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建设调研会上的发言稿(精选3篇)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而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首要的是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从全局的角度看,发展目标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标志是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是一个大战略。因此,能否有效地领导好城市的发展,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现实考验。联系池州实际,检验我们驾驭发展的能力,就是看城市建设管理是否在不断进步。近几年,我们的城市发展很快,变化很大,但还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现代城市,仍处在由农耕社会的组织形态向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城市转型阶段,我们的起点和基础与周边城市的差距仍然很大,加快城市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是我们长期的任务。到20xx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我们除了在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等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之外,城市化水平也要接近或达到全省、全国的水平。基于这个认识,结合平时思考,我讲一些思路性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对组团城市规划定位的再认识?建市之初,市委、市政府经过反复思考和酝酿,提出把池州打造成一个组团式的山水园林的旅游生态城市。这个思路突破了在小市基础上的简单扩大、填充的局限,着眼于更大的范围整合全市的空间资源,是一个富有开放性、时代性和与时俱进特点的全新的城市规划概念。这就是“一主一副一区”、向心靠拢、组团发展的城市结构。这种组团城市的形态,预示了城市发展的方向,把握了城市发展的趋势,体现了城市发展的规律,实现了对池州这样一个城市特殊发展规律认识上的突破,得到了广泛认可。既然组团城市规划定位适合池州特点,又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就要坚定信心,坚持方向,不要轻易地改变,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丰富和完善。当然,实现这个规划目标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要靠几代人的努力,但现在我们要打牢基础,明晰思路,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充满挑战性、富于创造性的课题,也是本着对池州人民长远利益、根本利益负责的态度所应当抓好的事。当前,城市的发展正逐步向生态城市、园林城市方向调整,但怎样沿着这个方向打造组团城市还需要我们在认识上不断提升。组团城市不是我们的独创,全国、世界都有先例,但我们这个组团城市应做出自己的特色。池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文化底蕴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应加以整合利用,体现到城市建设中去,凸现生态、园林特色,这样,组团之间就能形成一个大的风景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池州有九华山,把九华山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形成市山联动,以山兴市,以市促山,九华山依托中心城市可以加快发展,同时,我们创建旅游城市也就有了实实在在的内容。目前,发展条件已经具备,两条高速、一条铁路,还有正在筹划的机场项目,为组团城市的打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当务之急就是要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来进一步把握规律,抓住特点,分步实施,向前推进。
?组团城市的概念和定位首先体现在规划上。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20xx年编制的总体规划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应摆上议事日程,作为明年规划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修编工作千万不能抛开组团发展的总体定位,只能按组团城市的要求把规划调整得更加合理、科学,留出更多的空间。修编规划既要依靠专家的先进理念,又要运用我们实践中的丰富经验,做到两者结合、以我为主。要通过总体规划的修编,进一步体现组团城市的定位,最大限度地赢得时间、赢得空间、赢得机遇。主城区规划是总规划的核心部分,是修编的重点,修编时不能仅仅着眼于修修补补,而要按照总的规划目标,着眼于城区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要突破两条河之间空间的局限,以水为轴,跨河发展,对称布局,把平天湖、白洋河故道的西部和南部扩充进来。同时,要着眼于建设滨江港口城市,北到江边、东连开发区外缘,做好池口片的规划,拉开城市框架,改善城市沿江形象。对九华山大道东侧、平天湖以西大约4个平方公里地段的规划也要做适当的调整,定位还是以生态保护为主,保留它的湿地系统,但可以考虑结合九华山大道建设,适当地布建一些公建设施。这一块是城市的生态系统,在开发中保护好,控制好,多栽些树木,这样,与平天湖的旅游景观就形成了自然的过渡。修编工作的另一个重点是站前区规划。