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党员心得体会_2024脱贫攻坚感悟(精选31篇)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扶贫号”一路劈波斩浪,满载着人民期盼和丰硕成果,所向披靡。如今这艘战舰面向最终胜利的冲刺关头,更当慎始如终,铆足一马当先的闯劲、一篙不松的韧劲和一鼓作气的干劲,正“心态”之船帆、稳“人才”之船身、实“产业”之船舱,以只争朝夕的靶向心态、雄姿英发的领路姿态和全力以赴的奋进状态,行稳脱贫攻坚的“后半程”,驶向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辉煌彼岸。
扶正“心态”船帆,坚定不跑偏的“攻坚心态”。脱贫攻坚的收官阶段,就如烹饪菜肴的收汁勾芡,关乎成色和质量,切不可掉以轻心。要获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扶贫工作务必保质保量,力不足者,不足以至矣。对于广大扶贫干部而言,越是在接近胜利的时候,越是要稳住心神,越是要求真务实,不能有“涂鸦式”的漫不经心,不能有“打卡式”的浅尝辄止,不能有“突击式”的火急火燎,这些心态都是扶贫快进道上的“拦路虎”,必然影响扶贫政策的落实和扶贫成效的巩固扩大。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扶贫干部要分秒必争,警惕跑偏心态的出现,排出“时间表”和“路线图”,以最中正的标准和最严格的要求踢好正步,集中火力啃下“硬骨头”,身姿端正地站好最后一班岗,摆正“扶贫号”船帆,为冲破前浪蓄足力量。
扶稳“人才”船身,培养本土化的“人才队伍”。“扶贫号”的船身要行得稳,离不开人才力量的支撑。人才既是“脱贫”的关键,也是“发展”的动力。在人才引流上,可以通过定向招录、降分录用、学费全免、研修培养、兜底安置等柔性引才制度,确保人才引得进来又扎得下根,促进人才队伍的本土化;在人才培养上,要注重实用教学,力求专业、精细、高效、系统,可以充分利用本地教学资源进行现场教学,通过产教融合,强优势、补短板,填补人才在农业技能和本土产业发展实情上的盲区和空白点,培养技能迁移能力,提升人才的综合能力;在人才体量的壮大上,可以通过“人才培养人才”“人才带动人才”的帮扶传递形式,搭建人才“桥梁”,形成以点带面的“人才培育链”,不断开拓本土的人才资源,释放人才活力。
扶实“产业”船舱,培育利长远的“特色产业”。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奏鸣曲中的“主旋律”,要结合区位优势和地域资源,坚持绿色发展思路,坚持市场导向,因地制宜找对具有独特且显著优势的产业。在产业发展上,一方面,要以政策激励、基地建设和示范带动促进产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提升整体效益,形成农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格局,走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广阔前景;另一方面,要以“一体化”思维推动特色产业向纵深发展,如将特色产业与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相结合,融入多样元素,丰富特色中的特色,从而扩大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此外,可以通过做精加工、品牌打造、激活民间资本和搭建合作平台等方式来提升特色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结合市场需求动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的融合、升级,打造稳定长效的产业链条。
“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扶贫号”战舰以志在必得的信心和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擂响重锤、踏浪远征,必将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驶向全面小康的幸福港湾。
从20__年6月下旬开始,我的帮扶对象调整为西河镇石家寨村泥土组的李明俊一家。他们家属于贫困户,致困因素是生病和交通不便。
李明俊一家三口,两位老人近70岁,体弱多病,腿脚不好,儿子在外做点小工挣钱养家,家里养了一头猪,种了点蔬菜,另有二分地茶园,因身体不好,大部分土地都也退耕还林。
第一次去帮扶的时候,我打电话给老人家问路,他叫我把车开到山脚,约好时间他下山来接我,顺便去买点菜油,腿脚不便,几个月没下山了。我便给他买好了带去,他一大早就出门,9点半到了山脚,拄着拐杖站在桥上等我,他很准时,比我早到10来分钟。第一次见到这位大叔,满头银发,拄着拐杖,满脸笑容,一瘸一拐的走过来相迎并问好,我很是感动。
我们闲聊一会,我把给老人家带的油和纸巾拿出来,我们一人拿一点开始慢慢的谈笑着爬坡,老人家腿脚不好,加之山路崎岖,杂草丛生,我们走一段路歇一下,他一边走一边给我介绍山里的情况。
我们爬到半坡也是11点过,太阳也慢慢毒辣起来,老人在前面拄着拐杖一瘸一拐的脚步依然那么铿锵有力,我用书包背着一桶油紧跟着大叔的脚步,汗水早已打湿我们的衣服。跟着这样一位艰苦朴素、乐观向上且腿脚不便的老人同行,年轻人吃这点苦和老人家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就这样,我们走过十几个盘山大弯,12点半左右登上了山顶。本以为就要到了,可大叔说还有几里路,远处的山脚下就是他家,再走过前面的四个山弯就到了,这样的山路他早已习惯。他接过我背的菜油,哼着小曲慢慢走在我前面,脚下的路长满杂草,很多地方已经看不到了路,他叫我小心脚下,踩稳了再走。
大概是中午1点半左右,我终于到了大叔的家,木房看起来很古老,但已歪斜了很多。家里的物件摆放得整整齐齐,打扫得干干净净,井然有序。大叔说他家的房屋也有400多年的历史,是古屋,同时也是危房啦!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啦,都有点不想搬迁,在山上自己勤劳些,也不差吃的用的。两位老人平时有空时会到大山里打些五倍子,拿去卖点钱贴补家用。
离开时,大叔也是送我走过了几个大山弯,我终于把他劝下了脚步。等我走了许久后,他还站在哪里大喊,问我找得到下山的路不,开车慢点,回去了打电话告诉他们,简简单单的话语中,包含了他们对我满满的关爱。
虽说我是带了点物质去帮扶,但老人家给我精神财富的帮扶更多,他们的勤劳朴素,面对艰难困苦的生活依然笑声爽朗,热情向上,感恩政府;待人情真意切,和蔼可亲。下次我去帮扶,还要上山去看望两位老人家——因为,在我帮扶两位老人的同时,让我收获了更多人间温情,他们给我的是更多精神力量的扶持,他们让我懂得笑对人生,对我而言,简直是收获满满。
20__年脱贫攻坚战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各级对脱贫攻坚工作尤为重视,越到最后关键时刻越要守住底线,不能大意,提高力度完成脱贫攻坚工作,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要深刻领会上级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的精神,立足本职工作,加强监督,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发生,要坚持事实求是,求真务实。作为一名事业单位工作者,更要提高思想认识,政治觉悟,强化自己本职工作的能力,为脱贫攻坚工作保驾护航。20__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要提高思想认识,做好做实脱贫攻坚监督工作,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全面完成,打一个漂亮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已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领域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仍然存在,有的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结合实际、搞“一刀切”,有的口号多、实事做得少,有的热衷打造“经典路线”、“路边工程”,有的重数量轻质量、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还有的多头督查检查考核、重复报表材料等。这些问题,都要认真排查、坚决纠正、严肃处理,确保脱贫攻坚高效率、高质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表现在下面,根子往往在上面,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去,从本级查起改起,自己真正做起来,带头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带头深入基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带头弘扬真抓实干、“三严三实”作风。强化监督问责,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纪检监察机关一定要把巡视监督与纪律监督、监督监督、派驻监督同专项整治行动结合起来,构建科学、严密、有效的监督网,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脱贫乱象要“零容忍”,同时充分借助公众的力量,对于公众的举报,真正做到“有举必应”,形成整体监督合力,确保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收看了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了解到很多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英雄事迹和先进工作人员的工作经历,特别是大会开始前播放的黄文秀事迹,她用生命阐释了一个选调生的初心和使命,让我受到了很大的感触。作为一名选调生,我要向榜样们学习,坚定自己的信心和决心,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继续努力奋斗。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推进专家服务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积极采取“挂”出专家名单,“排”出服务地点,“督”出攻坚效果,“赞”出攻坚典型等方式,不断将专家服务力量下沉到一线发挥攻坚作用。
“挂”出专家名单。根据省州关于专家服务脱贫攻坚工作的统一部署,结合产业发展需要,经收集核实,更新我县农业专家库,新增工业产业和服务业专家库,并在微信公众号宣传专家联系信息,方便村干及群众随时找到所需专家。
“排”出服务地点。为各村及安置点的产业需要,一一匹配对应专业领域专家;成立坝区产业督导分队,分片包保坝区,实现专家产业的精准匹配,为各村及坝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督”出攻坚效果。整合挂牌督战工作力量,对现有的专家发挥作用情况进行了解评估,根据实际进行优化调整,把最急需紧缺的专家组织下沉到攻坚一线,在产业基地上发挥专家的技术技能优势,保证专家的技术攻坚实效。
“赞”出攻坚典型。加强服务保障及激励机制,鼓励全县专家下沉一线助力脱贫攻坚。注重收集专家服务脱贫攻坚典型事迹,总结经验,在微信公众号设“人才脱贫”专栏进行宣传,营造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良好氛围。
回首20__年,我们取得的脱贫成绩令全世界瞩目和赞叹,这源于人民群众的辛勤奋斗,源于党员干部的不懈努力,源于党中央的持续关怀。展望20__年,我们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剩下的硬骨头要敢啃,剩下的硬钉子要敢拔,还没脱贫的要攻坚克难努力解决,脱了贫的要巩固脱贫成果,确保脱贫不返贫。在疫情的影响下,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如何保证高质量完成,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检验,是我们必须答好的人民考卷。
实现今年脱贫攻坚目标,最紧迫的是通过建立机制、扩充渠道等方式,促进贫困人员实现持续增收、稳定增收。因此,要正确认识疫情防控形势出现的重大积极变化,坚持科学防控、精准施策,把防控工作重点放在防止新的外来病源输入上,全面推动扶贫产业复工复产,着力帮助农民工返岗就业,着力打通农副产品物流运输堵点,加大对种、养、加企业的扶持力度。同时,用好扶贫小额信贷,搞清贫困群众生产资料需求,做好扶贫产品的认定,推动贫困群众发展生产,稳定生产收入,限度减少疫情对脱贫的影响,确保如期完成今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坚决夺取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双胜利。
疫情一旦蔓延,后果不堪设想,奋斗数年的脱贫攻坚成果就可能毁于一旦。各级各地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旺盛的干劲、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团结的精神,啃下最后的硬骨头。要持续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和动态帮扶,及时发现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跟进帮扶措施,不断提升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色。通过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把受疫情影响的时间抢回来,在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等短板弱项上冲刺清零,尽努力坚决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贫困人口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更应该积极制定政策,帮助其度过这段特殊时期。胜利就在眼前,我们要顶住最后的关键时刻持续精准发力,全面排查解决影响脱贫攻坚质量和成色的短板弱项,加大转移就业、发展产业力度,持续提升已脱贫退出村基础设施水平、公共服务能力,确保已脱贫人口一个不返贫,非贫困人口一个不致贫,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掉队,努力创造经得起检验的脱贫成果。
