建工程启动,永乐十八年(1420)十二月,北京天地坛建成。初建时为天地合祀,称天地坛。接下来小编给你们整理出了三篇关于介绍北京天坛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阅读。

北京天坛导游词(1)

纵观整个北京,可以发现这个城市有条中轴线,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紫禁城还有故宫都在这条中轴线上。现在我们沿这条中轴线自南向北游览天坛吧。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昭享门,它是天坛的南大门,是不是很雄伟呢?古时候的皇帝就是由此门进出,在眼前的这座具服台等待祭坛仪式的开始。

(圜丘)

圜丘是皇帝祭天的地方,圜丘御墙有两道围护,每道墙均设有棂星门4组,每组三门,共有24座汉白玉棂星门,称“云门玉立”。走进了棂星门,站在这砖路上,请注意观察一下,前面的一组和身后的一组棂星门,它们并不像传统建筑那样中轴对称,左右相同,而是两侧石门一宽一窄。据史书记载,大典时中门为“上帝”专用,故高大,皇帝只能从东侧较中门略小的门出入,而其他官员则只能从西侧更小点的门出入了。这左右大小的差别突出表现了封建社会的礼制。“礼”实质上是等级森严的次序。祭天大典的时候,皇帝身着祭服穿过这上下两道棂星门,在导引官的恭导下登上前面这三层神坛行礼。

每登上一层都同样要踏过9级台阶。三层坛用扇面石共计3402块。圜丘台上下到处蕴藏着“九”这个神秘数字,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根据古代阴阳五行之说,天属阳,地属阴。奇数属阳,偶数属阴。所以理所当然“九”这个阳数中最大的数就是天数了。这个“九”表达了天的至高至大。同时古人也认为天有九重,玉皇大帝就住在九重天上。

请您注意一下这三层的圆形石台,它上层直径是九丈,中层直径是十五丈,下层直径是二十一丈,不仅全为阳数,而且三层台面直径直径相加之和等于四十五丈。这四五恰为“九五”之数。《周易》有“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之说,大吉大利,所以皇帝也自称为“九五之尊”。圜丘的建筑设计中,巧妙地使用了“奇数”,反复运用了九和九的倍数,这正是工匠们对这种概念的运用和发挥。祭台比例适宜,功能合理,在蓝天白云,苍翠古柏的衬托下,更显得神秘而圣洁。

现在让我介绍一下祭天大典的盛况。每年冬至日是皇帝在此举行祭天大典的日子。大典时,这台面北侧供奉“皇天上帝”神位,东西两侧依次供奉皇帝列祖列宗的神位。冬至那天凌晨4点多钟,黑暗中点燃各种坛灯,天气十分寒冷。圜丘前燔柴炉上置放一只牛犊,用松柏枝燔烧着。西南的望灯杆望灯高悬。台面广场上排列着200多人的乐队舞队,在庄重的中和韶乐的衬托下,在文物百官的陪同下,在上下千余人的配合下,皇帝登坛致祭。共乐奏九章,典仪九程。皇帝要恭读致皇天上帝的祝文。礼仪进行完毕,各神位前所供的供品分别依次送到燔柴炉和燎炉焚烧,烟气腾空,以示送到天庭,大典就全部结束了。于是,皇帝就回到他的皇宫紫禁城,等待上天的降福了。

需要特别一提的是,位于台面中心的“天心石”,也就是皇帝恭读祝文所站立的位置,它有着一种奇特的声学现象,在这里“读祝”时声音特别洪亮,犹如加装了扩音器一般。至今这声学现象不减当年,您不妨站在“天心石”上,亲自试一试。

(神厨)

天坛神厨分为南北两处。南神厨位于圜丘坛东侧,北神厨位于祈年殿的东侧。神厨是为了制作牛、羊、猪等祭品而设立的,用来供给皇帝祭天,向天上神明祈祷的时候使用。

(宰牲亭)

天坛公园有南北两座宰牲亭,南宰牲亭位于南神厨东侧,北宰牲亭位于祈谷坛长廊北神厨东侧。

宰牲亭是绿琉璃顶的三开间歇山式重槽方亭,是宰杀祭祀用牲如犊、豕、羊、鹿的地方。

(皇穹宇)