车站是城市对外连接的一个重要枢纽,做好这一块的规划意义非常重大,也是城市建设的点睛之笔。铜九铁路池州段设了三个站,按照组团城市的要求,九华山站的独特功能是其他车站难以代替的,不能单纯作为一个地方车站,必须有机地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来统筹考虑,尤其要处理好与市区站的关系,控制好站前区范围,包括池州站和九华山站。做好与市区和九华山组团的连接,站前区规划要与主城区、九华山的规划有机结合起来,站前区广场、公用设施的配套以及交通的组织连接都要一并考虑,而且要与景观相协调。总的要求是起点要高、构思要新、手笔要大。修编工作的第三个重点是要处理好组团之间规划的衔接。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团区域内老百姓乱建房问题,二是沿途乡镇规划建设问题,如马衙、墩上、五溪,仍在按小城镇的思路做规划搞建设。对此,市建委、市交通局和贵池区、青阳县都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对沿线乡镇规划和建设一定要提出要求,特别是对农民建房,要按照规划,加以控制,严格管理。
?二、对城市发展瓶颈制约的再认识?当前,制约城市发展的最大瓶颈仍然是城市交通。要把解决这一问题放在实施城市规划的首位,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在这个问题上,要转变思维,不能按钱修路,要以路筹钱,否则,城市框架就拉不开。现在看来,有“两条线”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一条是管网,它是城市的“生命线”,管网不通就会导致城市瘫痪,另一条是路网,它是城市的“经纬线”,路网不畅就会导致城市紊乱。所以,我们要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先修路后建筑的建设思路,城市建设到哪里,道路管网就要先延伸到哪里。当前,城市交通建设的重点是打通外部的循环,主要是解决进入性的问题,确保过境高速、铁路的人流、物流最便捷地进入市区;城市内部交通的重点是解决通畅性的问题,确保城区道路四通八达,连环成网。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水上交通,贯通水路,水陆并进,这也是我们城市的一大特色。为减轻主城区的交通负荷,要尽快地将老的货运港并入新泥洲港,结合池州港的三期改造扩建,把马江公路建成城市的外环路,逐步把过境车辆,尤其是重载车辆疏散分流到城外。开发区的道路规划要与主城区连通,解决好出入口问题,形成最大的综合效益。
?三、对城市设计的再认识?规划是一种思路性的、理念性的、规范性的标准,把规划变成现实,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有三个方面:一是功能设计。城市的发展就是让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们享受人类现代文明的成果,功能设计就是实现这个目标。今后建住宅区,首先审查配套设施是否到位,凡是上规模成片开发的居住小区要根据人口规模必须配套公用设施,凡是高层公建必须要有地下车库,等等。今后,对城市功能要出台一些强制性的规范;二是景观设计。打造城市形象要通过景观设计来实现,重要的街区、节点及单体立面、造型、色彩,还有一些小区、公建设施都要精心打造,特别是大型的建设项目,没有景观设计,不允许提交规划委员会研究;三是人文设计。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为百姓着想,比如城市的公厕、盲道、绿地、广场、公交站点、商业网点建设等等,要有意识地布局好、设计好,让市民能够就近享受。最终目的是通过城市设计,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居住环境,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四、对城市绿化的再认识?无论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还是体现城市的文化和品位,城市绿化都不是附属物,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设内容,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城市绿化规划作为一项重要规划来编制,真正实现规划的“双线”控制,既要有“红线”又要有“绿线”。尤其是我们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必须确立“绿线”控制的概念。要按照大空间、低密度、小广场、多绿地的总体要求,做好“绿线”控制规划,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今后,主城区的旧区改造,凡是达不到密度要求的,不准再建房子,要拆地还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根据城市的规划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多建小绿地、小广场。这样,星罗棋布的广场、绿地、林带,就共同构筑了一个花园式的、园林式的城市。同时,要提高城市绿化档次,保护好古树木,不能让原有的绿化资源流失,要充分利用好。今后在市区内除了特殊需要,机关单位不得再建围墙,要腾出空间搞绿化,这也要作为一条硬性标准来要求。对有围墙的沿街单位,建委要排一排,列出计划,逐步拆除,做到透绿、建绿,让绿化资源最大程度地共享。
?五、对城市环境的再认识?池州有非常好的自然禀赋,把这些天然资源融入到城市建设,创造更优更美的城市环境,关键要处理好生态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现在我们正在搞的清溪河的整治、长江水道的整治、平天湖的开发都属于人工自然,但要注重一个问题,只能顺应自然、师法自然、利用自然、再现自然,而不能过多地人为破坏自然。清溪河的景观,人工的东西越少越好,就是创意好、能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也不宜过多,尽量做到简约、自然、古朴。平天湖的开发、沿江池口片区的开发也要遵循这一点。环境整治的重点是治理污水、垃圾、大气、噪声等对环境和生态有破坏的东西,对于自然生成的东西,不要轻易去大拆、大卸、大改,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科学巧妙地充分利用。