中国梦,是近14亿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步入小康社会,是20__年完成的目标任务。在大山深处还有百姓挣扎在温饱线上、在城市街头还有市民等待政府兜底救济,这样的梦就缺了一个口子,这样的任务不算完成。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党员、干部要紧紧的拉着贫困户的手,带领着他们,走出困境。
近期,我村组织学习了中央、自治区领导在脱贫攻坚工作会上的讲话,通过原汁原味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扶贫要解放思想,打牢思想基础。
脱贫攻坚战不是论持久战,而要通过过硬扎实有效的举措,摘掉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帽子。一是提高扶贫工作者的思想意识,坚决杜绝畏难情绪和急功近利思想,牢固树立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信念和信心,带着感情和责任去扶贫,不折不扣完成各项扶贫任务。二是切实改变贫困户的等靠要意识,在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同时,切实让贫困群众树立自身是扶贫的对象、更是扶贫的主体的意识,彻底改变等靠要思想,从根本上、从源头上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切实走出一条造血与输血并重的扶贫道路。
二、扶贫要在精准上下力气
精准扶贫重在精准二字,精准即是指准确辨识真正需要帮扶的困难群体,要立足群众实际、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问题有的放矢。使我认识到,扶贫首先要精确识别、精准帮扶,以保证贫困户认定的透明公开、相对公平。我们乡镇干部处于带领群众脱贫的最前线,在扶贫路上一定要深入了解村上的基本情况、资源禀赋、农民增收渠道和发展方向,了解涉农惠农各项政策法规、实用技农业技术,搞清农民在发家致富方面所缺少的知识和信息等。只有细致地了解了民心、掌握了民意,摸清了群众最期盼最迫切对脱贫的诉求,并经常进村入户,和他们认亲戚、结对子,带着感情和担当去帮扶他们,才能为精准扶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工作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限时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脱贫致富,治本之策还是要靠发展。只有通过抓住产业促发展,增强贫困群众的造血功能,激发贫困群众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才能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提供重要支撑。
脱贫攻坚离不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资源要素的支撑,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整合各个方面的资源。多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让扶贫更有底气。
四、电商发展让精准扶贫更有方向
现如今,电子商务已在全国扶贫路上遍地开花。我们村干部进行产业扶贫,完全可以用开放的心态与创新的意识,充分利用互联网,着力打造一批农产品电商平台,培育一批农村电商带头人,让大山深处的特色农产品有市场、卖得出、卖得远、卖出好价钱,让电商扶贫成为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路径。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建档立卡贫困户主要分布在农村,因而抓实农村党建成为脱贫攻坚的关键工程。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强化镇村党组织统领,铸就坚强有力的农村党支部,打造担当作为、充满活力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眼下,这比任何时候都显得尤为急迫和重要。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党支部书记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脱贫攻坚在农村的落实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就可能让责任履行和任务落实打了折扣,不利于形成齐心协力的奋斗局面。要用好考核指挥棒,健全目标责任、承诺践诺、业绩评估等制度,激活村党支部书记干事创业的“动力源”。要健全容错纠错和澄清保护机制,对村党支部书记出于公心、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失误按“三个区分开来”原则予以容错免责,严格处置诬告陷害信访举报,营造清正爽朗的政治生态,保护和调动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30年前,“莱西会议”确定和推广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党组织配套建设的经验,确立了以党支部为领导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工作格局。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是发挥出村党支部的核心作用。要大力推进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进程,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优势和合作社在农业规模化生产中的集体优势,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提升村党支部的影响力、凝聚力。要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积极发现培养农村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优秀农民工、返乡创业人员、抗疫工作先进个人,及时纳入村级组织视野,做好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为党在农村事业的发展不断输入“新鲜血液”,夯实如期脱贫的人才支撑和组织保障。
最是深情暖人心。在革命、建设、改革不同时期,党群干群众志成城一家亲,铸就了群众路线的胜利法宝。如期脱贫,“剃头挑子一头热”不行,“闭门造车”难以见效。要充分尊重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正确处理扶贫与扶智、扶志的关系,健全党员干部划分责任、包靠联系、上门走访等管用制度,在扶贫信息、资源优化、结对帮扶等方面做足“绣花功夫”,及时解决农村弱势群众的基本保障和疑难愁事,让贫困户感受到温暖,不断增强获得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是旗帜,代表着方向;榜样是资源,凝聚着力量。要深化典型引领,注重挖掘、选树党员全身心投入脱贫攻坚的先进典型,大力弘扬党员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奋斗精神和优良作风,让镇村基层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的时代大舞台上经受锻炼、展现风采。
诗言志,燕衔泥。黄诗燕,一个普通的名字,响彻三湘大地。
10月9日下午,省委九所宾馆综合楼一楼会议室一片肃穆,追授黄诗燕同志“全国脱贫攻坚模范”称号大会暨黄诗燕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这里举行。
报告会上,6位报告团成员将一个个关于初心、使命、亲情、奉献的故事娓娓道来,直击心灵、震撼人心。
“他优秀的品质、崇高的风范、实干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风里来,雨里去,他匆忙的脚步就一直没有停歇过。”炎陵县委办副主任刘明华与黄诗燕朝夕相处、并肩作战了8年,他以《风雨兼程的带路人》为题,还原了一个不忘初心、一心为民最终倒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扶贫干部的故事。
故事让人伤感。“他经常说,炎陵县脱贫摘帽,是向20万老区人民兑现的一个庄严承诺,是向长眠在这片红土地上3万多名革命先烈的真情告慰。”讲到动情处,刘明华声音哽咽,与会听众早已湿了眼眶。
故事让人振奋。“他优秀的品质、崇高的风范、实干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刘明华的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了久久不息的掌声。
“黄诗燕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邓立佳聆听报告后说,黄诗燕把所有心血和生命献给了脱贫攻坚事业,用无悔的奋斗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杰出代表。我们要以模范人物为榜样,立足岗位作贡献,主动担当勤作为,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中践行初心使命。
唯有亲情最动人。黄飞从小以叔叔黄诗燕为榜样,他带来了感人的亲情故事。
“叔叔每次回来,都会叮嘱我们:要好好读书,好日子是靠自己奋斗出来的。”黄飞说,叔叔这样教育我们,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他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干出了一番事业。
“黄诗燕同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认真聆听报告,省扶贫办副主任黎仁寅早已红了眼眶。他说,黄诗燕同志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奉献、担当。全省扶贫干部要向黄诗燕同志学习,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炎陵县鹿原镇上村村村民张连军是黄诗燕生前帮扶过的对象之一。“从20__年12月27日到20__年11月20日,3年时间,黄书记一共来了我家19次。”张连军说,在他家最困难的时候,是黄诗燕一次又一次地给他加油打气,帮助他脱贫致富。
“请您放心,我们一定会牢记您的嘱托,自强不息,自力更生,把日子越过越红火。”张连军擦着眼泪坚定地说。
报告会现场,时而“万籁俱寂”,大家屏气凝神认真聆听;时而掌声雷动,向榜样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株洲市扶贫办主任刘智勇曾在工作中与黄诗燕接触较多,对黄诗燕的民本情怀、工作作风十分钦佩。“黄诗燕同志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现场聆听报告后,刘智勇说,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任务繁重。黄诗燕同志的精神将激励我们更加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要像黄诗燕同志那样勇于担当,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奋力拼搏”
青山犹盼燕归来。
“看着漫山遍野的黄桃树,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黄桃书记’——黄诗燕。”“村民带着自家酿的米酒,从村头采来的山花,来到黄诗燕书记的墓前。”“炎陵人民还在声声呼唤,老区百姓对您念念不忘。”
台上,报告团成员如泣如诉,深情呼唤。台下,与会听众感同身受,泪眼模糊。
“黄诗燕同志虽然倒在了脱贫攻坚的战场,却为我们树起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桑植县扶贫办主任熊基林说,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的引领。我们将以黄诗燕同志为榜样,对标对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保持战略定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我们要像黄诗燕同志那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
“我们要像黄诗燕同志那样勇于担当,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奋力拼搏。”
“我们要像黄诗燕同志那样甘于奉献,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
……