三音石又叫三才石,取天、地、人三才之意。皇穹宇殿外是一条由长方石铺成地甬路。从殿前须弥座开始,第一、二、三块称为三音石。三音石是皇穹宇大殿正前方的三块石头,您站在第一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一次回音,站在第二块石头上拍手可以听到两次,而站在第三块石头上拍手就可以听到三次回音,所以称为三音石。我觉得实在有趣。

皇穹宇是一座高19.5米,底部直径15.6米的宫殿。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开始取名泰神殿,嘉靖十七年改称皇穹宇。为重檐圆攒尖顶建筑。清乾隆年间重建,改为鎏金宝顶单檐蓝瓦圆攒尖顶。砖木结构,整个殿宇用八根檐柱支撑,顶无横梁,由众多斗拱层层上叠,天花板层层收缩,组成美丽的穹窿圆顶式的藻井。

您发现大殿里供的是什么牌位了吗?正中间放置的是皇天上帝的神牌,左右放置的是皇室历代先祖的神牌,然后左右的配殿里还供奉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神牌位。

(九龙柏)

天坛内有上万棵松柏,其中树龄在300~600年以上的大约有2,600多株。

这棵相传于1420年所植的九龙柏,高10米,胸径1.2米,树干表面凹凸花纹好像群龙绕柱。历史悠久,不仅仅是一棵植物,更是历史的见证者。

(成贞门)

成贞门是圜丘坛的北门,也是祈谷坛的南门,是两坛的分界门。圜丘坛共有四个门,东为泰元门,南为昭亨门,西为广利门,北为成贞门。

四个大门含有元、亨、利、贞四字,出自《易经》“乾卦:元、亨、利、贞”。您可以站在中轴线上,将视线从这座砖券门的中洞透过去,就会看到一幅严格对称的美丽框景画面,视线的终点就是祈谷坛的建筑群。

(丹陛桥)

我们现在站的地方叫成贞门,我们脚下的路就是丹陛桥。您是不是很奇怪这平坦的大道怎么叫“桥”呢?其实呀,这是因为在道路下辟有一个券洞,与上面的大道正好形成立体交叉,故称为桥。丹陛桥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石砌台基大道。全长360米,宽约30米,整个桥体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南端高约1米,北端高达3米左右。如此设计建造,一则象征皇帝步步高升,寓升天之意;二则表示从人间到天上,具有遥远的路程。丹陛桥为天坛内坛的主轴线,起着连接南端圜丘坛和北端祈谷坛两组建筑物的重要作用。桥面中心线的石板道叫"神道",神道左右两侧的条石道,分别叫"御道"和"王道"。天帝神灵走"神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臣妾)走王道。

丹陛桥还有一条畜生道,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鬼门关。为什么要叫"鬼门关"呢?因为于祭日前,外坛西南角牺牲所的"所牧"和"所军",需从此洞门自西向东赶运牛、羊、鹿、兔等至宰牲亭屠宰。这一活动叫"进牲"。因凡经过此门的牲畜,全被宰杀无存,用以制作供品,故有"鬼门关"之称。

(具服台)

我们现在站的地方叫“具服台”,就是古代皇帝更衣祭天的地方。这里每逢祭祀大典,官员们都会先在汉白玉的平台上支搭一黄云缎方形幄帐,支成一个(小金殿)

皇帝于大典开始前走到这里,洗手并换上蓝色祭服,恭候大典开始。典礼结束后仍回这里更衣后起驾回宫,因此具服台又称“更衣台”。

(祈年门)

通过祈年门的廊柱望去,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便是祈谷坛的中心建筑祈年殿。祈谷坛是一组庞大的建筑群,它包括祈年门、祈年殿、东西配殿、皇乾殿长廊、神厨、宰牲亭等一系列建筑。

在祈年殿前的东西两侧是它的配殿。现在让我们穿过祈年门,进入到祈年殿参观吧。

(祈年殿)

祈年殿是天坛的主体建筑,也是天坛最早的建筑物,建于1751年,又称祈谷殿,是明清两代皇帝正月祈谷的场所。1889年,祈年殿毁于雷火,数年后又按原样重建。

如您所见,它是一座蓝瓦红柱、金碧辉煌的彩绘圆形大殿,采用上殿下屋的构造形式,主体部分建于高6米的汉白玉圆台上,恢弘壮观,颇有拔地擎天之势。殿高38米,直径32米,共三层,重檐向上逐层收缩作伞状。祈年殿是按照“敬天礼神”的思想设计的,殿为圆形,象征天圆;瓦为蓝色,象征蓝天。

