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亲子活动方案范文(精选3篇)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基本的消防知识,学习火灾中简单的自救方法。
2.树立防火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活动准备
图片、电视、安全出口、消防车声音,录像;幼儿已积累了一些安全防火的知识经验,且知道自己家的住址。
三、活动过程
1.幼儿观看动画,引出问题
师:发生了什么事?垃圾筐着火了,怎么办?
教师利用图片和绘画的形式记录幼儿的回答。
幼:用水泼。
幼:用脚踩。
幼:用石头压。
幼:用铲子拍。
分析:中班幼儿的思维方式是具体形象思维,教师利用图片的形式,能够形象地帮助幼儿记录他们想出的办法。
2.教师放映大火的`录像,讨论着火了怎么办
(1)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利用图片的形式记录幼儿的回答
报警:火警电话119。
用湿毛巾、湿布捂住口鼻,弯腰摸墙撤离。
打开窗户,用鲜艳的衣服或手电等呼叫求救。
把床单撕成一条一条的当绳子从窗户逃生。
用灭火器灭火。
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能拥挤下楼。
分析:在活动前丰富幼儿的感知经验,创设相应的环境,只有这样,幼儿在活动中才能积极思考,积极回答问题。
(2)引导幼儿思考上面的方法哪些小朋友能做
教师和幼儿一起模拟打119,让幼儿说出家庭住址。
为什么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小朋友为什么要一个跟着一个走?
3.逃生演习
告诉幼儿:现在我们要进行一个逃生演习。
情境:警报拉响。教师表现慌张,说:小朋友不好了,幼儿园着火了,我们赶快想办法逃到安全的地方。
提醒幼儿不要害怕,引导幼儿有序弯腰摸墙从安全出口撤离。来到院中安全的地方,教师清点人数,总结逃生中出现的问题。
分析:幼儿通过亲身体验逃生的过程,了解一些逃生、白救的方法,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四、活动延伸
一次活动可能不会达到明显效果,在其他有关活动或教学活动中,可以继续渗透防火逃生教育和练习。
五、活动评价
防火逃生意识要从小培养,孩于们从小就要掌握一些防火逃生的方法。本活动结合幼儿的实际需求,利用多种手段教学,使幼儿感受到了火灾的危害,同时,也使幼儿了解到简单的逃生方法,提高了幼儿的安全意识,有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
活动主题:
《与家人一起做腊八粥》
亲子期望:
孩子:掌握腊八粥的制作方法,感受亲情与劳动实践的快乐。
家长:引导孩子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帮助孩子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并将安全意识渗透在腊八粥的制作中。
亲子互动:
1、与孩子一起购买腊八粥的原材料,为她介绍必要的制作腊八粥程序。
2、与孩子一起制作腊八粥,讲解必要的安全用火与应急常识。
3、孩子为父母讲述自己了解的腊八节及每种食材代表的意义。
4、孩子为长辈端上亲手制作的腊八粥。
5、设计中队小报(a4)《中国传统节日——腊八》(有中队、责任编辑、图文设计、校正人员姓名)
6、征文——腊八节的感受
7、彩绘与父母共同制作腊八粥的场面(8开素描纸)。
一、主题节日背景: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以往,这一天人们都会煮上香糯甜美的腊八粥,当吃着香粥时也预示着新年的脚步已越来越进。而如今,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工作节奏加快,年轻一辈的家长们已很少会记得过腊八节,煮腊八粥,感受传统节日,通过听听、说说、吃吃、看看过一个热热闹闹的腊八节。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而我们的孩子对这些习俗和节日不甚了解。所以我们生成“腊八节”这一节日主题课程,让孩子从多方面了解腊八节的习俗和饮食习惯,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学会关爱需要帮助的人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受节日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二、主题总目标:
1.知道腊八节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传统民俗节日的气氛。
2.了解认识各种粗粮的名称,感知它们的外形和营养价值。
3.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主题活动的环境布置和材料收集。
4.积极主动的参与邀请爷爷奶奶来幼儿园共度节日,给爷爷奶奶送上腊八粥。
三、主题领域目标:
健康:认识各种常见粗粮,知道人体需要吸收不同的食物营养,了解一些食物搭配的相关知识。
语言:乐意主动地欣赏诗歌体裁的作品,能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讲话,态度自然,声音响亮。
科学: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孩子节约粮食的意识。
艺术:在美术活动中自由自在的表达,引导幼儿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感受不同音乐形式的演唱风格,对音乐活动产生学习的兴趣。
社会:体验人与人相互交流、合作、沟通、关爱的重要和快乐,乐于与人交流。
四、主题参考课程
健康《多吃粗粮身体好》
活动目标:
1.了解各种粗粮的名称,感知它们基本的外形特征,并用清楚、正确的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
2.能主动地参与粗粮的观察与操作活动,合作地完成操作任务。
3.了解粗粮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懂得要爱惜粮食。
数学《数一数》
活动目标:
1.感知玉米的排列方式,学习用合适的方法做标记,正确计数玉米的列数。
2.探索玉米列数是双数的规律。
3.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