这是一场心灵的洗礼,更是一场灵魂的对话。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人为社会、为家庭奉献了青春和汗水,当他们垂垂老矣之时能安享晚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自治区把农村幸福大院建设作为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的重要内容,着力解决农村有生活照料需求的困难老年人吃穿住用问题,不使一人老无所依,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根据自治区前期的规划,新疆207个农村幸福大院将于6月30日前建成,此次全覆盖培训又为幸福大院奠定了人才基础。放眼当前的广袤乡村,从幼儿园到幸福大院,脱贫攻坚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从呱呱坠地到耄耋老年,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生路上一环都不能缺,“两不愁三保障”的实现已经细化到每个人、人生的每个阶段,越是到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阶段,越要下绣花功夫,夯实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每一步。
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绝不是随意拔高标准,而是在现有标准下狠抓工作落细落实,稳扎稳打赢得最终胜利。细读相关报道不难发现,全区两百多个农村幸福大院的建设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的要求,切实满足农村困难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基本需求;同时也注重提升农村幸福大院管理服务的规范化、专业化、制度化水平,在规范有序的基础上体现人文关怀,务求把幸福大院建成农村困难老人满意的养老栖居之所,这种设身处地为困难老人考量,情理兼顾抓细节的工作作风正是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所需要的。
“贫困堡垒”的问题往往是一环扣一环,脱贫攻坚工作就得一步接一步抽丝剥茧解难题。关于农村幸福大院的重点服务保障对象,“生活自理有困难的留守独居空巢老年人”“子女外出务工、身边无人照料的农村经济困难老年人”这两项表述引起了笔者关注,“留守”“外出务工”这一组相对应的词语也反映了一个现实矛盾。笔者在南疆结亲入户走访时曾遇到过一个小伙子,虽然很想外出务工,但是担心母亲一人在家无人照顾,在村干部来动员登记时还是拒绝了,这个选择反映了不少年轻人的无奈。而农村幸福大院的落实,必将为更多为人子女者消除后顾之忧,让他们在脱贫攻坚奔小康的路上能够放心追求更美好的明天。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每个人都享有追求幸福的热望,而高质量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正为每个人筑牢幸福的基础。
历史的光芒总会在一定时期被现实景象遮蔽。集革命老区、高寒山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镇雄,是云南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人口数量排名云南省第一。到20__年初,仍有101个贫困村未出列,12.23万人未脱贫。未脱贫出列贫困村、未脱贫人口分别占全国的3.8%、4.6%,占全省的23.54%、27.7%。
初春三月,掠过重重叠叠群山的春风还裹挟着寒意,新冠肺炎疫情的阴霾还未尽数消散,革命老区镇雄县按下了脱贫攻坚的“快进键”,收官之战吹响集结号——
3月1日,镇雄县各乡(镇、街道)、村(社区)收到脱贫攻坚查缺补漏的6个专项行动和1个保障方案;3月2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誓师大会上,市委书记杨亚林到场督战,发出了决战动员令,各乡(镇、街道)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立下军令状;3月3日,市委书记杨亚林调研以古镇、场坝镇、林口彝族苗族乡、果珠彝族乡、芒部镇等地产业发展……
15天时间里,上万名帮扶干部驻村入户走访,完成了乡、村两级研判。
查缺补漏的6个专项行动和1个保障方案列出了收官之战的时间表、作战图,以县、乡、村、组四级“网格化”责任机制作为保障。各乡(镇、街道)党(工)委第一书记和挂联县级领导担任一级网格员,牵头研究解决困难和问题;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担任二级网格员,履行第一责任;村级作战部指挥长担任三级网格员,负责统筹推进全村脱贫攻坚工作;包组乡(镇)干部担任四级网格员,负责督促落实村民小组一级的脱贫任务。
执行“6+1专项行动方案”是对贫困户收入、安居工程、饮水达标、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等领域进行查缺补漏,同时辅以保障措施。
20__年以来,中央、省、市、县四级161家单位挂包镇雄县235个贫困村,组建了235支驻村扶贫工作队,派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793人。
20__年,云南省委从部分省直部门和国有企业以及昆明市、玉溪市选派了50名优秀年轻干部到镇雄县贫困发生率最高的50个深度贫困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20__年,昭通市委派出202名督战员到镇雄县101个未脱贫村蹲点督战。
云南省委办公厅会议活动处的易志强于20__年到芒部镇松林村驻村扶贫,两年多来,像众多的挂包驻村机关工作人员一样,他们转换了自己的工作角色,把汗水和智慧洒在镇雄县3696平方公里的山水间。熟悉松林村的人,都会用类似“天翻地覆”的词汇描述这里的变化。
云南省委办公厅对镇雄县脱贫攻坚工作进行督促协调,厅级领导多次带队到镇雄县、芒部镇松林村开展调研和督导脱贫攻坚工作。
20__年底,易志强在工作总结中写道:村组道路全部硬化,全村已通10千伏以上动力电,网络宽带已覆盖全村,人力取水半径不超过1公里,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5万元……
对于松林村天翻地覆的变化,村党总支书记安艳认为,没有挂联单位的帮扶,很难走到今天这一步。松林村去年已经脱贫出列,今年主要是巩固脱贫成果,防止监测户、边缘户返贫。
三
截至3月8日,镇雄县已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580266人。作为云南省第一人口大县,20__年疫情期间,镇雄县采用“点对点”输出方式,解决了沿海一带企业“招工难”和本地“出去难”的就业困局。而事实上,劳务输出一直是镇雄县解决农民收入的主要方式,在土地里“刨食”养不活一家人,很多人选择离开大山。
在镇雄县委书记翟玉龙看来,要给建档立卡贫困户算收入账,既要抓牢转移就业这根“救命稻草”,也要发展特色产业,做到输出去和引回来兼顾。
芒部镇庙河村红石桥水库旁的“镇雄朝晖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食用菌种植示范点,来自附近村组的30多名农民在这里务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残疾人就有10多名。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的合作社理事长任宗朝原本有自己的公司,谈及“改行”从事农业产业的原因,任宗朝说:“每次回家,家乡还是10年前的样子,农业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低,我总思考怎么来解决这些痛点。”
20__年5月,镇雄唯一一家食用菌研究所在“镇雄朝晖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落地,此后的两年时间里,其研发出来的菌种远销四川、贵州等地,销售产值达400万元。
难以想象,一个世世代代依靠传统农作物维持生计的小村庄,是如何将食用菌产业做到影响周边地区这一程度的。
同样“凤还巢”的还有大湾镇仕里村小岩村民小组的吴学刚。他们掀起了农民工返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的热潮。
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吴学刚就职于贵州一家民营医院,20__年7月,吴学刚注册镇雄县金雨蜜蜂养殖有限公司。到20__年,蜂场覆盖了镇雄县以古、盐源、黑树等12个乡(镇),蜂蜜产品通过了农业GAP认证,注册金雨云蜜、乌峰蜂蜜商标的产品远销加拿大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目前,金雨蜜蜂养殖有限公司与南开大学进行校企合作,创办南开书屋,打造乡村振兴实践基地。
走出大山,是因为没有出路,镇雄人穷则思变;选择归来,是因为心怀感恩,镇雄人兼济天下。
出去与回来的步履一样艰难而坚定,因为这样,镇雄县创造了很多意想不到。20__年,用1年时间完成近5万人从大山深处搬到县城或集镇以及从“省级卫生县城”到“国家卫生县城”创建的镇雄速度;成贵高铁通车跨越式迈入交通高速时代。
交通死角成为开放前沿,绿水青山蕴藏无限商机。精准扶贫让镇雄打开了大门,脱贫攻坚收官之后,很多在外经商的镇雄人将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开局谋篇。
驻村一年有余,大桥村脱贫工作正有条不紊、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地向高质量脱贫的目标迈进。回顾一年来的脱贫攻坚相关工作,小有心得与各位战友分享。其实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个核心力量是贫困群众自己,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参与到脱贫攻坚的进程中,让他们主动成为脱贫攻坚的主要力量。
实现精准扶贫,深入调研、准确识别贫困对象是前提。富裕的生活大体相似,而贫困的原因各有不同。我们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阳光普照的方式,深入调查,把扶贫对象摸清,把家底盘清。在贫困对象识别工作中有“四看法”: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就是实践中管用的好方法。我们要通过建档立卡,对扶贫对象实行精准化、规范化管理,做到心中有数、一目了然。
精准扶贫意味着精准施策。我们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症下药、精准滴灌、因户施策。对那些有劳动能力的,通过扶持产业发展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对那些居住地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通过易地搬迁实现脱贫;对那些收入单一又不具备外出务工条件的劳动力,通过安排乡村公岗助力脱贫;对那些丧失了劳动能力的,通过低保政策实施兜底保障;对那些因病致贫的,通过医疗救助帮扶,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除此之外还需要关注的是,现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由此产生大批农村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精准扶贫,需要切实解决这一群体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提供更加精准、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通过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大病保险和新农合等政策,确保留守儿童和老人不成为被遗忘的群体。村委会和村小组要发挥积极作用,熟悉掌握本村各种情况,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护和对老年人的关怀照顾,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实现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为了实现这一承诺,需要各位脱贫攻坚战士付出更大努力。贫困不是一两天产生的,要想根治,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我们要下定打赢攻坚战的决心,以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让广大贫困群众亲身感受到党和国家的阳光雨露。
4月12日,全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工作部署会在贵阳召开。部署会结束后,黔西南州立即召开会议进行贯彻落实,州委书记张政要求,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我们要坚决按照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从严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取得实效。