进入祈年殿,您会发现它的内部结构十分独特:不用大梁和长檩,仅用楠木柱和枋桷(ju�)相互衔接支撑屋顶。殿内柱子的数目,据说也是按照天象建立起来的。内围的四根“龙井柱”象征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中围的十二根“金柱”,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外围的十二根“檐柱”象征一天十二个时辰。中层和外层相加的二十四根,象征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三层总共二十八根,象征天上二十八星宿。再加上柱顶端的八根铜柱,总共三十六根,象征三十六天罡。殿内地板的正中是一块圆形大理石,带有天然的龙凤花纹,与殿顶的蟠龙藻井和四周彩绘金描的龙凤和玺图案相互呼应。而六宝顶下的雷公柱则象征皇帝的“一统天下”。整座大殿结构精巧,设计华丽,十分富丽堂皇。

(祈年殿西配殿)

您请看,在祈年殿台基前院落的西侧的是西配殿,以前和东配殿一样是明成祖时候建造的,构造和东配殿相差无几。原来是前九后七,两排共有十六座。1751年,乾隆皇帝觉得它“参差不齐”,拆除了后殿,只剩下了前面九座。也是放置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神牌位的地方。现在也和东配殿一样,变成了陈列宫廷祭天古乐、礼仪,以及日、月、星、辰等神牌位之处。东西配殿左右对称的建在高1.5米的砖石基座上,使人感到配殿相衬。

(祈年殿东配殿)

这里是祈年殿的东配殿,它位于祈年殿台基前院落的东侧。是明成祖时候建造的,原来是前九后七,两排共有十六座。1751年,乾隆皇帝觉得它“参差不齐”,拆除了后殿,只剩下了前面九座。

这儿是放置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神牌位的地方。现在成了陈列宫廷祭天古乐、礼仪,以及日、月、星、辰等神牌位之处。

(七星石)

七星石位于祈年殿东侧长廊的旷地上,其实就是七块石头。但为什么要称作“七星石”呢?据我所知这有一段传说,明成祖朱棣建都北京时想找一个祭天的场所,一天夜里,他梦见天门大开,北斗七星落在现在天坛的位置,于是有了今天的天坛。

后来,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有一道士说这天坛太空旷,不利于皇位永固和皇寿永久,就设置了七块大石镇在这里。满族入主中原后,为表明满族也是华夏一员,清乾隆皇帝诏令在东北方向又设置了一堆七星石镇在那里,有华夏一家,江山一统的寓意。

(皇乾殿)

皇乾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位于祈谷坛内壝外北侧,由三座琉璃门与祭坛相通,蓝琉璃瓦庑殿顶,崇基石栏,殿前设月台,月台前方和左右出陛各八级。院内西侧有古稀门。檐下悬挂“皇乾殿”匾额为明朝嘉靖皇帝亲书。

皇乾殿又有祈谷坛寝宫之称,是供奉祈谷坛祭祀正位和配位神版的大殿,原放置皇天上帝牌位和皇帝祖先牌位。后来,祭祀仪式中所使用的旌旗、仪仗、乐器等物亦存放于此。内藏不少祭祀文物,现按原样陈列,并塑有清代皇帝的祭天蜡像,常年供游人参观。出了皇乾殿就是天坛公园的北天门了。

(北天门)

天坛公园的每个门都有不同的寓意,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北天门,北门相对南门来说走得较少。从道教角度出发,南天门是人界和神界的入口处,神话故事中因为发生的故事大多与人界有关系,所以南天门走得最多。

往西的话,那是佛家的地盘,往北那是不周山,是天柱所在,当年共工怒触不周山,把天弄塌了,才引出女娲补天那段故事,往东的话,那是仙岛,是散仙住的地方,据山海经说原来那些仙岛都是由大海龟驮着的,后被某巨人国的人钓了几个乌龟,于是沉了两座,还剩下那座叫蓬莱,而巨人国因为此事触犯了天帝,结果被罚身体缩小到常人大小。

(双环万寿亭)