?六、对城市经营理念和机制的再认识?现在人们都讲经营城市,但我们必须搞清楚城市经营和经营城市这两个概念。经营城市有其片面性,经营的最后就出现了卖地卖资源,政府收钱再造广场、高架桥、楼盘的结果,这个路子不能再走下去。城市有很多属性,首先它是一个最大的公共产品,不是为某个人或某阶层所拥有,必须面向全体市民,服务全体市民。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按市场的规则来办,按照城市发展的固有规律来办。从经营城市转到城市经营,政府要发挥好职能作用,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一套对公共资源如公交、自来水、燃气等如何实现最佳调控的办法,等等。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管理,因此也就具有特许经营权,这个权力不能轻易放弃,要善于找到较好的结合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社会的作用和力量,鼓励多元投资,加快建设,降低成本,减轻政府负担。同时,要保证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对有些政府性资源能年租的尽量不批租,不仅要利用政府掌握的空间资源,还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政府拥有的时间资源,以确保城市基本功能的稳定安全和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七、对城市管理的再认识?任何城市都是三分建七分管,是否高效有效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功能,真功夫在管理上。城市的管理应该是上下结合的。一方面是自上而下的管理,这是政府行为。
一是规划管理。规划管理是源头管理,城市管理要以规划管理为龙头,从源头抓起。城管支队“查违”首先要知道规划的分量、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不可侵犯性。现在突出的问题是违章建筑,拆违治乱是我们当前规划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要下真功夫、硬功夫。
二是规则管理。要把城市建设涉及到的各方面领域的规章制度梳理一下,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管理体系,通过规则,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三是规范管理。做到执法尺度要统一,信息要公开,规范要透明,同时,要体现人性化的理念,无情执法,有情操作。自上而下的管理过程,体现的是政府管理的权威性、科学性和严肃性。另一方面是自下而上的管理,即社区管理。社区管理是城市管理的基础,目前社区管理很薄弱,管理力量、水平都不够,很多问题暴露出来,问题出在下面,但根子在上面,也说明我们社区管理的体制还没有理顺,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这项工作市区两级要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还有一个城乡结合部的管理问题,区委、区政府要在明年拿出一个在主城区范围内加快村改居、进社区的规划,并尽快付诸实施。八、对当前和明年重点工作的要求?今年在建的工程要加快进度,全力推进。对明年具有全局性、牵动性的建设项目要尽快排出来,进行分类,有资金的马上落实,需要争取资金的要考虑从哪些方面来解决,争取年内向市委、市政府作一汇报。项目确定后要见报公开,让市民了解和参与,增强市民的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意识。随着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建设系统人才不足的矛盾也日益凸显。要创新人才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城市建设,需要引进的人才一定要引进,特别是专业性人才;在职的干部职工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水平。建委领导班子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抓好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城建队伍,以适应城市建设大发展的需要。
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而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首要的是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从全局的角度看,发展目标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标志是国家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城市化是一个大战略。因此,能否有效地领导好城市的发展,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现实考验。联系池州实际,检验我们驾驭发展的能力,就是看城市建设管理是否在不断进步。近几年,我们的城市发展很快,变化很大,但还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现代城市,仍处在由农耕社会的组织形态向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城市转型阶段,我们的起点和基础与周边城市的差距仍然很大,加快城市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是我们长期的任务。到20xx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我们除了在经济总量、人均收入等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之外,城市化水平也要接近或达到全省、全国的水平。
