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材料
优秀党务工作者事迹材料“热”的党史工作者——记郁南县优秀党务工作者、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林国强同志的先进事迹
在机关干部眼里,党史部门是“清水衙门”,干部都不想调进去;也有人认为,被安排到党史部门工作是“坐冷板凳”,是安置干部的场所;还有人认为“党史办”就是“等死办”,再没有前途了。2006年10月,40出头的林国强同志从郁南县档案局局长的岗位调任郁南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初到新的单位,看到全部的“家当”就只有1台电话机、几个旧木柜、几张办公台凳和一批党史书籍了;不知为什么,单位没有牌子,一般人不知道党史办就在这里办公;单位的帐户已经没有经费可用,他唯有个人垫付资金,把自己需用的办公台椅买回来。从此开始了他在党史工作岗位上的默默耕耘……
两年多后,郁南党史工作开始有了起色。2009年5月,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黎伟用了“小部门,大作用;少人员,大成果;小团体,大和谐”三句话充分肯定了该县党史部门发生的变化。林国强主任把领导的表扬当作对自己工作的鞭策和鼓励,带领一班人继续开拓前行。就是这样,5年来,他凭着一股“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治学精神,甘于寂寞、爱岗敬业、团结拼搏,带领党史工作者开创了郁南党史事业的新天地。(事迹材料 2010年7月,云浮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李慧敏在郁南调研时认为,郁南党史工作是我市党史工作的排头兵,要继续努力。2011年4月12日,郁南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黄志豪在县党政班子(扩大)会议上,充分肯定了党史部门所取得的成绩。林国强同志的工作也因此而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2011年4月,他被评为“郁南县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同年6月29日,在郁南县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他再次被中共郁南县委授予“郁南县优秀党务工作者”荣誉称号。概括起来,他的主要事迹体现在:“建设一个好班子、两个率先创建、实现三个‘100’”。
建设一个好班子:按照“五个好”、“五带头”的要求,努力建设一个团结敬业、务实开拓的领导班子。
近几年,该县委党史研究室领导班子,在他的率先垂范带领下,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思想和资政意识、责任意识,甘于寂寞和敬业奉献,“坐得下、钻得进、耐得住”的领导班子,克服了过去长期存在的自卑心态和无所作为的思想,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和各方支持,努力寻求党史工作科学发展。在工作中,从2007年开始,坚持每季度编辑一期《郁南大事》,印发全县各单位;他带头做好革命烈士或对革命有功人员亲属的安抚慰问工作,为建设和谐社会释疑解难;搜集整理了一批郁南革命先辈的事迹、资料及相关图片,为县委建设“郁南展示馆(革命先辈前辈部分)”提供历史素材。积极参与开展“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活动;配合县委做好接待回郁南观光考察的原县领导或老同志的服务工作等。
今年以来,他积极主动配合县委开展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系列活动。举办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史图片音像展览展播活动;联合县电视台拍摄制作了一批反映郁南党组织历史的专题片;在《郁南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开辟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与党史学习教育专题”;联合革命老区村平台庙门村党支部在郁南县中共党史教育基地举办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座谈会暨瞻仰郁南党组织创始人的活动等,使全县的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系列活动有声有色。
两个率先创建:在全市率先创建党史教育基地和在县电视台开设“党史园地”节目。
为更好地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他积极创新党史宣传教育载体,近几年来,通过多方努力,先后筹集资金30多万元成功创建了云浮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1个(郁南烈士陵园)和郁南县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个(郁南县第一个乡农会旧址、冯鉴泉烈士纪念亭)。重新修复了郁南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烈士纪念碑(坟)2处、革命领导人故居1座(位于大湾榃蓬张屋村的中共罗定县委书记张礼洽故居)。现正联合封开县委着手修缮西江地区早期党组织和郁南县农民运动的重要领导人、封川县委第一任书记龙师侯故居,年内可望竣工。
从2008年开始,又与县电视台联合开设了“党史园地”节目,不定期采拍、播放该县党史重大事件和党史重要人物事迹等,深受党员干部群众喜爱。
实现三个“100”:
沉下身子,带头撰写党史党建调研文章,累计超过100篇。记录、研究和宣传党的光辉历史,是党史工作者的基本任务。他带头撰写宣传文章。近年来,由他撰写的各类党史党建文章、简讯,先后在《广东组工通讯》、《广东党史》、《广东党史工作简报》、《云浮党史》、《云浮日报》、《云浮党建》等党报党刊发表。仅在《郁南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郁南纪事”栏目中发表的`宣传文章就达60多篇,他成了不是栏目主编的主编。据统计,近5年来,由他亲自撰写并被各种媒体采用的党史党建文章、简讯多达100篇。
围绕《中共郁南地方史(第二卷)》的编写,完成专题资料和党史二卷初稿编写100多万字。全面、系统地反映党组织的历史,科学总结历史经验,为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提供历史的借鉴,是党史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为此,他争取县委制订了《中共郁南地方史(第二卷)》编纂规划,成立了编写小组。争取县财政增加了党史业务经费,聘请了若干名退休老同志参与编写工作。5年来,在他的领导下,先后到县档案馆等单位搜集了一批有价值的档案资料,整理和编印了《社会主义时期中共郁南地方史专题资料汇编》(二辑,共38万字)。编辑出版了纪念郁南人民“四·一八”武装起义60周年专辑《烽火岁月》书籍(12万字);完成了《中共郁南地方史》第二卷(初稿)编写、《中共郁南县历史大事记(1949-2005)》(初稿)等合共50多万字的郁南党史材料。他还亲自远赴陈均权烈士的故乡——东莞市虎门镇南面村访寻,与广州“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联系,终于找到了中共郁南县党组织的两位主要创建者陈均权、冯保葵烈士的遗照,填补了我县自设立党史工作机构30年来一直未能找到烈士遗照的空白。
全方位、多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受教育对象超过100万人次。通过依托革命遗址创办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开办“党史园地”节目,摄播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专题片——《光辉历程》,举办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史图片音像展览展播活动,在《郁南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开辟专题和利用党报党刊,为入党积极分子上党史教育课,配合县委每年4月18日举行纪念郁南人民“四一八”武装起义活动等形式,全方位、多形式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接受党史学习教育的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超过100万人次。有效地发挥了党的历史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为促进郁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