双环万寿亭位于天坛内坛西面,由两座重檐尖顶圆亭套合而成,就像套环,结构巧妙,造型新颖,亭顶装饰孔雀蓝的琉璃瓦,色彩明快,在中国古建筑中仅存此一例。双环万寿亭以前是在中南海的,相传是清乾隆帝为祝贺老佛爷五十大寿,在1741年建造,双亭寓意两只寿桃,取和合、吉祥、长寿的寓意。

在1975年,周总理在病重之时特别批复:“双环亭可以迁往天坛,让人民都看看。”于是双环万寿亭移居到了天坛公园内。

(百花园)

百花园位于双环万寿亭南侧的松柏树木中。园内种植物牡丹、月季、芍药、玫瑰、蔷薇、菊花、玉兰等各种花木。从大地回春至隆冬季节,此处四季花开不绝,百花争妍斗艳,香飘四野,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动人美景。

北京天坛公园有“北京的肺”之称,老人在晨练,小孩在玩耍,小伙子在跑步,漂亮姑娘在练瑜伽,连甄嬛小主都说:这是极好的!

(西天门)

从丹陛桥往西就来到了西天门,这是天坛开始建立的时候就有了的,是天坛最古老的一座门了。

(钟楼)

斋宫的东北角有一座钟楼,是乾隆时修建的。斋宫里面悬挂着明朝永乐年间铸造的大铜钟。皇帝祭天的时候,从起驾出斋宫就开始鸣钟,到皇帝登上坛台时,钟声停止,大祭礼毕,钟声再起,就像我们现在大型活动中的礼炮。

(显佑殿)

显佑殿位于凝禧殿西侧,原是供奉道教玄武大帝的地方。明朝时期中和韶乐的协律郎、乐舞生主要由道士掌管。清乾隆年间将道士们驱逐出去,将神乐观改为神乐所,乾隆十九年定名为神乐署,显佑殿被弃用。

现在开辟为中国古代音乐人物纪念厅,以弘扬祖先在音乐史上的光辉业绩。我们可以在这里了解中华古代音乐历史。

(神乐署)

神乐署是天坛建筑之一,位于天坛西外坛,为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的场所,被誉为明清两朝最高的礼乐学府。神乐署始见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称神乐观,观中殿宇众多,环境优美,开有茶肆、药铺,又称天坛道观。清乾隆八年(1743年)改神乐观名为为神乐所。乾隆十九年(1754年)定名为神乐署。

神乐署有两大建筑群,位于凝禧殿西侧的显佑殿,原是供奉道教玄武大帝的地方,现在成了中国古代音乐人物纪念厅,以弘扬祖先在音乐史上的光辉业绩。正殿是凝禧殿,原为明清两朝演习祭祀礼乐的殿宇,现在成为“中和韶乐”展演区,举办古代祭祀乐舞展演,同时作为“中和韶乐”乐器钟、磬的主要展馆。

(三座门)

提起“三座门”军迷们应该无人不晓,那是上个世纪中央军委的驻地。很多地方都有设立三座门,据我所知,常说的军委“三座门”是指“大高玄殿”的“三座门”。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位于天坛的三座门。

三座门其实就是三座随墙门的简称,皇家建筑中的随墙门多设门楼,琉璃装饰,制作精美,富丽华贵,显示出宫殿建筑的恢宏气势。

北京天坛导游词(2)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北京天坛。我是你们这次旅行的导游小导。

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的祭坛。明永乐十五年(1417)六月,北京坛庙营建工程启动,永乐十八年(1420)十二月,北京天地坛建成。初建时为天地合祀,称天地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永乐十九年(1421)元旦,朱棣亲告于太庙,其太子奉安昊天上帝、皇地祗神主于南郊天地坛。正月十一日(甲戌),朱棣再亲率文武大臣“大祀天地于南郊”,这是北京天坛第一次祭祀盛典,标志着明王朝都城从南京正式迁至北京。

最初在今祈年殿位置建有一矩形殿宇,名“大祀殿”,殿后有天库,皆用黄瓦,西南有斋宫,神乐署、牺牲所、大祀殿用于合礼天地故名“天地坛”。

1521年,朱厚熜继位,次年改元,年号嘉靖。嘉靖皇帝实行祭祀制度改革,力主“天地分祀”,嘉靖九年(1530)在大祀殿南建圜丘坛专以祭天,在北郊建方泽坛祭地、东郊建朝日坛祭日,西郊建夕月坛祭月。天地坛也更名为“天坛”。