基于这个认识,结合平时思考,我讲一些思路性的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对组团城市规划定位的再认识
?建市之初,市委、市政府经过反复思考和酝酿,提出把池州打造成一个组团式的山水园林的旅游生态城市。这个思路突破了在小市基础上的简单扩大、填充的局限,着眼于更大的范围整合全市的空间资源,是一个富有开放性、时代性和与时俱进特点的全新的城市规划概念。这就是“一主一副一区”、向心靠拢、组团发展的城市结构。这种组团城市的形态,预示了城市发展的方向,把握了城市发展的趋势,体现了城市发展的规律,实现了对池州这样一个城市特殊发展规律认识上的突破,得到了广泛认可。既然组团城市规划定位适合池州特点,又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就要坚定信心,坚持方向,不要轻易地改变,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地加以丰富和完善。当然,实现这个规划目标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要靠几代人的努力,但现在我们要打牢基础,明晰思路,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充满挑战性、富于创造性的课题,也是本着对池州人民长远利益、根本利益负责的态度所应当抓好的事。当前,城市的发展正逐步向生态城市、园林城市方向调整,但怎样沿着这个方向打造组团城市还需要我们在认识上不断提升。组团城市不是我们的独创,全国、世界都有先例,但我们这个组团城市应做出自己的特色。池州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第一个生态经济示范区,文化底蕴丰富,生态环境优良,应加以整合利用,体现到城市建设中去,凸现生态、园林特色,这样,组团之间就能形成一个大的风景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池州有九华山,把九华山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中,形成市山联动,以山兴市,以市促山,九华山依托中心城市可以加快发展,同时,我们创建旅游城市也就有了实实在在的内容。目前,发展条件已经具备,两条高速、一条铁路,还有正在筹划的机场项目,为组团城市的打造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当务之急就是要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来进一步把握规律,抓住特点,分步实施,向前推进。
?组团城市的概念和定位首先体现在规划上。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20xx年编制的总体规划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应摆上议事日程,作为明年规划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修编工作千万不能抛开组团发展的总体
定位,只能按组团城市的要求把规划调整得更加合理、科学,留出更多的空间。修编规划既要依靠专家的先进理念,又要运用我们实践中的丰富经验,做到两者结合、以我为主。要通过总体规划的修编,进一步体现组团城市的定位,最大限度地赢得时间、赢得空间、赢得机遇。主城区规划是总规划的核心部分,是修编的重点,修编时不能仅仅着眼于修修补补,而要按照总的规划目标,着眼于城区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要突破两条河之间空间的局限,以水为轴,跨河发展,对称布局,把平天湖、白洋河故道的西部和南部扩充进来。同时,要着眼于建设滨江港口城市,北到江边、东连开发区外缘,做好池口片的
规划,拉开城市框架,改善城市沿江形象。对九华山大道东侧、平天湖以西大约4个平方公里地段的规划也要做适当的调整,定位还是以生态保护为主,保留它的湿地系统,但可以考虑结合九华山大道建设,适当地布建一些公建设施。这一块是城市的生态系统,在开发中保护好,控制好,多栽些树木,这样,与平天湖的旅游景观就形成了自然的过渡。修编工作的另一个重点是站前区规划。车站是城市对外连接的一个重要枢纽,做好这一块的规划意义非常重大,也是城市建设的点睛之笔。铜九铁路池州段设了三个站,按照组团城市的要求,九华山站的独特功能是其他车站难以代替的,不能单纯作为一个地方车站,必须有机地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来统筹考虑,尤其要处理好与市区站的关系,控制好站前区范围,包括池州站和九华山站。做好与市区和九华山组团的连接,站前区规划要与主城区、九华山的规划有机结合起来,站前区广场、公用设施的配套以及交通的组织连接都要一并考虑,而且要与景观相协调。总的要求是起点要高、构思要新、手笔要大。修编工作的第三个重点是要处理好组团之间规划的衔接。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组团区域内老百姓乱建房问题,二是沿途乡镇规划建设问题,如马衙、墩上、五溪,仍在按小城镇的思路做规划搞建设。对此,市建委、市交通局和贵池区、青阳县都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对沿线乡镇规划和建设一定要提出要求,特别是对农民建房,要按照规划,加以控制,严格管理。
?二、对城市发展瓶颈制约的再认识
