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农村党员干部的心得体会(精选3篇)
人的一生,如果可以概括为:总是在梦想与追求中度过的,这样的人生就一定会有彩虹。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才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中国梦”,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为积极贯彻学镇党委政府的“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活动精神,我村于20xx年5月18召开了“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大会,会上我们系统学习了提出的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丰富阐述及党委开展主题教育实施方案,深刻领会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内涵,并结合我村实际,确定了“扎根田野,助力蜡梓腾飞,奠基中国梦想”。
“扎根田野,助力蜡梓腾飞,奠基中国梦想”,是我们每一个蜡梓人共同的梦想。如何把个人的梦想汇集形成我们共同呢?作为村干部来说,那就是立足本职岗位,一步一个脚印,履职尽责,为基层奉献自己的力量,为百姓排忧解难,为群众提供更贴心和实际的服务。每一个人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实现中国梦的一部份。要实现这个“中国梦”,就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最贴近基层老百姓的是我们全村党员干部,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都在老百姓的眼中。实现“中国梦”的热情也被老百姓看在眼里。党员干部实现“中国梦”的热诚也会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怀揣梦想,那么生活将会更加的美好。
那么,作为农村党员干部要如何在实现“中国梦”中起带头作用呢?首先要凝聚身边的一切力量。党员干部就是要凝聚起一股股为实现“中国梦“的力量,从而汇成一股大力量,真正的实现中国的繁荣和富强。而我作为一名村干部更加应该与百姓团结在一起,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正能量共同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其次是全村党员扎根本职工作,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在基层工作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很多困难,但每一份苦难和磨砺都是对基层干部成长的一份财富和资本,在基层岗位上,面对的可能是更多琐碎的事情,但无论事情大小,都要沉下心来,踏实肯干,从眼前的小事做起,百姓事,无小事,其他人可以认为是件小事,但是只要关系到百姓的安危冷暖,事无巨细,我们都把它当成件大事去看待,去解决,才能真正解决百姓之所急,之所需。
最后是要党员干部不断学习。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做好基层群众工作,就必须要掌握最新、最有效的群众工作方法。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努力学习,将学习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习中不断的提高自己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和综合业务素质,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始终成为引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有生力量。百姓富裕了、幸福了,梦圆了,我们的梦也就实现了。
揣着一颗激动的心,完全认真地凝听了代表xx届中心委员会做了工作报告。近2个小时的报告,旗帜鲜明、振奋人心、方向明朗,安稳的语速,铿锵有力的声音,将过去五年的成绩和题目娓娓道来,既没有对成绩洋洋自得,也没有对题目遮遮掩掩,显示了一个成熟政党的非常自信。
直面题目凸显推动发展的自信。报告,不但高度概括了我党5年来工作成绩,而且用了相当大的篇幅论述当下存在的题目,“发展中不平衡、不调和、不可延续题目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领域消极现象易发多发,反斗争情势依然严重。”报告就党和国家建设中本身存在的题目论述透彻,勇于绝不保存地自揭伤疤,深入说明了我党直面困难的勇气,凸显了解决题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自信和决心。
从容应对凸显坚定发展的自信。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理论、“”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气力,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道路的自信、理论的自信、制度的自信,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在深入的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条件下,不管风云怎样变幻,我党始终从容应对,健步地走出了一条光辉灿烂的道路,赢得了世界的注视和青睐。
改革创新凸显蓬勃发展的自信。凝听整个报告,出现最多的字眼就是“深化改革”“科学发展”。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熟悉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最近几年来,我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深入贯彻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调和、可延续发展理念,有力推动了中国现代化征程,增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了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新成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未来征程里,我们一定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长时间坚持的指导思想,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牢牢掌控时代发展要求,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辟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远景。