嘉靖十七年(1538),诏撤大祀殿,于其址建大享殿。按古明堂的规制亲自设计了大享殿,以举行明堂秋享大典为其父兴献王朱祐杬配享,表达他对父亲的孝心。

嘉靖二十四年(1545),大享殿建成。因大享礼已在紫禁城玄极宝殿举行了两次,大享殿遂被闲置。 清顺治二年(1645),定每年正月初在这里举行祈谷大典,乾隆时近一步将大享殿更名为祈谷坛和祈年坛。

清朝乾隆皇帝对天坛大规模的改建。比较主要的有一改建斋宫;二改造坛墙;三扩建圜丘坛;四改大享殿为祈年殿,将祈年殿顶琉璃瓦全部换成蓝色,象征天;五同年在天坛西侧增建圜丘坛门;六改建皇穹宇,将重檐殿顶改称单檐。今日祈年殿为光绪年间重建后的风貌。

明嘉靖年间的大享殿顶覆蓝、黄、绿三色琉璃瓦。清乾隆年间,将明代三色琉璃瓦,全部换成天青色琉璃瓦,象征“天”。

天坛是经明永乐创造、嘉靖改建和清乾隆扩建改建形成鼎盛时规模。明清有22位皇帝,在天坛举行过654次祭祀大典。

1918年,天坛辟为公园。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天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接下来讲一下天坛布局特点。

天坛位于北京正阳门东南侧,占地面积273公顷,天坛分为内,外坛两部分,其主要建筑集中内坛。天坛平面布局呈“回”字形,北圆南方,象征天圆地方。始建于明朝永乐初年,至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和祈谷的场所,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祭坛建筑群;每年孟春祈谷大典在祈谷坛举行,冬至祭天在圜丘坛举行。明清共有22位皇帝在这里举行过祭祀大典。

天坛其中林地占163公顷,100年以上的古柏3600余株,天坛在1998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天坛位于今北京永定门内大街东侧,明初这里是京城南郊偏东位置,体现“兆于南郊,就阳位也”(礼记),大祀殿距正阳门五华里亦取“阳”数。

天坛平面北圆南方,有两环坛墙围护,形成内坛、外坛两部分。总占地273公顷 。

内坛以成贞门为界建东西走向隔墙一道,南为“圜丘坛”北为“祈谷坛”中间以“丹陛桥”相连,组成一条南北长1200米的轴线,轴线以东两坛各自设宰牲亭、神厨;轴线以西祈谷坛西南建有两坛共用的斋宫,西部外坛还有“神乐署”和牺牲所。

总体上可概括为四句话:“一”条轴线,“三”道坛墙,“五”组建筑,“七”星镇石,“九”座坛门。

—— 丹陛桥 ——

北出成贞门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条宽敞的大道就是丹陛桥。

丹陛桥是一条长360米、宽29米,南北向城砖砌筑海墁大道。高出地表,北端又较南端高出2米,人行其上自南向北,步步登高如临上界。

桥上大道纵向分为三道:中为“神道”,是皇天上帝专用的石板大道;东侧是“御路”道,供皇帝行走的砖道;西侧为王道,是陪祀王公、百官共用的道路。这严格的等级制度,是礼制建筑特征。

这条砖砌大道,为什么称为“桥”呢?是在这条南北向高起的大道下,还有着一条东西向的涵洞式通道。它是能解决立体交叉的交通设施,当然叫“桥”啦,而且还是古都最古老的“立交桥”。

丹陛桥北段东侧有具服台,又名更衣台为方形砖台。坐东朝西,台面面积约300余平方米,铺墁条石城砖,西接丹陛桥,北、东、南三面设石栏。明清大祀时,台上搭幄帐,供皇帝更换祭服。祈谷祀的时间是正月的上辛日,祭典在日出前七刻的时候举行,适值早春寒夜,内设炭盆取暖。

—— 七星石 ——

在长廊东端正南100米处有一组凿有山形纹的巨石散布于地面名“七星石”,实为八块,传为风水石,实则这七星石代表泰岳七峰,选位也与泰山相合。

当年满族入关入主中原,曾派人考察定论泰山与长白山一脉相承,康熙帝还亲著一文“泰山龙脉论”。后乾隆皇帝命人在七星石东北增放一块巨石以代表长白山,寓洲族汉族华夏一家,江山一统。

今天我们的导游讲解就结束了,谢谢大家!