?当前,制约城市发展的最大瓶颈仍然是城市交通。要把解决这一问题放在实施城市规划的首位,作为一号工程来抓。在这个问题上,要转变思维,不能按钱修路,要以路筹钱,否则,城市框架就拉不开。现在看来,有“两条线”对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一条是管网,它是城市的“生命线”,管网不通就会导致城市瘫痪,另一条是路网,它是城市的“经纬线”,路网不畅就会导致城市紊乱。所以,我们要坚持先地下后地上、先修路后建筑的建设思路,城市建设到哪里,道路管网就要先延伸到哪里。当前,城市交通建设的重点是打通外部的循环,主要是解决进入性的问题,确保过境高速、铁路的人流、物流最便捷地进入市区;城市内部交通的重点是解决通畅性的问题,确保城区道路四通八达,连环成网。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水上交通,贯通水路,水陆并进,这也是我们城市的一大特色。为减轻主城区的交通负荷,要尽快地将老的货运港并入新泥洲港,结合池州港的三期改造扩建,把马江公路建成城市的外环路,逐步把过境车辆,尤其是重载车辆疏散分流到城外。开发区的道路规划要与主城区连通,解决好出入口问题,形成最大的综合效益。
?三、对城市设计的再认识
?规划是一种思路性的、理念性的、规范性的标准,把规划变成现实,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城市设计。城市设计有三个方面:一是功能设计。城市的发展就是让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们享受人类现代文明的成果,功能设计就是实现这个目标。今后建住宅区,首先审查配套设施是否到位,凡是上规模成片开发的居住小区要根据人口规模必须配套公用设施,凡是高层公建必须要有地下车库,等等。今后,对城市功能要出台一些强制性的规范;二是景观设计。打造城市形象要通过景观设计来实现,重要的街区、节点及单体立面、造型、色彩,还有一些小区、公建设施都要精心打造,特别是大型的建设项目,没有景观设计,不允许提交规划委员会研究;三是人文设计。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为百姓
着想,比如城市的公厕、盲道、绿地、广场、公交站点、商业网点建设等等,要有意识地布局好、设计好,让市民能够就近享受。最终目的是通过城市设计,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居住环境,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
?四、对城市绿化的再认识
?无论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还是体现城市的文化和品位,城市绿化都不是附属物,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建设内容,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城市绿化规划作为一项重要规划来编制,真正实现规划的“双线”控制,既要有“红线”又要有“绿线”。尤其是我们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必须确立“绿线”控制的概念。要按照大空间、低密度、小广场、多绿地的总体要求,做好“绿线”控制规划,提高城市绿化水平。今后,主城区的旧区改造,凡是达不到密度要求的
,不准再建房子,要拆地还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根据城市的规划布局,有计划、有步骤地多建小绿地、小广场。这样,星罗棋布的广场、绿地、林带,就共同构筑了一个花园式的、园林式的城市。同时,要提高城市绿化档次,保护好古树木,不能让原有的绿化资源流失,要充分利用好。今后在市区内除了特殊需要,机关单位不得再建围墙,要腾出空间搞绿化,这也要作为一条硬性标准来要求。对有围墙的沿街单位,建委要排一排,列出计划,逐步拆除,做到透绿、建绿,让绿化资源最大程度地共享。
?五、对城市环境的再认识
?池州有非常好的自然禀赋,把这些天然资源融入到城市建设,创造更优更美的城市环境,关键要处理好生态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关系。现在我们正在搞的清溪河的整治、长江水道的整治、平天湖的开发都属于人工自然,但要注重一个问题,只能顺应自然、师法自然、利用自然、再现自然,而不能过多地人为破坏自然。清溪河的景观,人工的东西越少越好,就是创意好、能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也不宜过多,尽量做到简约、自然、古朴。平天湖的开发、沿江池口片区的开发也要遵循这一点。环境整治的重点是治理污水、垃圾、大气、噪声等对环境和生态有破坏的东西,对于自然生成的东西,不要轻易去大拆、大卸、大改,要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科学巧妙地充分利用。
?六、对城市经营理念和机制的再认识
?现在人们都讲经营城市,但我们必须搞清楚城市经营和经营城市这两个概念。经营城市有其片面性,经营的最后就出现了卖地卖资源,政府收钱再造广场、高架桥、楼盘的结果,这个路子不能再走下去。城市有很多属性,首先它是一个最大的公共产品,不是为某个人或某阶层所拥有,必须面向全体市民,服务全体市民。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按市场的规则来办,按照城市发展的固有规律来办。从经营城市转到城市经营,政府要发挥好职能作用,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出一套对公共资源如公交、自来水、燃气等如何实现最佳调控的办法,等等。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管理,因此也就具有特许经营权,这个权力不能轻易放弃,要善于找到较好的结合点,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社会的作用和力量,鼓励多元投资,加快建设,降低成本,减轻政府负担。同时,要保证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对有些政府性资源能年租的尽量不批租,不仅要利用政府掌握的空间资源,还要最大限度地利用政府拥有的时间资源,以确保城市基本功能的稳定安全和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七、对城市管理的再认识