张政指出,经过一届接着一届干,黔西南的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在提速,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一直在提升,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发展好黔西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陈敏尔书记、孙志刚省长的重要讲话和孙永春部长的工作安排,为我们下一步开展好“两学一做”凝心聚力,从严治党指明了方向,我们要坚决按照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从严从实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张政要求,要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第一要解决好“我是谁”的问题,全州各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按照党章党规,按照的要求武装自己,才能把工作做好,要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学要带着问题学,做要针对问题做,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信仰缺失,宗旨淡化,精神不振,行为道德不端等问题,讲政治、守规矩、守纪律,在党言党,爱党护党,认真履责,主动作为,以优良的党风换取民心;第二,要解决好目标在哪里的问题。陈敏尔书记特别强调,脱贫攻坚是考验各级干部的主战场主阵地,我们“两学一做”的目标在哪里?就在脱贫攻坚同步小康这个主战场主阵地,前段时间,在调动干部和群众这两大主体的积极性的基础上,我们发布了战区一号令,进入了脱贫攻坚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有两个基本任务,一是抓产业;二是抓规划,我们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一定要找准工作目标,在这场输不起的战役中检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第三要解决好重点在哪里的问题,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把主战场主阵地一直延伸到村支部,把从严治党落实到各个支部,五人小组和村支部要实行共建,把支部会开到老百姓家中,开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把党组织的温暖直接送给有困难的群众。当前,要迅速开展全员进村行动,一问计策,二送政策,最终拿出一户一策、一人一策、一村一策,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和乡村发展倍增;第四要解决好什么是合格党员的问题,合格党员首先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才能真正明白核心在哪向谁看齐,才能明白要向中央看齐、向看齐,和党中央保持绝对一致,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才能自觉主动地推进“四个全面”战略、五大发展理念,这是做合格党员的基本要求。在学习教育中,要围绕专题学习讨论,创新方式讲党课,开好党支部组织生活会,开展好民主评议党员,让党员立足岗位做贡献,让党员领导干部做表率,同时,党组织要关心党员,爱护干部。
张政强调,我们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既要第一时间落实好中央和省委的要求,又要有自己的特点,要明确好自己的主战场主阵地的主要任务,明确好我是谁,怎么做一名合格党员,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在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取得良好成果的基础上,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在实处,引向深入,为黔西南的发展,为脱贫攻坚、同步小康贡献力量。
杨永英主持会议并指出,各级各部门要贯彻落实好省、州会议精神,既要交好学习的成绩单,又要交好发展的成绩单,要通过“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来检验和推动今年各项工作的完成。
州人大会主任贺登祥,州政协主席汤向前,州委陈国芳、杨光杰、邓家富、张世荣和州人大、州政府、州政协班子成员,州直各部门负责人,中央、省驻州单位负责同志在州主会场参加会议。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百年目标就是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__年全部贫困县摘帽,贫困村要实现脱贫,贫困人口要迈入全面小康。扶贫攻坚目前是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中心工作,也是一项政治工作。
目前,精准扶贫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关系十八大确定的战略目标的能否实现。同时,脱贫攻坚战也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民心工程,是提升群众工作能力的重要平台,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传递给贫困群众,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在扶贫帮困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新宁县地处湘西南山区,自然资源贫乏,经济水平差,产业薄弱,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扶贫攻坚任务重、时间紧、难度大。新宁县召开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工作部署会,吹响了扶贫攻坚的号角,详细分解了工作安排,分配了具体任务,细致了每一项工作目标,真正做到了精细管理、准扶贫。
脱贫攻坚要敢打硬仗更要做好细活,在扶贫工作中突出精准,做好做细就是为了保质,就是要求我们干部在扶贫攻坚工作中做到认真细致,认真做好“一对一”帮扶。每一个村屯、每一个农户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并且往往会因时而变,稍不注意,我们干部进村入户取得的数据就会与实际情况存偏差,就会影响到我们对贫困户的情况作出误判,影响到人们对整个村整个乡镇的扶贫工作形势作出错误判断,进而对我们整扶贫攻坚工作带来影响。这就需要我们的干部要会做细活,能做好细活。依靠自身的优势力量,真正为民找到致贫根源,找出脱贫致富门路,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短板,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众所周知,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创造了发展的奇迹,而积累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经验后的中国共产党人,势必将在探索建立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一事上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地区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道路,彰显出社会主义优越性。诚然,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如香港这个自称为全亚洲最安全的城市,自由贸易港的建设让它成为了世界金融中心,经济高度发达,我们应虚心求教、取其精华;然而我们也要去其糟粕,香港的部分平民依然生活得很疾苦,住鸽笼一样的房子,这!便不是我们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想要的模样。因此,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在海南全岛消灭绝对贫困是让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具有中国特色的必由之路。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新年伊始,聊聊我眼中20__年的脱贫攻坚。
一见进。脱贫攻坚需引进人才。龚诗中曾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发达地区的虹吸效应导致贫困地区在人才引进方面必将存在一定困难,而脱贫攻坚是全面性的工作,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共同努力才能将之做好,专业的人才才能做出卓越的事。政府的积极引导,企业的资源投入,专家的献言献策,农业、工业、商业等产业因地制宜选择性发展,促进中小微乡镇企业、农村合作社蓬勃壮大实现藏富于民。同时,人才应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敢于投身于贫困地区的建设中去,在贫困地区,从0到1的飞跃是容易实现的,而深圳40年发展历程给出启示,未来的海南能让你创造的这个1呈指数爆炸式增长。脱贫攻坚需走进地区历史。现行的一切都是历史累积、发展、不断变化的结果,而贫困地区因环境封闭,信息交换闭塞等状态导致发展、变化的少,历史累积、因循守旧的多。祖祖辈辈的教诲和生活经验让他们误以为遵循原有方式生活就很好,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远不如先辈教诲和自己生活经验所得更可信,于是抗拒改变便成为一部分人的状态。从历史中探寻拒变原因,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获取及信息传递的能力,找准群众需求,扭转又一代人因循守旧的观念,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脱贫攻坚需走进地区实情。脱贫的制度、政策、方案必须与当地的地理位置、资源环境、贫困户特性相适应、相匹配。切不可以这村养羊那村也养羊,将其他地区做的好的措施生搬硬套得来贫困户一时的脱贫不是成绩而是危机,需知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是有限度,若村村都大力发展养殖业,势必互相之间会形成竞争,零和博弈的结果终会有一方有所损失,而无论哪一方的损失都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因为对于贫困户,这种博弈的失败可能意味着再度陷入贫困。环境气候的差异、不同乡镇离市中心的远近、不同贫困户的特征,一一摸清后才能够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使之具有本地区自己的创造性。
二见镜。以自己为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需要时刻进行反思,不要只知道当政策的搬运工,让工作陷入一片混沌。应做好贫困户思想工作,引导贫困户利用政策利好积极做出改变,警惕“等靠要”思想泛滥,警惕帮扶工作成为滋生懒惰的温床。“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应以实事求是作为标准来检验自身工作成效,敢于改变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将开会转变为落实。以群众为镜。脱贫攻坚需要时刻关注群众的意见,看群众对此工作是否满意,“不患寡而患不均”,切勿厚此薄彼,既不要错评贫困户也不要错退贫困户,既要给予充足的物质保障,也不能过度帮扶引起邻里屋外的妒忌心理。以未来为镜。要从脱贫攻坚走向全岛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这盘大棋,我们的工作仍需在现行扶贫成效考核方案基础上想得再长远些,未来已来,决战在即,决胜在望,扶贫措施、项目要以未来作为实施标准,适应时代更迭,要让措施实施、项目建设和合作社运行在五年乃至十年后看仍不落后于时代,依然发挥巨大作用或能够迅速融入新时代的需要。
三见净。危房改造工作给予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让乡村焕发新颜,而有了新房后,一个干净整洁的屋内屋外环境是尤为重要的,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洒扫庭除能让贫困户和过去杂乱、懒散的自己挥手告别;整洁干净的环境也能减少细菌滋生,拥有更健康的生活;而开始对干净良好的舒适环境有所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智志”双扶的工作成效。同时,“净”也体现了社会精神文明和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应结合好“美丽乡村”及“创文巩卫”相关工作要求,呈现一个“澄净无暇”的乡村新风貌。
四见静。“非宁静无以致远。”,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够实现的,相比于只是轰轰烈烈的干上一阵子,我更希望是能够安安静静、踏踏实实的干好整个20__年,让脱贫攻坚能如春风化雨般融入日常工作之中,使工作更扎实更细致,让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能够润物细无声般惠及每一个贫困户。
五见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便是我想象中海南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好乡村振兴后所能拥有的境界,乡风淳朴,乡民安居乐业,人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年少者奋发向上,年老者颐养天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实已赋予海南实现这新时代“世外桃源”的可能,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让这种可能变成现实。能够预见,那时的海南将会是全体海南人民一生的“世外桃源”,也希望这个“世外桃源”的海南,能够早日被遇见!