XX乡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在市委远程办的悉心指导下,坚持站点建设标准化、管理维护规范化、教学组织经常化、功能发挥拓展化的“四化”工作方针,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创新举措,积极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推动了远程教育工作顺利开展、作用发挥明显。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我乡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始终把远程教育工作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年初,成立了以乡党委副书记为组长,各村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相应的职责,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同时,将远程教育工作纳入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制发了详细的考核内容及标准,落实目标责任,实行量化管理,严格责任追究。
全乡7个村以灾后重建为契机,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内设远程教育室,建立了标准的教室。我乡投入大量的物力财力,确保每个远教室做到“五防一配备”(即:防火、防盗、防尘、防潮、防雷和桌椅板凳配备),及时安装了电视机、VCD及相应设备。同时,每村安排一名专职管理员,对站点进行日常运行和维护。乡党委统一安排站点管理员定期接受培训,保证管理员能熟悉操作系统、处理简单故障,发挥远教站点的作用。
二、完善规章制度
为保证远程教育站点能安装规范、运行稳定、设备故障率低,我乡制定了《管理人员职责》、《设备管理制度》、《资源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保障站点管理维护规范化。
一是各村结合本村发展实际,每月末拟定下一个月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时间安排、学习方式等,按照计划严格落实教学任务,并依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党员群众需要的学习内容。月末,规范、准确、及时填写“四簿一册”。
二是对设备故障情况的反馈形成常态机制。各村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每月填写《设备故障情况统计表》向乡政府反馈,便于及时掌握站点运行现状,并与上级部门沟通衔接进行维修。
三是严格操作程序,做到每名专职管理员先学习,再上岗。每次使用都严格做到先查看设备物理连接是否良好,电源供电是否正常,再行使用。使用后,检查设备运行情况,确认无误后,按正常操作关机,切断电源,确保设备的完好无损。
三、科学组织教学
远程教育就是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受教育、得实惠。今年来,我乡从组织理论知识学习和业务技能学习两方面入手,通过一系列有计划、系统性的教育教学内容,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既增长知识又增强技能。
一是建“先进知识宣传点”。借助远程教育平台,通过积极组织农村党员干部收看视频、交流座谈等形式,集中学习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学习中央出台的各项惠农政策与法律法规,切实增强广大党员的党性观念和思想素质。二是建“实用技术普及点”。根据各村实际下载有利于本村发展的农村实用技术教程,因需施教,每月集中培训学习2次以上,把科学的种植、养殖技术直接传授给农民群众,并结合“田秀才”、“土专家”下田间、进村社的现场指导,让村民及时有效地掌握先进、科学的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科学致富的能力,夯实远程教育的“致富经”作用。三是建“文化活动开展点”。以远程教育文化传授为依托,结合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图书室的使用,结合创先争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提高广大村民精神文化素质,使创先争优活动贯穿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进一步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
今年来,我乡结合征地拆迁工作实际,特别对征地农转非劳动年龄段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已组织课堂教学、基地实践、专家讲座等各类培训20余次,已有近300人实现了就业,实现了远程教育学用相通的目标。
四、切实整改提高
结合上半远程教育工作检 查中存在的问题,我乡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原因,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提高。
(一)存在问题
一是如何进一步发挥站点作用,抓好学用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努力;二是如何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还有待于提高;三
是如何主动服务基层还不够;四是加大自办节目的比重,加强队伍的培训和管理。
(二)整改举措
一是抓好实用教育。结合我乡实际,多集中对党员群众进行实用知识和技术的教育培训,使党员群众充分学懂各项政策,掌握一门技术,实现长期受教育、长期得实惠的良性机制。
二是抓好队伍建设。充实远程教育队伍,加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培训,使远程教育骨干人员尽快熟练掌握设备操作、使用及一般性故障排除等方面的知识,保证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是抓好典型带动。积极宣传创业典型,用致富快、赚钱多的事例教育引导群众。通过各类典型的引导示范,使农民见到成效、得到实惠,进而实现以点带面、共同致富的目标。
四是抓好制度落实。在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的同时,指导各行政村开展教学活动,重点抓好组织收看,进一步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本领,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
五是抓好信息反馈。发挥大学生村官的优势,当好信息员,帮助所在村加强远教工作特色、典型做法的信息挖掘、报送工作,健全各村信息反馈的常态化机制,便于指导、监督各村远教工作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