?任何城市都是三分建七分管,是否高效有效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功能,真功夫在管理上。城市的管理应该是上下结合的。一方面是自上而下的管理,这是政府行为。一是规划管理。规划管理是源头管理,城市管理要以规划管理为龙头,从源头抓起。城管支队“查违”首先要知道规划的分量、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和不可侵犯性。现在突出的问题是违章建筑,拆违治乱是我们当前规划管理中的重中之重,要下真功夫、硬功夫。二是规则管理。要把城市建设涉及到的各方面领域的规章制度梳理一下,形成一个完整严密的管理体系,通过规则,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三是规范管理。做到执法尺度要统一,信息要公开,规范要透明,同时,要体现人性化的理念,无情执法,有情操作。自上而下的管理过程,体现的是政府管理的权威性、科学性和严肃性。另一方面是自下而上的管理,即社区管理。社区管理是城市管理的基础,目前社区管理很薄弱,管理力量、水平都不够,很多问题暴露出来,问题出在下面,但根子在上面,也说明我们社区管理的体制还没有理顺,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这项工作市区两级要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还有一个城乡结合部的管理问题,区委、区政府要在明年拿出一
个在主城区范围内加快村改居、进社区的规划,并尽快付诸实施。
八、对当前和明年重点工作的要求
?今年在建的工程要加快进度,全力推进。对明年具有全局性、牵动性的建设项目要尽快排出来,进行分类,有资金的马上落实,需要争取资金的要考虑从哪些方面来解决,争取年内向市委、市政府作一汇报。项目确定后要见报公开,让市民了解和参与,增强市民的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意识。随着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建设系统人才不足的矛盾也日益凸显。要创新人才机制,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城市建设,需要引进的人才一定要引进,特别是专业性人才;在职的干部职工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自身水平。建委领导班子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抓好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城建队伍,以适应城市建设大发展的需要。
党组书记要求全体党员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要将“讲奉献、有作为”作为做合格党员的落脚点,全体同志要坚持以学促行、知行合一,切实做到“三学三做三争”,即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学监督法规;做业务能手,做安全卫士,做合格党员;争岗位先锋,争先进模范,争优秀党员。
讲奉献、有作为是党员的义务和时代要求。奉献就是“能吃苦、能吃亏、能吃气”,要有吃苦的品格,甘为人梯的精神,海纳百川的胸襟。感恩是奉献的动力、实干是奉献的基础、进取是奉献的需要。作为就是人在事业中的建树与成就,体现在本职岗位上默默付出,勤勉敬业,精心谋事、潜心干事、专心做事。讲奉献、有作为是为党之基,是党内法规的要求,是中国共产党性质所决定的。我们讲奉献、有作为不能停留在嘴上,必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要从本职岗位上做出佳绩来体现对党的忠诚,对审判事业热爱和执着。要立足岗位奉献,践行为民宗旨,勇于担当尽职,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要直面司法改革,投身改革,积极参与支持改革,法院的发展靠我们法官去坚守和奉献,我们必须义无反顾、砥砺前行。
讲奉献、有作为是党员的责任担当。责任担当是党员的基本素质、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品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为官避事平生耻”,高度概括了担当精神。作为党员我们必须要具有担当的素质,挺起脊梁为党的事业去奋斗。当前,在国家各级机关中存在着不讲责任担的“为官不为”现象,由过去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变成了现在的“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消极不作为的懒政、怠政。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为三种情况,即能力不足而“不能为”,动力不足而“不想为”,担当不足而“不敢为”。上述情况,我院党员干警中也多多少少存在诸如缺乏责任心、工作不主动、务虚不务实等担当不够的问题。如何克服和改变担当不够的问题,应当通过“三个教育”,打牢“三个基础”来实现:一是加强党性教育,为讲奉献有作为敢担当打牢思想基础;二是加强学习教育,为讲奉献有作为敢担当打牢能力基础;三是加强宗旨教育,为讲奉献有作为敢担当打牢精神基础。
做合格党员法官要带头讲奉献、有作为。我们绝大多数干警既是党员又是法官,必须要把“做合格党员”与“做合格法官”结合起来,既要以合格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又要以合格法官的标准来约束自己,要带头讲奉献、有作为,对党忠诚,对审判事业负责,牢固树立核心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看齐意识,不辱使命。具体来说,讲奉献、有作为,必须要有全身心投入的精神、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废寝忘食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必须坚守法律信仰,加强党性修养,提升司法能力。只有这样,讲奉献、有作为在工作中能够得到践行和升华,心系党、心系国家、心系群众,“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就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