时间是忠实的记录者,也是客观的见证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江西井冈山市神山村在乡村振兴中书写了“神气”故事;老书记焦裕禄探流沙、查风口的河南兰考张庄村,如今“风沙窝”变成了“金银铺”;宁夏永宁县原隆村百姓过去久居“苦瘠甲天下”之地,因为移民搬迁生活越过越兴隆……一曲曲改变命运、迈向全面小康的壮丽凯歌,是中国共产党守初心、担使命的具象体现,也成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生动注脚。正如一位联合国官员所评价的,“中国最贫困人口的脱贫规模举世瞩目,速度之快!”
从解决温饱到摆脱贫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历史性地解决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这将是前所未有的成就,足以彪炳史册。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将会大幅度地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将大大改善贫困地区产业基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让发展红利惠及更多农村人口,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基层干部的作风能力有了转变,农村治理水平有了提升,这些都是涉及长远发展的,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经济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减贫同步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朝着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深刻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展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攻坚实践,积累起具有长远启发意义的经验。比如,全党动手、举国之力,形成全国上下攻坚的合力。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贫困群众带来了资源、技术和发展思路,这正是扶贫合力的生动体现。比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过精准“滴灌”提高扶贫效率。贫有百样、困有千种,扶贫就有千百种方案,就会付出千百倍努力。比如,产业扶贫、扶志扶智,为脱贫攻坚制造可持续的内生动力。发展产业让农民从田间走向车间,鼓励创业催生无数致富能人,扶志扶智提振农民奋斗追梦的精气神……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形成脱贫攻坚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才能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可以说,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不仅以实际行动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也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从革命老区到民族地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扶贫火热场景向世人表明,“深度贫困是完全可以战胜的”。当前脱贫攻坚进入最后冲刺和决胜的阶段,尤需激发“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的蓬勃干劲,砥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决心,不折不扣抓好扶贫各项政策举措和工作落实,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上坡路最难走,解决了绝对贫困,相对贫困还会长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会长期存在。减贫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唯有不舍寸功,才能善作善成。
展望未来,中国人民将历史性地摆脱绝对贫困,共同迈入全面小康,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将得到更为有力的验证。一个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政党,一个以人民为坚实根基的国家,其征途必定是星辰大海,其未来必定是其道大光。
美丽娄星更是走在了精准扶贫的前沿。4月12日,区委召开扩大会议,研究部署全区精准扶贫工作,研究下发《娄底市娄星区关于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解难惠民促发展统筹推进扶贫攻坚和群众工作的活动方案》,力求经过在全区开展百个单位驻村、千名干部包户、万名贫困户脱贫的百千万活动来统筹推进扶贫攻坚和群众工作。
扶贫是一项持久战,更是一场攻坚战。根据区委目标要求,要想在20__年实现娄星区12000多人脱离贫困,贫困群众必须在弱鸟先飞理念的指引和滴水穿石精神的激励下,开启理解输血、艰难换血、自我造血的奋斗历程,经过授人以渔的智慧、技术、信心,真正让困难群众脱离贫困,掌握生存技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输血先输智。扶贫好比看医生,对症下药必须精准到位。一是提升教育水平,从智慧的源头上摆脱贫困。教育是强国之本,更是拜托贫困的根本,针对贫困地区,要完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等全方位教育结构体系,针对贫困群众,要结好教育帮扶对子,有的放矢。二是开阔群众视野,培育致富意识,构建致富思维,增强支付本领,构建可持续内在动力。三是进驻专业团队,精准识别贫困群众、仔细研判贫困原因、正确选择扶贫项目,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环境资源特征的特色产业。
换血当换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扶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既要知民情,又要仔细分析,精准规划,在全区贫困地区实现三个覆盖:一是产业项目覆盖贫困地区,抓住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契机,将绿色、环保、生态新兴产业想贫困地区倾斜,将产业链链接到贫困群众家庭,解决贫困群众无处可去、无处可发挥的问题,以兴新产业的新技能带动贫困群众技术提升和创新;二是公路基础设施覆盖全村,要想富,先修路,仅有发动群众筹资筹劳,共同把自家门口的道路硬化中单担当起来,才能为当地的发展、当地人的发展扫除外部障碍;三是技能培训全覆盖,统筹农村资源,以党建为龙头,发挥党员的优势,带动当地技能培训的发展,开展农业技能和非农技能培训,解决农民不会干的敢为和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难题,实现人人有一技之长,人人有用武之处。
造血当从心。心,最关键的就是信心。扶信心是扶贫的关键。仅有把贫困群众的信心扶起来了,才能让大家看到未来的期望,才有足够强大的内因驱动有力的外部行动。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只要有信心,铁杵磨成针,唯有在心灵的源头改变人的思想,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原先等、靠、要的被动思想,才能真正帮扶群众脱离贫困,逐步实现小康。
娄星区作为扶贫攻坚的先驱,干部群众必须上下团结,齐心协力,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创新工作思路,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确保如期啃下全区脱贫这块硬骨头,确保全区民众如期实现全面小康。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考察有机黄花标准化种植基地时指出,黄花也能做成大产业,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上个月,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为柞水木耳点赞,“小木耳、大产业”。无论是“木耳”还是“黄花”,都是当地特产,有着久远的栽培史。古往今来,土地依旧、物产依旧,但今昔对比,换了人间。从“贫”到“脱贫”的伟大奋斗历程中,我们不难看出组织、政策和科学的积极作用。
脱贫攻坚离不开“组织”。报道称,“黄花种植是当地主导产业,近年来,在龙头企业、合作社引领下,黄花产量品质稳定,销路和价格也有保障”。这就是组织的力量与优势!如果没有组织,散兵游勇,“你种你的,我种我的”,种植、管理、采摘、产销都是“点”状的,而且各家有各家的想法,各人有各人的安排,各自找各自的门路,最终形不成合力,同样的田地、同样的种植,但收入各不相同,甚至差距很大。有些贫困地区,不是没有特产,并且“产量不低”,但受制于产销不通畅,年年积压,影响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在脱贫攻坚中,各级党委应当积极发挥组织优势,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把群众组织起来,把产业组织起来,把销路组织起来,就能把“小黄花”变成“大产业”,变成群众的“脱贫花”“致富花”“幸福花”。
脱贫攻坚离不开“政策”。云州区地处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气候严寒、十年九旱、土地贫瘠,曾是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大同黄花虽全国闻名,但长期以来,因为种植周期长见效慢、采摘期短劳力不足、晾晒场地不够等困难,始终没有规模化。但从中央打响脱贫攻坚战之后,当地政府就出台了“硬核”政策:每栽种一亩黄花补贴500元,集中连片200亩以上的黄花种植园全部配套水、电、路,全区中小学操场、有硬化场地的单位为黄花晾晒腾地让路。正因为有了“黄花种到哪,水利机井就打到哪,晾晒用的水泥场地就修到哪”的政策扶持;有了“农业保险、技术指导、烘干设备购置补贴”等政策保障,所以当地黄花种植井喷式发展。有了阳光雨露的政策滋润,何愁群众的种植热情、产业的发展升级不会雨后春笋?