北京天坛导游词(3)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天坛公园,很荣幸认识大家,更荣幸为大家导游。我代表**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叫郭玉萍,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成为朋友,在游览期间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或是我们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够的请大家直接和我们提出来,我们将尽力而为,希望我们大家都能有一次美好的游览经历。今天我们的路线安排是自南向北走,沿着南北轴线依次是圜丘,皇穹宇,祈年殿等。然后由东门出去。

现在我先简单给大家介绍一下天坛。

天坛,位于北京城区的东南部,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圣地,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建于明朝永乐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与紫禁城(故宫)同时兴建。耗时XX年,距今已有580多年历史。其占地273公顷,比故宫大3.7倍,略小于颐和园。天坛是通称,它实际有两个坛组成,南为圜丘坛,北为祈谷坛。 历代封建皇帝对祭天活动都极为重视,每年要两次亲临天坛祭天。第一次是在农历正月十五日,至祈年殿举行祈谷礼,第二次是在冬至,至圜丘坛禀告五谷业已丰收,感谢天帝的保佑之恩。 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扇门是北天门,沿着这里进去就是著名的圜丘坛了。

此刻在我们眼前的是圜丘坛,俗称祭天台,它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是一座四周由白石雕栏围护的三层石造圆台,通高五米,明、清两代,每年冬至日皇帝亲临的祭天礼仪,就在此坛举行。 圜丘坛在建筑形式上,有着许多神奇有趣的说法。各项建筑材料的数学计算均极其精确,其中包含"九"的含义与运用深为中外广大游人所赞叹与称奇。

圜丘坛共分三层,每层四面各有台阶九级。各层铺设的扇面形石板,是九或九的倍数。最上层的中心是一块圆形大理石(称作天心石或太极石),是游人最感兴趣的又一奇妙之处。 从中心石向外,第一环为9块,第二环18块,到第九环81块;中层从第十环的90块至十八环的162块;下层从十九环的171块至二十七环的243块,三层共378个"九",为3402块。 同时,上层直径为9丈(取一九),中层直径为十五丈(取三五),下层直径为21丈(取三七),合起来45丈,不但是九的倍数,而且还有"xx"之尊的含义。为什么要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设计建造祭坛呢?原因是:一、据神话传说,皇天上帝是住在九重天里,用九或九的倍数来象征九重天,以表示天体的至高与至大。二、在我国古代把单数(奇数)看作阳数,而将双数(偶数)视为阴数。天为阳、地为阴。天坛是用来祭天的,只能用阳数进行建筑。而"九"又被视为"极阳数",这是最吉祥的数。现在我们再到这上面来看看这块天心石,当你站在圆心石上轻声说话时,自己听起来声音很宏大,有共鸣性回音之感。但站在第二、三环以外的人,则无此种感觉。为什么呢?相信大家懂得这是一种声学现象:由于坛面十分光洁平滑,声波传到周围等距离的石栏围板后,能够迅速地被反射回来。说话者根本无法分清它的原音和回音,所以站在圆心石的人听起来,其共鸣性回音就格外响亮。封建统治者则把这种声学现象说成是"上天垂象",是天下万民对于朝廷的无限归心与一致响应。大家不妨站到上面去亲身体验一下。

好,现在我们继续往前走,这座殿宇就是皇穹宇,它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殿高19.5米,底部直径15.6米。砖木结构,整个殿宇用八根檐柱支撑,顶无横梁,由众多斗拱层层上叠,天花板层层收缩,组成美丽的穹窿圆顶式的藻井。殿内正中的石台宝座,是放置皇天上帝神牌的地方;宝座前左右的石台,是放置皇帝历代祖先牌位之处。殿外的东西配殿,为供奉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诸神牌位之所。进到这里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注意我们周围的这圈围墙?这就是颇负盛名的回音壁。围墙周长193.2米,直径61.5米,墙高3.72 米,厚0.9米。它的奇特之处并不是在它的外观上,而是在于同刚才的天心石相似的声学现象。如果两个人分别站在院内东西配殿后的墙下,均面部朝北对墙低声说话,可像打电话一样互相对话,极其奇妙有趣,这就是回音壁得名的由来。大家有兴趣的就去试试吧。

我们现在从皇穹宇的西面出来,在这里有一株古柏,名为九龙柏,是国家著名的古树之一,树干扭结纠屈,宛如九条盘旋而上的蟠龙,故此得名。大家看上面挂着的红色的标志牌,这种标牌的颜色其实也是有讲究的,标志红牌表示一级古树,标志绿牌表示二级古树(100以上国内外稀有的或是具有历史意义和纪念意义及重要科研价值的树木),据传这棵古柏生长于建坛之前,已有近千年历史,所以挂红牌来展现它的价值。

我们现在脚下的路叫做丹陛桥,这明明是一条笔直坦荡的大道,为何又称"桥"呢?因为在道路下辟有一个券洞,与上面的大道正好形成立体交叉,故称为桥。这是一条南北走向的石砌台基大道。丹陛桥为天坛内坛的主轴线,起着连接南端圜丘坛和北端祈谷坛两组建筑物的重要作用。桥面中心线的石板道叫"神道",神道左右两侧的条石道,分别叫"御道"和"王道"。天帝神灵走"神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走王道。 沿着丹陛桥继续向北走,现在在我们左边的是具服台,它位设于丹陛桥北段东侧,为一座凸形平台。这是皇帝前往祈年殿行祀谷礼时,更换冕服(祭服)的地方。

现在我们眼前的便是祈年殿和祈谷坛,这里是明清两代皇帝孟春祈谷的圣地。祈年殿采用上屋下坛的构造形式,三重檐逐层向上收束,作伞状,祈年殿俗称无梁殿,整座建筑不用大梁长檩及铁钉,完全依靠二十八根擎天柱及众多的枋、木兑、桷、闩支撑和榫接起来。该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呈长方形。明嘉靖九年(1530),改成三重檐圆殿,并自上而下依次覆盖青、黄、绿的三色瓦,改名大享殿。清乾隆十七年(175年)改为今名,同时一律改为覆盖深蓝色琉璃瓦,以象征蓝天。光绪十五年(1889),该殿毁于雷火,次年又按原样重建。陈列于殿前的青铜大鼎炉,均是几百年前的文物。殿内柱子的数目,据说是按天象设立的。里层的四根鎏金通天柱,叫"龙井柱",柱高18.5米,底部直径1.2米,两人也难合抱,象征春夏秋冬四季。中层的12根朱红金柱,象征一年12个月。外层的12根檐柱,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中层12根金柱和外层12根檐柱相加为24根,象征一年中的24个节气。金柱、檐柱和龙井柱相加为28根,象征周天28星宿。再加大殿宝顶藻井周围的8根童柱,共计36根,象征36天罡。宝顶中心的雷公柱,则象征着天帝的"一统天下"。

下面我们看到的是皇乾殿,原是平时放置皇天上帝牌位和皇帝祖先牌位的地方,又有祈谷坛寝宫之称。后来,祭祀仪式中所使用的旌旗、仪仗、乐器等物亦存放于此。内藏不少祭祀文物,现按原样陈列,并塑有清代皇帝的祭天蜡像,常年供游人观览。

现在在我们左手边的是七星石位于长廊东南侧的旷地中,共有七大一小石块。但为何称作"七星石"呢? 据传说,明永乐帝迁都北京时,想修建一座祭天地的坛庙建筑,但难找到合适的地方。这时,有一晚他梦见天上北斗七星落地于此,谓之天遂人意,为其解了不决之难,从而降旨于此地建造祭坛。 据资料记载,七星石为明代嘉靖九年,经人工雕凿后而置于此处的。嘉靖皇帝十分迷信道教,道士对他说,祈年殿东南方太为空旷,这对他的皇位、寿命不利。于是便设七星石在此,以镇压风水。在七星石东北隅还有一块小石头,据说这是清朝统治者为了纪念他们的祖先功德而增置的。其设于七星石的东北方向,用以表示不忘本源之意。 这里是天坛的东门,关于天坛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我为大家在这次游览给予的配合表示感谢,谢谢大家,若是在游览中我有什么做得不够的请大家见谅。希望大家接下来旅途愉快,再见。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