脱贫攻坚离不开“科学”。云州虽然“气候严寒、十年九旱、土地贫瘠”,但正是这样的环境才孕育出了“角长肉厚、七蕊色黄、味道鲜美”的黄花;黄花在云州虽然拥有600多年的种植史,但当地却是深度贫困地区。辩证统一的矛盾,运用好了就能为发展带来“质的飞跃”。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有多少贫困地区也有类似于黄花这样的“名产”“特产”,只是由于各方面原因,仍然“养在深闺人未识”。以种植为例,有的地方产花生、有的地方产土豆、有的地方产大枣,但并非都能做出特色、做到极致。因地制宜进行科学决策,比如云州坚持种植黄花,而不是浮躁跟风,把传统种植改变成别的产业;以点带面形成产业链、特色链,锲而不舍开发一个产品、打造一个品牌,脱贫攻坚就能积小胜为大胜。倘若贫困地区都能发挥物产优势,一步步把群众生产组织起来,把政策保障落实下来,把科学发展坚持下来,脱贫攻坚就能交出合格答卷,当地群众就能拥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宁陕县强化举措,将“两学一做”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学党章党规,凝聚脱贫攻坚“正能量”。该县要求全体党员把学习党章党规作为基本功,认真研读、学深学透,深入思考、铭记于心,让党章党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党员干部的最高行为准则。通过学习党章,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强化宗旨意识,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观念,把宗旨意识贯穿脱贫攻坚行动始终,引导党员干部在攻坚一线发挥作用、担当作为;通过学习党规,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和规矩意识,明晰履职尽责相关的规定和要求,始终把扶贫攻坚的责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立下攻坚之志、激发拼搏之力,攻坚克难啃“硬骨”、以一贯之挖“穷根”,不打赢脱贫攻坚战誓不罢休。
学系列讲话,树立脱贫攻坚“目标靶”。该县要求全体党员把系列讲话作为“两学一做”的重要内容,以此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在脱贫攻坚中,该县把关于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系列理论当做推进工作的“指明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学习领会系列讲话与推进脱贫攻坚、产业转型升级、群众矛盾化解等结合起来,在学习中深刻理解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掌握脱贫攻坚的具体措施、践行群众路线的方式方法,坚持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做到扶贫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抓住重点,提高精准性、有效性、持续性,确保“一年见效、两年攻坚,三年脱贫”。
做合格党员,当好脱贫攻坚“突击手”。该县广大党员干部将“做合格党员”作为“两学一做”教育的关键和根本落脚点,把“合格”的标准落实到脱贫攻坚一线,带着感情真扶贫、扶真贫,主动入户排查、有效对接谋划,积极排忧解难、真诚帮扶解困,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出真招、出实招、出硬招,瞄准目标干、盯着问题改,在“做”中炼就精准识别的火眼、强化脱贫攻坚的本领,当好地方发展“主心骨”、群众脱贫“领路人”。
时间是忠实的记录者,也是客观的见证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江西井冈山市神山村在乡村振兴中书写了“神气”故事;老书记焦裕禄探流沙、查风口的河南兰考张庄村,如今“风沙窝”变成了“金银铺”;宁夏永宁县原隆村百姓过去久居“苦瘠甲天下”之地,因为移民搬迁生活越过越兴隆……一曲曲改变命运、迈向全面小康的壮丽凯歌,是中国共产党守初心、担使命的具象体现,也成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生动注脚。正如一位联合国官员所评价的,“中国最贫困人口的脱贫规模举世瞩目,速度之快!”
从解决温饱到摆脱贫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历史性地解决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这将是前所未有的成就,足以彪炳史册。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将会大幅度地提高贫困人口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将大大改善贫困地区产业基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让发展红利惠及更多农村人口,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基层干部的作风能力有了转变,农村治理水平有了提升,这些都是涉及长远发展的,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经济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减贫同步实现,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朝着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深刻彰显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展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攻坚实践,积累起具有长远启发意义的经验。比如,全党动手、举国之力,形成全国上下攻坚的合力。280多万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贫困群众带来了资源、技术和发展思路,这正是扶贫合力的生动体现。比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通过精准“滴灌”提高扶贫效率。贫有百样、困有千种,扶贫就有千百种方案,就会付出千百倍努力。比如,产业扶贫、扶志扶智,为脱贫攻坚制造可持续的内生动力。发展产业让农民从田间走向车间,鼓励创业催生无数致富能人,扶志扶智提振农民奋斗追梦的精气神……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形成脱贫攻坚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才能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可以说,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不仅以实际行动加速了世界减贫进程,也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从革命老区到民族地区,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扶贫火热场景向世人表明,“深度贫困是完全可以战胜的”。当前脱贫攻坚进入最后冲刺和决胜的阶段,尤需激发“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的蓬勃干劲,砥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决心,不折不扣抓好扶贫各项政策举措和工作落实,确保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上坡路最难走,解决了绝对贫困,相对贫困还会长期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会长期存在。减贫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唯有不舍寸功,才能善作善成。
展望未来,中国人民将历史性地摆脱绝对贫困,共同迈入全面小康,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将得到更为有力的验证。一个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政党,一个以人民为坚实根基的国家,其征途必定是星辰大海,其未来必定是其道大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体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要坚定信心、勇于担当,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要拿出“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攻坚克难,乘势前进。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脱贫攻坚战打到现在,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硬骨头”,要打好脱贫攻坚这场硬战,需要的是全党上下,凝心聚力,尽锐出战,共克难关。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的政治机关和党内监督专责机关,使命重大,责无旁贷。纪检监察干部应切实肩负起责任,立足工作职责,担当作为,带头奋战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一线,为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强保障。
深入扶贫一线,担当脱贫攻坚“战斗员”。脱贫攻坚,是锻炼干部的“战场”,也是考验干部的“试金石”。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纪检监察干部不畏挑战,迎难而上,深入贫困村担当脱贫“战斗员”,与贫困群众一道努力奋斗,脱贫致富。市纪委监委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村这一脱贫攻坚“主战场”任第一书记,通过驻村帮扶、对口帮扶、定点帮扶等方式,带领贫困村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致富脱贫。目前市纪委监委帮扶联系的武鸣区马头镇四明村和玉元村已全部脱贫摘帽,村集体产业已形成规模并产生效益。20__年四明村、玉元村预计贫困发生率将分别降至0.75%和0.42%。
深化专项治理,担当脱贫攻坚“护航员”。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作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是确保党的扶贫政策、扶贫资金落实到贫困群众身上的重要举措,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纪律保障。当前,在脱贫攻坚工作进入攻坚克难、攻城拔寨的决胜阶段,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驻机构作用,通过派驻机构与驻在部门实行定期会商、重要情况通报、线索联合排查、联合监督执纪“四项机制”,形成工作合力不断深化专项治理工作成效。大力开展扶贫领域“九项重点任务”专项整治活动,推动乡村干部及其亲属涉权事项公开,双管齐下推动专项治理工作不断深化。20__年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超过130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超110人,切实履行纪检监察干部“护航员”职责,维护民利,践行初心。
发挥巡察作用,担当脱贫攻坚“督战员”。聚焦脱贫攻坚突出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扶贫领域腐败问题,聚焦脱贫攻坚作风问题,聚焦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发挥巡察“督战”作用,推动快查快办、集中整治,有效解决“竿插不到底”“水流不到头”的问题,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进一步扛牢责任,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委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决策部署,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打好脱贫攻坚战。同时,充分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广泛动员群众、紧紧依靠群众,通过巡察干部走村入户、听取意见、回应诉求,从上往下层层传导压力,从下往上倒逼责任落实,让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关怀就在身边、正风反腐就在身边。20__年,市纪委监委对市扶贫专责小组成员单位巡察覆盖率超83%,对贫困村巡察覆盖率超95%,有力将巡察工作成效转化为助推脱贫攻坚的强大动力。
我们将始终坚持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通过学以促用,立足纪检监察工作职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为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到20__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始终聚焦的战略目标,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居于引领地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核心在“全面”。目前,中国仍然是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各领域发展并不均衡,区域、城乡之间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发展程度等方面差异巨大,生态文明建设、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等短板明显。如何缩小差距、补齐短板,依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全面小康,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坚持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本在“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特别是要坚决打好三个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一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到了最关键一程。越是接近奋斗目标,越要防范应对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必须未雨绸缪、防微杜渐,把各类风险隐患化解于小、消弭于早。二是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精准脱贫是全面小康的根本标志和底线任务,也是最难啃的骨头。必须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夫、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__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三是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人民群众对环境问题高度关注,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热切期盼蓝天绿水、清新空气、优美环境。必须以最坚决的态度铁腕治污,让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态文明建设效益,增强对发展的认同感。
从现在到20__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也是最后冲刺期,3年时间虽短,但收官之战十分重要。结合我们甲路镇实际,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综合施策、精准发力,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胜利。
“心里有火,眼里有光”,作为脱贫攻坚之路的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燃起谋事创业的“三把火”,用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地站好最后一班岗,兑现向人民群众许下的郑重承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要燃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之火,砥砺奋进。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只有具备直面困难的勇气,才不会因畏葸不前、举步维艰而满怀沮丧、忧心忡忡。20__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亦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之年,面对一系列更加艰巨繁重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党员干部要稳扎稳打,把责任扛在肩上,既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不断把全面完成脱贫攻坚的伟大事业推进向前。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要燃起“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的求是之火,践行初心。现实中,有的党员干部作风漂浮,总是在会议室做“会哥”“会姐”,待在办公室做“表哥”“表姐”,背靠材料坐而论道;有的不顾实际机械照搬、处处留痕,高调门瞎指挥,假把式走过场;有的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堆材料、巧汇报以领导满意代替群众满意。党员干部应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应甩开膀子、沉下身子、迈开步子、走进户子,去基层发展的主战场、攻坚脱贫的第一线获取真实的第一手资料,精细对接贫困群众的需求,为困难群众出主意、想办法、解难题,引导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共克时艰,帮助他们复工复产,不误农时,以体贴温度换群众满意度,以辛苦指数换百姓幸福指数。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要燃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笃行之火,锐意进取。“疾风知劲草,烈火识真金”,党员干部应不为扶贫工作的繁重性、复杂性所左右,笃行实践,做积极的行动派,敢为人先的“领头雁”。“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党员干部要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从今天做起,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做好扶贫工作所需要的知识,不要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党员干部要坚持原则,直面问题,寻找方法,把履职尽责扛在肩上,落实在工作实践中。党员干部要“吾日三省吾身”,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的工作格局,秉持“敬终如始、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发挥“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的工作智慧,“啃掉”脱贫攻坚路上的“硬骨头”,将短板补得更牢靠一些,将基础打得更扎实一些。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自信”“求是”“笃行”的“三把火”让扶贫之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不再是寂寞荒野,而是四季流转的花园。我们党员干部要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交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优异答卷。
“言必信,行必果”。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也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计熟事定,举必有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
脱贫攻坚,必须抓住“精准”牛鼻子。俗话说,害什么病,开什么方。扶贫脱贫,要害在找准“穷根”,方法是靶向治疗。从建档立卡、摸清贫困人口底数、实现动态调整,到突出产业扶贫、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经济实体,核心是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以“精准”提高扶贫措施有效性。无论是组织好易地扶贫搬迁,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还是加大扶贫劳务协作,促进转移就业;无论是落实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政策,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还是加大财政、土地等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交通水利金融等具体扶贫行动,让更多政策落地落实,只有把“精准”的要求贯穿扶贫脱贫全过程、各环节,才能真正拔掉“穷根”,增强“造血”功能,为摆脱贫困、迈向小康注入源源动力。
脱贫攻坚,务必抓住“基层”这一根本。“欲致其高,必丰其基”,既要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关心农村干部,充实一线扶贫工作队伍,又要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脱贫工作队”。有志者,事竟成。应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激发改变贫困面貌的干劲和决心,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脱贫攻坚,还需掌好“作风”这一船舵。脱贫工作是硬骨头硬任务,来不得水分、务不得虚功。只有把握正确方向,坚持工作务实、过程扎实、结果真实,脱贫成效才能真正获得群众认可、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对于一些地方扶贫脱贫工作中出现的层层加码、形式主义等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必须用好问责利器,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开展督查巡查,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严肃问责。同时扎紧制度篱笆,加强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不给挪用乃至贪污扶贫款项的行为留下可乘之机。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凝聚扶贫脱贫工作的强大合力,打赢这场决胜全面小康的脱贫攻坚战。
自到中山快两年时间,干了两年的脱贫攻坚工作,其中有过抱怨,有过退缩,有过喜悦,但最终,坚持了下来,迎来了阶段性的成果。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回顾工作,有四点体会。
一、学会学习。学习是提高工作成效最重要的途径。在工作中,多方面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学习工作经验,这个工作经验是两方面的。一方面,学习处理事务的经验。脱贫攻坚工作是产业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工作的融合,学习一种事务的处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习多种工作经验,这就要向相关业务部门的同志进行学习。另一方面,学习农村工作经验。农村是个大天地,有着许多大学问,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比如在测算收入时,不懂一亩甘蔗产量多少,每吨甘蔗交售多少钱,成本支出多少钱等,测算收入可能就不准;宣传政策时,怎么宣传不会引起群众的情绪等,这里面都有大学问,要虚心向村干部请教,吸取他们的经验,才能更好的做好农村工作。其次,学习政策。脱贫攻坚政策随着实际情况的不断变化,不断更新,不断调整,这就需要吃深悟透文件精神,把握好政策的正确方向,才不会走偏,出现工作失误或宣传不到位的情况。
二、学会沟通。沟通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中,好的沟通能让工作更有效率。首先,在与村干部的沟通上,要以虚心请教的态度,不耻下问,因为村干部有些工作年限长,工作经验丰富,有些在村寨威信高,要做好工作,就要在坚持原则的情况下,了解村干部的性格特点,对症下药,讲求沟通的方式方法,虚心向他们请教,形成良好的沟通氛围;其次,在与群众的沟通上,要意识到群众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在沟通时,要把政策讲得浅显易懂,要讲大白话,要诚恳,嘴里不要跑火车。
三、学会实干。首先,本职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两者要兼顾。认识到脱贫攻坚是中心工作,本职工作是重要工作,不能以本职工作工作或脱贫攻坚工作为借口,不干本职工作或脱贫攻坚工作,而要干好两项工作,合理的规划时间是最好的办法,找好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其次,脱贫攻坚工作关键在实,多腾出两天时间,多串寨子,多进农户家,多和农户话家常,多掌握情况,尽最大的努力熟悉对村情、组情、户情。
四、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从领导、驻村工作队、包组干部、村干部、群众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抱怨之前,先冷静下来,要知道领导、驻村工作队、包组干部、村干部、群众这样做是为什么,懂得思考以后,就会多一份理解和支持,多一份相互协作的基础。
脱贫攻坚网络展观后感心得5
我作为一名普通的乡镇干部,既是建档立卡户的帮扶干部,也是新村一组的包组干部,在整个脱贫攻坚工作中认真负责的完成每一次统计、每一次入户,争取把每一项工作做到最好。下面我想从三个角色来谈谈脱贫攻坚中我个人的感受。
一、普通的基层干部的角色
作为一名普通的乡镇干部,参加工作3年多将近4年的时间里,我一直在乡社会事务办工作,主要从事民政、残联、科技、食药品四个部门的工作,也是为民服务窗口的一名工作人员。每天面对繁杂的本职工作和形形色色的群众,有时甚感有心无力、疲惫不堪。特别是脱贫攻坚工作启动以来,低保每月的动态调整,有进有出,低保中建档立卡户、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每月比对,每一项数据都要求精准再精准,及时再及时。在这反反复复的折腾中学习到了一项项新技能,不断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磨炼了为人处世的心性。
二、帮扶干部的角色
我的挂钩户是小水井新村三组20__年建档立卡户明雄兵,家庭人口4人,父母均为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儿子年幼。刚挂钩该户的时候家庭比较贫困,房屋级别为C级危房,明雄兵作为一家之主常年在外务工,薪水微薄,再加上爱玩的本性,日子自顾不暇,根本无暇顾及家中的老人和孩子。家中仅靠父母采点茶叶、种点包谷、喂几头猪维持,生活一贫如洗。
自挂钩以来,多次入户,从一开始调查了解家庭人员基本情况、收入来源、家庭财产状况等详细信息,到后来动员该户改造房屋,带工程队伍实地到户量地基、做建房规划,再到后来动员在外务工的明雄兵回家创业,无数次的沟通交流让我们从普通的干群关系变成了亲戚朋友,也让“不太完整”的家庭变得完整,即可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天伦之乐,更让家庭生活有了巨大的改观。作为一名帮扶干部,感到十分欣慰。
三、包组干部的角色
我所包的组是小水井村委会新村一组村民小组,新村一组是20__年从赛岗村委会、木城坡村委会因地质灾害搬迁重组的村民小组。新村一组现有常住人口72户321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8户75人,20__年脱贫5户19人,20__年脱贫5户21人,20__年脱贫7户31人,20__年脱贫1户4人,现已实现全部脱贫。
包组工作是三年来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18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之前小水井村委会挂钩单位不具备履职条件,每一次入户、填表、调查、做工作都是一个人完成,填表、算收入到心力交瘁,档案反反复复修来改去,一遍又一遍改到怀疑人生。所幸,所有努力没有白费,前期的辛苦和努力使我对村情更为熟悉,对每户建档立卡户人员基本信息、收入来源、财产状况掌握的更为详细,为后期工作的开展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让后期的工作开展更为得心应手。在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绝大部分的群众是纯朴的,是用心配合支持工作的,但一部分群众的思想有待转变,感恩意识极差,牢牢抓住某一项享受不到的政策,而对享受的诸多政策却只字未提。我认为对这一部分群众应该对加强感恩教育,让他们知道“等、靠、要”思想不可有,所有的好日子都是靠自己双手奋斗得来。
以上是我三年脱贫攻坚工作的心得体会,虽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字皆是从点点滴滴工作中总结得出。脱贫攻坚之战告一段落,但未来还有更多的攻坚战需要我们参与,不努力的青春不完美,告诉自己: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撸起袖子加油干!
扶贫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在实施项目之初要尊重群众,积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对未来的规划。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党员干部要有扶危救济的担当和准确的自我定位,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而不是自我标榜道德高地,高高在上、颐指气使,不断的反驳群众的意见。
在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贫困群众当作亲友,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想法,设身处地的谋划、实事求是的规划,维护他们的人格尊严,保护他们的脱贫愿望和发展生产的积极性。以白塔畈镇项冲村为例,镇村两级干部白天走访入户,在田间地头、山场茶园等处与贫困户交流,结合实际,与帮扶结对的万盛集团制定养鹅计划、发展光伏扶贫、通过村里种养殖大户带动群众、与石料厂签订协议雇佣具有劳动能的贫困户等切实可行地措施帮扶贫困群众,同时以大病救助、民政救助、雨露计划等方式帮助生病的群众和学生渡过难关,让贫困户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正能量去面对现在的问题,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永久脱贫、直奔小康才不会是一句空话,不是遥不可及的愿望。
用没用“心”和“新”,群众是有感觉的;被动扶贫和主动帮扶,群众是心知肚明;有没有将工作落在实处,群众是看在眼里的。只有真心付出、真新帮扶,扶贫工作才会取得实效,而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群众路线教育的成果会更加巩固,在攻坚战役中会取得绝对的胜利,更加会体现出基层干部的自我价值。
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实现全球减贫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决战脱贫攻坚,基层干部要建立好三大“仓库”,继续写好“后半篇文章”。
积累鲜活的“语汇库”,是写好“后半篇文章”的基础。语汇是文章的细胞,正如持续做好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工作,是进一步夯实稳定脱贫基础,巩固脱贫成效的细胞。基层干部积累“语汇库”,要做好脱贫攻坚全面普查,严格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通过“把脉问诊”,强化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为脱贫致富找到“良方”、祛除“病灶”、拔掉“穷根”。还得实地调研、精细算账,瞄准最困难的群体,扭住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找准发展的路子、苦干实干,打破基础设施瓶颈,改变贫困面貌,并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千方百计激发内生动力。这样基础才会更加稳固,写出来的“文章”也能“妙笔生花”。
建立强大的“素材库”,是写好“后半篇文章”的关键。材料是文章的血肉,正如如何巩固脱贫、防止返贫,持续增收致富,是巩固脱贫成果的骨血。基层干部建立“素材库”,产业扶贫是“牛鼻子”,是“大支撑”,是“主动脉”。脱贫致富,离开了产业扶贫,增收致富就是无水之木、无本之源。产业扶贫贵在精准,必须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精心选择产业项目,才能增大成功率和可持续发展。贫有百样,困有千种,产业扶贫也不能千篇一律,而是要不走寻常路。做实产业扶贫,要抓好龙头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引领带动,把扶贫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就能为群众增收致富注入不竭动力,激活源头活水。这样“写文章”时才不至于“搜肠挂肚”,写出的“文章”才“有血有肉”。
充实深刻的“思想库”,是写好“后半篇文章”的重点。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正如转变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的思想观念和意识,是巩固脱贫成绩的灵魂。基层干部不仅要充实自身的“思想库”,也要帮助困难群众转变落后观念。要加强宣传教育,从干部到群众都要学懂、弄通、明白脱贫攻坚的深远意义。多鼓励意识先进的农民工,支持敢于创新的“弄潮儿”,通过示范和榜样的力量,影响带动其他群众。除了农业生产方面的落后意识观念需要改变,精神文明方面的建设也要加强。偏远山村的各种陈规陋俗、脏乱差环境、不民主村务以及淡薄的法律意识、参政意识、集体意识等,也都需要转变。困难群众思想观念、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苦干不苦熬”的想法,取代了“等救济”“靠帮助”“要补贴”的现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才能越走越顺、越走越稳。这样才能使“文章”中心明确、立意深刻。
写好决战脱贫攻坚的“后半篇文章”,要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仓库,并要定期盘点、整理、分门别类,且要不断充实、扩容,才能凝聚决战决胜磅礴力量,蹄疾步稳致富全面小康。
如今家乡人民的生活水平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啊。家乡村容村貌日新月异,人们的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好,就连我们的学校近两年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一切都离不开党的脱贫攻坚惠民好政策。
来到我们学校的操场,干净的篮球场就展现在眼前了,体育课上同学们尽情地打篮球、跳绳、做游戏,玩得可开心了。操场的西边一行行的体育健身器材错落有致,老师们、同学们课间来到这儿锻炼身体,一边锻炼一边聊天,欢声笑语时常充溢在整个校园。走进校园,教室、部室井然有序,绿树鲜花交相辉映。去年萌基金给我们学校援建了一间图书阅览室,里面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很多儿童读物,这是我们最喜欢呆的地方。同学们经常来借书、读书。听老师们说,今年我们学校将有可能新建一座三层教学楼作,啊,想想都让人开心。
走在通村水泥路上放眼望去,新村点一栋栋楼房在青山绿水掩映中显得格外漂亮。这在以前是绝对不敢想的,以前狭窄的土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一不留神踩进稀泥里,半天爬不起来。如今宽阔的水泥路进村进组,道路两边新栽了速生杨、桂花树,安置了太阳能路灯,走哪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村好几家都买了农用三轮车、坡地微耕机,种地施肥都用上机器了。上个月,爸爸妈妈一商量,用去年养猪养蚕的钱买回一辆电动车,接送我上学放学,可把我高兴坏了,上学再也不用一二一的步行了。
这两年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知道这都是国家的脱贫攻坚政策好,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要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认识或熟悉张小娟的人这样评价、回忆她:
“小娟是那种很爱学习、喜欢钻研问题的人。她热心开朗,别人遇到困难她总会去帮助。”张小娟的好朋友桑桃花说。
“上学时,张主任和她弟弟在学校学习成绩就特别好,张主任是他们那届甘南州的高考文科状元!”一位年轻的干部对记者说。
“张小娟的两个孩子生病都来我们医院看,每次都是孩子的父亲带着来看病,张小娟总是匆匆忙忙露个面看看孩子就走了!”县某医院的一位医生告诉记者。
“她是县政协委员、常委,我听过她作为政协委员为妇女儿童工作呼吁的发言,她讲得特别好!”一位干部向记者回忆说。
……
“小娟能干事、敢干事,也能干成事;她真正称得上是德才兼备的一名年轻女干部,这样的干部真的很少见!”任秀红对张小娟这样评价。
“孩子是我们的希望。”
“再崎岖的路,也是过得去的!”
这是10月5日下午13点14分张小娟在舟曲县立节镇下乡途中发的一条微信,微信还配了途中拍的一张在高处俯瞰盘山路的照片,照片中的山路蜿蜒曲折,很壮观也很险要。这是张小娟生命中发的最后一条微信。两天过后的10月7日傍晚,在走过最崎岖难走的山路后,她的生命定格在了扶贫路上。
同创小康、脱贫攻坚关键在人,重点看干部,特别是在广大贫困农村基层一线的基层干部,他们的责任意识是否到位,能力素质是否能够担当发展重任,都直接影响着脱贫攻坚的成效和进程。
树立为民宗旨。以党的干部、基层干部务必要在言行举止、日常工作中树强为民服务宗旨,真正尊重群众、信任群众,要深入群众中去引导服务脱贫攻坚工作,以农村基层实际为依据,以贫困农民自身创业能力培育为突破口,真真正正地帮助寻求脱贫致富的长效之策,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切的问题,成为进百家门、解百家难、办百家事的贴心干部。
牢记使命担当。党的干部务必要杜绝“甩手掌柜”的不良习气,要强化责任担当,牢记党、国家和民族赋予我们的振兴责任和复兴使命,一定要成为时代发展的中坚力量,成为脱贫攻坚的精干力量。要全面树立困难问题更锻炼人,矛盾纠纷更考验人的价值取向,要全面倡导在脱贫攻坚中建功立业的干事风气,以时不我待的精神风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挥洒汗水、进步成长。
直面问题攻坚。要在问题处理面前锻炼能力,在矛盾解决中锤炼品格,强化培育能力素质,敢于直面矛盾,勇于修正错误,在宏观政策免责改革失误的大格局下,勇于探索发展新路,改革新政,只要是基于为民服务,带民致富,要民发展目的的,就敢于去做去试,真正在脱贫攻坚战中磨练成为具备改革思维,勇担改革重任的新时期基层干部。
坚决抵制诱惑。社会愈发展,社会思维愈多元,社会上存在的各种诱惑就愈多,作为基层干部不要存在我们没有多大权力就不会有多大问题的侥幸想法,思想认识这根弦一旦松懈,早晚就会出问题。所以一定要树立言行底线和工作纪律底线思维,认真学习党纪国法和工作纪律规定,划好底线,不触高压线,不该说的不说,不该做的不做,不该拿的不拿,不该收的不收,慎独自省,克己慎微,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抵制各种不良诱惑。
扶贫开发始终坚持以消除贫困为首要任务,沿着正确的方向路径真刀真枪地干、满怀感情地抓,突出一个准字,严格落实六个精准的要求,坚持不懈,打赢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是一项是长期而重大的任务。第一,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贫困地区仍存在经济发展矛盾,扶贫攻坚任务仍十分艰巨。第二,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为扶贫开发创造了有利环境和条件。现在要从解决温饱成为巩固温饱,要将扶贫全新定位,从改善生活环境和提高发展经济能力来缩小贫富差距。
做好思想工作。帮助贫困群众立下去穷志。摆脱贫困,首要的是引导贫困地区党员干部带头转变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积极主动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让先富起来的、有帮带能力的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带动他们共同致富。通过细心工作和耐心引导,发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点燃求富、求荣、求美、求变的致富激情,用好外在推力,激发内生动力,形成攻坚合力。
做好调查工作。贫困户对自身致贫原因、脱贫条件、致富优势和自己兴趣爱好、所需致富项目比各级干部更清楚。因此,在与贫困户的联系中进行科学分析,了解贫困户选择什么样方式脱贫致富。
做好引导工作。引导贫困户要抢抓消费升级、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带来的新机遇,利用现代科技、互联网思维和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生态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最根本的是要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转化到具体的工作成效上。省委将在深入学习研究的基础上作出全面部署。当前,要紧紧围绕进一步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的总要求,按照“四个切实”的工作部署,深化研究,理清思路,制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措施。一要进一步落实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正确处理速度和质量、结构、环境的关系,在抓好质量、结构、环境的基础上,力争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要强化产业支撑,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培育新增长点,着力引进一批体量重、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一批聚集强度高、关联性强、产业链长的产业集群。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进一步完善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支撑平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习近平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共同努力,形成扶贫开发工作强大合力。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履行领导职责,创新思路方法,加大扶持力度,善于因地制宜,注重精准发力,充分发挥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能动作用,扎扎实实做好新形势下扶贫开发工作,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